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测试题
展开下图为黄河某河段区域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酸雨污染D.湿地被破坏
2.防治该生态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植树种草 ③调整产业结构 ④防治水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山地面积占88.5%,最高峰牯牛降海拔1728m。境内石灰岩分布广,山上多松散的碎石和土层。本世纪初,全县陡坡多用于种植茶树,茶田一般在冬季翻地除草,春夏季节,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为治理水土流失,该县进行了水土保持区划,在五类不同的水土保持区内,采取不同的治理与开发措施,取得良好效果。下图为“石台县水土保持区划图”。据此完成3~4题。
3.水土流失对当地水环境的影响是( )
A.河流水位变化减小B.水库蓄洪能力加强
C.植被覆盖率降低D.河流含沙量增大
4.下列农业耕作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合理的是( )
A.植树造林B.修筑梯田
C.深耕保土D.增施有机肥
永和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境内梁峁重叠,沟壑纵横,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永和县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于2020年2月27日,经山西省政府研究同意,退出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下图为永和县境内黄河及地形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永和县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D.酸雨
6.为治理上述生态环境问题,缓坡修筑梯田主要改造的是( )
A.气候B.地形
C.植被D.水文
【能力提升】
“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梯田”调控技术是将生态与经济、保护与利用、治理与开发、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一项现代坡地生态农业技术。下图为采用该技术的梯田果园模式。据此完成7~8题。
7.该技术主要用于治理( )
A.土地荒漠化B.土地盐碱化
C.水土流失D.湿地破坏
8.该技术最适用于( )
A.内蒙古草原地区B.新疆干旱地区
C.黄土高原地区D.南方低山丘陵区
我国黄土高原最新的水土保持生态考察结果显示,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已从16亿吨减少到本世纪初的3亿吨左右,减幅达80%。据此完成9~10题。
9.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反映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 )
A.水资源综合利用B.上游水能开发
C.中游生态建设D.下游堤坝加固
10.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变化有利于(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减轻
B.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形成
C.华北平原洪涝灾害的缓解
D.黄河入海口附近三角洲的发展
输沙模数是指河流断面上单位面积所输移的泥沙量。下图为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甲流域输沙模数小的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高,流域面积小
B.林冠茂密加剧了雨水的冲刷能力
C.因地表枯落物阻碍,地表径流增加
D.地下根系增强了土壤入渗性能
12.图示区域输沙模数低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漠(下图)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沙漠地区,曾被誉为“世界沙漠暴雨中心”。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造沙漠工程。我国在治沙过程中摸索出了多项治沙技术,其中,沙丘“迎风坡种植灌木与草,背风坡洼地种植高大乔木”技术被普遍应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理,如今的毛乌素沙漠绿化面积超过80%。有人说“毛乌素沙漠已经彻底消失了”。但也有人说:“我们只是暂时困住了毛乌素沙漠。”
(1)简述毛乌素沙漠降水多的原因。
(2)分析沙丘“迎风坡种植灌木与草,背风坡洼地种植高大乔木”的合理性。
(3)试说明“毛乌素沙漠并未消失,只是暂时被人类困住了”这一观点的依据。
课后作业提升3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1~2.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沙地和沙漠分布面积较大,气候干旱,加之灌区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所以该区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B正确。该区域降水整体偏少,水土流失不是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A错误。酸雨主要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导致,酸雨污染不是该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C错误。该区域湿地面积不大,湿地破坏不是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D错误。故选B。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喷灌、滴灌技术,可减轻土地盐碱化,减轻土地荒漠化进程。因地制宜植树种草,封山育草,遏制沙漠扩张,有利于缓解土地荒漠化。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在不适宜发展农业的地区退耕还草,减轻土地荒漠化,①②③正确;防治水污染有利于改善水生生态环境,但对防治土地荒漠化影响不大,④错。故选A。
答案:1.B 2.A
3~4.解析:第3题,水土流失会使河流水位变化增大,A错误。泥沙淤积导致水库蓄洪能力减弱,B错误。植被不属于水环境,C错误。河流含沙量增大,D正确。故选D。第4题,农耕区要进行农业生产,植树造林会减少耕地面积,A错误。修筑梯田,可以降低坡度﹐减少水土流失,B正确。深耕会增加土壤疏松程度,容易产生水土流失,C错误。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D错误。故选B。
答案:3.D 4.B
5~6.解析:第5题,该地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境内梁峁重叠,沟壑纵横,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B正确;该地沟壑纵横,排水条件好,土地盐碱化不严重,A错;地处季风区,再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相比于水土流失而言,土地荒漠化不是当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C错;当地工业不发达,酸性气体排放量不大,酸雨危害不严重,D错。故选B。第6题,缓坡修筑梯田,改造了地形坡度,减缓地表径流速度,降低流水侵蚀,B正确;缓坡修筑梯田并未改造气候,A错;对植被和水文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改造的地理要素,C、D错。故选B。
答案:5.B 6.B
7~8.解析: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梯田”调控技术有效增加蓄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C正确;对于治理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作用不大,A、B、D错误。所以选C。第8题,内蒙古草原、新疆干旱地区水土流失很少,A、B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技术主要用于防治坡地水土流失,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不是坡地水土流失,C错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多为侵蚀残丘,坡度较大,适合用图示技术治理该地区的水土流失,D正确。所以选D。
答案:7.C 8.D
9~10.解析:第9题,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说明河流含沙量减少,黄河泥沙来源于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反映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中游生态建设,进行了水土保持,C正确。水资源综合利用、上游水能开发、下游堤坝加固和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第10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减轻,利于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A项因果关系颠倒,A错误。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形成是由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的,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不是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形成的原因,B错误。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河床泥沙减少,利于泄洪,利于华北平原洪涝灾害的缓解,C正确。黄河年均输沙量的减少,入海泥沙减少,河口泥沙沉积减少,不利于黄河入海口附近三角洲的发展,D错误。故选C。
答案:9.C 10.C
11~12.解析:第11题,输沙模数取决于侵蚀力与地面抗蚀力的对比关系,是反映流域水土流失的重要指标,据图可知,甲处南部支流流域的植被是以封禁26年的山杨、白桦为主,植被覆盖率高,地下根系发达,增强了土壤入渗性能,减少了地表径流,减轻了水土流失,使输沙模数小,故D正确;甲流域流程较长,有支流汇入,流域面积较大,故A错;林冠茂密会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能力,故B错;因地表枯落物阻碍,会减小地表径流,故C错。故选D。第12题,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山西省,流经黄土高原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区域输沙模数最高,冬季气温低,河流有结冰期,且降水少,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最弱,区域输沙模数最低,故D正确,B错。春秋季区域输沙模数比冬季要高些,故A、C错。故选D。
答案:11.D 12.D
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毛乌素沙漠位于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的边缘地带,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沙漠降水较多主要是因为鄂尔多斯高原以及其周围特殊的地理条件所致。结合图示可看出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分布着南北走向的贺兰山山脉,北部则是东西走向且呈现为弯月形状的阴山山脉,东部是南北走向的吕梁山、芦芽山等山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三面环山、向东南开口的喇叭口地形。在夏季7、8月份,由东南海面向北推进的东南季风,虽然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毛乌素沙漠边缘的时候已成“强弩之末”,但是因为这里特殊的三面环山的喇叭口地形,季风中携带的水汽便会在此产生汇流和辐合,造成大量的水汽堆聚。由于夏季气温高,水汽沿着山坡向上爬升作用强烈,从而产生了较大的降雨云系,使毛乌素沙漠有了相对于其他沙漠更多的降水。第(2)题,迎风坡种植植被一般是为了固沙或者降低沙速,背风坡种植植被一般是为了降低沙丘高度。迎风坡一般风力较大,蒸发较强,土壤水分条件较差,乔木难以存活,栽种灌木可以固沙,降低沙速,使沙丘不再向前移动,所以在迎风坡栽种灌木。背风坡一般风力较小,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需水量大的乔木可以存活,栽种耐旱乔木可以减小风速,削减沙丘高度,所以一般在背风坡栽种乔木。第(3)题,结合毛乌素沙漠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读图可知,毛乌素沙漠地处我国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区,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大;距冬季风源地近,大风天气多,风力作用强;且地处我国农耕区和畜牧区的过渡地带,人类活动影响还是很大;虽然植被有了一定的恢复,但当地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对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答案:(1)毛乌素沙漠位于东部季风区边缘,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水汽较为充足;毛乌素沙漠北、东、西三面环山,水汽难以扩散,沙漠夏季气温高,上升气流显著,水汽在抬升过程中易形成降水。
(2)沙丘的迎风坡风力较大,蒸发旺盛,灌木和草较为低矮,需水量小,沙丘的背风坡风力较小,蒸发较弱,高大乔木可以更好生长,且能有效抑制沙丘移动。
(3)毛乌素沙漠处于农牧区过渡带和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虽然当地植被有一定恢复,但生态系统依然脆弱,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及环境自身修复能力依然较弱。
高中地理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a href="/dl/tb_c400434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后复习题</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课时训练,共5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时作业,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