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09295/0-17051117134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09295/0-1705111713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09295/0-17051117134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展开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甲、乙两人进行 100 m 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 10 m 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 10 m 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A.同时到B.甲先到C.乙先到D.不能确定
2.学习了物态变化后,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融化成水是液化现象
B.蒸发和沸腾是两种不同的物态变化现象
C.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达到100℃一定沸腾
D.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3.甲物质的密度为5 g/cm1,乙物质密度为2 g/cm1,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1 g/cm1.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A.5︰4
B.4︰5
C.5︰2
D.2︰5
4.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5.将一杯0℃的水和一块0℃的冰同时放到同一房间里,结果水没有结冰,冰也没有熔化,则该房间里的温度( )
A.高于0℃B.等于0℃C.低于0℃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6.甲、乙、丙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盛满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投入甲、乙、丙中的水面下方之后,溢出水量最少的是( )()
A.甲杯B.乙杯C.丙杯D.三杯一样多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冠状病毒的传播是扩散现象
B.即使煤炭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也不会改变
C.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它吸收了热量
D.内燃机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8.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9.将两个分别标有“6.3V 0.3A”和“2.5 V 0.3A”字样的小灯泡L1、L2并联接入电路中,L2正常发光.若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L1、L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1B.通过L1、L2的电流之比为1: 1
C.L1、L2两端电压之比为63:25D.L1、L2的电阻之比为63: 25
10.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路线一定是直线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最大
11.图中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水中荷花的倒影
B. 屏幕上的手影
C.观后镜中汽车的像
D.放大镜下树叶的像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可能是15cm
B.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C.蜡烛移到15cm刻度,要向右适当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到35cm刻度,光屏即使不动也可以重新出现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13.把一支蜡烛点燃一会儿后,这支蜡烛的质量将_____,密度将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身高测试中,测得小明同学身高为1.68_____(选填长度单位),为使测量值更准确,可进行多次测量,求_____值。
1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中可以得出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这种晶体在90℃时处于________态。
16.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是枉凝眉曲中的点题之句,这里的“水中月,镜中花”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潭清疑水浅”,这里的“水浅”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
三、实验题(共12分)
17.(4分)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其中纸板B是可折转的光屏。
(1)纸板与平面镜垂直,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让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出现在纸板上;
(2)改变______(选填“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方向,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记录(数据如表)。由上述数据可知: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是______;
(3)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
(4)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线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发生反射时,光路是______的。
18.(4分)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表中数据说明: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__,当入射角达到__________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_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则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19.(4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为使凸透镜所成的像位于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上。
(2)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3)固定图甲中透镜的位置不变,他将蜡烛位置移到 3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 80cm 刻 度线上看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应用了此成 像规律.若此时将蜡烛的位置移到 20cm 刻度线处,则应移动光屏到________________ cm 刻度线处, 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4)实验时,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黑色小泥点,那么移动光屏,能否在光屏上找到 小泥点的像(或影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实验结束后,小明将凸透镜紧靠课本上的鹦鹉图片(如图乙),然后将透镜逐渐远离课 本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丙),则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四、作图题(共16分)
20.(8分)请在图中画出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1.(8分)完成图中透镜的光路图.
(_____)
五、计算题(共22分)
22.(10分)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不变,电阻的阻值为15欧。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如图(b)所示,求:
(1)通过电阻的电流。
(2)电阻的阻值。
23.(12分)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6s后收到回波。求此处海底深有多少km?(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B
2、D
3、A
4、A
5、B
6、A
7、B
8、B
9、D
10、C
11、D
12、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13、变小 不变
14、m 平均
15、乙 80 液
16、反射 虚 折射
三、实验题(共12分)
17、入射光线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可逆
18、增大 41.8 小于 不能
19、主光轴 等大 10 放大 投影仪/幻灯机 65 不能 ①③②
四、作图题(共16分)
20、
21、
五、计算题(共22分)
22、 (1)0.4A;(2)6Ω
23、4.5 km.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入射角
0°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
0°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九上物理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九上物理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