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10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包括: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用估算解决问题。读数和写数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整数认识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一阶段的认数,包含了整数认识的所有要素,如数的表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数位、各个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值等,学生也将认识从“一”到“万”的计数单位,包含了一个完整的数级。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要,它不仅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这部分内容还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非常重要的素材。
教科书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的规律,按照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教学内容进行分段编排。因为数字来源于计数,所以教科书特别注重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充分借助直观图、带数位的计数器等,让学生建立起抽象的数和现实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数数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数的意义。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自然数的认识由小到大,逐步扩大。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本次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对前面知识的拓展。虽然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较广,但相对来说,学生接触大数的机会并不多。教学时,要以直观为主,将抽象的数形象化,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始终,进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1.抓住重要活动,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利用好计数器、小棒、点子图等认数工具,用计数单位数数,并变换多种形式数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数。让学生体会拐弯数的数法以及数位的意义、十进制关系,体会一个数处于不同的数位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理解位值制。在教学中突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数位意义的教学,其他的内容如计数单位、数的读写、比较大小等都是由这两个概念来确定它们的含义的。掌握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他内容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2.抓住核心概念,掌握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用计数单位数数、整理数位表等数学活动,巩固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的认识,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明确数位的顺序,理解数位的作用,进一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
3.注重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首先要根据教学需求选好每次活动的素材,其次应注意活动的时效性。根据教学目标明确让学生活动的目的,并将之传达给学生,避免学生盲目地“动”和低效地“动”。
◎教学笔记
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5例1,完成教科书P75“做一做”,P79“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能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
▶教学难点
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数法,理解十进制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我市的体育馆在哪里吗?有进去参观过吗?说说你的感受。
【学情预设】有学生去体育馆里面参与过活动,能够直观感受体育馆的庞大。有很多个入口,从不同的入口进去会到体育馆的不同位置。还有很多不同颜色的座位,能容纳很多人同时参与活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体育馆的感受,然后引入情境图,让没去过体育馆的学生也能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积累对较大数的感性经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大家能猜猜这个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吗?
学生自由猜测,并说说自己判断的依据。
师:对,这个体育馆能坐很多很多的人,要用一个比100大得多的数来表示。在生活中,你接触过这么大的数吗?本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1)]
二、动手操作,经历大数的形成1.回忆数数方法,经历数数过程。
师:从一年级开始,小棒就是我们认数的好帮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小棒(拿出1号塑
料袋,袋中有10根小棒),谁来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根小棒?
◎教学笔记
【学情预设】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学习经验,比较容易估出是10根。如果出现其他的估计结果,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一下,然后再引导学生动手数数。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准确地知道这些小棒的根数呢?
教师布置学生动手数小棒:数数1号塑料袋中小棒有多少根。
师:你是几根几根数的?一共有多少根?
学生汇报
【教学提示】
让学生经历数的过程,逐步感受数位的产生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学情预设】学生会出现多种数法,如1根1根或2根2根地数,教师都予以肯定,并引导总结:虽然数的方法不同,但数出的都是10个一,以回应前面学生的估测。
师小结:当小棒的数量很少时,我们可以用“一”作为计数单位,一根一根地数,我们知道了:10个一是一十。(教师相应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估一估、数一数,不仅激活了已有的学习经验,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对“一”这个较小的计数单位的应用。
教师拿出2号塑料袋,袋中有100根小棒,并提出问题:现在小棒的数量增多了,你们谁来估一估这些小棒大约有多少根?
学生估计。
师:如果现在让你来数出这些小棒的根数,怎样数才能让人一眼看出结果?
学生互相补充,说一说各自的方法。
【学情预设】学生借助学习100的认知经验,很容易估出小棒的数量以及数的方法——10根10根地数。如果学生不能想起,教师可引导回忆认识100时,我们是怎样数小棒的,唤醒学生的经验。
师:就按你们说的方法,以“十”为计数单位数出小棒。也就是10根捆一捆。
学生动手数小棒:数一数2号塑料袋中有多少根。
学生汇报,师生齐数:10,20,30……100。
师小结:当数量较多时,我们以“十”为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教师相应板书)
2.直观操作,认识一千。
教师收集10个学生的小棒,并提出问题:现在小棒的数量更多了,谁来估一估这些小棒大约有多少根?
【学情预设】此时,由于学生对1000没有具体的感知经验,猜测会出现很多种答案。
师:要想知道这些小棒的根数,我们还是要亲自数一数。和刚才比,小棒的数量更多了,要怎样数才能数得快,还能让人很容易地看出结果?
【学情预设】学生有了前面两次数数的经验,很容易顺势想到以“百”为单位。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想法,也让学生自选方法,正好形成对比,看哪种数法更容易看出数的结果。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以“百”为计数单位数小棒,每10捆捆成一大捆。
师生齐数。
先一十一十地数,每10个十是一百,就捆成一大捆;再一百一百地数: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九百,9个一百再加上1个一百就是多少?
师:9个一百再加上1个一百是10个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千”和我们学过的“一”“十”“百”一样,也是一个计数单位。
师小结:当小棒的数量特别多的时候,我们用“百”作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数,我们知道了:10个一百是一千。(教师相应板书)
【教学提示】培养学生的数感,认识大数的产生过程,充分体会“一千有多大”。
【设计意图】在以上教学环节中,学生先自主选择数数的单位,然后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见证◎教学笔记
了新的计数单位的产生。同时,在不断深入的学习活动中,也使学生感悟到每个新的计数单位的产生都是源自物体数量的不断变化。数数过程中强调怎样让人一眼看出结果,问题指向性明确,避免了学生盲目地去选择方法数数,让数数也变得灵活,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十进制。
3.数形结合,建构“千”的模型。
师:这里有一个大正方体,它是由很多小正方体组成的。你们猜一猜大约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说一说你判断的依据。
学生自由发言,并说说各自判断的依据,教师适时引导,避免盲目乱猜。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验证自己的猜想。
师生齐数。
师小结:结合数小棒的经验,一个一个地数,发现一列是十个小正方体。十个十个地数,发现一层是一百个小正方体。一百一百地数,发现总共有一千个小正方体。(出示课件)
4.回顾反思,加深对十进制的理解。
师:在刚才数数的过程中,9个一、9个十、9个百,再增加一个相应的计数单位之后,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课件)
学生发言,说数数经验。
回顾课堂开始部分的猜测,指名学生说一说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教学提示】
再次正面了解计数器以及数位、计数单位,便于对后面更大的数的认识。
◎教学笔记
【设计意图】进一步夯实学生对“千”这个新的计数单位的感性认识,积累更多的认知经验。通过一系列结构化的学具丰富学生对一、十、百、千这些计数单位的表象认知,从而建立“数”与“形”的对应关系,深刻理解十进制,让数感更形象具体。
三、认识计数工具——计数器
师:数数时,用一个、一条、一篇、一块等作为数数单位确实挺方便的,但是我们经常会数着数着就数多了,数少了。遇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呢?于是人们又创造了这样的计数工具——计数器,让这些数数单位“住”在这些计数工具上。咱们一起给这些数数单位找找“家”吧。
呈现计数器,师生一起标注计数器上的数位。
【设计意图】学生在一年级时已接触过计数器,但是对计数器的认识还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教学;学生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在用的时候还不顺手。借此接触多个计数单位,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可以丰富学生对计数器的认识。学生理解了计数器的由来后,使用起来会减少出错。
四、深化练习,提升数感
1.完成教科书P75“做一做”。
(1)同桌之间,一人数,一人看。互相督促,完成计数要求。
(2)集体展示,齐声边拨边数。
2.完成教科书P79“练习十六”第1题。
让学生脱离计数器抽象数数,教师提醒注意“拐弯数”。3.完成教科书P79“练习十六”第2题。
让学生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数数,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4.完成教科书P79“练习十六”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设计,旨在巩固新知,感受数数方法的同时,深化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怎么学的?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1)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教学反思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是教学活动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在教学中始终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展开学习。让学生数小棒,从十根、一百根数起,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一千个小正方体由十到一百再到一千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根据“千”“百”“十”之间的关系,建立“千”的概念。但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数数的经历不够,可以布置一定的课后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借助计数器多数数。
▶作业设计
见“”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介绍算盘拨数的方法,巩固应用,加深认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人教版10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10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提示,学情预设,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情境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