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203684/0-17050216897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203684/0-17050216897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203684/0-1705021689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展开(全卷两个大题,共36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收好,以便讲评。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月食现象 ②天圆地方 ③地球卫星照片 ④麦哲伦环球航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下列是制作简易地球仪模型的基本步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2~4题。
第一步:如甲图所示,在乒乓球的中部用红笔画上一个圆圈,即a线。
第二步:如乙图所示,将铁丝弯成半圆,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
第三步:如丙图所示,在乒乓球b、c两处各钻一个小孔,将d从小孔中穿过,在d的两端用胶布裹几圈,将乒乓球固定在d的中间,同时使乒乓球可以自由转动。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代表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B.b和c分别代表南极和北极
C.d代表地轴,实际在地球上并不存在 D.借助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
3.丁图为某同学自制的地球仪,关于图中经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与180°经线构成经线圈 B.地球仪上与①同样长的经线有无数条
C.②的形状是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D.在地球仪上找不到与②长度相同的纬线
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②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C.③位于西半球 D.④有极昼极夜现象
古时,人们将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的轨迹划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读“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和“北京太阳运动路径示意图”,完成5~7题。
5.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昼夜长短情况一致的是( )
A.大暑、小满 B.立春、清明 C.谷雨、霜降 D.立秋、雨水
6.北京夏至到秋分期间的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夏至日这天太阳运动路径最接近①路线 B.秋分日这天太阳运动路径最接近②路线
C.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D.日落时间越来越晚
7.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
A.夏有凉风冬有雪 B.一天之中太阳高度时刻在变化着
C.太阳东升西落 D.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先迎来日出
暑假期间,家住M城市的小明跟随旅行团乘大巴到N城市观光旅游。读“旅游大巴出行路线示意图”,完成8~9题。
8.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比例尺可用数字式比例尺1:400000来表示
B.大巴前进方向是西北—正东—东北
C.若比例尺变大,则图中内容更为详细
D.M城市到甲地途中,大巴前进方向左侧不需要拉窗帘防晒
9.小明到达N城市后,打开手机电子地图,可以( )
①查找N城市的景点分布 ②确定所在地理位置
③进行商品分类搜索 ④确定在N城市的出行路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茶产业是云南省普洱市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普洱茶产业正在由单一茶叶种植园逐渐向高端茶叶产业园、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等方向综合发展。读“云南省普洱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图中两村庄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5千米
B.甲地为陡崖,适宜开发攀岩项目
C.图中乙山峰海拔最高,适宜修建观景台
D.若丙地气温为18℃,则丁地气温为17.4℃
11.该村的小强和小红为家乡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新设想,其中不可行的是( )
A.利用电商平台,扩大茶叶销售渠道 B.茶园景观与茶乡文化相结合,发展旅游业
C.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与服务能力 D.大面积毁林种茶,扩大茶园面积
12.1943年富勒开发了一种新的制图方法,能使所有陆地和水域的相对形状、尺寸与现实保持较为准确的比例,被称为“戴马克松地图”。通过地图,可以看出( )
①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②乙大洋被三个大洲包围 ③丙是面积最大的太平洋
④丁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⑤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13.下列地理现象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昆明筇竹寺附近地下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台风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引发洪涝灾害
C.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D.我国南海人工岛礁建设
2023年9月8日晚,非洲国家摩洛哥马拉喀什附近发生了6.9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读“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地带
C.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 D.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地带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处相比,甲处地壳比较稳定 B.预测丙山脉海拔将会缓慢升高
C.几乎全为海洋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D.岩石圈由七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
梧桐树是重要的人行道树种,梧桐絮何时飘飞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5月初,当最高气温达到20℃以上时开始飘絮,最高气温达到:25℃以上时飘絮严重。当风速3~4米/秒(相当于2~3级风力),光照充足时飘絮最盛。下列为某城市5月1日~5月5日天气状况,读图表,完成16~17题。
16.据材料推断,5月1日~5月4日中,该城市梧桐絮飘飞最盛的一天可能是( )
A.5月1日 B.5月2日 C.5月3日 D.5月4日
17.该城市5月5日大气质量状况不佳,下列措施中利于改善该城市大气质量的是( )
①增加绿化面积 ②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③集中焚烧垃圾 ④建筑工地洒水降尘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某地1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8~20题。
18.据图可知,北半球气温分布规律是( )
A.等温线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 B.同纬度地区气温相同
C.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D.气温从北向南递增
19.关于图中区域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是低温中心 B.乙地气温在30℃以下
C.丙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 D.与丙地相比,丁地气温差异更大
20.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均位于南半球 B.①②两地均位于寒带地区
C.①地气温高于②地 D.②地代表海洋
读“我国某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21~23题。
21.从“我国某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中,不能得出的是( )
A.该地冬春季节降水少 B.该地为夏季多雨型
C.该地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D.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22.关于图中各地年降水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降水量多,约2000mm以上 B.影响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C.丙地是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降水少 D.丁地距海较近,降水量大部分在1000mm以上
23.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B.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C.夏季世界各地区降水都比较多 D.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
24.下列是小明作文中关于天气和气候的语句描述,正确的是( )
A.今天的气候晴朗,和同学们打球很开心 B.奶奶很喜欢南方冬季温和的天气
C.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气候较异常 D.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电交加,气候变化大
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某岛上分布着大量的猴面包树,读该岛“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完成25~26题。
25.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其分布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D.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26.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受暖湿气流影响,冬季降水丰沛 B.甲地位于南半球,是地中海气候
C.乙地位于山脉迎风坡,是热带季风气候 D.乙地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突破80亿。读“世界人口变化数据统计图”和“甲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完成27~28题。
27.关于世界人口变化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1960年前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长
C.1960~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降低 D.1960年-1999年人口增速最慢
28.据图分析,甲国人口增长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A.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B.住房紧张,就业压力大
C.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D.粮食及生活用品的生产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
我国某地分布着一种传统民居“蚝宅”。当地原住居民就地取材,用灰、熟糯米、红糖、黄泥等材料搅拌均匀,把蚝的贝壳整齐的粘在墙上。这种“蚝宅”结实耐用,防潮降温,不怕虫蛀。据图文材料,完成29~30题。
29.最初建造“蚝宅”时( )
①当地是乡村 ②当地是城市 ③当地居民大多从事工业生产 ④当地居民大多从事海洋渔业生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蚝宅”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是( )
①位于沿海地区,蚝壳丰富 ②以沙漠景观为主,利于防风沙
③夏季炎热,可以降低室温 ④气候干旱,方便蓄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
31.地理课上,同学们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现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北京(40°N,116°E)位于该点的_______________方向。
(2)同学们在演示地球自转时,拨动地球仪的方向应是_______________,随着“地球”自转,B点再次回到
当前位置所需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四季分明且位于夜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_点。
(4)以下是某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①②③处分别填_______________。
A.昼夜更替自转昼夜 B.昼夜公转昼夜更替
C.昼夜自转昼夜更替 D.昼夜更替公转昼夜
32.读“全球部分地区昼夜状况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甲图所示为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__(节气),此时地球公转到乙图中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位置,此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
(2)半年后,昆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澳大利亚的悉尼正值_______________(季节)。
(3)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下图所示。若A、B两图为开发商在夏季和冬季的正午采光测绘结果,属于夏季正午光照情况是_______________图,不同季节正午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3.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老人节,又称“登高节”。重阳节当天,杨家镇老年旅行团计划登山。读“杨家镇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老年旅行团计划从杨家镇出发,该镇所处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Ⅰ线和Ⅱ线两条登山步道中,老年旅行团选择Ⅰ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登上山顶,大家看到清凉河流向远方,该河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____山顶和桃村的相对高度大约是_______________。
A.350米 B.420米 C.500米 D.480米
(3)图中标注了四条支流,有误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旅行团中一位爷爷绘制了ABCD四幅地形剖面图,沿图中,40°42'纬线绘制的是_______________。
34.我国是柑橘种植的起源地之一,柑橘通过多种途径向外传播。读“我国柑橘传播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图中柑橘种植区主要位于温带和_______________带地区,传播过程中唯一没有到达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
(2)传播路线①的终点是甲国,该国是位于_______________洋西北侧的岛国。传播路线②的终点为乙、丙两大洲,它们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
(3)传播路线③途径丁_______________半岛,终点是非洲和_______________洲。
35.昆明某中学开展了“关于气候那些事儿”为主题的小组实践学习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小组一:探究世界气候分布及原因
(1)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__气候,气候类型J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从亚欧大陆西岸甲地到东岸乙地气候分布存在差异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小组二:文学中的气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老舍《济南的冬天》
(3)济南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4)老舍先生觉得“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因为伦敦属于_______________气候(填序号和名称),全年气候湿润,阴雨天多。
小组三:古城气候特点
下表是小组三收集的意大利罗马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数据。
(5)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太利罗马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你认为这则报道可信吗?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36.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4年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办。读“第26-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第33届夏季奥运动会举办地居民以_______________人种为主,大多信仰_______________教。
(2)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的原著居民是_______________人,属于黄色人种。
(3)从东西半球看,夏季奥运动会举办地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___半球,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居民与游客交流时常用_______________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4)夏季奥运会举办地都是世界人口分布较_______________的地区,其人口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五华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
31.(6分)
(1)(15°E,23.5°S)/(23.5°S,15°E) 东北
(2)自西向东 一天 / 24小时
(3)D (4)C
32.(7分)
(1)冬至 ③ 北 (2)昼长夜短 冬季
(3)B 地球公转 /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33.(7分)
(1)平原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自西北流向东南流 / 自西北向东南流 B (3)③ ③为山脊,河流发育于山谷地区 / ③为山脊,山脊为河流分水岭
(4)B
34.(6分)
(1)热 南极洲 (2)太平 巴拿马运河 (3)阿拉伯 大洋
35.(7分)
(1)温带大陆性 海拔高,气温低 (2)海陆(因素)
(3)②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③温带海洋性
(5)可信,因为罗马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 可信,因为罗马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6(7分)
(1)白色 基督 (2)印第安 (3)东 英
(4)稠密 位于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 土壤肥沃 / 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等(任答一点)地球是不发光的球体
产生①现象
地球不停的②_______________运动
产生③_______________现象
太阳光照射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7.6
8.2
12.2
14.8
18.8
21.1
23.1
23.9
20.8
16.8
14.4
13.5
降水(mm)
81
95
80
62
51
20
2
18
63
85
105
99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D
C
A
B
A
A
B
C
D
A
B
B
C
序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D
B
D
C
D
D
C
D
D
A
C
B
C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制作地球仪时,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时,应做到,图中P点此时正值,从图示中可以得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昆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4页。
云南省昆明市九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九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