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AB.BC.CD.D
2.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过滤后所得固体(已洗涤、干燥)的质量等于加入锌粉的质量,则过滤所得的固体物质是
A.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锌
C.一定含有铜、银,可能含有锌
D.一定含有锌、铜、银
3.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丙组成元素完全相同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
C.物质乙中元素的化合价是—2D.该反应可以表示为CH4+2O2 CO2+2H2O
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熄灭酒精灯C.闻气体气味D.稀释浓硫酸
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6.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7.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在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某同学以氧气为例进行如图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
A.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D.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8.实验室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9.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溶液pH>7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②③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10.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中的生成物是CO2、H2O和O2
C.W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学习化学后,学会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和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变化是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石墨和金刚石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
(3)图三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A、B、C、D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根据图三所示,请写出从微观角度获得化学变化的一条信息_________。
12.2019年10月1日普天同庆祖国70华诞。
(1)阅兵仪式上,中国最强核导弹“东风-41”的亮相震撼世界。制导弹材料中的稀土元素钕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如图1所示,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该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联欢晚会中,五颜六色的烟花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色彩。
①部分烟花燃放呈现红色是因为其中含有锶元素。已知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则锶元素位于第_____,周期; 锶离子的符号为_____;锶元素与图3中的_____(填序号)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②烟花的引爆需要火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 其爆炸反应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13.下图是双氧水制氧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
(2)补充C图的微观依据是_____。
(3)通过微观示意图,你能得出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_____。
14.根据反应2KNO3+3C+S=K2S+X↑+3CO2↑,据此推出X的化学式 ______ ,依据是 ______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C装置组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现集气瓶中呈紫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集满氧气后,在C中做铁丝燃烧实验,为防止集气瓶底炸裂,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装置B,通过向左、右倾斜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该反应选用的块状固体M和液体N分别为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CO2,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选填“a”或“b”)处。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选择此装置作为制取氨气发生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16.(6分)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一氧化碳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D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 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小的质量相等;
c 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铁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
(一)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1如图1为某小儿硫酸亚铁糖浆。适当服用该糖浆可治疗_____(选填序号)。
A佝偻病
B侏儒症
C贫血症
2食品保鲜“双吸剂”含铁粉、食盐等,如图2为其原理探究实验: 滴入食盐水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铁粉上出现红色固体,气球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
(二)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并探究CO与Fe2O3反应后的产物。
[查阅资料]:
草酸(H2C2O4) 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②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既能吸收二氧化碳也能吸水。于是他设计了如图3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装置C作用是______;
2从实验操作程序和实验安全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_______(填A或D)处。
3该装置设计有一个明显缺陷,你认为是_______。
4将Fe粉溶于稀H2SO4,用点燃法检验生成的H2前必须_____。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Fe(OH)2沉淀,随后沉淀变为灰绿色。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的原因之一是部分Fe(OH)2接触空气生成Fe(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生成的Fe(OH)3分解为Fe2O3。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灰绿色固体,其组成为2FeSO4·2Fe(OH)2·Fe2O3[相对分子质量为644]。
(三)灰绿色固体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6.4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①Fe(OH)2在150℃~200℃时完全分解为FeO;
②FeSO4在450℃~ 500℃时完全分解为Fe2O3,
1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2,加热结束后仍通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_____。
2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A中样品加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B装置中浓硫酸只能吸收SO3和H2O,当加热到t1℃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
①图中E点对应的m1=_____。
②图中F点对应物质中Fe2O3的质量为___g。
③科研人员将F点所得剩余固体隔绝空气,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400℃,已知加热过程中发生反应,且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不变,得到纯净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18.(8分) “实验创新”又一化学核心素养。
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模拟冶铁,如图所示:
(1)实验时一定要先通气一会再加热,理由是_____
(2)a处可观察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在b处发生的有关反应方程式的;_____
(3)若用如图装置收集与处理尾气,正确的导管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
经资料查阅,一氧化碳还可以用氯化亚铜溶液吸收生成复合物也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请回答:两种吸收设计中图2较图1的最大优点是______
(4)若实验前后测得红棕色粉末的质量减少了1.6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
(5)若在清洗实验“W”型玻璃管前,从左端滴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于a处,还可完成金属的性质实验之一,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50g装入烧杯中,每次滴加50g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及图像如下:
请根据有关信息计算:
(1)a的数值为 。
(2)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求NaOH和HC1反应生成NaC1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0.(12分)为了测定实验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兴趣小组取2.5克样品与0.8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下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1、t2、 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多长时间后,该样品中的氯酸钾已经反应完全。
(2)计算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3)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D
2、C
3、B
4、B
5、B
6、D
7、D
8、D
9、A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烧杯B中液体变成红色 分子在不断运动 化学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而原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或在化学变化中,有新分子生成;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等合理答案)
12、144.2 金属 五 Sr2+ D KNO3
13、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且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14、N2 质量守恒(或原子个数不变)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瓶底放少量水或瓶底放少量细沙 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a A 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
16、CO+CuOCu+CO2 一氧化碳(CO) 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ac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c 变小 加快铁的生锈 除去水蒸气 A 没有尾气回收装置 验纯 使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出并吸收 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6.08 3.20 Fe3O4
18、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CO2+Ca(OH)2=CaCO3↓+H2O cdb 增大了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气体更容易被吸收 4.4 Fe+2AgNO3=2Ag+ Fe(NO3)2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 (1)4.4(2)7.3%(3)11.7g
20、(1)t3 ;(2)0.96g;(3)98%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间存在间隔
B
600 L氧气加压装入容积为4 L的钢瓶中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会上升
汞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O2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如O2可供呼吸,CO2不能供呼吸
分子的构成不同
A
B
C
D
方案
目的
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
证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大
证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
证明燃烧的条件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50
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100
150
197.8
245.6
295.6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2.48
2.41
2.34
2.34
26,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6,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6g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宿松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宿松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花凉初级中学2022_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花凉初级中学2022_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4g,8≤a≤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