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测试卷(一)(试题)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展开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7分)
1.地球对人类是那样 hé ǎi( ),那样 kang kǎi( ),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 gòng xiǎn( )。
2.央视春晚上,几百名穿着漂亮 yī shang( )的小演员 líng lì( )可爱,表演 chún shú( ),赢得了观众排山倒海般的掌声,为整个演出pǔ xiě( )了一曲动人的篇章。
二、选择题。(14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迂回(yū) 妩媚(fǔ) 忐忑(tan)
B.勾勒(lè) 绷紧(bēng) 掀开(xiān)
C.弦乐(xián) 菜畦(qí) 俨然(yán)
D.狰狞(níng) 曝晒(bà) 驰骋(chěng)
2.下列词语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别出新裁 别枝惊鹊(横斜的) B.跌跌撞撞 全神贯注(集中)
C.波浪涛天 排山倒海(推开) D.粉身碎骨 掉尾而斗(垂下)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②那雕像 在操场上,雄伟壮观。
③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在蓝色天空的衬托下鲜明地 着。
A.屹立 矗立 耸立 B.屹立 耸立 矗立
C.耸立 屹立 矗立 D.矗立 屹立 耸立
4.下列句子中,分号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B.他们思虑着:哪些溪涧在山洪到来时不好通过,就架起桥梁;哪些人家离河太远,就挖下水井;哪些水井靠近大路,又在水井上加井盖。
C.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又冷又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D.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喜欢的一首诗之一就是《书湖阴先生壁》。
B.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C.老人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候地补充着。
D.通过这位老人的故事,使我领悟到青山不会老的道理。
6.表示“说”的词语有很多,请选择最恰当的,将序号填入括号里。(4分)
A.念念有词 B.赞叹不已 C.辩论 D.议论纷纷 E.提议 F.解释
老师捧着一摞新书走进教室,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了。“奖品?”“礼物?”大家( )。老师微笑着( ):“在前不久学校举行的观后感比赛中,我们班有12位同学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这次的奖品都是大家喜欢的书。”“哇!真厉害!”同学们( )。获得一等奖的小语同学( ):“这些奖品就放在图书角给大家读吧!”“同意!”“没问题!”其他获奖的同学一致赞同。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读散文,要体会作者写景时融人的情感。老舍描写“那些小丘的线条是 ,就像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 。”的美景,表达了 。读小说,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穷人》开头描写了“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这样的描写表现了 。(6分)
2.“ ,还来就菊花”是孟浩然与友人的美好约定;“一水护田将绿绕, ”是王安石想象的山水有情;“ ,视死忽如归”是曹植对英雄的讴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是红军战士们的大无畏精神。(4分)
3.鲁迅曾经用一句话激励我们勇敢地去斗争,去开辟新的道路,他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2分)
四、语文与生活。(7分)
“阅读时光”
随手拍摄影大赛
大赛自四月开办至今,已收到不少读者的精彩作品。我馆拟筹备“阅读时光”随手拍展览。大赛投稿时间延长至2024年1月30日。优秀作品将在我馆展览会上进行展示。
投稿内容:围绕“阅读时光”主题进行拍摄
投稿方式:发送图片原文件及作者姓名、联系方式至邮箱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5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300元
三等奖(3名):奖金200元 优秀奖(10名):奖金100元
主办单位有权展出和宣传所有参赛作品。不再另付稿酬。
厦门市图书馆文明创建小组(宣)
1.本次摄影大赛的主题是 ,投稿需要发送的资料有 ,参赛的优秀作品将在 进行展示。(3分)
2.根据以上海报通知,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展览上所展示的照片是读者的投稿。
B.摄影大赛原本就定在2024年1月30日截稿。
C.参赛者如果获奖,除了获得奖金外,还能得到一定的稿酬。
D.主办单位无权展出参赛作品。
3.请你写一句和读书有关的名言或诗句。(2分)
。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0分)
(一)即将灭绝的锯鳐(yá)(13分)
①你在海底潜水的时候,说不准会看到一把“锯子”。美国的潜水爱好者大卫·波耳看到了这样一把“锯子”,他下意识地想去抓那把“锯子”,那把“锯子”却突然朝他冲了过来,他吓坏了,仔细一看,才发现那是条长着“锯子”的怪鱼。
②这种长着“锯子”的怪鱼名叫“锯鳐”,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锯鳐的上嘴唇变得很扁长,两边长着像锯齿般的尖。它的“锯子”最长的可达20厘米。锯鳐的外形酷似鲨鱼,但锯鳐和鲨鱼之间的主要差别是锯鳐的体型较小,而且锯须上有两个坚硬的鬃。
③锯鳐通常在海水和淡水中交替生活,而澳大利亚的淡水锯鳐则完全栖息在河口或河流上游,距离海洋有100公里之远。我国的台湾海峡曾出现过一种尖齿锯鳐,但现在早已不见了踪影。近几年来,我国的淡水水域和海洋里都没有发现锯鳐,但在一些城市的水族馆里还可以看见锯鳐的奇特身影。
④锯鳐的捕食方式十分独特。它们将嘴上的“锯子”在水里使劲地搅动,从它们身旁游过的小鱼就会陆续遭殃。它们用长剑般的“锯子”顶端把猎物击伤,然后利用其锯齿形的嘴部不断来回撕扯猎物,就像用锯子锯木头一样,将猎物完全挫伤之后,它们就开始慢慢享用无力逃脱的美食。
⑤锯鳐的经济价值极高。肉质鲜美,皮可制革,鳍为高级鱼翅,所以渔民们大肆捕捞锯鳐,致使锯鳐到了快被人类斩尽杀绝的地步。1996年锯鳐还只是濒危海洋物种,如今已升级为极危物种了。它们一度广泛出现于地中海和大西洋东部,现在,锯鳐的所有种类从欧洲完全消失了。在西非的情况尚不明朗,但肯定是极危级,有时,西非的渔民还能捕捞到。美国的科学家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分布在美国的锯鳐数量已经下降了99%,残存的锯鳐仅仅生活在佛罗里达的一些水域里。
⑥锯鳐的生长速度较慢,成熟也较晚,而且产下的幼体极易受到其他食肉鱼类的攻击,加上人类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所以,锯鳐的灭绝也为时不远了。
1.第①自然段从大卫·波耳发现怪鱼的事例说起,有什么好处?(2分)
。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填写,概括本文内容。(3分)
这篇短文分别从 、生活环境、 、经济价值、 等方
面对锯鳐的生活作了详细的介绍。
3.写出文章第②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一例说说其表达作用。(5分)
说明方法: 。
举一例及作用:
。
4.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中的加点词“濒危”和“极危”能否调换?请说说理由。(3分)
(17分)
①大伯曾是一名志愿军,1951年1月初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时,他是连长。那天,他接到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在限定时间内将一批军用物资送到战火正酣的前线去!//
②当晚,在甲屯里附近的铁路桥旁,大伯带人拦截了一列火车。打开车门的瞬间,他怔住了:火车上有三十几名从前线运下来的伤员,他们身上缠着绷带,倚靠在车厢壁上。但是,他还是咬着牙说:“对不起,这列火车被征用啦!”这时,从车厢后面挤过来一个女军人,拒绝说:“不行,他们都是重伤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要尽快把他们送到后方去。”他说:“可是,不赶快把这批武器弹药、食品、药品送到前线,将会有更多战士失去生命!”她却瞪着他:“我不管,我有责任保护这些重伤员。你执行任务,我也执行任务,你为什么非要中断我的任务?”他不敢瞅她,也不敢瞅那些脸上写满痛苦的伤员……
③凄苦的北风像饥饿的猩猩在咻咻地吼叫,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
④正当大伯左右为难之际,一个伤员从担架上咕咚滚下来。他艰难地睁开肿胀的双眼说:“都别争了,我叫夏天光,是116师团参谋,所有人都听我的。前方战事要紧,全部下车。”
⑤即刻,那些东倒西歪的伤病员们纷纷行动了起来。有的伤员用手臂支撑着身体挪下了火车,有的伤员艰难地翻动身体滚下了火车,有的伤员匍匐着爬到车厢门口掉下了火车,还有不能动的伤员在担架上呻吟着,让战友抬他下火车……
⑥很快,车厢被清空了。//
⑦大伯急忙带领战士装好物资,叮嘱他们在原地等着列车返回。火车一路鸣笛,准时将物资送向了战火纷飞的前线。//
⑧从前线返回,他指挥列车驶向那座桥。他跳下火车,四下张望。脚下只有焦黑的泥土、沙石与泥浆四溢的弹坑,还有冒着浓烟的金达莱枯枝。
⑨“人呢!”他喊。他把嗓子都喊哑了。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下来。“都死啦!炸死啦!敌人的飞机,一颗燃烧弹,就把这些孩子全都炸死啦!多好的孩子啊!”一位朝鲜阿妈妮趔趄着走来告诉了他这个噩耗。/
⑩几十年过去了,大伯九十多岁了。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大伯留下遗言:“我有个愿望,死后要把我埋在那座桥头,和那些牺牲的战士在一起。不要给我立碑。我不要名字!在朝鲜战场牺牲的那么多志愿军战士,很多都是无名英雄!”//
1.短文用“/”将小说分成了五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把情节图补充完整。(3分)
2.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加点词的意思,再根据要求完成练习。(6分)
①正当大伯左右为难之际,一个伤员从担架上咕咚滚下来。
②一位朝鲜阿妈妮趔趄着走来告诉了他这个噩耗。
(1)句①中大伯“左右为难”,是因为 。
(2)句②中的“噩耗”指 。
3.读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这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写出了当时天气的寒冷 B.突出了当时战况的紧急
C.反映了大伯内心的坚定 D.暗示了伤病员牺牲的结局
4.短文第⑤自然段,既有人物群体描写,又有个体描写,这种写作方法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5.给本文拟一个题目,加在文章开头的横线上。(2分)
六、习作。(30分)
题目:我变得 了
提示:同学们,不知不觉中,你们已经长大了,和过去相比,是不是更有自信了?是不是更懂得关心他人了?……根据自己的经历,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习作。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并将阅读中学习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2.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和蔼 慷慨 贡献 2.衣裳 伶俐 纯熟 谱写
二、1. B 2. B 3. A 4. C 5. B 6. D F B E
三、1.那么柔美 只用绿色渲染 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 作者的无限热爱与赞叹 桑娜的勤劳能干 2.待到重阳日 两山排闼送青来 捐躯赴国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3.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四、1.阅读时光 图片原文件、作者姓名、联系方式 厦门图书馆展览会上 2.A 3.示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五、(一)1.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即锯鳐;并交代了锯鳐的最鲜明的特征,即长着“锯子”;以生活事例说起,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外形特征 捕食方式 生存现状 3.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示例:“两边长着像锯齿般的尖”,打比方,将“锯鳐两边的尖”比作“锯齿”,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锯鳐两边的尖的形状特征。 4.不能,“濒危”是临近危境,“极危”是极度危险,即将灭绝,其程度比“濒危”更重,写出了锯鳐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二)1.征用火车 完成任务 得知噩耗 2.(1)征用火车,伤病员将不能回后方得到及时救助;不征用,就无法在限定时间内将物资送到前线 (2)伤病员们都牺牲了
3.C 4.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从整体上写出了伤病员们服从命令、顾全大局的品质,又从个体上写出了伤病员虽伤情严重但勇于献身的精神。5.英雄无名
六、略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期末综合测试卷(试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测试卷(试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汉字积累屋,句子训练营,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课文内容回顾,语言实践园,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妙笔生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综合素质绿色评价活动(试题)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素质绿色评价活动(试题)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共2页。
期末阶段测试卷(一)(试题)-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期末阶段测试卷(一)(试题)-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语境写词语,认真读题,按要求作答,选择题,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阅读理解,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