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下列反应,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催化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可以降低汽车尾气污染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生成物中和的质量比是7:1
D.和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水
B.石墨
C.氯化钠
D.黄金
3.研究化学的发展史是我们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D.英国科学家波义尔通过敏锐的观察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4.关于下列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
B.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NaCl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5.分析图示的四个实验,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6.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B.BC.CD.D
7.化学实验操作中常涉及“先后”问题,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制取气体: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CO还原氧化铁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撤离酒精喷灯停止加热
D.除去H2中混有的CO2和H2O,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浓硫酸
8.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9.一些水果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杨梅pH=2.5B.苹果pH=4.1C.菠萝pH=5.1D.柿子pH=8.5
10.要使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以下措施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恒温蒸发溶剂 B.加水 C.降低温度 D.加入适量硝酸钾
11.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1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干水吸收的CO1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12.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极难溶于水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13.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 )
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4.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D.丙可能是单质
15.下图是某核桃乳标签上的部分文字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X牌核桃乳
成分:水、白砂糖、核桃仁、食品添加剂、香精等
规格:300mL/瓶
营养成分(按100mL计):蛋白质0.6g,脂肪2.0g,碳水化合物7.8g,
钙58mg,钠33mg
A.该核桃乳是纯净物
B.该核桃乳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C.每瓶核桃乳中蛋白质的质量为0.6g
D.营养成分中的钠指的是钠元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收集一瓶氧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17.如图为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微型实验,微型化学实验 有试剂用量少,现象明显,污染少等优点。
(1)a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2)烧杯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8.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实验I中仪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_____色固体。
(2)实验II 为电解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气体a在电源的_____(填“正”或“负”)极端产生。
(3)实验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填序号):_____。
①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消耗完;②实验装置漏气;③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减少;④点燃红磷后,慢慢伸入集气瓶中。
19.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可以采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A-E序号,下同)。
(3)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常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B装置与右图的F装置都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F与B相比较,优点之一是利用了生活中废弃的注射器,写出装置F的另一优点是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仅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11.9g样品放在烧杯中,加入50g水使之完全溶解。然后滴入稀盐酸,当恰好反应时消耗稀盐酸72.5g,产生了二氧化碳4.4g。试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8分)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其药用价值非常高。回答下列问题:
(1)黄酮素组成中含_____种元素,它属于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黄酮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 22.2g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与_____g二氧化碳中所含的碳元素质量相当。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里用A装置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氧气,请将A图方框中气体的发生装置补画完整。利用补画完整后的装置完成后面的实验________。
(2)写出在实验室用A装置在试管口塞团棉花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过氧化钠(Na2O2)固体可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因为它能与C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请简述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__。
(5)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请简述操作步骤______。
(6)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标号),欲用装置的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甲烷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端(填a或b)。
(7)实验室要制取8.8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克_____?
23.(10分)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1)海水“晒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这是一种古老而至今仍广泛沿用的方法。海水“晒盐”是利用______(填字母代号)的方法使NaC1晶体析出。
A升高温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 B风吹日晒,使溶剂蒸发
(2)某化学兴趣小组准备在学校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需要氯化钠_______g,水______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要的氯化钠,用100mL量筒量取水______mL。
③______,把量好的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④装瓶存放: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指定的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3)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为原料,还可提取金属材料镁,其简要流程如下:
回答问题:
①步骤Ⅰ中加入石灰乳充分反应后,要将氢氧化镁沉淀分离出来应该用的方法是_______(选择“过滤”“蒸发”之一),如果在学校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②步骤Ⅱ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是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复分解”之一)。
③步骤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C
2、C
3、C
4、B
5、A
6、C
7、C
8、D
9、A
10、B
11、A
12、B
13、C
14、C
15、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锥形瓶 A B 2H2O22H2O+O2↑ 木条燃得更旺
17、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8、防止燃烧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引起集气瓶炸裂 黑 负 ①②③
19、锥形瓶 B D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CO2已收集满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恰好反应时消耗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有106:44=x:4.4g ,解得x=10.6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89.1%
(2)反应后溶质只有氯化钠,设反应后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有117:44=y:4.4g ,解得y=11.7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
21、(1)3; 3(2)5:16(3)66g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 2KMnO4K2MnO4+MnO2+O2↑ 2Na2O2+2CO2=2Na2CO3+O2 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通过b导管通入集气瓶中 A b 25g
23、B 5 95 95 溶解 过滤 漏斗 复分解
A、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
C、CH4燃烧生成CO2和H2O
D、铁钉生锈只需与H2O接触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探究分子间有间隙
区分硬水和软水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物 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
2
30
20
10
反应后的质量
m
39
5
1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九上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一三四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我国拥有LED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下列燃料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对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