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名校九上化学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名校九上化学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01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名校九上化学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02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名校九上化学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名校九上化学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名校九上化学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漂浮在空气中容易造成雾霾天气。为了减少PM2.5的排放,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利用太阳能发电
    B.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C.研发新能源汽车
    D.禁止使用煤或石油做燃料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蔗糖溶解
    C.炸药爆炸D.钢水铸钢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硅B.氧C.铁D.铝
    4.当你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常能闻到怡人的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A.分子很大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
    5.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盛物质是
    A. B.C.D.
    6.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A.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B.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
    D.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化合物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位于世界前列
    B.自然界中,无色透明的水都可以直接饮用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城市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
    8.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取固体B.称固体C.量取水D.写标签
    9.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分子由碳分子和氢分子组成
    B.一个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
    C.丙烷由碳和氢气直接构成
    D.丙烷相对相对分子质量为44 g
    10.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必须熟练掌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备氧气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
    (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_____;
    (5)镁和稀硫酸反应_____。
    12.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铜加工成铜丝,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性。
    (2)炒菜时,锅内油着火常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
    (3)用洗洁精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_____作用。
    (4)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水和__________转化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所需要的食物和充足的氧气。
    13.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图①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②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图①可获取的锂元素的信息:_____(写一条)。
    (2)A、B、C三种粒子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 (选填“A”“B”或“C”) ,其符号为_____;
    (3)A、B、C三种粒子中,与图②所示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选填“A”“B”或“C” )。
    (4)锂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14.能源与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1)煤、_______和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水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
    (2)在军事术语上把核潜艇在海里的连续航行叫长行。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行,在潜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化学再生装置,制氧气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加热高锰酸钾 ②电解水 ③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④加热氧化汞;其中最适宜在潜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标号)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的优点是(至少写两点):①_______②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1)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装置连接:
    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a→________→d.
    问题分析:
    (1)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
    (2)本实验中,试管口要比试管底略低的原因是________.
    (3)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未见铁丝燃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6.(6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某校两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用它们完成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的同学以锌粒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氢气。(盐酸有挥发性,AgNO3+HCl=AgCl↓+HNO3)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选用A装置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③A装置还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的同学欲用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还原赤铁矿,用以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已知杂质不挥发也不发生反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E→D。
    ①仪器D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后生成了__________。
    ②仪器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小组同学实验时先通了一会儿CO之后再点燃酒精灯,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已知装置E中赤铁矿石样品的质量为20g,若充分反应后,E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5.2g,则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Na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其制备、检验、贮存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某化学兴趣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小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这是NaOH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反应的结果。
    (2)小乙同学想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可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3)NaOH俗称“火碱”、“烧碱” ,有很强的腐蚀性,不小心洒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写名称)。
    (4)小丙同学欲用氢氧化钠固体与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选项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填“A”、“B”、“C”、“D”之一)。
    ①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5.0g
    ②称量前托盘天平应先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平衡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可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④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⑤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A只有①③④
    B只有②④⑤
    C只有③④⑤
    D只有②③⑤
    (5)小丁同学将1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60g硫酸镁溶液中。当滴入10%氢氧化钠溶液40g时,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18.(8分)金属和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用铁锅炒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B 通过在金属表面涂油、刷漆等措施可以防止金属生锈
    C 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铝
    D 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2)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② 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只通过A和B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Cu、Ag、稀盐酸
    B Cu、AgNO3溶液
    ③实验C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
    A Zn、Cu、Ag
    B Zn、Cu
    C Cu、Ag
    D Ag
    这四种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某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装置研究-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
    ①实验停止加热前不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以防止石灰水倒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如何处理尾气: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总质量会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 “增加”“减少”或 “不变”)。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生铁和钢都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为2%-4.3%,钢中碳的含量为0.03%-2%,为测定某种铁合金中碳的含量,小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合金样品盛放在烧杯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注:碳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g。
    (2)通过计算判断样品是钢还是生铁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
    (3)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0.(12分)连二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4)也称为保险粉,广泛用于纺织工业的染色、漂白等方面。请计算
    (1)Na2S2O4中,硫、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2)Na2S2O4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多少干克的Na2S2O4中含有32kg硫元素?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D
    2、C
    3、B
    4、C
    5、B
    6、D
    7、C
    8、D
    9、B
    10、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
    12、延展 隔绝氧气 乳化 煮沸 二氧化碳
    13、属于金属元素或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或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等 A Li+ B Li2O
    14、石油 二氧化硫 ③ 2Na2O2+2CO2=2Na2CO3+O2 不需加热或通电 能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合理即可)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试管 量筒 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炸裂瓶底 铁丝已经生锈
    16、A-C-B-G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 Fe2O3+3CO2Fe+3CO2 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受热爆炸 80%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白色沉淀(或沉淀、浑浊) CO2 (或“二氧化碳”) 不可行,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生成的碳酸钠显碱性,同样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硼酸 C 97.1g
    18、C Cu +2 H2SO4(浓)= CuSO4+2H2O + SO2↑ 锌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B B 停止加热前硬质玻璃管内一直通入一氧化碳,压强不会减小,B中液体不会倒流; 点燃或收集 减少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0.2 生铁 12.7%
    20、(1)1:1(2)36.8%(3)87kg
    烧杯质量
    样品的质量
    稀盐酸的质量
    烧杯+剩余物的总质量
    50g
    5.8g
    94.6g
    150.2g
    相关试卷

    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寿县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名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名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依据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