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点燃的蜡烛吹灭时产生的白烟可点燃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色固体
D.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蓝色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
A.水滴石穿B.花香四溢C.百炼成钢D.刻木成舟
3.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
A.排放达标的工业废水
B.不露天焚烧树叶、秸秆
C.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D.不按分类投放垃圾
4.下列应用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于生产铅笔芯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D.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5.点燃20克含有O2、H2、N2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后生成18克水,则剩余气体不可能是( )
A.2克N2B.O2、N2的混合气体
C.H2、N2的混合气体D.O2、H2、N2的混合气体
6.物质变化使生活变的丰富多彩。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汾酒酿造
B.太钢炼铁
C.山西砖雕
D.火力发电.
7.氢氧化钠俗称正确的是( )
A.活碱
B.苛性碱
C.烧碱
D.消碱
8.《湖北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于2019年8月10日正式印发,标志着湖北省走向全面实行垃圾分类阶段。垃圾有很多危害,会污染大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不会产生废物
C.研制新型可降解塑料可减少产生“白色污染”
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撑,还可以减少工业垃圾的产生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0.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加热液体
B.取用固体
C.氧气验满
D.稀释浓硫酸
11.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用点燃的小木条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漏气
C.通过升温的方法将一瓶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溶液
D.用过量的锌粒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
12.如图甲装置通过胶头滴管向锥形瓶中滴加某种液体,达到使气球鼓起的目的,锥形瓶和胶头滴管中放入的物质正确的一组是( )
A.AB.BC.CD.D
13.我国是今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上班上学时,鼓励低碳出行
C.工作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D.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化肥
14.下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A.t1℃时,A、B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B.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5%
C.除去固体A中的少量杂质B可采取蒸发结晶法
D.图中阴影部分表明A、B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15.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请简述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 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若选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请简述判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_____。
17.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见图。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实验前先“通入CO”还是先“开始加热”______,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8.如图所示为我县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微型实验图,甲装置中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A处放入石灰石,C处放红热碳粉,观察到B处黑色固体变红。
(1)写出B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若甲装置制取的是氢气,请写出制取该气体和乙装置(C处无碳粉)中B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3)该装置有什么优点_____。
19.实验室制取氢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一:制取一瓶氢气
(1)上图标号表示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的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收集装置C或D中导管都应尽量接近瓶底,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氢气的爆炸极限(发生爆炸的氢气的体积分数的范围)
(3)一定量的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为了研究,需要收集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一定的混合气体,此时适合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装置的序号)。
(5)按表中要求收集四瓶氢气和空气混合气,并点火实验,结果列于表中(V表示体积)。
①V(H2):V(空气) =2:8时,混合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点火实验的结果可知,氢气在空气混合气中爆炸范围的上限在_______%(体积分数,下同)到______%之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高温煅烧石灰石,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可制得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
(1)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2)工业上要制取6.6千克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__。
21.(8分)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10g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60g,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66.7g。
(1)求生成CO2的质量。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也都用到了硫酸。
(1)下列实验中一般不会用到硫酸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制铅酸蓄电池 B鉴别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C实验室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2)5%的稀硫酸pH比10%的稀硫酸pH _____(填大或小)。
(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两个实验:
实验一: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是放热反应
甲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操作不正确且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操作不正确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结论的依据不科学,应该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理由是:_______。乙同学改用稀硫酸溶液后,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稀硫酸的过程中,若除了温度升高外还有________产生,则说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若要除去变质的NaOH溶液中的杂质,除杂所用试剂是________。
实验二:通过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测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丙同学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稀硫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共用去了稀硫酸9.8g,则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4)丁同学认为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中酚酞试液变成无色也可能是硫酸过量了,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其中验证硫酸是否过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滴加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B测定溶液pH,看pH是否小于7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看溶液是否变色
D加入金属铁片,看是否产生气泡
23.(10分)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图乙)。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若木炭与CuO的反应进行得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铜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做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_____。
若猜想①成立,请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探究)(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_____,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实验验证:
(反思与评价)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写一条即可)。
(拓展)由上述探究可知,反应生成了Cu2O。请写出木炭与CuO反应生成固体中只有Cu2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根据上述探究(3)的实验结果可知,2.88g红色固体中Cu2O的质量为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A
2、C
3、D
4、D
5、D
6、C
7、C
8、B
9、A
10、C
11、A
12、C
13、D
14、A
15、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说明已满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立即熄灭,说明已满
17、证明有CO2生成 先通入CO
18、CuO+COCu+CO2 Zn+H2SO4=ZnSO4+H2↑ CuO+H2Cu+H2O 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19、铁架台 水槽 B 排尽集气瓶底部的空气 E 20% 60 80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48%(2)15kg
21、(1)3.3g(2)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7.5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75.0%,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75.0%。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C 大 液滴飞溅 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 气泡 氢氧化钙溶液 1.6% BD
23、既有Cu也有Cu2O 变浑浊 ① ③ 节约药品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1.44g
序号
装置名称
锥形瓶内物质
胶头滴管中物质
A
甲
生石灰
H2O
B
甲
CaCO3
稀盐酸
C
甲
CO2气体
Ca(OH)2溶液
D
甲
NaOH固体
H2O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氧气可以压缩于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B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
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球内气体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V(H2): V(空气)
2: 8
4:6
6:4
8:2
点火处理
炸
炸
炸
不炸
步骤
现象
结论
a.取2.88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液变为蓝色。
猜想_____错误。
b.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2.08g
猜想_____正确。
山西省(朔州地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地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
山西省临汾市名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名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见著知微”是化学的重要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晋中灵石县联考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灵石县联考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