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为测出小木块的长度,以下使用刻度尺的做法正确的是( )
    A.B.
    C.D.
    2.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蜡烛距离凸透镜30cm的时候恰好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如果将凸透镜向蜡烛移动10cm,并移动光屏,则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不能成像D.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D.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4.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5.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 )
    A.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
    B.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
    C.锣面停止振动
    D.有声音,但被手遮住,听不到
    6.如图所示,下列生活中的“影”与如影随形中的“影”原理相同的是
    A.湖中倒影B.手影游戏
    C.摄影机D.杯弓蛇影
    7.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字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
    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8.小芳在阅读古诗词时,发现很多诗词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B.“池外轻雷池上雨”——“轻”指音调低
    C.“谁家玉笛暗飞声”——“声”是由笛子振动产生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描述声音频率高
    9.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在水面处“折断”了
    B.月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C.平静的河面映出桥的“倒影”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形成圆形光斑
    10.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样条件下,一滴水与一桶水的密度相同
    B.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铜的体积比铝的体积大
    C.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铜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大
    D.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11.在图所描述的情景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自行车轴承里安放滚珠B.足球守门员戴着手套
    C.滑板车底部安装轮子D.在拉链上涂上一些蜡
    12.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
    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D.夏天,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13.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5.3cmB.5.25cmC.3.25cmD.3.3cm
    14.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进人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后折射形成了下图所示的情况。则下列关于此类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类眼睛的晶状体变厚,聚光能力弱
    B.此类眼睛的晶状体变薄,聚光能力强
    C.此类眼睛是远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
    D.此类眼睛是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
    15.将2.5kg/m3换算成以g/cm3为单位的正确换算式为( )
    A.2.5kg/m3=2.5kg/m3=2.510-3g/cm3
    B.2.5kg/m3=2.5=2.5103g/cm3
    C.2.5kg/m3=2.5kg/m3=2.5103g/cm3
    D.2.5kg/m3=2.5=2.510-3g/cm3
    16.为了保护嗓子,同时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老师们利用扩音器(俗称小蜜蜂)进行授课,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改变声音的音色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17.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图片,手机扫描二维码时,相当于给二维码拍照片,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
    B.用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利用了光的折射
    C.用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所成的像是虚像
    D.扫描仪能识别二维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
    18.在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时,老师和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对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现象表明,物体受到的力越小,越容易静止
    C.运动的小车会停下,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19.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0mm
    20.观察如图所示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21.下列对质量和长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kg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
    22.如图甲所示,将话筒接在计算机的输入端,将三种声音输入,已知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计算机的屏幕上分别出现如图乙所示的三种波形,根据波形分析( )
    A.声音C的频率最高
    B.声音A的频率最高
    C.声音B的振幅最大
    D.声音C的振幅最大
    2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
    A.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A物体作变速运动
    C.vA>vB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24.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25.下列描述声现象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26.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把一个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5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27.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烛焰经“小孔”成像
    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
    C.用照相机拍摄景物
    D.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28.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
    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
    29.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 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所示,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平面镜成像
    B.摄影﹣﹣凸透镜成像
    C.投影﹣﹣光的反射
    D.倒影﹣﹣光的折射
    30.一凸透镜的焦距是9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3cm处,则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物理学里把物体的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在机械运动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 的.
    32.上海地区家庭照明电路电压为___________________伏;家中各用电器之间是_______________连接(选填“串联”或“并联”)﹔家庭使用的用电器增多,电路的总电流__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3.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
    34.水与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35.如图所示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某一次实验,这一过程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通过实验研究可得:当凸透镜成放大像时,像距v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距u。
    36.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1)图甲是小明使用温度计的情形,他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图乙是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C;
    (2)图丙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3)图丁中机械秒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s。
    37.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____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____为参照物.
    38.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用眼过度疲劳会使得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此时应佩戴______来矫正视力。
    39.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___,分度值为___,示数是___℃。
    40.下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______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如图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小明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A: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猜想B: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C: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1)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运动,目的是使拉力______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为了验证猜想A,比较甲、乙图可得出______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在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大的是______(选填“甲”、“乙”或“丙”);
    (4)将图甲中的木块侧放进行实验,测出的摩擦力与图甲实验所测出的摩擦力相同,可验证猜想C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5)小丽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b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丽同学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42. (1)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①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不断有液态物质出现,同时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从而确定该物质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②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该物质熔化时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烧杯中的水过多
    B.对试管内物质不断搅拌
    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
    (2)小李同学为进一步探究液体沸腾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烧杯与试管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甲、乙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和试管中水的温度;
    ①当甲温度计的示数达到99℃时,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当乙温度计示数达到99℃后,示数保持不变,但试管中的水始终没有沸腾,其原因是______;
    ②当小李同学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当断开开关S1和S2,闭合开关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当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
    (1)电阻R2的阻值;
    (2)断开开关S1和S3,闭合开关S2时,加在电阻R1两端的电压。
    44.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汽车以6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4 h才到达旅游景点.傍晚,他们沿原路返回,从景点到家用了30 min.求:
    (1)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
    (2)小明一家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B
    2、A
    3、A
    4、D
    5、C
    6、B
    7、D
    8、A
    9、A
    10、A
    11、B
    12、C
    13、C
    14、D
    15、D
    16、C
    17、B
    18、C
    19、B
    20、D
    21、B
    22、D
    23、B
    24、D
    25、B
    26、B
    27、C
    28、A
    29、B
    30、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位置 相对
    32、220 并联 增大
    33、放大 不能
    34、间隙 斥力 引力
    35、当u

    相关试卷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数据最接近事实情况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明的奶奶有随手关灯的好习惯,下列各物理量对应的单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九上物理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九上物理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如图电路中G是一个灵敏电流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