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
展开1.在下列降水形式中,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现的是( )。
A.降雨B.降雪C.降冰雹D.降冻雨
2.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 ),这就是露。
A.小水滴B.水蒸气C.雨水D.小冰晶
3.厨师使用的厨具中,与人手接触的部分常用( )的材料制作。
A.轻巧美观B.传热能力强C.传热能力弱
4.下列勺子中导热性最强的是( )。
A.铜勺B.铁勺C.铝勺
5.下列现象不是由于地球内部压力导致的是( )。
A.地震B.火山C.海啸D.龙卷风
6.太阳光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需要借助( )。
A.放大镜B.平面镜C.显微镜D.三棱镜
7.在地形地球仪上,面积最大的是( )。
A.海洋B.平原C.山地
8.我们在粗细、长短相同的铝棒、钢棒、塑料棒和木棒上用凡士林分别粘上大小、材质相同的珠子,珠子与材料棒远端距离一致;再把它们放入装有热水的同一烧杯。此活动发现这些材料的传热本领从快到慢依次是( )。
A.钢棒、铝棒、塑料棒和木棒B.铝棒、钢棒、塑料棒和木棒C.钢棒、塑料棒、铝棒和木棒
9.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间发生热传导现象的条件是( )。
A.不能接触B.必须接触C.接不接触都行
10.下列关于火山的描述有误的是( )。
A.只有陆地上才有火山B.当火山口有大量烟尘喷发时预示火山将要喷发
C.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点燃的酒精灯模拟地球内部巨大能量
二、填空题
11. 是接受声音的感觉器官,听神经将信号传递给 ,由大脑识别这些声音的含义,人就产生了听觉。
12.大脑的功能有: 、 、 等。
13.热传递有:传导、对流、 三种方式。
14.空气中的 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 ,接近地表就是 ;直接从云层中降落下来的小冰晶就是 。
15.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或自身内部的各种各样的刺激,并且会对这些刺激做出相应的 。
16.衣服本身( )(能或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到保暖或散热的作用。
17.有些时候,人体会在不受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做出非常迅速的反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 )。
18.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 行进的。
19.蓬松的棉被盖起来非常暖和,是因为空气是热的 。
三、判断题
20.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0℃以下)形成的。( )
21.人的反应因人而异,有快有慢,一般情况下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快。( )
22.喜马拉雅山在远古时期曾经是海洋。( )
23.人类的活动并不能改变地表形态。( )
24.水蒸气遇冷后可能变成水滴,也可能变成冰晶。( )
25.在实际传热过程中,传导、对流、辐射这三种传热方式通常不会独立存在,而是两种或三种同时存在。( )
26.人眼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反射光进入人眼。( )
27.李爷爷患上了脑血栓,导致右半边身体瘫痪,这是因为他的右脑发生了栓塞。( )
28.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太阳光直射到月球上,月球再把太阳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
四、连线题
29.请给水的不同形式与水的相应形态连线。
云
雾 水的液态
露
霜 水的固态
雨
雪 水的气态
水蒸气
五、排序题
30.我会排序:奇思在路口准备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亮起,便止步等待,信号是如何传递的? 请填写出正确的传递顺序。(只填序号)
①奇思停下脚步
②传入神经将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
③传出神经将停止信号从脊髓传递给腿脚
④大脑发出“停止”的指令并传递给脊髓
⑤眼睛看到红灯亮起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六、实验题
下图是探究雨的形成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完成相关题目。
实验名称:探究雨的形成。
实验材料:冰块、金属盘、三脚架、烧杯、石棉网、酒精灯、水等。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后放在三脚架(注意垫上石棉网)上;
(2)点燃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至沸腾;
(3)在金属盘中放入人冰块后盖在烧杯口上。观察金属盘底部会出现什么现象,过一会儿后再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
31.在实验中,加热水至沸腾的目的是( )。
32.冰块起的作用是( )。
33.实验中,先观察到金属盘底部出现了( ),过一会儿就会越聚越多、越聚越大,直至最后滴落下来,形成( )。
34.在这个实验中,水发生了( )次状态的变化。
A.1B.2C.3
35.根据实验和自己的理解,描述雨的形成过程。
七、简答题
36.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热辐射的3个例子?
根据你所学知识,请简要说说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冬天天气特别寒冷时,我们会适当增加衣物,那么为什么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了吗?请解释原因。
39.降水是怎样产生的?
40.对比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三种传热方式,请你找出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41.你知道什么是自然光源、什么是人造光源吗?列举生活中自然光源的例子(至少3例),列举生活中人造光源的例子(至少3例)
自然光源有: 。
人造光源有: 。
近几年,学生群体患近视眼的比例增加,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眼睛。(至少写出3点)
43.写一写哪些做法有利于大脑的健康。
参考答案:
1.A
【详解】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冰冻、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在下列降水形式中,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现的是降雨。
2.A
【详解】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
3.C
【详解】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厨房内的厨具中,与人体接触的部分多用传热能力差的材料制作,也就是热的不良导体,方便使用。
4.A
【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铜、铁、铝中导热性最强的铜,所以铜勺导热性最强。
5.D
【详解】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大滑坡、大塌陷等地质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巨浪所造成的灾害我们称为海啸灾害。因此,ABC均与地球内部压力有关。龙卷风不是地球内部压力导致的。
6.D
【详解】三棱镜可以用来做光的色散实验,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牛顿做的著名的色散实验,分解阳光利用的就是三棱镜。
7.A
【详解】地球上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在地形地球仪上,面积最大的是海洋,平原、山地面积小。
8.B
【详解】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不同,像铜、铝、钢那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那样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铜棒、铝棒、钢棒是热的良导体,传热由快到慢排序为铜棒>铝棒>钢棒;塑料棒、木棒是热的不良导体,塑料棒>木棒。这些材料的传热本领从快到慢依次是铜棒>铝棒>钢棒>塑料棒>木棒,B符合题意。
9.B
【详解】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传递主要是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的。当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时,温度较高的物体会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热,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传导,故B正确。
10.A
【详解】陆地上和海洋里都有火山。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冲破岩层,从裂缝中涌出或喷出。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点燃的酒精灯模拟地球内部巨大能量。
11. 耳朵 大脑
【详解】眼睛、鼻子、舌头、耳朵和皮肤是人体的五个感觉器官,负责接收各种感觉的信息,再由神经传到大脑。耳朵是接受声音的,听神经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由大脑识别这些声音的含义,人就产生了听觉。
12. 感觉 运动 情绪
【详解】大脑有管理人的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推理等功能,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视觉和听觉等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上进行工作的。
13.热辐射
【详解】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
14. 水蒸气 云 雾 雪
【详解】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雾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而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的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
15.反应
【详解】刺激是指能引起机体或细胞发生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反应是指刺激引起机体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并且会对这些刺激做出必要的反应。
16.不能
【详解】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但它能保温,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散发出去,还可以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到保暖或散热的作用。
17.条件反射
【详解】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对其做出反应,可以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有些时候,人体会在不受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做出非常迅速的反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条件反射,这就是人们的本能反应。
18.直线
【详解】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9.不良导体
【详解】不同的材料导热能力不同。一般金属制品都是热的良导体,导热能力强;木头、塑料等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能力差。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说明棉花隔绝空气流动,棉花和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具有保暖作用。
20.×
【详解】当空气湿度大、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附着在物体上就形成了露水,如果气温在0℃以下,水会变为固体,变成了霜,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1.√
【详解】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对其做出反应,可以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趋向有利的刺激避开有害的刺激,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人的反应因人而异,有快有慢,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在长时间的训练下,反应速度比正常人要快。
22.√
【详解】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鱼龙化石和鱼、海藻、海螺的化石,可推测出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很久以前可能是海洋,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3.×
【详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按照自然规律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例如,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等。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地表形态。例如,开采矿石、填海造田、砍伐森林等。
24.√
【详解】水和水蒸气是水的不同状态,水是液态形式,水蒸气是气态形式,水蒸气是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气体。水受热会变成水蒸发散失到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可能凝结变成水滴,也可能凝固变成冰晶。
25.√
【详解】热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这三种方式往往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两种或三种同时存在。题目说法正确。
26.×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27.×
【详解】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大脑左半球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大脑右半球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李爷爷患上了脑血栓,导致右半边身体瘫痪,这是因为他的左脑发生了栓塞。
28.√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故题干说法正确。
29.
【详解】水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态变化。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水是水的液态形式,冰是水的固态形式。雾、露、雨是水的液态;霜、雪是水的固态,水蒸气是水的气态,云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因此,云可能是水的液态形式或固态形式。
30.⑤②④③①
【详解】站在路口准备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亮起,便止步等待。在此过程中,我们的眼睛首先看到红灯亮起,然后传入神经将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再大脑发出“停止”的指令并传递给脊髓,再由传出神经将停止信号从脊髓传递给腿脚,最后停下脚步。
31.提供水蒸气,为形成雨滴创造条件 32.通过冷却铁盘来冷却水蒸气,使水蒸气变成液态水 33. 小水珠 雨 34.B 35.由陆地和海洋的水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形成云,云中的小水滴不断变大,大到上升的气流托不住时落下来,形成雨。
【分析】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31.在实验中,加热水至沸腾的目的是提供水蒸气,为形成雨创造条件;因为雨就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才降落的。
32.冰块起到的作用是通过冷却铁盘来冷却水蒸气,使水蒸气变成液态水;因为雨就是空中的水蒸气变成的液态水。
33.实验中,观察到金属盘底部出现了许多小水滴,过一会就会越聚越多,越聚越大,最后落来了就形成雨,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液滴。
34.根据题干可知,在这个实验中,水发生了2次形态变化,一次是蒸发,另一次是凝结。
35.由陆地和海洋的水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形成云,云中的小水滴不断变大,大到上升的气流托不住时落下来,形成雨。
36.烤火取暖;太阳能热水器;保温瓶的银膜。
【详解】热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热辐射是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质直接向周围发射。它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质。热辐射是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质直接向周围发射,如烤火取暖、太阳能热水器、保温瓶的银膜都是利用热辐射的原理。
37.在太阳的辐射下,海洋、陆地的水被蒸发变成水蒸气,随气流上升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成众多的小水珠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云,这些云越积越厚,当大气托不住时就会掉下来,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上。这些降落的地表水有的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有的流入江河,再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等。然后,海洋、陆地的部分水在太阳辐射热的作用下,又被蒸发变成水蒸气,回到空中,完成水的循环。
【详解】地球上的水循环使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所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对人类、对自然界其他生物都重要。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水循环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大气中的水汽能阻挡地球辐射量的60%,保护地球不致冷却,水循环通过调节自然环境的温度条件,形成适宜生物生存的自然条件;水循环不断更新着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38.答:会觉得热起来了;但是不是衣服给人热量,是活人会散热,衣服阻隔热量散失,所以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了。
【详解】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全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到保暖的作用。
39.降水是水蒸气在空气遇冷凝结成小液滴或小冰晶,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以及其他降水形成。
【详解】降水是水蒸气在空气遇冷凝结成小液滴或小冰晶,小水滴和空气中的微尘小颗粒结合到一起形成云,云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时候就形成降雨,温度在0℃以下就形成降雪。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
40.相同之处:它们都是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热。
不同之处:1、热传导:①需要直接接触;②在固体中传递能力最强,液体中较强,气体中最弱。2、热对流:①循环流动传递热;②只在液体和气体中进行。3、热辐射:①从热源处向四面八方传递热;②可以不依靠介质而直接传递热。
【详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热量从系统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由一个系统传到另一系统的现象叫做热传导;热对流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物体因自身的温度而具有向外发射能量的本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热辐射。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相同之处是都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遵从能量守恒定律。不同之处是热传导和热对流都需要介质,热辐射不需要介质;热传导主要发生在固体之中,热对流主要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之中。
41. 太阳、萤火虫、发光鱼 台灯、蜡烛、激光笔
【详解】人们把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界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自然光源;人为因素使其发光的物体叫人造光源。太阳、萤火虫、发光鱼、闪电等属于自然光源;台灯、蜡烛、激光笔、荧光灯等都属于人造光源。
42.①在光线柔和、均、稳定的环境中学习;②保持眼睛周边卫生,风沙天气减少外出;③每20~40分钟远眺片刻,让眼睛适当休息;④不要躺着看书或玩手机;⑤坚持做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疲劳等。
【详解】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例如:眼是视觉器官。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眼睛,可以在光线柔和、均、稳定的环境中学习;保持眼睛周边卫生,风沙天气减少外出;每20~40分钟远眺片刻,让眼睛适当休息;不要躺着看书或玩手机;⑤坚持做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疲劳等。
43.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愉快的心情;经常开窗通风;做有危险的运动时要带头盔。(合理即可)
【详解】大脑是我们身体的操作中心,控制着我们的思想,大脑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多学一些保护大脑的方法,如要调整生理时钟,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适度运动;常做深呼吸,训练自己做有规律的脑部锻练;从饮食著手,让脑部有健康的生活;玩滑板车时戴头盔,能避免在意外摔倒时大脑受到剧烈撞击,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大脑的健康,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押题二模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二模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押题一模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一模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