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质量评估试卷01(原卷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质量评估试卷01(原卷版)第1页
    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质量评估试卷01(原卷版)第2页
    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质量评估试卷01(原卷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质量评估试卷01(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质量评估试卷01(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史料记载,隋文帝统治的二十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隋朝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出现这些景象的原因有(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隋文帝重视纳谏
    ③隋文帝重视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④少数民族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右图《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①它的南北两端分别是涿郡和余杭 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
    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是( )
    A.张九龄 B.房玄龄 C.魏征 D.杜如晦
    4.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代表性的封建帝王,三位君主的主要政绩的共同点是( )
    A.都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B.都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C.都推崇儒家思想 D.都采取科举制选拔人才
    5.盘点中国古代繁荣强盛的时代,唐朝当应列其中。唐朝之盛始于贞观年间,开元时达极盛。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姚崇、宋璟、杜如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能干廉洁、办事效率高
    B.全国各地兴修水利,耕地面积扩大
    C.召集县令进行考试,结果有40多人因不合格而没有提拔
    D.倡导节俭,抑制奢侈风气
    6.图片是历史的最佳载体之一。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唐朝经济繁荣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盛唐社会风貌 D.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7.“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的真实写照”。这是钱文忠教授对玄奘西行取经的评价,这一评价可以从下列哪部作品中找到蛛丝马迹( )
    A.《汉书·张骞传》 B.《徐霞客游记》 C.《马可·波罗行纪》 D.《大唐西域记》
    8.唐朝时,由于外贸活动频繁,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出现了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刀豆、由泥婆罗国(今尼泊尔)传入的菠菜。向唐朝出口物产最多的国家是( )
    A.波斯 B.天竺 C.日本 D.新罗
    9.小明在学习《黄巢起义与唐朝衰亡》后做了如下总结。其中③属于( )
    A.原因 B.过程 C.影响 D.特点
    10.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前朝政权,建立新朝代。下列是他统治期间的史实,叙述有误的是( )
    A.结束割据局面,完成大一统 B.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 D.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11.王安石变法实施的“募役法”规定: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此举旨在( )
    A.促进农业发展 B.核实土地数量
    C.增强军事力量 D.增加政府收入
    12.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 )
    A. B.
    C. D.
    13.电影《满江红》成为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冠军,也把这一段历史再次拉进人们的视野。我们今天歌颂岳飞主要是因为他( )
    A.被秦桧陷害,含冤去世 B.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C.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 D.郾城大捷,收复了北方所有失土
    14.某兴趣小组探究“宋代工商业发展”,有下列资料可以参考,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元朝脱脱等人所撰《宋史》 B.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的文物
    C.元末明初施耐庵著《水浒传》 D.大型历史主题纪录片《大宋王朝》
    15.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开封运送的粮食有六百万石,主要是由于( )
    A.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 B.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
    C.唐朝盛世的影响 D.民族交融的加强
    16.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
    ①南宋灭亡 ②蒙古灭金 ③元朝建立 ④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⑤西夏灭亡 ⑥忽必烈继承汗位
    A.④②③⑤⑥① B.④⑤②⑥③① C.④⑤③②⑥① D.④⑥⑤②③①
    17.元朝时期,疆域辽阔。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元朝( )
    A.实施世袭制 B.实行郡县制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行省制
    18.宋元时期。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衫,其根本原因是( )
    A.政权并立、民族融合 B.统治者纵情享乐
    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D.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广泛流行
    19.《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第一本纪传体通史 B.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C.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D.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20.“一带一路”倡议中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源自汉朝时已形成的海上交通。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范围大为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主要是在( )
    A.东汉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21.服饰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它们共同说明( )
    A.百姓服饰有统一规范 B.目的是促进民族融合
    C.关心百姓生活 D.极力强化皇权
    22.戚继光《止止堂集·凯歌》如下:“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军歌表现了( )
    A.为民请命,不畏权贵的凛然正气 B.勇于钻研,顽强进取的担当精神
    C.廉洁自律,厚以待人的宽仁品质 D.同仇敌忾,誓死卫国的坚强意志
    23.下图所示宫殿堪称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它全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建筑艺术的精髓,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宫殿是( )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北京故宫 D.布达拉宫
    24.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朝作出的努力是( )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设置伊犁将军
    C.签订《尼布楚条约》 D.设置驻藏大臣
    25.某同学在探究清朝对外政策时使用了史料实证的方法。下图中乾隆皇帝的谕表明当时清政府( )
    A.禁绝一切中外交流 B.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鼓励民间对外交往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中外交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道奇观。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3小题,共14分)
    材料一: 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的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个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材料二: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三: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这一时期为中外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4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回答,郑和成功地实现远航的技术条件有哪些?(4分)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6分)
    2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共4小题,共18分)
    材料一: 如下图
    (1)小明同学选用以上四幅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 )(2分)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材料二: 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2)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什么?(6分)
    材料三: 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3)依据材料写出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答出两条即可)(4分)
    (4)宋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4分)
    28.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落脚点,也是中国古代从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共4小题,共18分)
    【政治篇】
    材料一 康熙时期的诗人丁介,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这里该包含着多少让人不敢细想的真正大悲剧啊……最说不清楚的是那些文人……一夜之间成了犯人……与一大群株连者一起跌跌撞撞地发配到东北来了,他们大半搞不清自己的案情。
    ——余秋雨《流放者的土地》
    (1)结合材料一,分析造成“文人……一夜之间成为犯人”是因为清朝实行的哪一政策?“真正的大悲剧”在什么时期最严重?该政策有何影响?(8分)
    【经济篇】
    材料二 清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开设机房,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
    ——人教版七下《历史》教材
    (2)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前提是什么?这种新气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4分)
    【文化篇】
    材料三 明清时期文化发展总的特点是:承古萌新;文学艺术繁荣,科技由发展转为停滞。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开始进入新阶段。
    (3)根据材料三,说出明清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哪一新的剧种出现能证明“艺术繁荣”?(2分)
    【感悟篇】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启示和感悟是什么。(4分)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人民赋役繁重
    ②黄巢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③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
    ◆外商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商馆中,由“行商”负责“管束稽查”
    ◆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质量评估试卷02(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质量评估试卷02(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质量评估试卷01(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质量评估试卷01(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质量评估试卷01(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质量评估试卷01(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