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小明是即将毕业的中学生,下列对小明的相关估测正确的是:
A.步行上学的速度约 4 km/hB.质量约为 600 kg
C.正常体温约为 40 ℃D.身高约为 150 mm
2.如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的是某块凸透镜成像时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规律,当将蜡烛放在该凸透镜前15cm处,通过凸透镜,烛焰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3.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A.B.
C.D.
4.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将湿衣服撑开晾到通风、向阳的地方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液化时吸热
D.樟脑球越放越小,是由于樟脑球发生了熔化
5.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C.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6.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拍照工具。如图是使用手机拍摄鲜花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拍照使用的光学镜头相当于凹透镜B.鲜花通过光学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鲜花到光学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D.鲜花所成实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7.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小明在水槽底部安装了一微型光源S,S发出一束光照在右侧壁上形成一光斑,小明在光斑处固定了一小块橡皮泥P(如图所示)。现往水槽内缓慢加水至水面上升到a位置,期间小红在左上方观察,看到右壁上一直有光斑。在加水过程中,小红观察到光斑的移动情况正确的是( )
A.从P处缓慢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与橡皮泥P重合
B.从P处缓慢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橡皮泥P上方某一位置
C.从P处迅速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与橡皮泥P重合
D.从P处迅速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橡皮泥P上方某一位置
8.在图书馆“小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要“大声”才有礼貌。这里的“小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9.如图使用共享单车需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发生漫反射,白色部分发生镜面反射
10.为打造名副其实的“山水宜居之城”,近年来常熟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种植绿化、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
11.五千年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词,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
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2.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形成这类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凝固B.液化
C.升华D.凝华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13.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产生 的,是通过___传人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处减弱噪声.
1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______而形成的像。如图,站在A点的人恰好看到地平线上的太阳,他所看到的太阳的实际位置应是图中的______位置(选填“甲”或“乙”)。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
15.哈夏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_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传到台下观众处的.
16.2020年5月7日,我国首次开展太空3D打印试验,成功打印出两个样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打印材料的粉末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冷却成型。
三、实验题(共12分)
17.(4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关系。
(2)在寻找A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A”或“B”)这一侧观察。
(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记录蜡烛A、蜡烛B的位置。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蜡烛A位于2位置时的像在_____点;蜡烛A由2位置移到3位置,像的大小_____。
(4)人看到蜡烛像是由于反射光进入人眼,请在图丙中画出与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______)
18.(4分)两实验小组使用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_________(“高”或“低”),此该小组应适当将_________(“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实验不久,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
(3)水中气泡如图丙所示时,说明水__________(“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
(4)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_(“升高”“不变”或“降低”)。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_________;
(5)从图丁发现,两组实验中将水从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是两小组所用的水的_________不同。
19.(4分)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取了适量的这种液体的样品倒入烧杯中,进行下列实验。
(1)实验前,小强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甲所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72.0g;
b.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测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V;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________。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横梁平衡时,托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g。
(4)计算得到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
(5)在两次测量质量时,小强发现都使用了同一个磨损了的砝码,则对测量液体密度的结果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产生影响。
四、作图题(共16分)
20.(8分)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观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试通过作图找出该透镜的两个焦点F的位置.
21.(8分)如图,试画出光线AO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五、计算题(共22分)
22.(10分)小雨所在的学校为学生发放营养配餐牛奶,小雨为知道牛奶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她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再将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最后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
(1)根据表中的数据,算出牛奶的密度是多少kg/m3?
(2)若牛奶包装盒上写有“300mL”(1mL=1cm3)字样,请问一盒牛奶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3)若盒子质量为0.1kg,包装盒与牛奶总重多少N?
23.(12分)小冰见到弟弟在看《乌鸦喝水》的故事,突然很好奇:水罐里至少要有多少水,乌鸦才能喝到水呢?于是他用如图所示的瓶子、玻璃珠代替故事里的水罐、石子做实验进行研究。
已知瓶子容积为500cm3(其质量忽略不计),每个玻璃珠体积为0. 15cm3,玻璃的密度ρ玻=2. 5g/cm3,水的密度ρ水=1. 0g/cm3.
(1)每个玻璃珠的质量是多少?
(2)小冰用了600个玻璃珠刚好塞满空瓶,再往瓶里倒水,直到水面与瓶口相平,此时瓶子总质量为0. 95kg。求瓶中水的体积是多少?
(3)由以上实验研究可知,瓶中原先至少得有小冰倒入的这些水,放入玻璃珠后“乌鸦”才能喝到水。这是由于存在材料空隙率的缘故。已知玻璃珠堆放在一起时,玻璃珠之间的空隙体积与玻璃珠堆所占总体积之比叫空隙率(一般写成百分率)。请根据以上信息估算玻璃珠堆的空隙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A
2、A
3、B
4、B
5、B
6、C
7、D
8、C
9、B
10、C
11、C
12、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13、振动 空气 声源
14、折射 乙 色散
15、振动 空气
16、熔化
三、实验题(共12分)
17、大小 A c 不变
18、高 A处向上 92 已经沸腾 不变 吸热 质量
19、零刻度 右 称量过程中调节了平衡螺母 相平 30 39 1.1×103 不会
四、作图题(共16分)
20、
21、
五、计算题(共22分)
22、 (1)1.03×103;(2)0.309;(3)4.09。
23、 (1)0.375g;(2)410cm3;(3)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烧杯和牛奶的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2/g
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cm3
123.8
62
6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天问学校物理九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