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董玉娣中学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我国预计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人文奥运、环保奥运、科技奥运.兴奋剂检测是奥运会对运动员的一项重要检验.其中一种兴奋剂的化学式为C20H26O2,下列关于该兴奋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兴奋剂属于氧化物
B.该兴奋剂是由多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C.该兴奋剂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的
D.该兴奋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l20:13:16
2.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氨水易挥发
B.木炭具有吸附性
C.酒精易溶于水
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3.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纸燃烧后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4.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
A.B.C.D.
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方法。以下四个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燃烧一般都有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就是燃烧
C.含有碳、氢元素的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同种元素的两种微粒,质子数一定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6.如图是硫和铁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是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甲中观察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实验乙中观察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实验甲和实验乙中生成物相同,但是实验丙和实验丁的生成物不同
C.从四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更剧烈
D.四个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
7.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以下有关利用海水的过程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全部是B.只有②④C.只有②D.①②④
8.下列有关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木炭在空气燃烧发出白光,产生白雾 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9.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MnCl2+Cl2↑+2X根据上述已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可知X的化学式为
A.H2OB.H2C.H2O2D.HClO
10.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SO42-、NO3-、Ba2+、Cl-B.Cu2+、Na+、NO3-、K+
C.K+、CO32-、NO3-、Cl-D.H+、Ba2+、K+、NO3-
11.下列选项,各内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NaOH和盐酸B.Ba(OH)2和K2SO4
C.NaCl和AgNO3D.Na2CO3和KNO3
12.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与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②乙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③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则甲、乙、丙、丁分别是( )
A.C CO CO2 CaCO3B.C CO CO2 H2CO3
C.CO C CO2 CaCO3D.CO2 C CO H2CO3
13.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AB.BC.CD.D
14.三硝基胺[N(NO2)3]可用作火箭的燃料,下列关于三硝基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硝基胺由三种元素组成B.三硝基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g
C.一个三硝基胺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D.三硝基胺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15.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乙.实验中使用了铜片,主要是利用铜的导热性
丙.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丁.①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A.甲和乙B.甲和丙
C.乙和丁D.丙和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实验室有氯酸钾、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浓硫酸及下列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增加其他用品,用上述药品及装置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需选择装置D,若用此收集方法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用D装置能收集到氧气的原因是:B 中生成的气体进入D中的集气瓶中,氧气_____,集气瓶内气体增多,_____,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瓶内液面下降,水排出,得到气体。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补充的药品是_____,发生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继续检验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连接装置的正确顺序是_____(填字母),用G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根据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画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______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当溶液的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是______色。
18.某学生欲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装置和药品(二氧化碳气体既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NaHCO3反应:)。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装置A、B都可作发生装置,A装置的优点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混有的气体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两个净化装置相连接时,其仪器接口先后顺序应为_____。
A a-b-c-d B c-d-b-a C c-d-a-b D b-a-d-c
19.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一瓶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装置B和装置C均可用来作发生装置,你认为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为测定镁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先称取混合物10g,放入一干净的烧杯中,然后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1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l)上表中x=_______、y=_______.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第(3)题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1.(8分)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称取了24.5g氯酸钾和5.1g的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共热,加热至完全反应。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
(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小数)。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
(一)铜材料的有关知识
(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2)纯铜又称紫铜,常见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等种类.家用电缆常用紫铜,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胶包裹.
①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
②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 观察颜色 B 加稀盐酸 C 在空气中灼烧
(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实验1.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铜的常见方法.
(1)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用导管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①反应中溶液的稀硫酸的质量逐渐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方案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_____.
(3)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_____(填“1”或“2”)更合理.
2.在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其组成为:xCuCO3·yCu(OH)2·zH2O.
(三)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27.6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该碱式碳酸铜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与Cu(OH)2的分解温度接近.浓硫酸能吸收水分,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
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空气,加热后通空气的目的是_____.
3.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B中样品加热.测得装置C、D的质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如左下表所示,测得B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F点对应的m=_____.
②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该碱式碳酸铜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__.
③若缺少装置E,测得的 “y”____、“z”____的值分别会怎样(选偏大,偏小,不变).
23.(10分)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木炭C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外观类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已知ZnCO3加热后分解生成ZnO,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甲说合金只能是由金属元素组成,试举一例给以反驳______;
(2)写出生成锌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Cu2O中的Cu化合价为_____;
(3)反应中有CO2气体生成外还可能有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乙将锌铜合金加入到足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______(填操作名称)可得到单质铜,同时证明金属活动性为______;丙认为把该合金加入到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可得到更多的铜,理由是______;丁经过仔细称量发现和硫酸铜反应后,合金的质量减少了2g,请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合金中的锌多少克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D
2、D
3、C
4、B
5、C
6、C
7、B
8、A
9、A
10、C
11、D
12、B
13、A
14、C
15、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2KClO32KCl+3O2↑ 刚有气泡产生,就可以开始收集 微溶于水 压强变大 大理石(或石灰石) 长颈漏斗 EFC 二氧化碳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或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答案合理即可)
17、盐酸 NaCl NaOH Na+ Cl- 红
18、长颈漏斗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H2O、HCl C
19、长颈漏斗 水槽 AD(或AF) 2KMnO4K2MnO4+MnO2+O2↑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0.24;0.4;(2)29.4%;(3)58.4%
21、(1)9.6g;(2)25.5%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Al Fe Cu Fe+CuSO4=FeSO4+Cu A 减小 2Cu +O2+2H2SO4=2CuSO4+2H2O SO2 1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将B中残留的气体赶到CD装置 20.4g 46.4% 偏小 偏大
23、钢铁合金含有铁和碳元素 +1 过滤 Zn>Cu 锌可以置换出铜 130g
选项
性质
用途
A
铜有优良的导热性
用铜作电线
B
石墨很软
制铅笔芯
C
汽油具有可燃性
作汽车燃料
D
干冰升华吸热
用于人工降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0.12
x
0.36
0.4
y
装置
实验前/g
实验后/g
C
198.0
205.2
D
221.0
225.4
浙江省杭州市景芳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景芳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制造导弹的材料中含有稀土元素钕,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台州玉环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玉环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