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智学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江西智学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陕西宝鸡市水蜜桃基地处处体现出智慧理念,采用“露天+大棚栽培”的现代化科技种植技术、每个月都有不同品种上市。果农摘桃时,将设备戴在头上或者套在手上,只采摘符合要求的果子。300亩水蜜桃还没有成热,却已被预订一空。完成下面小题。
1. 果农人为控制桃树枝东西南北各4个枝,一个枝上只结2个桃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方便人工采摘B. 保证果实品质C. 防止压断树枝D. 利于统一管理
2. 采用“露天+大棚栽培”种植技术,能使( )
①品种多样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延长上市时间④拓展销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
3. 果农利用“智能穿戴”采摘只符合要求的果子( )
①大小②口感③成熟度④颜色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桃子结的少(一枝2个),可集中养分供应,果子能吸收更多的营养,增加个头和重量,保证果实品质,B正确。一棵桃树结八个桃子,也不至于压断树枝,C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方便人工采摘,利于统一管理,但不是主要目的,AD错。故选B。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2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采用“露天+大棚栽培”…,每个月都有不同品种上市。果农是为了种出品种多样的桃子,大棚栽培可以人为调控棚内的温度,湿度,保证每个月都有桃子上市,即延长了上市时间,①③符合题意,而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展销路没有在此种植技术中体现,排除②④。故选C。
【3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果农利用“智能穿戴”的先进感应器,当靠近桃子摘桃时,可以感应出桃子的大小,成熟度,颜色,但口感要靠人工品尝,①③④正确,排除②。故选D。
【点睛】农业区位分析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一般选择在气候适宜,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水源较为充足的地区进行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如今,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交通条件的完善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区位因素发生明显变化。
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清丰县,从明朝开始就有家具产业,常住人口70万,21世纪初,成为承接我国东部家具制造企业首选地。沿106国道周边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专业产业园区,家具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完成下面小题。
4. 清丰县成为承接我国东部家具制造企业的首选地最主要因素是( )
A. 地理位置优越B. 产业基础较好C. 交通便利D. 劳动力丰富廉价
5. 该县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设计出“畅销产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扩大市场销路B. 降低生产成本C. 延长产业链D. 满足个性化需求
【答案】4. B 5. A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从明朝开始就有家具产业,说明清丰县从事家具产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为承接家具制造业最主要首选地,B正确。清丰县地理位置较优越,交通便利以及劳动力较丰富廉价属于其优势条件,但不是成为首选地的主要因素,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设计出“畅销产品”目的是要扩大市场销路,扩大销售规模,从而增加企业利润,A正确;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设计出“畅销产品”生产成本不一定会降低,B错;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设计出“畅销产品”,与之前的设计及加工模式相比,并未明显延长产业链,C错误;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设计出“畅销产品”,应该是为了满足大众化需求,而不是满足个性化需求,D错误。故选A。
【点睛】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原料、燃料、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资源方面及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资金、管理经验、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进行分析。
图为北半球某月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示气压形势一般出现在( )
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
7. 图中M、0、P、L四点气压值可能相等的是( )
A. M、OB. O、LC. M、LD. O、P
8.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索马里沿岸洋流为暖流B. 长江三角洲晴空万里
C. 冰岛及附近海域碧海晴空D. 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答案】6. C 7. B 8. B
【解析】
【6题详解】
由图可知在北太平洋(150°W,30°N)附近有高压中心,为夏威夷高压,与此同时,同纬度的陆地为印度低压,说明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因此为北半球夏季(7月份),C正确,排除ABD。故选C。
7题详解】
从图中等压线图得出,M点的气压为995—1000hPa,P点的气压为990—995hPa,L点的气压为1005—1010hPa,O点的气压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方法,可以判断里面的为1005—1010hPa,所以O、L的气压值可能相等,B正确,排除ACD。故选B。
【8题详解】
据图判断为北半球夏季,长江三角洲受副热带高压脊的影响,晴空万里,B正确。索马里沿岸夏季为寒流,A错。冰岛附近受低压影响多为阴雨天气,C错。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D错。故选B。
【点睛】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1.原因:海陆的热力差异。(1)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2)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2.影响(1)北半球: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读我国某县城的位置变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影响旧县城最初选址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河流B. 军事防卫C. 地形D. 气候
10. 导致该县城搬迁的原因是( )
①受地形影响,发展空间受限制
②修建水电站,淹没城区
③交通不便,不利于对外联系
④邻近河流,受洪水侵袭严重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9. A 10. D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城市临河而建,最初考虑的是河流可提供水源而且水运便利,A正确;军事防卫、地形、气候也是影响城市选址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该地的最主要因素,排除BCD。故选A。
【10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由旧城附近等高线图可知旧城发展空间有限,①符合题意。由图中等高线可判断水电站位于旧县城上游,不会因为修水电站而淹没城区,导致搬迁,②错。河运已不能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而新县城靠近铁路,国道交通更便利,③符合题意。老城区临近河流,地势低,经常受洪水淹没,故要搬迁,④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分析城市自然区位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角度;人文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交通因素发展。
图为我国某区域不同地形和气候区间内的耕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关于图中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面积主要集中在海拔25—30m,降水量400—600mm的区域
B. 耕地面积随着海拔升高逐渐减少
C. 耕地面积占比随着降水增加而增加
D. 耕地分布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总体呈先增后减趋势
12. 据图推测,该区域最可能是( )
A. 东北平原B. 青藏高原C. 珠江三角洲D. 云贵高原
13. 为保障该地区粮食安全,当地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 种植经济作物B. 陡坡开垦耕地C. 改变气候类型D. 提高耕地质量
【答案】11. D 12. B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耕地面积主要集中在海拔2500到3000米,A错。耕地面积随着海拔升高是先增后减趋势,B错。耕地面积占比随着年降水增加是先增后减的趋势,C错。四幅图中,耕地与海拔,坡度,年均降水量,年均温等影响因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D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根据耕地面积与海拔关系图可知,该地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2500米到4000米的海拔高度,再结合耕地面积与年均降水量、年均温关系图可知,该地区耕地以年均降水量400~600mm和年均温度0~5℃地区分布最为密集,判断最有可能是青藏高原,B正确。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为平原,云贵高原耕地分布的海拔较低,ACD错。故选B。
【13题详解】
种植经济作物不能保障粮食安全,A错。陡坡开垦耕地,易产生滑坡等自然灾害,B错。一个地方的气候类型无法改变,C错。通过提高耕地质量从而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D正确。故选D。
【点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粮食生产;依靠科技进步,培养优质高产粮食作物;构筑耕地资源保护机制,保护我国耕地资源,保障耕地质量;建设和完善粮食市场体系,保障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加强国际协作,扩大粮食进口,保障粮食供应充足。
土壤贮水量[土壤贮水量(cm)=体积含水量(m3/m3))x土层厚度(cm)]是街量植被水分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指标和水文参数。土壤水分与气候系统存在密切联系。读“我国不同气候带空间分布示意图”和我国不同气候带土壤贮水量的垂向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图中①、②、③、④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
A. 热带、全国、青藏带、干带B. 热带、青藏带、全国、干带
C. 干带、全国、青藏带、热带D. 干带、青藏带、热带、全国
15. 关于我国1m内土层贮水量空间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寒旱区土壤较干燥且空间分布更加均一
B. 暖湿区土壤较湿润且空间变异程度较大
C. 自西北向东北和东南方向递增
D. 自东北向西北和西南方向递减
16. 导致土壤水分最高值出现在50cm深度处的原因是( )
①下渗补给充足,持水能力强
②植物根系储水
③处于中间层,蒸发量弱
④岩性坚硬,透水性差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
【答案】14. C 15. C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依据图中不同气候带土壤贮水量的垂向变化,总体上①的土壤贮水量最少,为干带,排除AB。④的土壤贮水量在四个气候带中最多,应该是我国降水多的热带地区,C正确,排除D。故选C。
【15题详解】
据上题可知,青藏地区(寒)和西北地区(干)土壤贮水量较低,较干燥,且空间变异程度较大(1.7—3.25cm,幅度为1.55左右,变化较大),故A项错误。东部暖湿区域土壤较湿润,且空间分布更加均一(2.25—3.4cm,幅度为1.25左右,变化较小),故B项错误。由图综合可知,土层贮水量西北方向(千带)最低,向东北和东南方向递增,故C项正确。同样由图可知,东北方向向西北方向贮水量递减,但向西南方向则呈递增趋势,故D项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50厘米深处接受来自表层土壤的下渗补给多,而又处于中间层,蒸发量弱,所以土壤含水量最高,①③符合题意;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大量贮水,反而使土壤水分含量少了,②错。坚硬岩石一般位于土壤剖面的底层母质层或母岩层,水分少且垂直变化小。而图中50厘米的土壤水分变化大,说明土壤空隙大,透水性好。④错。故选D。
【点睛】土壤水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水培植物除外),另外植物也可以直接吸收少量落在叶片上的水分。土壤水的主要来源是降水和灌溉水,参与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的水分大循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天山石林(见下图),长9000米、宽约5000米,相对高度30米,属于砾岩地貌,位于山脊之上,不同于人们较为热悉的喀斯特石林地貌,是一种较罕见的新类型。亿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石林雕刻得奇形怪异,千姿百态。天山石林多雾与周边的泉、瀑布、峡谷、高山草句等共同构筑了多元景观。这里人烟稀少,植被群落和野生动物繁多,使石林成为野生动物的“世外桃源”。天山石林附近等高线图和石林地貌演化过程示意图。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天山被称为“中亚水塔”的原因
(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天山石林地貌的形成过程。
(3)说明天山石林夏季多雾的成因。
【答案】(1)纬度高且海拔高,冬季气温低,降雪量大,发育大量冰川;中亚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2)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地势较低,沉积了大量的砂岩;后因地壳运动隆起抬升形成山地;后期受冰雪冻融风化、重力崩塌、风力侵蚀等外力作用,将山峰、山脊切割,残留峰丛状、孤峰状等各种形态的砾岩地貌,形成壮丽的石林。
(3)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地表水分充足,河流众多,蒸发旺盛,水汽充足;夏季昼夜温差大,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雾;位于天山山间盆地附近,风力较弱。
【解析】
【分析】本题以新疆自然地理特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貌形成过程,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评价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天山地区被称为了中亚水塔,主要原因在于天山地区所处纬度较高且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冬季时降雪量较大,发育着大量冰川,当气温升高时,冰川融化补给河流;同时,中亚地区众多河流发源于此,因此被称为中亚水塔。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新疆的天山石林为典型的喀斯特石林地貌,其形成主要在于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地势较低,沉积了大量砂岩,形成沉积岩;随着地壳运动隆起,形成山地;遭受冰雪冻融风化、重力坍塌、风力侵蚀等外力作用,将凸起的山地切割,残留峰丛状,孤峰状,各种形态的砾岩地貌,形成壮丽的石林。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天山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夏季时气温较高,大量冰雪融化,地表水分充足,且河流数量较多,且蒸发旺盛,水汽充足;夏季时,该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弱,气温较低,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雾;且该地区位于山间盆地地区,风力较弱,雾气形成不易消散。
18.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与巴西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巴西费奥尔货运铁路(简称FIOL铁路,见下图),东起伊列乌斯港。经过巴西粮食主产区马托格罗索州,向西延伸至菲格雷罗波利斯,与南北铁路连接,全长1527km。巴西东西一体化铁路(FI0L)第一标段,是中国中铁在巴西落地的首个铁路项目,预计工期为36个月。该项目的实施,对实现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中巴产能合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图左为巴西略图和图右为FIOL铁路沿线图。
(1)从地理角度,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巴西FIOL铁路项目建设的原因。
(2)结合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FIOL铁路建设过程遇到的困难。
(3)分析铁路建设运营后将对巴西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1)中巴关系良好,国家政策支持;国内市场饱和,产能过剩,巴西市场广阔;我国铁路建设水平高,提高国际竞争力。
(2)地处低纬,气温高,旱季容易中暑;雨季降水集中,强度大、影响施工进度。沿线地势起伏大,跨越多条河流,修建的隧道、桥梁里程长;施工难度大;草原面积广阔,野生动物侵扰;经过国家自然保护区,环境要求高,投入资金多。
(3)完善巴西交通运输网络,缓解当地交通运输压力;加快西部资源开发,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
【分析】本题以巴西铁路建造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交通干线的区位因素,交通干线的修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与巴西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之间关系良好,因此,我国参与巴西铁路项目建设,拥有国家政策支持;我国铁路建设市场饱和,产能过剩,而巴西地区铁路现存量较少,市场需求量较大,市场广阔;同时,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较高,修建铁路安全性较高,同时可以提高我国知名度。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西铁路建造地区位于10°S~20°S地区,该地区属于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旱季时容易中暑,而雨季时降水量较大,强度较大,会影响施工进度;同时,沿线地区地势起伏较大,跨越了多条河流,桥梁和隧道里程较长,建设难度较高,施工难度较大;同时,该地区属于巴西高原地区,草原面积广阔,野生动物侵扰明显;同时,经过国家自然保护区,对于环境要求较高,投入资金较多,成本较高。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该地区铁路建设运营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巴西地区交通运输网络体系,缓解当地的交通运输压力;同时,促进了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加强东西部区域之间的交流,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完善了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19.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瓦里关大气本底监测站(简称瓦里关监测站),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青海南山山系,海拔为3851米,被高原草原、苔原、沙漠、盐湖包围。该地区气候冬冷夏凉,年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0.9℃。常住人口仅3万余人,仅有少量毛纺轻工业,是欧亚大陆腹地唯一的全球大气本底监测站,为研究大范围气溶胶的本底状况提供了理想场所。黑碳是一种吸光性碳质气溶胶,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据研究发现,秋冬季节印度半岛排放的黑碳对该站影响较大。下图示意瓦里关监测站附近地形图和1994—2017年瓦里关站4个季节平均黑碳浓度的日变化示意图。
(1)分析瓦里关站成为我国最理想的大气本底观测站的优势条件。
(2)结合图示信息,描述瓦里关站的黑碳日均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
(3)从大气环流角度,推测印度半岛秋、冬季节对瓦里关站影响较大的原因。
【答案】(1)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密度低;该地区经济落后,工业污染少;位于青藏高原内部,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污染源。
(2)春、夏、秋季日均浓度均呈双峰分布,冬季无明显变化特征。
春季,整体较高,且浓度值波动较小,夏、秋季,浓度较春季低,每日07时前后达到最低,14时前后达到最高。
冬季介于春季与夏秋之间,高浓度出现在10—12时,低浓度出现在22—00时,
(3)秋冬季节,印度半岛恒河流域人口稠密,燃烧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量大;冬季聚集在恒河平原附近的气溶胶会在上升气流和西风急流共同影响影响下,越过喜马拉雅山到达青藏高原。
【解析】
【分析】本题以瓦里关地理特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区域地理位置分析,大气环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瓦里关大气本底监测站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青海南山山系,该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干扰较少,人口密度较低;同时,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污染较少,同时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受东部地区污染影响较小,因此,该地区大气质量较为优良且贴近大气本底质量,能够成为大气本底观测站。
【小问2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瓦里关站黑碳日均浓度中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呈双峰变化,而在冬季时无明显变化特征。其中,春季整体分布数值较高,浓度值波动变化幅度较小;夏秋季节浓度较春季要低,每日7点前后达到最低值,14点前后达到最高值;冬季介于春季和夏秋之间,高浓度出现在10点到12点之间,低浓度出现在22点到0点之间,变化幅度较小。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印度半岛恒河流域属于人口密集区,人口密度较大,秋冬季节时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排放大量污染物;冬季时,大量污染物集中在恒河平原附近,在上升气流和西风急流的共同作用下,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到达青藏高原地区,对瓦里关站环境质量影响较大。
20.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蒙古国平均海拔约1580m,年平均降水量约120~250mm,但空间分布不均匀。该国北部的库苏古尔湖面积2620平方公里,最大深度为270米,因其清澈见底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被称为“蒙古的明珠”。图为蒙古国相关要素分布图
(1)指出库苏古尔湖的性质并说明判断理由。
(2)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国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并说明理由
【答案】(1)淡水湖,湖泊北部有河流流入,且从南部流出,与外界河流有交换。
(2)北多南少,理由:河流(湖泊)数量北多南少,城市数量北部多南部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蒙古国自然地理环境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湖泊类型,降水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库苏古尔湖北部有河流注入,存在河流补给,同时,南部有河流流出,将湖泊盐分排出,与外界水体存在交换,因此该湖泊属于淡水湖。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蒙古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大致推测可知,该国降水量空间分布北多南少。原因在于,蒙古国地区湖泊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说明该地区水分补给较多,降水较多,存在湖泊;同时,该地区城市大多分布在北部地区,适当的降水可以满足人们在此居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智学联盟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8月)地理 PDF版,文件包含江西智学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pdf、江西智学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答案和解析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智学联盟体(临川一中等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图示区域交通干道走向为,图中建筑物可能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