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回归线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每年夏至日在北回归线有“立杆无影”的现象。读图判断,回答下列各题。
1. 图甲中B处所处的位置是( )
A. 岛屿B. 半岛C. 海峡D. 海
2. C地“立杆无影”现象出现时,图乙与图丙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丙B. ②—乙C. ③—丙D. ④—甲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B处是印度半岛。故选B正确。
【2题详解】
C地“立杆无影”现象出现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观察可知,此时,丙位置位于太阳直射点上,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会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会有极夜现象。所以观察可知,与之相对应的是①。故正确的是A。
【点睛】该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读图分析即可。
如图是“极点上空地球俯视图”,图中外圈为赤道,中心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小题。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 家 威杏 MXSJ663
3. ①点的纬度是 ( )
A. 0°B. 90°NC. 90°SD. 60°N
4. 若此时为6月22日,则①②③④四地中出现极夜现象的是 ( )
A. ①B. ②C. ③D. ④
5. 关于②④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②④位于同一时区B. ②位于④的东北方向
C. ②④无太阳直射D. ②位于西半球,④位于东半球
【答案】3. B 4. C 5. B
【解析】
【分析】地球不停的绕地轴转动,叫做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地球绕太阳不停的转动叫做公转,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和五代的划分。
【3题详解】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读图可知,左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由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由此判断左图是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故图中①点的纬度是北纬90°N。
【4题详解】
根据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6月22日,是每年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即图中②所在纬线,此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图中③位于南极点,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C。
【5题详解】
读图分析,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可知,②点的经纬度是(0°,23.5°N),④点的经纬度是(180°,23.5°S)。
A、②在零时区,④在东西十二区,A错;
B、②位于北半球,④位于南半球,二者位于同一个经线圈,故②位于④的东北或西北方向, B对;
C、②④位于回归线上,有太阳直射现象,C错;
D、②位于东半球,④位于西半球, D错。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地图上的分向和经纬网定位。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曾经是福建省某乡村生态恶化、居民贫困的真实写照。从1983年起,该乡村一直探索符合南方生态修复的路子。如今,荒山逐渐变成了林草满山,果木飘香的风景名胜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造成该乡村“田瘦”的原因是( )
A. 草场退化B. 水土流失C. 河水浑浊D. 土地沙化
7. 在生态修复中,当地探索出的“路子”是( )
A. 恢复林草植被B. 增施有机肥C. 建设人工草场D. 完善水利设施
8. 该乡村“林果山”上最有可能栽种( )
A. 苹果树B. 柑橘树C. 油棕树D. 椰子树
【答案】6. B 7. A 8. B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田瘦”说明土壤的肥力下降,肥力下降是由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因此“田瘦”的原因是水土流失,B项正确。故选B。
【7题详解】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生态修复中,当地探索出的“路子”是恢复林草植被,这样才能让荒山变成“林草满山,果木飘香的风景名胜区“,A项正确。故选A。
【8题详解】
福建省地处亚热带地区,”林果山“上最可能栽种亚热带作物。苹果属于温带作物,油棕和椰子属于热带作物,柑橘属于亚热带作物,B项正确。故选B。
【点睛】常见的热带水果有芒果、椰子、香蕉;常见的亚热带水果有柑橘;常见的温带水果有苹果、葡萄。
欧洲某区域,大致位于北纬53°~55°、东经8°~12°,平均海拔约15米。如表示意该区域某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区域主要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
10. 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
A. 种植业B. 乳畜业C. 渔业D. 林业
【答案】9. B 10. B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从材料及表中数据可知,该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全年温暖湿润,该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B。
10题详解】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最为典型,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全年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故选B。
【点睛】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最为典型。
我国各地农民按照自己的经验,灵活运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活动,总结了许多与节气相关的农业谚语,如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地球运动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自此之后,北半球白昼增长,进入隆冬时节,判断此节气是( )
A. 立冬B. 大雪C. 冬至D. 大寒
12. 苏浙一带是“麦到小满日夜黄”,而华北一带则是“麦到芒种谷到秋”。影响两地麦类作物收获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B. 降水C. 地形D. 水源
【答案】11. C 12. A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由资料“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自此之后,北半球白昼增长,进入隆冬时节”可知,次日之后,北半球白昼增长,冬至日是北半球白昼最短的时候,次日后白昼逐渐增长,故选C。
【12题详解】
江苏、浙江一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华北一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我国的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影响两地麦子收获时间不一样的主要是苏浙一带纬度低,气温高,收获时间早,华北一带纬度高,气温低,收获时间较晚,A正确。降水、地形、水源对麦类成熟期影响不大,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的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等地理意义,冬至日是北半球白昼最短的节气,影响农作物收获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突然觉出‘凉爽’的一刹那,我怔了一怔。一瞬之间,不可思议,永远汗流浃背的身体干了……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结束……”(引自作家张承志描写北京市某一节气的散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3. 该节气是()
A. 春分B. 夏至C. 立秋D. 小雪
14. 这时的北京()
A. 柳絮纷飞B. 秋高气爽C. 雪花飘飘D. 玉兰花开
【答案】13. C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描述可知,该节气是位于由高温到凉爽的过度阶段,春分和夏至都是气温升逐渐升高的节气,立秋节气是气温由高到低,有炎热到凉爽的节气,小雪节气是由凉爽到寒冷的节气。所以选C。
【14题详解】
北京位于暖温带,立秋时节是有夏季进入秋季的时间,所以此时北京是秋高气爽的天气。故选B。
【点睛】春季为3、4、5月份;夏季为6、7、8月份;秋季为9、10、11月份;冬季为12、1、2月份。
我国是柑橘种植的起源地之一。柑橘通过多种途径向外传播。图为我国柑橘传播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我国柑橘的传播( )
A. 向西到欧洲B. 向东到非洲
C. 经太平洋到大洋洲D. 经印度洋到南美洲
16. 柑橘种植区( )
A. 南半球多于北半球B. 西半球多于东半球
C. 主要分布在北温带D. 集中在高纬度地区
17. 柑橘的传播可以( )
A. 增加原产地的年降水量B. 改变传入地的热量条件
C. 促进世界农业技术进步D. 消除地域发展水平差异
【答案】15. A 16. C 17. C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柑橘的传播向西到欧洲地中海沿岸,A正确。向西到非洲,B错误。经大西洋、印度洋到大洋洲,C错误。经大西洋到南美洲,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柑橘种植区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东半球多于西半球,AB错误。柑橘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北温带,C正确。集中在中纬度地区,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柑橘的传播可以促进世界农业技术进步,C正确。不能增加原产地的年降水量、改变传入地的热量条件、消除地域发展水平差异,ABD错误。故选C。
【点睛】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18. 下图是某区域海洋和陆地等温线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同纬度地区的气温海洋高于陆地B. 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气温分布
C. 该图反映的是1月气温分布D. 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7月气温分布
【答案】D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同纬度地区的气温陆地高于海洋,A错误。该图气温往北递减,因此纬度应为往北递增,所以反应的是北半球气温分布,B错误。1月份,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而图中同纬度地区的气温陆地高于海洋,C错误。7月份,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图中同纬度地区的气温陆地高于海洋,D正确。故选D。
19. 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督教的经典为《圣经》
B.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宗教
C. 佛教活动的场所叫清真寺
D. 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南亚
【答案】A
【解析】
【详解】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A正确;基督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B错误;伊斯兰教的场所叫清真寺,C错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地区,佛教发源于南亚地区,D错误;故选A。
20. 下图所示等温线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南半球海洋上 1 月份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世界气温分布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详解】根据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南半球的等温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据图可知A、B项是南半球等温线,1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故A项正确。
【点睛】该题考查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和等温线图的阅读。读图分析即可。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B. 海陆因素
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
22. 下列诗句不是反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的是
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D.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答案】21. A 22. C
【解析】
【分析】根据镜像气候的基本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21题详解】
纬度位置是影响季候的基本因素,故选A。
【22题详解】
C项中影响气候的因素为纬度位置,故选C。
【点睛】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
荷兰面积狭小,地势低平,四分之一左右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易受海潮入侵。从前欧洲流传这样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下图示意荷兰风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荷兰具有的特点是( )
A. 国土面积广大
B. 地势高起伏大
C. 平均海拔较低
D. 平均海拔较高
24. “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这句话说明了地理与哪方面的关系密切( )
A. 生产建设B. 科学研究
C 风土人情D. 传统习惯
25. 荷兰传统风车的主要作用是( )
A. 旅游观光B. 风力发电
C. 碾磨谷物D. 抽水造陆
【答案】23. C 24. A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由材料荷兰面积狭小,地势低平,四分之一左右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易受海潮入侵可知,荷兰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题详解】
“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这句话说明了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体现地理与生产建设的关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由材料欧洲流行的“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说明风车在生产中起的作用是抽水造陆地,这是因为荷兰地势低平,国土面积小,利用风车来抽水造陆,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这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作用是局部的。
二、综合题(共5小题,共35分)
26.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该点一年中有______次太阳直射现象,从纬度划分看,B点位于______度。
(2)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______半球。
(3)C点位于A点的______方向。
(4)地球由公转轨道甲处向乙处运动中,西安市的白昼将变______(长或短)。
(5)同学们注意过学校旗杆的影子长短吗?地球公转运行至图二中______位置处,我们学校正午时旗杆的影子最长。
【答案】26. ①. (30°S,60°E) ②. 0(零) ③. 低纬 27. 东 28. 正西 29. 长 30. 丁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区域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经纬网定位、定向、半球的划分、太阳直射的位置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应为南极俯视图一部分,两条经线间相差30°,故A点位于0°经线以东两格,经度应为60°E,纬度为30°S,故A点的经纬度是(30°S,60°E)。该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外,一年中无太阳直射现象。从纬度划分看,B点位于(0°~30°)之间的低纬度。
【小问2详解】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A点(60°E)位于东半球。
【小问3详解】
图中显示,C点和A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判断,C点位于A点的正西方向。
【小问4详解】
地球由公转轨道甲处春分向乙处夏至运动中,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西安市的白昼将变长。
【小问5详解】
当地球公转运行至图二中丁冬至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我们学校正午时旗杆的影子最长。
27. 图甲表示亚欧大陆北纬30°—60°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乙表示四种气候类型,读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④气候类型是______,其在图甲中主要分布______地(填字母)。
(2)B、C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______。(填字母)
(3)西安市的气候类型和乙中______地(填序号)大致相当
(4)写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北京和东京纬度相当,但夏季北京比东京热,冬季北京比东京冷。主要影响因素:______。
②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则冬季漫长,多冰雪。主要影响因素:______。
【答案】27. ①.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 D
28. B 29. ③
30. ①. 海陆位置 ②. 纬度位置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亚欧大陆北纬30°—60°的气候类型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图乙中④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在图甲中主要分布D地中纬度大陆内部。
【小问2详解】
B、C 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B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小问3详解】
西安市的气候类型和乙中③地大致相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小问4详解】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因素等。纬度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海陆因素:距海近,降水多,温差小;距海远,降水少,温差大。地形因素:地势(海拔)高,气温低;地势(海拔)低,气温高。山地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北京和东京纬度相当,但夏季北京比东京热,冬季北京比东京冷,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则冬季漫长,多冰雪,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28. 美美在根据暑假东南亚自由行的见闻写旅行日志时,遇到了不少疑惑,能帮帮她吗?
(1)乘船到达新加坡,正好看见一艘从中国开往欧洲的货船通过①地著名的______海峡。一路北上到达曼谷、万象等城市。发现行进的方向逆流而上。原因是______
(2)在新加坡游玩时,刚刚还艳阳高照,转瞬间倾盆大雨,这种降水的类型为______(选填“地形雨”“锋面雨”或“对流雨”),根据气候资料图分析当地气候的特征是______。
(3)在巴厘岛游玩时,原定的酒店在阿贡火山旁,因地壳活动的持续增强有可能造成火山喷发,美美换了家店入住。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当地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
据《联合早报》消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3月16日宣布,两国签署再生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促进印尼再生能源制造业的发展,以及两国之间的电力交易项目。双方也计划促进太阳能发电场和电池储能系统发展来支持印尼出口绿色电力在内的能源,以及在可行时出口氢和氨。
(4)美美在旅行过程中,发现国际合作非常重要。结合上方材料,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的合作属于“______”。
【答案】28. ①. 马六甲 ②. 地势北高南低
29. ①. 对流雨 ②. 全年高温多雨
30.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31. 南北对话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东南亚地区图和新加坡气候类型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点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东南亚是连接亚洲、大洋洲与太平洋、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乘船到达新加坡,正好看见一艘从中国开往欧洲的货船通过该地著名的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该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因此一路北上到达曼谷、万象等城市,发现行进的方向逆流而上。
【小问2详解】
在新加坡游玩时,刚刚还艳阳高照,转瞬间倾盆大雨,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蒸发旺盛,这种降水的类型为对流雨,从图中可知,该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小问3详解】
印度尼西亚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小问4详解】
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新加坡属于发达国家,印度尼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其合作属于“南北对话”。
29.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及“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A大洲中的②山脉还会不断“长高”,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进行解释:因为②山脉是由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仍在不断的运动中。①附近的海域面积未来会不断______(扩大\缩小)
(2)读图,李村、王村、刘庄三个聚落呈______状分布。三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答案】29. ①. 亚欧 ②. 印度洋 ③. 缩小
30. ①. 条带 ②. 王村 ③. 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解析】
【分析】本题以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和聚落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板块运动的影响、聚落的形状及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A亚洲中的②喜马拉雅山脉还会不断“长高”,原因在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造成的。①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面积不断缩小。
【小问2详解】
由“聚落分布示意图”可知,李村、王村、刘庄三个聚落呈条带状分布。如果三个聚落为乡村,其中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的是王村,原因在于王村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更充足,交通便利。
30.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40°N沿线地区地理环境多样、物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下图为40°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
(1)图中40°N线穿越亚洲和 ,穿过的地形类型以 为主,东西跨经度约180°,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下图是沿线部分地区自西向东夏季的典型景观照片,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40°N沿线西部沿海地区是世界上无花果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下图中最适宜种植无花果的气候类型是 (填字母),该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 。
(3)阿拉尔农垦区位于 (地形区)东侧,海拔高度的范围为 ,年降水量不足150mm,依靠山地冰雪融水补给而成为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绿洲,也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喜光热)生产基地。阿拉尔农垦区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选择填空)
①晴天多,光照强 ②深居内陆,地势低平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华北平原是重要的冬小麦产区,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的夏季收获,春季进入幼苗旺盛生长期,需水量较大。下表为华北平原某地气象数据。
(4)春旱是影响冬小麦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读表,从气温、降水、风速等角度说明该地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
【答案】(1)欧洲;高原(高原、平原/高原、盆地);海陆分布(水分/降水)。
(2)B;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3)帕米尔高原 ;1000-2000米;B。
(4)春季气温回升,降水量较少,风速较大,蒸发量较大,作物生长需水量较大,易发生春旱。
【解析】
【分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东西跨距最长、南北跨纬度最广,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大部分地区离海远,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40° N线穿越亚洲和欧洲,沿线穿过的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图中沿线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多,景观依次是荒漠-草原-森林,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
(2)根据无花果的生长条件可知,适合在夏季高温少雨的气候环境中生长,图中B最适宜种植无花果,该气候类型具有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特征。
(3)读图可知,阿拉尔农垦区位于帕米尔高原东侧,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之间,棉花喜欢光照充足,水源充足的生长环境,故①③符合;故选B。
(4)读图分析可知,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降水量较少,风速较大,蒸发量较大,作物生长需水量较大,易发生春旱。
【点睛】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C)
0.5
1.1
3.7
7.3
12.2
15.5
16.8
16.6
13.5
9.7
5.1
1.9
降水量(mm)
61.0
41.0
56.0
51.0
570
74.0
82.0
70.0
70.0
63.0
71.0
72.0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日均最高气温
13℃
28℃
25℃
8℃
日均最低气温
3℃
18℃
15℃
-1℃
平均降水量
93mm
372mm
166mm
63mm
平均风速
3.4米/秒
1.5米/秒
2米/秒
2.8米/秒
陕西省西安市第三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第三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9页。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共10页。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