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四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09524/0-17051119472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南宁四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09524/0-17051119472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南宁四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09524/0-17051119473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南宁四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南宁四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它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天气炎热,小明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棒冰以及吃棒冰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冷冻室里拿出棒冰时,棒冰表面出现霜,是液化现象
B.从冷冻室里拿出棒冰时,棒冰附近出现“白汽”,是汽化现象
C.吃棒冰时棒冰贴紧舌头,舌头会被“粘”住,是凝固现象
D.吃棒冰时人感到凉爽,是升华吸热现象
2.室内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3.一短跑运动员沿直线跑了5s,前2s内通过16m的路程,后3s通过了30m的路程,这个运动员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A.8m/s B.10m/s C.9m/s D.9.2 m/s
4.小冰用手电筒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它比光滑地面上的光斑亮得多,关于此现象以下观点较合理的是( )
A.地面没有反射手电筒的光B.地面把手电筒的光全部反射了
C.从各个方向均可看到墙上的亮斑D.只有在小冰的位置能看到墙上的亮斑
5.用刻度不清的温度计,可以作如下测量,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得水银柱的长度为4cm;将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测得水银柱的长度是24cm;现将它插入某种液体中时,测得水银柱的长度为9cm,则该待测液体的温度是
A.29.2℃ B.20℃
C.25℃ D.23.6℃
6.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 )
A.普通楼房一层的高度约为6m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为0.26m
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0dm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7.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D.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
8.在学习过汽化知识后,兴趣小组同学们利用试管、气球、酒精、开水等器材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1:在试管内滴入少许酒精,在试管口紧套一个压瘪的气球(如图),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时间t,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20cm;实验2:试管中不放酒精,压瘪气球并将其紧套在试管口,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相同时间t,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5cm。对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做实验1就可以说明酒精汽化使气球膨胀
B.只做实验2就可以说明空气遇热会膨胀
C.对比实验1和2可知,使气球膨胀的主要原因是酒精汽化
D.两次实验最后取出试管充分冷却,都可以发现气球变瘪
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一定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城区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10.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它的( )
A.质量变小,比热容变小,热值变小
B.质量变小,比热容变小,热值不变
C.质量不变,比热容不变,热值变小
D.质量变小,比热容不变,热值不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热时,它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放热时,它的温度可能不变
C.一块糖溶在水中是属于熔化现象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液化现象
1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一个轻质泡沫小球,它们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一定带正电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可能带正电D.小球可能带负电
13.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手影
B.渔民叉鱼
C.潜望镜
D.探究平面镜成像
14.音乐,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下列关于乐器的发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子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演奏吉他时拨动不同粗细的弦是为了改变其响度
C.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
D.能分辨出《梁祝》是用小提琴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
15.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200克的是( )
A.一张课桌B.一名初二学生C.一个苹果D.一头大象
16.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图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凝固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华,后凝华D.先蒸发,后沸腾
17.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段歌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巍巍青山两岸走”所选的参照物是
A.竹排B.青山
C.地面D.河岸
18.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40℃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D.一个中学生跑100m约需5s
19.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20.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
A.把一质量为100g的苹果送上天宫二号,苹果的质量不变
B.同一块铝,做成铝盆质量变大,做成铝球质量变小
C.一瓶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D.将一瓶油倒掉一些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21.每年6月6日为全国的“爱眼日”。小明同学感叹由于长期没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戴上了近视眼镜,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春雨天晴,路面变干B.盛夏季节,天降冰雹
C.深秋清晨,薄雾弥漫D.寒冷冬日,冻衣晾干
23.关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所成的像和所观察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实像
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实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虚像
C.目镜成的是实像,物镜成的是虚像
D.目镜成的是虚像,物镜成的是实像
24.下列有关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B.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光的镜面反射
C.“海市蜃楼”——光的漫反射
D.驾驶员看到后视镜中的景物——光的折射
25.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鞋底的花纹
B.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C.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B.火箭升空时,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C.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热水器燃烧1m3的煤气,热水吸收的热量小于3.9×107J
D.汽油机的排气冲程中,废气带走了燃料释放的能量中极少的一部分
27.下列四种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实验表明:真空中不能传声
B.图B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C实验表明:固体可以传声
D.图D实验表明:蝙蝠利用发出的次声波导航
28.关于误差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一般是由于测量时粗心大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采用比较精确的仪器可以减少误差
C.要不产生误差,可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D.误差就是错误
29.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冰花”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B.“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
30.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较大
B.甲的密度为0.5g/cm3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
D.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单位及单位换算:海洋中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20 t=________kg;平时同学们喝的矿泉水的密度约为1.0×103________;1 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________,体积将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如图所示,来自远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填“远视眼”或“近视眼”),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若不戴眼镜,还想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人应该_____(填“靠近”或“远离”)物体。
33.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1)图中A是禁鸣标志,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此标志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禁鸣是在_______处控制噪声,鸣叫的笛声是由汽车喇叭的_______产生的;
(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200m,至少需要___s;
(3)图中C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当汽车远离摄像头过程中,所成的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4.如图所示,空气压缩引火仪压缩活塞使棉花着火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等效于A、B、C、D四冲程中的冲程______。(选填A、B、C、D)
35.天空中的云五彩缤纷,常常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那么云是怎样形成的呢?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成小冰晶,被上升的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了云(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6.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为60℃,当温度达到___℃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__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当___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
37.如图所示,使用显微镜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显微镜目镜的作用像一个普通的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_____、蓝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3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玻璃板 ____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如果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会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蜡烛A在玻璃板中能成像是光在玻璃板表面发生了_____反射。若玻璃板上端向右偏斜(如图),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的像会_____(填“偏高”或“偏低”)。
39.如图所示,在医院里我们经常看到如图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______ (音调/响度/音色),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____________ 处减弱噪声.
40.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B杯中的水不能沸腾,理由是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结果证明小宇的猜想是__________的。
4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将蜡烛、透镜和光屏调整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出现了一个倒立的、等大的、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得知: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2)如果将蜡烛移到“20cm”处,并且成像在光屏上,则需要将光屏适当向_____移动,此时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在完成(2)的步骤后,将凸透镜和光屏对调一下位置,则此时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质量为50k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它本身重力的0.2倍,求:
(1)水平拉力F的大小______;
(2)如果将该物体置于更粗糙的地面上,摩擦阻力变为本身重力的0.3倍,而人的拉力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多大______?方向如何______?(g=10N/kg)
44. “元旦”期间,小明一家以自驾旅游方式外出滑雪。
(1)出发前,小明的父亲到加油站给小轿车加了30L的92号(1L=10-3m3)的汽油。
①若汽油的密度是0.71×103kg/m3,则这些汽油的质量是多少kg?
②若当时的92号汽油的价格是7.00元/L,则小明的父亲需要付多少钱?
(2)他们三口人早晨8:00从家出发,上午9:30到达120km外滑雪场,则小轿车在这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C
2、D
3、D
4、C
5、C
6、B
7、C
8、A
9、C
10、D
11、B
12、D
13、B
14、D
15、C
16、B
17、A
18、B
19、D
20、A
21、B
22、D
23、D
24、A
25、C
26、C
27、A
28、B
29、B
3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1.2×105 kg/m3 不变 变小
32、近视眼 凹 靠近
33、漫反射 声源 振动 进此小区汽车最大速度为5km/h 144 缩小 变小
34、机械 内 A
35、液化 凝华
36、60 不会 醋汽化
37、放大镜 绿
38、5 不能 不变 镜面 偏低
39、响度 声源
40、不能 B杯中的水面上方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0.7 0.49 进行实验 正确
42、10.0 左 倒立 缩小 倒立 放大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100N 50N 水平向右
44、 (1)① 21.3kg;② 210元;(2)80km/h
提出问题
小车在哪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大?
猜想
小宇猜测全程的平均速度比上半程的大。
实验过程
和
实验数据
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不变,分别测出小车通过全程AB和上半程AC段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填入表格中(如下表),请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填入表格。
路段
路程
s/cm
时间
t/s
速度
v/m·s-1
AB
98
1.4
_____
AC
49
1.0
______
程序
上述探究的思维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使用图所示的插线板时发现,关于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姆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西南宁四十九中学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华龙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边长之比是2,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共享单车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