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华中学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华中学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如图所示,今年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开始环球飞行,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里“极轻”的物理含义是
A.弹性小 B.体积小 C.密度小 D.质量小
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同,R1>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比较,R1的电流大于R2的电流
B.甲、乙两图比较,R1的电功率大于R2的电功率
C.乙、丙两图比较,乙图中R2的电功率较大
D.丙图中,R1两端电压小于R2两端电压
3.下列各种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成语“一叶障目”所包含的物理道理
B.排纵队时,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前方的一个人,队就排直了
C.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D.树荫中常有因太阳照射形成的明亮的小圆斑
4.分别用质量相同的铜、铁、铝制成三个体积都相等的空心球,比较它们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则(已知:)( )
A.铜球最大B.铁球最大C.铝球最大D.三球一样大
5.下列物态变化中,与“春暖花开的时节,千佛山上的冰雪融化汇成溪流”这一现象吸热或放热特征相同的是( )
A.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B.农家小院室外地面出现了霜
C.成绵高速路上的浓务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寒冷的冬天道路结冰影响行车安全
6.如图甲所示,将话筒接在计算机的输入端,将三种声音输入,已知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计算机的屏幕上分别出现如图乙所示的三种波形,根据波形分析( )
A.声音C的频率最高
B.声音A的频率最高
C.声音B的振幅最大
D.声音C的振幅最大
7.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谈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B.船C.流水D.河岸
8.小华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灯泡亮、电铃响
B.小灯泡不亮、电铃不响
C.小灯泡不亮、电铃响
D.小灯泡亮、电铃不响
9.在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
A.秋天,雨后的早晨出现大雾B.初春,河面上的冰雪消融成水
C.夏天,教室里洒水后空气变得凉爽D.冬天,晾晒的衣服逐渐变干
10.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
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11.关于光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漫反射现象中,因为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光的色散
C.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
D.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12.小花从冰箱里拿出了一个鸡蛋,她发现不一会儿鸡蛋上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关于以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凝华现象
B.“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汽化现象
C.“小水珠消失了”是汽化现象
D.“小水珠消失了”是升华现象
13.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
A.B.C.D.
14.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她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了“钟摆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由什么决定?”这个问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这一环节的是( )
A.小华测出铜球摆动10次和20次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9s和9.8s
B.小军说:“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可能与摆动的幅度有关”
C.小慧说:“我们可以用细线悬挂小球代替钟摆来实验”
D.小芳觉得应该多做几次实验,结论才可能更可靠些
15.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盛夏叶面上的露
B.深秋枫叶上的霜
C.液态钢浇铸成钢锭
D.初春湖面冰雪融化
16.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
A.你所在考场的声音约为70dB
B.你所在考场的温度约为38℃
C.你所在考场课桌的高约为80cm
D.你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m/s
17.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放在距该透镜焦点10厘米处,所成的一定是
A.倒立的像B.正立的像
C.放大的像D.缩小的像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内能均保持不变
B.汽油机工作时,在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和木板的内能均增加
D.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19.某同学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观察到游码己在标尺的零刻线处,但指针偏右,下列能使天平横梁平衡的正确做法是( )
A.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B.将横粱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C.将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动
D.在左盘内添加砝码
20.两只一样的烧杯均装满水,将两个实心铜块和铁块分别投入烧杯中,(已知ρ铜=8.9 ×103kg/m3,ρ铁=7.9×103kg/m3)测得两杯总质量相等,则铜块与铁块质量大小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铜块质量大
B.铁块质量大
C.铁块和铜块质量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1.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多年以后太阳急速衰老膨胀,无法再给地球提供能量,人类为了拯救地球而点燃木星周围的可燃气体,逃离太阳系的故事。其中点燃木星将地球推开相当于内燃机的(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22.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液化放热
C.干冰升华吸热D.干冰凝华放热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B.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D.岸边的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24.如图所示,与是灯泡,且两灯均正常发光,“○”处可以连接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
B.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
C.a为电压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
D.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流表
25.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A.无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26.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清晰实像。则( )
A.焦距可能为18厘米
B.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远离凸透镜10厘米,移动光屏找到实像后,此实像变大了
D.当物体靠近凸透镜10厘米,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光屏应远离透镜10厘米
27.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85cmB.12.9cmC.12.725 cmD.12.73 cm
28.小军同学在做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他分析表中数据得到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光由空气斜射向水中时,在分界面上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
C.反射角和折射角都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D.垂直入射时,不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29.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下列措施不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居民楼使用双层玻璃B.机动车在医院、学校附近严禁鸣笛
C.期末考试时学校附近建筑工地停止施工D.在电影院观影要把手机调为静音
3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根据音调的高低可以辨别不同的乐器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科幻片《流浪地球》中出现了地球表面空气中氧氮变为固体的场景,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当地球发动机给地球加速时,发动机喷出的“火焰”方向与地球前进方向相反,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
32.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幕墙,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清晰的 ________ (选填“虚” 或“实”)像.人靠近幕墙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国已经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 ”或“漫”)反射, 造成光污染.
3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34.某工厂刚买回一瓶氧气,氧气瓶的容积为,设此时氧气的密度为,一个月后,钢瓶中氧气被用去了总质量的,则剩余氧气的体积为______,密度为______。
35.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的波形图,由图可知,它们发声的_____、______相同,_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6.将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9V减少到6V时,通过它的电流变化了0.2A,则电阻R所消耗的电功率减少了______W。
37.欢天喜地中国年,吉祥锣鼓敲起来。鼓声是由__________产生的,图中欢乐的人用同样大的力敲打身上的腰鼓和地面上的大堂鼓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38.质量是27g的铝块,体积是10cm3,则铝的密度是___g/cm3,其物理意义是____,将这个铝块削去一半,其质量是__g,密度为____kg/m3。
39.在鉴定文物和字画时,为了观察细微之处,经常要使用放大镜。在某次鉴定文物时看到古陶瓷上隐约有两条大约成 5°角的细纹。为了看到更大的像,应当让放大镜离细纹_____一些。如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则看到的文物上的细纹夹角是 ____°。
40.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光屏上出现彩色的光带,表明太阳光是由________混合而成的。放置在红光外侧的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说明此区域存在_______ 。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______。
(2)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______位置。
(3)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______(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4)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 “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_______。
42.小亮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且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温度是50℃时,海波的状态是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海波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______。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甲、乙两物体分别从P、Q两点同时往相同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s乙物体刚好追上甲物体。求:
(1)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是8m时,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s;乙物体的速度是________ m/s。
(2)甲物体匀速运动15s通过的路程s是多少______?
(3)P、Q间的距离为多少_______?
44. “乌鸦喝水”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聪明的乌鸦将小石块一颗颗的衔到未装满水的瓶子中,最后喝到了水。己知空瓶的质量为100g,容积为6×10-4m3,乌鸦没有投入石块前瓶子总质量为550g,投入石块且水面刚好与瓶口平齐时总质量为910g,求:
(1)石块的总质量;
(2)瓶子中水的体积;
(3)石块的密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C
2、C
3、C
4、A
5、C
6、D
7、B
8、D
9、A
10、D
11、B
12、C
13、C
14、A
15、B
16、C
17、C
18、C
19、B
20、B
21、C
22、C
23、C
24、C
25、B
26、D
27、A
28、D
29、A
30、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凝华 相互
32、虚 不变 镜面反射
33、1mm 3.80cm
34、
35、音调 响度(或响度、音调) 音色
36、3
37、鼓面的振动 音调
38、2.7 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铝的质量是2.7克 13.5 2.7×103
39、远; 5。
40、多种色光 热效应较为显著的红外线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 光屏(的高度) c 远离 远离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2、不变 液 晶体 有熔点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4 2 10m 8m
44、 (1) 360g; (2) 450cm3;(3) 2.4g/cm3。
实验次数
①
②
③
④
测量值
12.84 cm
12.86 cm
12.85 cm
12.35 cm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3°
22.1°
35.4°
40.9°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海波的温度/℃
40
42
42
44
48
48
48
48
48
50
5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华中学师大附中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华中学师大附中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枣阳市清潭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