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山顶洞人C.蓝田人D.北京人
2.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栽培稻的最早起源地在
A.辽宁红山B.辽河中下游C.北京周口店D.长江中下游
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下图中 “?”处应该填写的战役名称是
A.涿鹿之战
B.阪泉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
4.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这些省的简称与周朝哪一项政治制度有渊源
A.郡县制B.分封制C.禅让制D.世袭制
5.右表甲骨文采用的造字方法是
A.会意
B.形声
C.象形
D.假借
6.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效仿。这种情况反映出
A.诸侯争新强化了分封制B.诸侯完全取代周天子的地位
C.诸侯国势力崛起,王室衰微D.各诸侯国的势力逐渐衰落
7.兰州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A.楚、秦、赵、宋、魏、齐、韩B.齐、楚、秦、燕、赵、魏、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D.吴、魏、燕、赵、楚、秦、韩
8.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做的什么事情促进了教育向民间发展,打破了 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A.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B.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
C.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 D.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9.秦始皇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其中有
①统一文字②统一货币③统一语言④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秦末,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这说明
A.秦始皇修建阿房宫致使秦朝灭亡B.秦始皇死后将自己葬在阿房宫内
C.秦朝滥用民力,百姓怨声载道D.秦朝刑罚残酷,社会秩序混乱
11.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下图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分别应该填入
A.秦 汉
B.西汉 东汉
C.春秋 战国
D.三国 西晋
12.为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针对封国势力强大的状况(下表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表),采取的措施是
A.禅让制
B.屯田令
C.察举制
D. “推恩令”
1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东汉初期促成“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民生方面的措施是
A.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B.改革内政,惩处贪官污吏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14.汉朝把今天新疆及其更远的广大地区统称为
A.大秦B.西域C.安息D.大月氏
15.东汉末年,民众对精神寄托的渴求和统治者的大力扶植,为宗教的兴起和传入提供了条件。右边建筑于东汉时期兴起和传播,它们所代表的宗教分别是
A.拜上帝教、喇嘛教
B.基督教、天主教
C.道教、佛教
D.伊斯兰教、东正教
16.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其中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取得 的突出成就是
A.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B.发展海外贸易C.造船业发达 D.大力兴修水利
17.《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句话: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西晋时期的“分久必 合”是由谁来完成的
A-曹操B.司马懿C.司马炎D.刘备
18.南北朝时,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去采购丝绸和瓷器,首选城市应该是
A.广州B.建康C.扬州D.荆州
19.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到北朝后期,北方出现了
A.民族对立B.民族战争C.民族隔阂D.民族大交融
20.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A.龙门石窟B.秦陵兵马俑C.都江堰D.万里长城
二、列举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禹采用 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2)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 ” “非攻”。
(3)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制度。
(4)苻坚任用汉人 为丞相,锐意改革。
(5)东晋的 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三、简答题(共14分)
2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两次著名战役是什么?这两次战役在这一局面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如何?(6分)
23.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写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著作及作者。(2分)
(2)写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的名称及作者。(2分)
(3)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谁?他创制的当时最先进 的历法是什么?(2分)
(4)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哪部代表作?他被后人誉为什么?(2分)
四、材料分析题(共26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汉景帝说: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根据材料一,概述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汉景帝采取的哪些措施体现了其“农,天下之本”的思想?(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的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
(4)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农业的发展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4分)
25.改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南北朝时期,中国民族观念经过民族冲突与交融的长期实践,产生了巨大进步。特别是他在统治范围内雷厉风行推行又化,使得一大批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基本不存在星别,同时奠定了隋唐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基础,为执行更开放的民族政策、更大范围内的民族交融提供了经验。
(1)材料一中秦国“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与变法中的哪条措施的实行有着直接关系? (2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侯畏惧”秦国的原因是什么?(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所述内容与哪次改革有关?并说明此次改革的作用。(4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改革的相同点。(4分)
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