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鄂州市城南新区吴都中学八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日偏食B.水面倒影
C.汽车观后镜D.水中筷子变弯
2.用凸透镜观察地图时,应将地图放在凸透镜的
A.一倍焦距以内B.焦点处
C.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D.两倍焦距处
3.如图中的行为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用潮湿的手拔插头B.将手指塞进插座
C.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D.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图甲的手影游戏
B. 图乙中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
C. 图丙中水面上的倒影
D. 图丁中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5.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凝固现象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升华现象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液化现象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凝华现象
6.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约为( )
A.35gB.3.5gC.3.5D.3.5
7.小明在班里举办的小型音乐会上,用“水瓶琴”演奏了乐曲。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小木棍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的( )
A.响度 音色B.音调 音色
C.音调 响度D.音调 响度 音色
8.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离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凸透镜成像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实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9.一只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气体密度为ρ0,用去质量的氧气后,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ρ0B.ρ0C.ρ0D.2ρ0
10.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岸边景物在水中出现“倒影”
B.玻璃砖后的铅笔杆“错位”
C.阳光下鸽子在沙滩上的影子
D.大厦的玻璃外墙造成“光污染”
11.如图所示,一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关于该物体的受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只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D.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12.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对此做法解释正确的光路图是( )
A.B.
C.D.
13.冬天,人们常把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上一层保温材料,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易破裂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14.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
15.下列光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
A.手影游戏B.错位的铅笔
C.镜中的像D.雨后的彩虹
16.下列工具中用来测量长度的是( )
A.刻度尺B.停表C.体温计D.手表
17.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
A.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
18.用以矫正近视眼的近视镜主要作用是,使经过镜片的光线( )
A.聚在一点B.变成平行光C.适当会聚D.适当发散
19.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kg冰与1 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2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塔
B.水面“折”枝
C.镜中花
D.手影
21.风平浪静时,在清澈见底的水里能观察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对于“鱼”、“白云”两种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鱼”、“白云”都是反射形成的
B.“鱼”是反射形成的,“白云”是折射形成的
C.“鱼”、“白云”都是折射形成的
D.“鱼”是折射形成的,“白云”是反射形成的
22.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 )
A.秒(s)B.千克(kg)C.米(m)D.米/秒(m/s)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
B.使用投影仪时通过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在焦点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24.下列各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
A.天空下落的雨滴B.足球在地面上沿直线滚动至静止
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D.某同学从一楼沿楼梯匀速走到三楼教室
25.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26.下列对一名中学生的有关数据估测不合理的是( )
A.身高约为1.65mB.质量约为50㎏
C.体温约为20℃D.手掌宽约为10cm
27.小明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凝固图像的是( )
A.B.C.D.
2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29.a、b 两物质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 )
A.a 固体是冰
B.b 是晶体
C.a 的凝固点为80℃
D.b 的凝固点为80℃
30.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正常B.偏小C.偏大D.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 (1) 0.80m=______mm; (2)7.8um=______m;
(3)720s=______min; (4) 108km/h=______m/s。
32.小名家的电度表上标有“3000r/kW·h”字样,当小名家里只有一盏电灯工作时,3min内转盘正好转过6圈,则该灯泡消耗的电能是______J,它的电功率是______W。
33.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34.某品牌的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瓶中油密度为0.92×103kg/m3 ,则该瓶油质量为______kg,如果油用去一半,则油的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35.王强同学在做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两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表二:
分析表一数据可以得到______;
分析表二数据可以得到______。
36.一辆汽车向山崖匀速驶近,距离山崖为210m时鸣笛一声,经过1.2s后司机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则汽车的速度为_____m/s(声速按340m/s来计算)。
37.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液态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然后向外拉动活塞,拉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几乎全部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了乙醚蒸气;再向里推动活塞,可以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了,这说明:用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38.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5万多人因溺水意外死亡,其中未成年人溺水的事件最为多见。造成类似溺水事故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使人感到“看到”的水深度比实际的_________(填“深”或“浅”)。
39.超声波、红外线、紫外线等虽然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但实际应用非常广泛,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图片下方的横线上填写出所利用的物理原理的名称。
验钞机:______,电视机遥控器:______,蝙蝠探路:______。
40.观察图中的体温计,它的分度值是______ ℃,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小明喝牛奶时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进行了如图下操作: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向_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把空杯子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中放入10 g砝码后,再用镊子向右盘夹取砝码,发现放上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向右偏;取下它,指针向左偏,则他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
(3)他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完成以后的实验操作如图,则牛奶的密度:=___kg/m3;
(4)同组的小军同学认为小明同学测量不太合理,实验结果要比真实值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4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他主要做了以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
(3)由于实验室里没有量筒,小明就用如下方法测量了小石块的体积.
①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②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2.4g.
③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65.2g.
(4)根据以上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为=__________kg/m3,该方法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家中一祖传金属块的密度。但苦于家中没有天平和量筒,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电子称测出一个空玻璃瓶的质量为205g;再装满水,测得总质量为695g。将水倒出,烘干玻璃瓶,将金属块缓慢放入玻璃瓶中,测得玻璃瓶和金属块总质量为2305g,然后再向玻璃瓶中加水至满(金属块已完全浸没),测出三者总质量为2595g。
(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块的质量?
(3)查表,金属块最有可能是何种材质?
44.一块石碑的质量是78t,为计算它的体积,找一块相同的石块作样品,用天平称出样品的质量是130g,没入装有80mL的水的量筒中,水升至130mL处,求这块石碑的体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D
2、A
3、C
4、C
5、C
6、D
7、A
8、A
9、C
10、B
11、C
12、B
13、D
14、B
15、A
16、A
17、C
18、D
19、B
20、D
21、D
22、C
23、A
24、C
25、D
26、C
27、A
28、C
29、C
3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800 7.8×10-6 12 30
32、7.2×103J 40
33、25
34、4.6 变小 不变
35、在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在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36、10
37、汽化 压缩体积
38、折射; 浅。
39、紫外线 红外线 超声波
40、0.1; 35~42; 36.5。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右 调节游码 1.224×103 偏大
42、左 32 2.5 偏小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 (1)490cm3; (2)2100g; (3)银
44、30 m3
电阻/Ω
电压/V
电流/A
5
2
0.4
4
0.8
6
1.2
电压/V
电阻/Ω
电流/A
4
5
0.8
10
0.4
20
0.2
金属
铜
钢
铝
铅
银
密度ρ(kg/m3)
8.9×103
7.9×103
2.7×103
11.3×103
10.5×103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吴都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吴都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
湖北省鄂州市城南新区吴都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州市城南新区吴都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作图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