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遂宁市市城区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遂宁市市城区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单位换算是学习物理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使用共享单车需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发生漫反射,白色部分发生镜面反射
3.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
A.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B.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C.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D.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4.学习了透镜的有关知识后,为了把一束从左侧射入的较宽的平行光变为较窄的平行光,小王同学找来了三只薄透镜,其中凸透镜L1的焦距是5cm, 凸透镜L2的焦距是3cm, 凹透镜L3的焦距是2cm。 小王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光路,能够达到目的是
A.B.C.D.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6.下列是冬季发生的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形成雾淞
B.屋顶的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锤
C.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由于水蒸气液化,眼镜片上会起雾
D.邻居家孩子堆的雪人逐渐变小,可能发生了升华
7.在室温为25℃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B.
C.D.
8.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时,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使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C.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D.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9.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
A.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
10.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
A.光年B.千米C.米D.厘米
11.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cmB.40cmC.20cmD.10cm
12.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B.绳子打不成结实的结
C.自行车刹车失灵
D.人不能在马路上行走
13.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
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14.小芳乘车去成都,小明前来送行。小芳看到小明逐渐向后退,而小明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小明看到“远去的汽车”,小芳看到“后退的小明”,他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汽车,地面B.地面,汽车
C.汽车,汽车D.地面,地面
15.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B.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B.成语“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很高
C.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17.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18.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透过树林的阳光
B. 倒映在湖中的桥
C. 手影
D. 监控设备拍照
19.2017年4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长征七号”B.“天宫二号”
C.文昌航天发射场D.地球
20.2017年2月25日,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白金汇海航酒店发生火灾,造成了多人死亡、受伤的重大事故,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 )
A.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
B.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C.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
D.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
21.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min是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min是物质处于液态
22.下列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m
B.飞机正常飞行速度最接近 60km/h
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 6g
D.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90℃
23.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A.物理书的长度是252B.茶杯的高度是10
C.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D.他自己的身高是
24.如图所示,2019年1月3日22时22分,嫦娥四号携带的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1月4日17时,玉兔二号按计划开展科学探测,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下列关于这次登月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玉兔二号缓慢行驶出嫦娥四号的过程中,相对于月球,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B.若整个过程无磕碰磨损,玉兔二号在地球的质量应与在月球上的质量相等
C.如图在嫦娥四号上能够看到玉兔二号,是由于玉兔二号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嫦娥四号的摄像头中
D.玉兔二号和嫦娥四号可以在月球上通过声音传输信息
25.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B.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D.小明身高约为1.68
26.甜甜穿了新衣服到外婆家去,当她由远处朝着墙壁上的穿衣镜走去,发现衣服上的“绣花”看得更加的清晰,你认为“绣花”在镜内所成的像( )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大小不变D.大小由平面镜大小决定
27.下列物体哪个不是光源( )
A.点燃的火炬B.太阳C.月亮D.萤火虫
28. “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人类头发丝直径的六百分之一,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它的直径大约为0.1( )
A.分米B.厘米C.毫米D.微米
29.护士测病人体温前,忘了甩体温计也没看原来的示数,测得的结果是38C,病人的体温( )
A.一定是38CB.一定低于38C
C.一定高于38CD.可能是38C
30.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B.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
C.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小明和同桌一起用刻度尺测量一块右端为半球形的橡皮的长度,如图所示,该橡皮的总长度为______cm;坐在小明左侧的同桌每次读数都偏大,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
32.将下图中两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表相应空格中。
3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关系。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_______越好(填“薄”或“厚”),这样可以减小测量像距的偏差。
34.某品牌的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瓶中油密度为0.92×103kg/m3 ,则该瓶油质量为______kg,如果油用去一半,则油的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35.如图所示,冰壶比赛时.运动员穿的两只鞋鞋底材质并不相同,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蹬冰脚的鞋底用橡胶制成的道理是:________;若5s内冰壶向前滑行了3m,此过程中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36.阅读《欧姆定律与触电》,回答问题。
欧姆定律与触电
触电泛指人体接触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并对人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触电可分为两类:一类叫电击,另一类叫电伤。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比如破坏了人的心脏、呼吸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危及生命。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触电的危险程度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电流的大小和触电时间的长短是主要因素。
下表列出了不同大小的电流对人体的不同作用特征。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的大小与人体的电阻和施加在人体的电压有关。
人体的电阻大小不仅因人而异,而且还与身体的状况有关。例如,在身体干燥时,人双手之间的电阻约为5×103Ω,手与脚底之间的电阻约为2×105Ω。而当人体出汗或身体潮湿时,双手之间的电阻减小为约8×102Ω,手与脚底之间的电阻则只有大约4×103Ω。因此,如果刚刚洗完手,没有擦去手上的水就去按动开关,那会大大增加触电的危险。
较高的电压会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过大,如果电压极高,电流达到几百安或者几千安,电流的集肤效应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极大的热量,把人灼伤或烧焦。一般来说,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高于这个电压,人触碰后很可能会有危险。
电流流经心脏会引起心脏异常跳动,较大的电流还会使心脏即刻停止跳动。因此,如果人体接触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触电反应就会越明显,引起心脏异常跳动所需的时间就越短,致命的危险自然就越大。
触电时间的长短是另一个主要因素。如果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越短,获救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如果时间越长,电流对人体机能的破坏作用就会越强,获救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例如,即使电流小于30mA,但如果通电时间过长,同样会有生命危险。
在各种通电途径中,以从手经过胸部再到脚的路径最危险,而从一只脚到另一只脚的路径危险性较小,这是因为电流纵向通过人体要比横向通过人体时,更容易引发心脏的异常跳动。当电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失调而造成呼吸抑制,最终导致死亡。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截瘫。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严重时都会造成死亡。
不过,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例如,在干燥的冬天,脱下毛衣时,常常能看到因摩擦起电发出的闪光,并听到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个静电电压可能高达10多万伏,但是由于放电时电荷量很少,因此电流很小,大约只是“微安”级的,再加上时间很短,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1)对于同一个人,以下几种情况下,人体电阻最小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身体潮湿时,双手之间的电阻
B.身体潮湿时,手与脚底之间的电阻
C.身体干燥时,双手之间的电阻
D.身体干燥时,手与脚底之间的电阻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V
B.通过人体的电流小于30mA,就不会有生命危险
C.欧姆定律可以解释所有的触电现象
D.从手经过胸部再到脚的通电路径最危险
(3)我们常常看到高压线上站着许多小鸟,它们为什么不会触电呢?小芳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高压输电线的材料一般是钢芯铝绞线,长度为1cm的钢芯铝绞线的电阻为3.3×10-6Ω。假设小鸟两爪间的距离是5cm,那么这段5cm长的输电线的电阻为______Ω。若高压输电线中的电流为324A,小鸟身体的电阻约为104Ω,则通过小鸟身体的电流约为______μA。(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7.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试管均匀受热,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在第4min分钟末,试管里的冰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min,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
38.下列物体各具有什么能量?
被拧紧的闹钟发条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在爬坡的拖拉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红的铁块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家颁给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三位发明者,在此前,红色、_____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如图甲所示)。鹦鹉的嘴成红色,翅膀成绿色,若在暗室中,用_____(选填某一单色光)光照射时,嘴仍呈红色,此时翅膀呈_______色。
40.一名粗心的学生测量时忘记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补上:课桌长为0.580______ ,某同学身高是165.6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__(选“反射”或“折射”)。
(2)为何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有5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4)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
(5)小明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
(6)如果玻璃板如图乙所示放置,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42.如图所示,将盛有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并用温度计测量烧瓶中冷水的温度。
(1)刚刚开始加热不久,烧杯里就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这是固态的碘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_(选填“放”或“吸”)热;
(2)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细心的小明发现烧杯里还出现了液态的碘,这是由于碘的温度达到了它的______(选填“熔点”或“沸点”),并且继续吸热而导致的;
(3)停止加热后,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现象有可能使得温度计的示数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4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内所装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空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内水的质量为8kg,求:(ρ水=1.0×103kg/m3)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kg?
44.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从家门到校门要走,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问:
(1)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D
2、B
3、A
4、A
5、C
6、C
7、D
8、D
9、C
10、C
11、D
12、A
13、A
14、B
15、C
16、C
17、B
18、B
19、B
20、B
21、B
22、C
23、A
24、D
25、B
26、C
27、C
28、D
29、D
3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2.00 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32、2.48cm 37.8℃
33、大小 薄
34、4.6 变小 不变
35、表面粗糙,增大摩擦力 0.6
36、A D 1.65×10-5 0.5
37、慢 固液共存态 4 不变
38、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 内能
39、绿 红色 黑
40、m cm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反射 方便确定像的位置 2 大小 不能 虚 蜡烛B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42、升华 吸 熔点 凝华 升高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 (1)8×10-3m3;(2)1.25×103kg/m3;(3)5×103kg
44、 (1)1440m;(2)4.8m/s
被测物体的长度
体温计的示数
____
____
电流大小/mA
作用特征
0.6~1.5
开始有感觉,手轻微颤抖
2~3
手指强烈颤抖
5~7
手部痉挛
8~10
手已难于摆脱电极,但还能摆脱,手指到手腕剧痛
20~25
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电极,剧痛,呼吸困难
50~80
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
90~100
呼吸麻痹,延续3s就会造成心脏麻痹
300以上
作用0.1s以上时,呼吸和心脏麻痹,肌体组织遭到电流的热破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语道,下列数据不符合事实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梧州市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