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
1. 请你当营养师:家长为了让韩斌同学在中考期间身体健康精力旺盛,考前准备了4组食品,你认为最佳的一组是
A. 鸡蛋、面包、火腿肠、烧鸡B. 土豆、馒头、番茄、玉米
C. 馒头、面包、火腿肠、虾D. 瘦肉、番茄、米饭、牛奶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鸡蛋、火腿、烧鸡含蛋白质丰富,面包主要含淀粉,无蔬果类,蔬果类主要含维生素,故A不符合题意;土豆、馒头、玉米含丰富的淀粉,番茄中含维生素较多,无含丰富蛋白质的奶、蛋、肉等食物,故B不符合题意;馒头、面包含丰富的淀粉,火腿、虾中含较多的蛋白质,无蔬果类,蔬果类主要含维生素,故C不符合题意;瘦肉、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质,米饭主要含淀粉,番茄中含维生素较多,此食谱营养较全面,故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平衡膳食。
2. 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与脂肪的消化无关的消化腺是( )
A. 胃腺B. 肝脏C. 胰腺D. 肠腺
【答案】A
【解析】
【分析】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A正确。
B.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等功能,B错误。
C.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C错误。
D.肠腺能分泌小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D错误。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故选A。
3. 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的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深吸气能有效解除打嗝现象,深吸气时发生的现象是
A. 胸廓缩小B. 膈肌收缩C. 肺活量下降D. 肋间肌舒张
【答案】B
【解析】
【分析】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或缩小,导致吸气和呼气。
【详解】ABD.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的容积增大,B符合题意。
C.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体量,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2022年3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官网发布: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安全有效。中医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给病人打吊瓶时针头插入手臂上的“青筋”分别是指( )
A. 动脉和毛细血管B. 动脉和动脉
C. 动脉和静脉D. 静脉和动脉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详解】中医的脉诊就是通过“切脉”掌握脉象,诊断出身体的某种疾病。这里的选择的“脉”是指动脉,它的结构与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功能相适应。
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呈“青色”,俗称“青筋”。
故选C。
5. 肾脏相当于人体的净化器,当血液流经下列血管时,血液中尿素含量最低的是( )
A. 肾动脉B. 入球小动脉C. 出球小动脉D. 肾静脉
【答案】D
【解析】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不重吸收尿素,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尿的形成过程包括两个过程:血液经过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形成尿液。从入球小动脉流入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素含量最多的是肾小管;尿素含量最少的是肾静脉。
故选D。
6. 健康成年人每昼夜大约排尿1.5升,尿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
A. 葡萄糖B. 水C. 无机盐D. 尿素、尿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血浆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
故选A。
7. 下列有关人体皮肤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皮肤的表皮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具有保护作用
B. 皮肤真皮中的生发层细胞可以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C. 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有一部分由皮肤形成汗液排出,故皮肤具有排泄功能
D. 皮肤受伤出血并感到疼,表明伤及真皮,因为真皮内有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答案】B
【解析】
【分析】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具有保护作用。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各种刺激。
【详解】A.表皮位于皮肤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具有保护作用,A正确。
B.皮肤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是因为生发层细胞的特点是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B错误。
C.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如水、无机盐、尿素,有一部分由皮肤形成汗液排出,故皮肤具有排泄功能,C正确。
D.真皮里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对皮肤有营养和感受外界刺激的作用,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皮肤的结构功能,熟悉皮肤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下列疾病中,均因缺乏激素引起的是( )
①坏血病 ②色盲 ③糖尿病 ④尿毒症 ⑤呆小症 ⑥新冠肺炎
A. ③⑤B. ②④⑥C. ②③④D. ①③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详解】①坏血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营养缺乏症,与激素无关,不属于激素缺乏症;
②色盲是体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是遗传病,不属于激素缺乏症是遗传病;
③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属于激素缺乏症;
④尿毒症是肾脏功能损坏引起的,不属于激素缺乏症;
⑤呆小症是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属于激素缺乏症;
⑥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属于激素缺乏症;
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9.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却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B.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C. 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D. 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通过口服胰岛素进行治疗
【答案】D
【解析】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虽少,但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解】A.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A正确。
B.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可以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C正确。
C.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智力低下,骨的生长停滞等现象,会患呆小症,C正确。
D.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胰岛素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会在人体的胃和小肠内被消化,最终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起不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10. 观察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神经元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与其他细胞的明显区别是有许多突起
B. 神经元包括[①]突起和[②]细胞体两部分
C. 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D.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示中:①是树突,②是轴突,解答即可。
【详解】A.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的明显差别是神经元生有许多突起,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A正确。
B.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②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①树突,B错误。
C.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C正确。
D.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B。
11. “谈虎色变”的反射类型和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分别是( )
A. 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B. 条件反射、大脑皮层
C. 非条件反射、脊髓D. 条件反射、脊髓
【答案】B
【解析】
【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详解】“谈虎色变”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下,是对抽象的信号刺激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属于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2. 饮酒过量的人会出现走路不稳、心跳和呼吸频率异常、语无伦次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分别麻痹了( )
A. 小脑 脑干 大脑B. 脑干 小脑 大脑
C. 脑干 大脑 小脑D. 大脑 小脑
【答案】A
【解析】
【分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详解】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说明酒精已经伤害到了小脑;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心跳和呼吸频率异常说明酒精毒害了脑干;说话是由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控制的,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所以饮酒过量的人会出现走路不稳、心跳和呼吸频率异常、语无伦次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分别麻痹了小脑、脑干、大脑,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3. 对缩手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效应器,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B. 3是神经中枢,能产生感觉
C. 若4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D. 该反射弧完成的是复杂的反射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详解】A.根据题图,结构2上具有神经节,所以,1代表感受器,2代表传入神经,3代表神经中枢,4代表传出神经,5代表效应器。其中1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A不符合题意。
B.结合选项A的详解,3神经中枢能够接收神经冲动并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B不符合题意。
C.若4传出神经受损伤,则3神经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无法到达5效应器,即反射无法完成,C符合题意。
D.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根据题图,3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故该反射为简单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B. 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 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 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图中1虹膜、2瞳孔、3角膜、4晶状体、5巩膜、6脉络膜、7视网膜。8鼓膜、10耳蜗、9半规管、11咽鼓管。
【详解】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2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4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7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故A错误;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4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故B正确;结构9半规管能够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对维持人体平衡也起重要作用,故C正确;10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故D正确。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眼球、耳的结构以及各结构的作用。
15. 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防线能抵御多种病原体B. 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C. 图中细胞①表示淋巴细胞D. 该过程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答案】A
【解析】
【分析】1.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①表示侵入人体的细菌等病原体。
【详解】人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和黏膜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他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它们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有些组织和器官中含有的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它们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A正确。
故选A。
16. 一只雌蚊在吸食丝虫病患者甲血液(其中含有病原体)以后,又吸食乙的血液使乙患了丝虫病,则甲乙和雌蚊分别是
A. 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B. 传染源、易感人群、病原体
C. 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D. 病原体、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答案】A
【解析】
【分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详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甲为患传染病的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所以属于传染源。乙在患病前对该病缺乏免疫力,所以属于易感者。患病后成为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所以成为传染源,蚊子是传播此类传染病的生物媒介,所以属于传播途径。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17. 如图表示某同学整理的泌尿系统中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如果1表示泌尿系统,则2、3、4可以分别表示肾、输精管和膀胱
B. 如果1表示肾脏,则2、3、4可以分别表示皮质、髓质和肾盂
C. 如果1表示肾单位,则2、3、4可以分别表示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D. 如果1表示尿液的成分,则2、3、4可以分别表示水、无机盐、尿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尿道和膀胱,图中1包含2、3、4,2、3、4是并列关系。
【详解】A.如果1表示泌尿系统,那么它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尿道和膀胱,A错误。
B.肾脏的结构图:
肾脏包括:皮质、髓质和肾盂,B正确。
C.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C正确
D.健康人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尿素、无机盐,D正确。
故选A。
18. 下列腺体中,都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
A. 垂体和胃腺B. 垂体和肾上腺
C. 胰岛和汗腺D. 甲状腺和唾液腺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胃腺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
【详解】A.垂体属于内分泌腺,胃腺属于外分泌腺,A不符合题意。
B.垂体和肾上腺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都属于内分泌腺,B符合题意。
C.胰岛属于内分泌腺,汗腺属于外分泌腺,C不符合题意。
D.甲状腺属于内分泌腺,唾液腺属于外分泌腺,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连花清瘟胶囊”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其包装盒表面带有“OTC”标识。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是非处方药
B. 有“OTC”标识的药物,病情严重时可超说明书的用量服用
C. 可自行到药店购买
D. 服用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答案】B
【解析】
【分析】服用药品前要仔细阅读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中的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详解】A.该药包装盒有“OTC”标志,说明该药为非处方药,A正确。
B.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要严格按说明书的用量服用,病情严重时也不能超说明书的用量服用,B错误。
C.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C正确。
D.无论非处方药还是处方药,服用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D正确。
故选B。
20. 健康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建立一本“健康存折”。以下生活方式可以作为“健康存款”的是( )
A. 多喝水,常憋尿,可以增强肾脏的功能B. 酒精扩张血管,活血化瘀,多喝有益健康
C. 均衡饮食,营养全面,保证食物种类多样化D. 用药越多,用药时间越长,疗效就越好
【答案】C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健康的生活习惯。解答时可以从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身体的影响方面来切入。
【详解】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A、多喝水,常憋尿,这样不利于肾脏的健康;多喝水可以促进废物排泄,这些能促进身体的健康。A错误
B、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生殖质量的下降,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等症状。B错误
C、每日均衡的吃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日早中晚能量比例为:30%.40%.30%,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C正确
D、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请将答案直接写答题纸上
21. 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泌尿系统中尿液形成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念图中,泌尿系统中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 ]__________。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它由[a]__________、[b]__________和[c]肾小管组成。
(2)健康人[b]内液体与[a]内液体相比不含__________。[c]内液体不含葡萄糖是由于乙作用:__________作用。
(3)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氧气和__________含量明显减少,肾脏净化血液的同时,也调节了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答案】(1) ①. 3膀胱 ②. 肾单位 ③. 肾小球 ④. 肾小囊
(2) ①.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②. 肾小管的重吸收
(3)尿素
【解析】
【分析】(1)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图1中,1肾脏--形成尿液;2输尿管--输送尿液;3膀胱--暂时贮存尿液;4尿道--排出尿液;A是肾单位;a是肾小球;b是肾小囊;c是肾小管。
(2)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小问1详解】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概念图中,3膀胱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每个肾脏大约由120万个肾单位构成,A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a肾小球和b肾小囊以及c肾小管三部分构成肾单位。
【小问2详解】
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a内的液体是血液、b内的液体是原尿,二者相比较,原尿中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尿液与原尿相比较,尿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会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血液。所以c处流出的液体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小问3详解】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尿素含量明显减少,肾脏净化血液的同时,也调节了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22. 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成功举行,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双奥之城。如图表示人体运动过程中部分代谢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关系图,图中字母A、B、C、D表示心脏四个腔,①~⑥表示相关血管,a、b、c、d表示相关物质,1~3表示构成肾单位的相关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运动员需要高质量蛋白质。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最终分解成__________,然后吸收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利用。
(2)运动需要消耗氧气。外界吸入的物质b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通过__________层细胞,并随血液进行运输,当到达心脏时首先进入__________(填大写字母)腔。
(3)在上图所示的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__________。
(4)图中与D相连的血管①里面流的是__________血。
(5)我国运动员比赛顺利结束,绝大多数选手成绩优异,他们非常兴奋,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1)氨基酸 (2) ①. 2 ②. B
(3)C左心室 (4)静脉
(5)激素
【解析】
【分析】(1)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从人体自身结构和生理来说,人体靠消化系统吸收营养,靠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靠排泄系统排出尿素等废物,靠循环系统在体内运输这些物质,这些系统都有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2)图中: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左心室、D是右心室、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c是氨基酸、d是食物残渣,1是肾小球、2是肾小囊、3肾小管。
【小问1详解】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小问2详解】
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肺泡中的b氧气进入肺部毛细血管网中的血液里,这时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氧气随血液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由左心房流入左心室,因此B左心房和C左心室里流有动脉血。
【小问3详解】
心脏能将血液泵至全身,主要是心肌收缩与舒张的结果,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量长相适应的。在上图所示的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C左心室。
【小问4详解】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图中与[D]右心房相连的血管①是肺动脉,里面流的是同样是含二氧化碳多,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小问5详解】
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我国运动员比赛顺利结束,绝大多数选手成绩优异,他们非常兴奋,面红耳赤,说明人体生命活动是受神经系统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结果。
23. 截至2023年4月27日,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9474万剂次,接种疫苗能够有效地降低感染率。但由于毒株出现多次变异,所以疫情防控时刻不能松懈。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新冠肺炎被定义为传染病,是因为其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___的特点。
(2)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有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重症患者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__________系统。新冠肺炎患者甲属于__________。
(3)接种疫苗时,针刺入皮肤,针刺处要用无菌棉棒按压,一段时间后,针刺部位会自动止血,这是血液中__________(血细胞)的功能。
(4)为了保护健康人乙,需提前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的疫苗从免疫的角度应该属于__________,它可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
【答案】(1)流行性 (2) ①. 呼吸 ②. 传染源
(3)血小板 (4) ① 抗原 ②.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解析】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小问1详解】
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小问2详解】
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有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呼吸道黏膜;重症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肺,总体来说明新冠病毒侵入了人体的呼吸系统。从传染病学的角度分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新冠肺炎患者甲属于传染源。
【小问3详解】
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接种疫苗时,针刺入皮肤,针刺处要用无菌棉棒按压,一段时间后,针刺部位会自动止血,这是血液中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小问4详解】
接种的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疫苗相当于抗原。抗体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是后天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24. 2022年6月4日上午,许多学校组织观看“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升空”的直播,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宇航员将在我国空间站驻留六个月的时间。如图是小凯在观看过程中焦急等待时神经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当小凯和同学们观看点火发射时,电视屏幕上的光线,在图中[]________上形成物像,通过视神经传递到[⑥]____________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2)长时间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会引发膀胱过度活动症而产生尿意,为了不错过精彩瞬间,小凯便一直忍着,此时控制排尿的反射属于___________反射。
(3)小凯一边看电视一边在文具袋中取笔,他的手刚碰到笔尖就迅速缩回。该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
(4)当看到神舟四号成功升空的那一刻,小凯和同学们激动得面红耳赤、心跳加速,此时除了大脑皮层比较兴奋外,体内明显增加的激素a是___________。
(5)济宁电视台新闻报道,兖州区某人骑电动车时因未按要求佩戴头盔,遇突发车祸变成了“植物人”,没有意识和感觉,更不能运动,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由此可判定其脑结构中的_____没有受到损伤。
【答案】(1) ①. ⑤视网膜 ②. 大脑皮层
(2)条件##复杂 (3)脊髓
(4)肾上腺素 (5)脑干
【解析】
【分析】图中①角膜,②晶状体,③睫状体,④玻璃体,⑤视网膜,⑥大脑皮层。
【小问1详解】
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⑤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小问2详解】
成年人有尿意时能有意识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受高级中枢大脑的控制的,属于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小问3详解】
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是低级的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小问4详解】
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所以小凯和同学们激动得面红耳赤、心跳加速,此时除了大脑皮层比较兴奋外,体内明显增加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小问5详解】
脑干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如果这一部分中枢受到损伤,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某人因车祸变成了“植物人”,没有意识和感觉,更不能运动。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由此可判定其脑结构中的脑干没有受到损伤。
25. 糖尿病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
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一: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10只小鼠的胰岛摘除,并分为甲、乙两组。
步骤二:甲组小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乙组小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组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2)在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
(3)步骤一中将10只小鼠的胰岛摘除,目的是______。
(4)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组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用10只小鼠做实验,理论上行吗?请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 ①. 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或其他正确假设) ②. 甲组(鼠) ③. 防止小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实验 ④.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 ⑤. 行,因为重复实验的次数越多,获得准确实验数据的可能性越大(行,因为小鼠数量较多,避免了实验的偶然性等合理描述)
【解析】
【分析】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内被初步消化,从而失去疗效,在小肠内会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1)提出问题是探究实验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提出的问题: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作出的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回答,所以作出假设: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2)探究实验要求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本实验的变量为注射胰岛素,所以给乙鼠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与甲鼠作对照,乙鼠为实验组,甲鼠为对照组。因此,该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甲鼠。
(3)将10只小鼠的胰岛摘除后,胰岛也就不起作用了,不能分泌胰岛素,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小鼠自身产生胰岛素,对实验产生干扰。
(4)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它能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说明乙鼠可能患有糖尿病,甲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由此得出结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
(5)实验时,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在探究胰岛素对小鼠的作用实验中,所用的小鼠数量不能太少,或者进行重复实验,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用10只小鼠做实验,数量较多,避免了实验的偶然性,理论上可行。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试题,共2页。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