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焦作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焦作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注;括号里物质为杂质)
A.N2(O2)一通过灼热的铜网
B.CO2(CO)—点燃
C.KCl(KClO3)—加热
D.CO(CO2)—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B.氮气很稳定,因此无法用氮气生产氮肥
C.气体CO2是大气污染物D.空气中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3.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约有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原子B.铁单质C.氧化铁D.铁元素
4.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元素是质子数相等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能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5.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A.氧分子的体积
B.氧分子的间隔
C.氧气的化学性质
D.构成氧分子的原子
6.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中,紫色小花变红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向浓氨水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8.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CO2的操作及现象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燃烧更旺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
C.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D.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有气泡逸出
9.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入枯井或山洞前要进行灯火试验,所以进入地下煤矿前也要进行灯火试验
B..铁生锈最终会导致铁制品全部被腐蚀,铝比铁活泼,所以铝在空气中也会全部被腐蚀
C.生石灰与水混合放出大量热,因此石灰石与水混合也放出大量热
D.煤的综合利用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石油分馏也可以提高石油的利用率
10.2019年11月7日下午,定西市消防支队在龙湾半岛广场举行消防宣传活动。生活中我们也要了解一些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防止危险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晚上在家中闻到煤气泄漏的味道时,应立即开灯检查
B.在加油站内玩手机
C.蜂窝煤的煤粉加工车间应紧闭门窗并少开通风设备,防止粉尘污染空气
D.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图一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二是表中某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二中空缺处的数字是____。
(2)M2+与Ne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M元素的名称为_____。
(3)图一中与碳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名称是_____。
(4)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不断完善,最近科学家发现了117号元素,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____。
(5)图一里的第三周期中,在化学反应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原子是___。
1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_______色,pH______7;逐滴向锥形瓶中滴入盐酸并振荡,至溶液刚刚褪成无色时,pH________7。
13.如今,郑州与其周围各地市的轻轨列车建设正在迅速布局推进。修建轨道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磁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轻轨列车车厢表面常刷有一层油漆,其防锈原理是____。
14.小金用蓝色石蕊试纸测试一杯牛奶,试纸仍为蓝色:两天后汤姆用蓝色的石蕊试纸再次测试同一杯牛奶,并且这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牛奶中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选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释现象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某兴趣小组对KC1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
(3)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_____。
16.(6分)钢铁的锈蚀及其防护。
(1)“知锈”:铁锈通常为_____色固体,其微观结构可用下图中的_____反映,区分铁和铁锈的简单物理方法是_____。
(2)“探锈”:设计以下实验探究铁发生锈蚀的主要因素。
实验时,试管②中的蒸水必经过煮沸,主要目的是_____。对比表格中的试管_____(填编号),可知水是铁锈蚀的因素之一。
(3)“防锈”:很多学校在校门口摆放的铁质防冲撞栏防锈的方法是_____。
(4)“用锈”:某食品脱氧剂可迅速将包装袋内的氧气浓度降到0.01%以下。该脱氧剂中除含有铁粉、活性炭、水等物质外,还含有能促进铁锈蚀的_____(填化学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装置_____________组合来进行制取和收集。
(3)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
①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②实验前先通入CO的目的是___________,反应后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
③装置末端的导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课外小组的同学研究的课题是验证贝壳中含有碳酸钙。他们取25g贝壳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再向杯中倒入稀盐酸,当倒入100g足量稀盐酸后发现不再产生气泡,并测得烧杯内固体和液体总质量为120.6g (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
②25g贝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8.(8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如图,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80 ℃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2)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
①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______(填字母代号)。
②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若用E装置收集,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其原因是______。
③可用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验满,请将F装置内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
④实验室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什么?_____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加热30.9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完全反应后,得到21.3 g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小明同学为了测定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1.1 g研碎的石灰石粉末样品进行四次高温加热、冷却、称量,记录数据如下(杂质不反应):
已知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问:
(1)到第________次反应时,碳酸钙完全反应。
(2)样品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_____ g。
(3)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12分)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6g 加热制取氧气,随反应时间称 量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1)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氧气为 g
(2)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g?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B
2、D
3、D
4、A
5、B
6、D
7、C
8、C
9、D
10、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6 镁 硅 质子 钠原子(钠或Na都可以)
12、红 > =
13、4CO+ Fe3O43Fe+4CO2 隔绝氧气和水
14、化学变化 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说明牛奶发酵,生成了新物质乳酸。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对比实验 MnO2 生成的氯化钾加快了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16、红棕 b 用磁铁靠近铁锈,铁锈不能被吸引 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①③ 涂防锈漆 NaCl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酒精灯 长颈漏斗 BD 3CO+Fe2O32Fe+3CO2 把装置中的空气排除干净,防止不纯的一氧化碳加热时发生爆炸 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除去反应剩余的CO,防止污染大气 4.4g 10g
18、 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D或BE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4.5g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三(2)4.4(3)90.1%
20、(1)4.8
(2)解:设 16 克混合物中有氯酸钾 xg
x=12.25g
答: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12.25g。
编号
KC1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1
0.5
154
试管
编号
立即观察
不生锈
不生锈
不生锈
1天后
不生锈
不生锈
不生锈
3天后
不生锈
不生锈
表面有锈迹
1周后
不生锈
不生锈
锈蚀明显
操作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剩余固体/g
8.5
7.9
6.7
6.7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4.2g
12.4g
11.4g
11.2g
11.2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阜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符号只能表示微粒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荆门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关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延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设计不正确的是,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