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易错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展开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台冰箱高约20( )。
(2)一部手机厚度约1( )。
(3)一头猪重约150( )。
(4)小红步行上学约需要15(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飞机每小时飞行约900( )。
(2)一本美术书厚约5( )。
(3)一头成年象重约8( )。
(4)学生系红领巾用时约20( )。
3.天天有一根铅笔长18厘米,用了一段时间后,剩下的长度如图,他用了( )毫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明的身高是124( )。
(2)小红每天大约睡10( )。
(3)小刚的体重约35( )。
(4)一辆卡车载重5( )。
(5)一辆出租车每天大约行驶300( )。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红红吃午饭用了20( );
翻一页书用时1( );
一根黄瓜长30( );
妈妈每天工作8( );
学校的跑道一圈大约长400( );
一辆卡车载质量8( )。
6.周末,刘老师去体育场晨跑,体育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是400米,刘老师围着环形跑道跑了2圈,还差( )米是1千米。
7.有一根彩带,对折、对折、再对折后,量的长度是5厘米,原来的彩带长( )分米。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苹果约重220( ) 一头犀牛约重3( ) 一辆货车可载货4( )
小红的身高是130( ) 数学书厚7( ) 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
10.一根铅笔长10厘米6毫米,用去了6毫米,还剩( )厘米。
11.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的长度是5分米,这根绳子的总长是( )米。
1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 )边形,都有4个( )角;长方形的对边( ),正方形的( )都相等。
13.四边形有( )条边,( )个角;在长方形和正方形中,( )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 )角。
14.下图信封内的图形有可能是( )形,还有可能是( ) 形,不可能是( )形,也不可能是( )形。
15.2分15秒=( )秒 140秒=( )分( )秒
16.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 )。时针走1圈的时间是( )小时,分针走1圈是( )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 )。
17.钟面上有( )个大格,有( )个小格。 分针从6走到9,经过了( )分,秒针走一圈是( )秒,分针走3圈,时针走( )大格。
二、判断题
18.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积是990。( )
19.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
20.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2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一段长8分米,原来绳子长16分米。( )
22.一头牛重500千克,4头这样的牛重2吨。( )
23.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积最大是五位数。( )
24.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积最大是三位数。( )
25.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不为零),积一定还是三位数。( )
26.一个三位数乘9,积一定不是三位数。( )
27.750×4的积的末尾只有2个0。( )
28.把4米5分米长的绳子剪成5分米长的短绳,可以剪成9段。( )
29.教室门的高是1米90厘米,也就是1米90分米。( )
30.时、分、秒,米、分米、厘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
31.1400千克比1吨重40千克。( )
32.因为796接近800,所以的积大约是2400。( )
33.一部点读机398元,买5部这样的点读机2000元足够。( )
34.算式的实际结果比估算结果大。( )
三、计算题
35.估算。
298×3≈ 702×6≈
36.估算。
238+421≈ 466-198≈ 295×3≈ 321×6≈
37.估算。
201×9≈ 186+213≈ 904-593≈ 497×6≈
38.估算。
86×9≈ 205×8≈ 246×4≈
39.估算。
198×2≈ 490×3≈ 503×6≈
40.估算。
400-303≈ 203+598≈ 4×297≈
41.估算。
578+106≈ 600-236≈ 517+438≈ 840-296≈ 763-308≈
512×7≈ 903×4≈ 610×3≈ 141×7≈ 149×3≈
42.估算。
498×6≈ 174×4≈ 412×3≈
286×5≈ 932×2≈ 315×7≈
四、解答题
43.先选择算法,再列式解答。
孩子们: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口算、笔算、估算,请你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
①三年级有268名学生,给每人买一瓶3元的矿泉水,大约需要多少钱?我用( )算解决最合适。
②电影院的巨幕影厅每排有30个座位,共9排,三年级268名学生能坐下吗?我用( )算解决最合适。
③全校6个年级,如果每个年级都有268名学生,那么全校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我用( )算解决最合适。
44.东风小学358名师生郊游,租9辆限乘42人的大巴车够吗?
45.电影院有278个座位,每天放映4场电影。每天最多能有多少人看电影?
46.弟弟身高142厘米,姐姐身高162厘米,姐姐比弟弟高多少厘米?合多少分米?
47.明明的爸爸身高180厘米,妈妈的身高比爸爸矮2分米,妈妈身高多少厘米?
48.超市运进4000千克大米,用一辆载重质量为2吨的货车运,几次运完?
49.一辆自重4吨的卡车,车上装了质量为2200千克的货物,这辆卡车在运输途中要经过一座限重为6吨的桥,这辆卡车能安全通过吗?
50.用下面这两辆车运12吨水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恰好能运完这12吨水果?
大车:载质量5吨 小车:载质量2吨
51.一根长为4分米的木条,要把它锯成长为5厘米的小段,可以锯成几段?一共要锯几次?
52.一根蜡烛长2分米,烧去13厘米后,这根蜡烛还剩多少厘米?
53.用“图示法”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的和倍问题。
饲养场里白兔和灰兔共养了32只,养的白兔只数比灰兔的4倍多2只,白兔和灰兔分别养了多少只?
54.小凯和朋友们去采摘,摘了草莓35筐,是樱桃的4倍多3筐,他们摘了多少筐樱桃?
55.果园里有梨树和苹果树共120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倍,苹果树有多少棵?
56.妈妈买回一些草莓和6个苹果,草莓的个数比苹果的5倍少6个,草莓有多少个?
57.学校竹笛队有75人,舞蹈队有88人,篮球队的人数是竹笛队和舞蹈队总人数的3倍,篮球队有多少人?
58.先画出钟面上的指针,再填空.
采摘活动时间表
同学们9:05从学校出发,( )到达采摘园,差( )秒到( )时结束采摘,路上用了( )分钟
参考答案:
1.(1)分米/dm
(2)厘米/cm
(3)千克/kg
(4)分钟/分
【分析】(1)1台冰箱是比较高的,根据数据20,选择分米作单位;
(2)一部手机的厚度不大,根据数据1,应选择厘米作单位;
(3)一头猪是非常重的,根据数据150,选择千克作单位;
(4)学校离家的距离一般不是特别远,根据数据15,应选择分钟作单位。
【详解】(1)一台冰箱高约20分米。
(2)一部手机厚度约1厘米。
(3)一头猪重约150千克。
(4)小红步行上学约需要15分钟。
2.(1)千米/km
(2)毫米/mm
(3)吨/t
(4)秒/s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所以计量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生活中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量比较短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所以计量一本美术书厚度用“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生活中40名三年级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所以计量一头成年象的重量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生活中打一个喷嚏,眨一下眼睛,走一步路,咬一口食物,说出一个词等用大约是1秒,所以计量学生系红领巾用时用“秒”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1)飞机每小时飞行约900(千米)。
(2)一本美术书厚约5(毫米)。
(3)一头成年象重约8(吨)。
(4)学生系红领巾用时约20(秒)。
3.103
【分析】剩下铅笔的长度是77毫米。1厘米=10毫米,据此把铅笔长度换算成用毫米作单位的数,再减去铅笔剩下的长度,即可算出天天用了多少毫米。
【详解】18厘米=180毫米
180-77=103(毫米)
天天有一根铅笔长18厘米,用了一段时间后,剩下的长度如图,他用了(103)毫米。
4.(1)厘米/cm
(2)小时/h
(3)千克/kg
(4)吨/t
(5)千米/km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生活中食指宽大约1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结合数据124,所以计量小明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生活中1小时可以睡一个短暂的午觉,可以做一顿简单的晚餐,可以追一集喜欢的电视剧;结合数据10,所以计量小红每天大约睡觉时间用“小时”作单位比较合适。
在生活中,1袋食盐的重量是500克,两袋盐的质量是1千克,结合数据35,所以计量小刚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生活中40名三年级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结合数据5,所以计量一辆卡车载重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结合数据300,所以计量一辆出租车每天大约行驶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1)小明的身高是124(厘米)。
(2)小红每天大约睡10(小时)。
(3)小刚的体重约35(千克)。
(4)一辆卡车载重5(吨)。
(5)一辆出租车每天大约行驶300(千米)。
5. 分钟/min秒/s厘米/cm小时/h米/m吨/t
【分析】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红红吃午饭的时间用“分钟”作单位,计量翻一页书的时间用“秒”作单位,计量一根黄瓜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计量妈妈每天的工作时间用“小时”作单位,计量学校跑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计量一辆卡车的载重用“吨”作单位,据此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得:红红吃午饭用了20分钟;翻一页书用时1秒;一根黄瓜长30厘米;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学校的跑道一圈大约长400米;一辆卡车载质量8吨。
6.200
【分析】体育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乘跑的圈数,即可算出刘老师跑了(400×2)米。1千米=1000米,用1000米减去刘老师跑的米数,即可算出还差几米是1千米。
【详解】400×2=800(米)
1千米=1000米
1000-800=200(米)
周末,刘老师去体育场晨跑,体育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是400米,刘老师围着环形跑道跑了2圈,还差(200)米是1千米。
7.4
【分析】将这根彩带对折3次,就是把这根彩带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5厘米,则原来的彩带长(8×5)厘米。1分米=10厘米,据此将原来的彩带长度换算成分米。
【详解】8×5=40(厘米)
40厘米=4分米
原来的彩带长4分米。
8. 克/g吨/t吨/t厘米/cm毫米/mm千米/km
【分析】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称一般物体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计量大宗货物,一般用吨作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填空即可。
【详解】一个苹果约重220克 一头犀牛约重3吨 一辆货车可载货4吨
小红的身高是130厘米 数学书厚7毫米 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
9. A 2
【分析】图中用直尺测量两个瓶子的高度,直尺上1小格是1毫米1大格是1厘米,A瓶的瓶下底在6厘米处,上底在4厘米上面1小格处,可知A瓶的高度是21毫米,B瓶下底在5厘米2毫米处,瓶上底在3厘米3毫米处,中间间隔1大格9小格,由此可知B瓶的高度是19毫米,比较21毫米与19毫米的大小即可知道哪个瓶子高些,21减19即可求出两个瓶子的高度差。
【详解】21毫米>19毫米
21毫米-19毫米=2(毫米)
如图中,A瓶和B瓶比一比高度,A瓶高一些,高出2毫米。
10.1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铅笔的长度减去用去的长度即等于还剩下的长度,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0厘米6毫米-6毫米=10厘米
一根铅笔长10厘米6毫米,用去了6毫米,还剩10厘米。
11.2
【分析】对折一次将绳子平均分成2段,对折两次后将绳子平均分成(2×2)段,每段长度×段数=绳子原来长度,据此列式计算,求出绳子原来的长度;1米=10分米,把分米换算成米,除以进率,据此将分米换算成米即可。
【详解】2×2=4(段)
5×4=20(分米)
1米=10分米,20分米=2米
所以这根绳子的总长度是2米。
12. 四 直 相等 四条边
【分析】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依此填空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填空如下: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都有4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点睛】熟练掌握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4 4 正方形 直
【分析】有四条边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四边形,比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四边形,四边形有4条边和4个角,长方形和正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条边的长度相等。
【详解】如图可知:有四条边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四边形,比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四边形,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再观察其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如下图):
发现在长方形和正方形中,(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
【点睛】熟练掌握长、正方形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三角 四边 长方 正方
【分析】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依此填空。
【详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
由此可知,信封内的图形有可能是三角形,还有可能是四边形;而漏出来的角不是直角,因此信封内的图形不可能是长方形,也不可能是正方形。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135 2 20
【分析】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详解】1分=60秒,所以:2分15秒=135秒 140秒=2分20秒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名数的换算,同学们要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
16. 秒针 12 60 1秒
【分析】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秒针最长最细,走得最快。在钟面上,一周分成12个大格,一个大格又分成了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秒针每过一小格分别是1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走1圈是12大格,是12小时。
【详解】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时针走1圈的时间是12小时,分针走1圈是60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1秒。
【点睛】此题考查了钟面的认识,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
17. 12 60 15 60 3
【解析】略
18.×
【分析】先要知道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再相乘计算出积,据此解答。
【详解】9×100=900
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乘积是900
故答案为:×
19.×
【分析】采用举例的方法进行比较判断,首先任意选取两个数,分别计算它们的积与和,再进行比较。题干中有“一定”的字样,只需举特例否定题意即可进行判断。
【详解】1+2=3,1×2=2,1和2的积比它们的和小,所以,两个数的积不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故答案为:×
20.×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分别计算出102×3、506×3的积,然后再根据计算出的积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102×3=306
506×3=1518
所以,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绳子平均分成2×2=4(份),计算原来的长度即可。
【详解】8×2×2=32(分米)
所以原来绳子长32分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分析】一头牛重500千克,4头这样的牛重就是4个500千克,用乘法即可求出这4头牛重多少千克,再根据1吨=1000千克,换算成用吨作单位即可。
【详解】500×4=2000(千克)
2000千克=2吨
所以,一头牛重500千克,4头这样的牛重2吨,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应用、质量的单位换算。
23.×
【分析】要使积最大,那么这个三位数与一位数都要是最大的,三位数最大是999,一位数最大是9,计算出积,再解答。
【详解】999×9=8991,积最大是四位数,所以这句话不对。
故答案为:×
【点睛】三位数与一位数的积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4.√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一位数是9,用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可得最大的积,从而判断出最大的积是几位数。
【详解】99×9=891,积最大是三位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采用极值法求出最大的积,进而求解。
25.×
【分析】由题目可知,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几位数,是由三位数与一位数的值的大小决定的,如300×2=600,积是三位数,如300×6=1800积是4位数,即可解题。
【详解】由分析可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知,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最小为100×1=100,最大为999×9=8991。
26.×
【分析】根据最小的三位数乘9,积是三位数;最大的三位数乘9,积是四位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一个三位数乘9,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运用。
27.×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从右往左依次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结果就和那一位对齐,要注意满十进位;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计算出750×4的的积,然后再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750×4=3000,所以750×4的积的末尾有3个0,而不是只有2个0。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
【分析】1米=10分米,4米就是4个10分米,依此将4米5分米化成分米,然后用这根绳子的总长度除以5,即可计算出剪成的段数,依此解答。
【详解】4米5分米=45分米
45÷5=9(段)
把4米5分米长的绳子剪成5分米长的短绳,可以剪成9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9.×
【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依次换算并判断即可。
【详解】90厘米=9分米
即1米90厘米=1米9分米
所以,教室门的高是1米90厘米,也就是1米9分米,故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0.×
【分析】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60;米、分米、厘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60;米、分米、厘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1.×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1400千克减1吨即可,1吨=1000千克,依此计算并判断。
【详解】1400千克-1吨=1400千克-1000千克=400千克,即1400千克比1吨重400千克。
故答案为:×
32.√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应将三位数估成整百十数或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依此计算并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796接近800,800×3=2400,所以的积大约是2400。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3.√
【分析】一部点读机的价钱×5=买5部这样的点读机需要的钱数,依此列式并采用估算法进行计算即可判断。
【详解】398元接近400元,且398元<400元
398×5≈2000(元),即398×5<2000元;
因此一部点读机398元,买5部这样的点读机2000元足够。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4.√
【分析】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较大,则积也较大;据此解答。
【详解】估算413×8时,把413看成410,再用410×8就是估算的结果;410<413,则410×8<413×8,所以算式的实际结果比估算结果大。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35.900;4200
【详解】略
36.660;270;900;1800;
【详解】略
37.1800;400;300;3000
【解析】略
38.810;1600;1000
【分析】乘法估算时,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这样较简便,估算的结果与准确结果相差也不是太大,据此解答。
【详解】86×9≈90×9=810
205×8≈200×8=1600
246×4≈250×4=1000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四舍五入”法来进行估算的能力。
39.400;1500;3000
【详解】略
40.100;800;1200
【详解】略
41.690;360;960;540;450;
3570;3600;1800;980;450;
【详解】略
42.3000;800;1200;
1500;1800;2100
【解析】略
43.(1)810元;用估算方法最合适;
(2)能坐下;用口算方法最合适;
(3)1608名;用笔算方法最合适。
【分析】(1)求三年级有268名学生,给每人买一瓶3元的矿泉水,用268×3,求出大约需要多少钱,用估算解决最合适,将268名学生估成接近整十数,看作270名学生进行计算。
(2)电影院的巨幕影厅每排有30个座位,共9排,用30×9得出结果,然后与268名学生比较,30乘9是整十数乘一位数,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所以用口算最合适。
(3)全校6个年级,如果每个年级都有268名学生,那么全校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用268×6,即可求出全校一共有多少名学生,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稍有难度,笔算不容易出错,所以选择笔算最合适。
【详解】(1)用估算方法最合适;
268×3
≈270×3
=810(元)
答:大约需要810元钱。
(2)用口算方法最合适;
30×9=270(个)
270>268
答:三年级268名学生能坐下。
(3)用笔算方法最合适;
268×6=1608(名)
答:全校一共有1608名学生。
44.够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辆大巴车限乘的人数×租车的辆数=可以乘坐的总人数,依此列式并计算,最后与去郊游的总人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42×9=378(人)
378人>358人,够
答:租9辆限乘42人的大巴车,够。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5.1112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电影院有多少个座位,则每放映一场就最多有多少人看电影,因此用电影院有座位的个数乘每天放映的场数即可,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278×4=1112(人)
答:每天最多能有1112人看电影。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6.20厘米;2分米
【分析】姐姐的身高减去弟弟的身高,可以算出姐姐比弟弟高(162-142)厘米。1分米=10厘米,据此把姐姐比弟弟高的厘米数换算成用分作单位的数。
【详解】162-142=20(厘米)
20厘米=2分米
答:姐姐比弟弟高20厘米;合2分米。
47.160厘米
【分析】1分米=10厘米,2分米是2个10厘米,等于20厘米,妈妈的身高比爸爸矮2分米,用爸爸的身高减20厘米即等于妈妈的身高,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分米=20厘米
180-20=160(厘米)
答:妈妈身高160厘米。
48.2次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将4000千克单位化为吨是4吨,1辆货车一次最多运2吨的大米,再用4除以2即可求出需要运输的次数。
【详解】4000千克=4吨
4÷2=2(次)
答:2次运完。
49.不能
【分析】求出整个卡车带货的总重量,再与桥的限重作比较,大于则不能安全通过,小于等于则可以。
【详解】2200千克=2吨200千克
4吨+2吨200千克=6吨200千克
6吨200千克>6吨
答:这辆卡车不能安全通过。
50.用大车运2次、小车运1次或都用小车运6次恰好能运完这12吨水果
【分析】根据运水果的吨数,以及每辆车运的吨数,将12拆成含有5和2的乘加算式,或根据“6×2=12”进行合理的安排即可。
【详解】2×5+2
=10+2
=12(吨)
2×6=12(吨)
答:用大车运2次、小车运1次或都用小车运6次恰好能运完这12吨水果。
51.8段;7次
【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先把4分米换算成40厘米,再根据总长度÷每段长度=段数,用40除以5得到可以锯成8段;由于两端不用锯,所以锯的次数比段数少1,用8减1即得到一共要锯的次数。据此解决。
【详解】4分米=40厘米
40÷5=8(段)
8-1=7(次)
答:可以锯成8段,一共要锯7次。
52.7厘米
【详解】1分米=10厘米,将分米换算成厘米乘进率10,先统一单位再利用减法计算即可解答。
【分析】2分米=20厘米
20-13=7(厘米)
答:这根蜡烛还剩7厘米。
53.画图见详解;26只;6只
【分析】根据题意可用一条线段表示灰兔的只数,则白兔的只数表示的线段比这样的4条线段还多2只,依此画图;
如果白兔减去2只,现在白兔与灰兔的总只数就相当于灰兔的(4+1)倍,因此用32只减2只后,再除以4+1的和,即可计算出灰兔的只数,然后用白兔和灰兔的总只数减灰兔的只数即可,依此解答。
【详解】
32-2=30(只)
灰兔:
30÷(4+1)
=30÷5
=6(只)
白兔:32-6=26(只)
答:白兔养了26只,灰兔养了6只。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倍的认识,明确灰兔和白兔的总只数所对应的总份数,是解题的关键。
54.8筐
【分析】先将多出的3减掉(35-3),求出樱桃的4倍是多少,再用除法求出一倍的量,也就是樱桃的数量。
【详解】(35-3)÷4
=32÷4
=8(筐)
答:他们摘了8筐樱桃。
【点睛】还可以根据樱桃与草莓的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55.30棵
【分析】因为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倍,所以梨树和苹果树的总量是苹果树的3+1=4倍,用除法即可得苹果树的棵数。
【详解】
答:苹果树有30棵。
【点睛】本题考查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关键是理解梨树和苹果树的总量是苹果树的3+1=4倍。
56.24个
【分析】苹果是6个,求6的5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比6的5倍少6个,用乘积再减6;据此解答。
【详解】5×6-6
=30-6
=24(个)
答:草莓有24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应用。
57.489人
【分析】根据题目,篮球队的人数是竹笛队和舞蹈队总人数的3倍,所以先将竹笛队和舞蹈队的人数相加,计算出的结果乘3则为篮球队的人数,即可解题。
【详解】(75+88)×3
=163×3
=489(人)
答:篮球队有489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法和乘法的意义,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
58. 10:00 20 11 55
【分析】根据钟表的认识,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时针刚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几分,就是几乘5分,即可画根据时刻画面出分针和时;一个大格,秒针走5秒,8到12差(12﹣8)×5=20秒到11时整;再根据时间的推算,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即可推出两表表示的时刻所经过的赶时间.
【详解】解:按如图给出的时间在钟表面上画出分针和时针:
(12﹣8)×5=20秒
10时﹣9时5分=55分
故答案为
10:00 20 11 55
【点评】此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及时间的推算.结束时刻﹣起始时刻=经过时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实践与创新,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认识东南西北》专项练习题: 这是一份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认识东南西北》专项练习题,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辨方向,我最行,说说贝贝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线,解决问题,说一说,填一填,小向导,填一填,邮递员叔叔送信的路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易错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易错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审题,填一填,仔细推敲,选一选,细心的你,算一算,看图列式计算,聪明的你,答一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