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池州市第十中学九上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池州市第十中学九上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9页。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空气、二氧化锰、氧气
B.海水、氯酸钾、氢气
C.氧化铁、锰酸钾、水
D.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 过滤
C. 检查气密性D. 加热液体
3.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蔗糖C.花生油D.白醋
4.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血浆B.唾液C.胃液D.尿液
5.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G,其中C为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C.气体E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D.红色固体G可由金属Ag与CuSO4溶液直接反应得到
6.将浑浊的红色污水进行了如下净化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液体无色浑浊
B.经上述处理后,②中液体为纯净物
C.②中液体无色澄清
D.若③中出现大量泡沫,则②中液体为硬水
7.翡率的主要成份是硬玉[化学式为NaAl(Si2O6)],其申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4C.-2D.-4
8.下列图像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9.手机中使用的电池为锂离子电池,右图为锂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符号为Li+
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C.离子的电子层数与原子一样
D.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10.某固体可能含有 CaCl2、Na2SO4、CuSO4、KNO3、Na2CO3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透明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白色沉淀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原固体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 Na2CO3和 Na2SO4,可能有 KNO3、CuSO4、CaCl2
B.一定有 Na2CO3,Na2SO4 和 CuSO4 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
C.一定有 Na2CO3 和 Na2SO4,不含 CaCl2,可能有 KNO3、CuSO4
D.一定有 Na2CO3 和 Na2SO4,不含 CuSO4 和 CaCl2,可能有 KNO3
11.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2℃时,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g
C.t2℃时,将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2.每种植物都有适宜自己生长的酸碱性环境。下表 为四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
上表中不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种植的作物是
A.马铃薯
B.茶树
C.水稻
D.棉花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14.懂得燃烧、爆炸的条件及灭火原理,对我们正确处置火灾和进行自救至关重要。
(1)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
②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爆竹中常含有硫、硝酸钾(KNO3)和木炭的混合粉末,点燃后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由于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体积急剧膨胀,从而引发爆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当把干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即能灭火。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结合燃烧的条件解释该干粉灭火剂灭火的原理_____。
15.据下列仪器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装置F收集一瓶O2,如何检验O2是否已收集满?_____。
(3)实验室没有大理石和石灰石,只有碳酸钠粉末和盐酸,为了顺利制取一瓶CO2气体,请你选择最佳的装置组合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择该气体发生装置的理由是_____。
16.根据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 ;f_____。
(2)实验室选取d、e、h、j四种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小曼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除了选用了仪器b、g 外还需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____ (填写序号)。检查完装置的气密性后,应先往仪器b中加入的药品是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_____ 。验证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填写)。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 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18.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一个丙氨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有人提出工业生产回收利用空气中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浓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又分解放出CO2;在合成塔内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简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流程顺序或步骤,“↓”表示加入原料,“↑”表示生产出得产物,“ ”表示有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资料卡片)碳酸氢钠分解温度是270℃,碳酸钠在856℃熔化,但还未达到分解温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大的人为原因是____;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空洞
(2)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0.(12分)铜、铁是人类使用最早、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1)下列金属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_____;
A 磁铁矿 B 青铜 C 铜 D 硬铝
(2)扬州博物馆的馆藏中有不少国宝级的青铜器,如:铜釭灯、铜镜、铜熏等。出土时表面有大量的“铜绿”。古时候人们大量使用青铜而不是纯铜,是因为青铜相较纯铜性能优良,例如青铜硬度比纯铜硬度_____(填“大”或“小”)。
(3)兴趣小组进行了“铜绿”产生原因的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如下:(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说明铜生锈需要水的一组实验是_____(填实验序号),写出铜产生“铜绿”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铁、铜矿石及主要成分有赤铁矿(________)、磁铁矿(Fe3O4)、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等。
(5)工业炼铁大多采用赤铁矿、磁铁矿。以磁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炼铁不采用黄铁矿、黄铜矿,可能的原因是:黄铁矿、黄铜矿含铁量相对低;_____。
(6)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生物炼铜是现代炼铜的新工艺,原理为:4CuFeS2+17O2+2H2SO44CuSO4+2Fe2(SO4)3+2H2O。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Fe粉,得到FeSO4溶液和Cu,所得FeSO4溶液颜色为_____。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Fe2(SO4)3=3FeSO4,_____。FeSO4溶液经蒸发浓缩、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等操作得到纯净的FeSO4·7H2O晶体。洗涤晶体宜用冷水,如果用热水洗涤,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C
3、C
4、C
5、D
6、C
7、B
8、B
9、C
10、D
11、A
12、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缓冲气压,防止胶塞冲出 较多固体
14、白磷剧烈燃烧,产生白烟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使白磷燃烧 CaO+H2O=Ca(OH)2、4P+5O22P2O5 2KNO3+S+3CK2S+N2↑+3CO2↑ 产生水降低温度,同时放出CO2隔离了空气
15、水槽 C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反之未满 AF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16、锥形瓶 长颈漏斗 2H2O22H2O+O2↑ f和e 石灰石(或大理石)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带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是否熄灭 CO2+Ca(OH)2=CaCO3↓+H2O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0.96
(2)81.7 %
18、 (1)89;(2)18:7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森林被砍伐 B Na2CO3+H2O+CO2=2NaHCO3 CO2+3H2CH3OH+H2O 碳酸钠(二氧化碳或水)
20、AC 大 ad 2Cu+O2+H2O+CO2=Cu2(OH)2CO3 Fe2O3 Fe3O4+4CO3Fe+4CO2 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环境 浅绿色 Fe+CuSO4=FeSO4+Cu 降温结晶 增加洗涤过程中晶体的损耗
物质
血浆
唾液
胃液
尿液
pH
7.35~7.45
6.6~7.1
0.9~1.5
4.7~8.4
A加热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的高锰酸钾
D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H2O2溶液
作物
马铃薯
茶树
水稻
棉花
pH
4.8~5.5
5.0~5.5
6.0~7.0
7.0~8.0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剩余固体质量/g
2.55
2.25
2.10
2.04
2.04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