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3.答卷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标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黑。
1. 小明同学到美洲游学,观察世界上最小的蛋——蜂鸟的鸟蛋。如图所示,这是蜂鸟的鸟窝与小明的食指指头的对比照片,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蜂鸟的鸟窝的宽度约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图片可知:蜂鸟的鸟窝与小明的食指指头的对差不多,食指指头的长度约为,所以蜂鸟的鸟窝的宽度约为,故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
2. 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 “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 家 威杏 MXSJ663 D. “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答案】A
【解析】
【详解】AB.由题意知,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说明“鱼洗”发出的嗡嗡声是由“鱼洗”振动产生的;“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故A正确,B错误;
CD.众多“鱼洗”声汇集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鱼洗”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故CD错误。
故选A。
3.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场景。北方冬季常见的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相同物态变化的是( )
A. 露生成B. 雾产生C. 霜形成D. 冰消融
【答案】C
【解析】
【详解】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
AB.露、雾都是空气中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与雪相同,故C符合题意;
D.冰消融是冰吸热发生的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重庆素有“桥都”之称,千厮门大桥及其在嘉陵江面的“倒影”是重庆的网红景点。这个倒影形成的原理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折射
C. 光的反射D. 光的色散
【答案】C
【解析】
【详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千厮门大桥及其在嘉陵江面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选C。
【点睛】,
5. 如图所示,图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在下列的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看到池底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变浅了。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 周末,“城市之眼”游人如织,小张拿出手机留影纪念,在黑屏状态下通过屏幕看到了身后游人的像,在拍照时通过屏幕看到了“城市之眼”的像,为了探究成像原因,小张用手指挡住摄像头,发现不能看到“城市之眼”的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游人看见“城市之眼”是因为它是光源
B. 光照在游人身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 摄像头的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 两次通过屏幕看到的像成像原理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城市之眼”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光照在游人的伞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故B错误;
CD.在黑屏状态下通过屏幕看到了身后游人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在拍照时通过屏幕看到了“城市之眼”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现象,两次成像原理是不同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 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 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光线的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错误;
B.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B错误;
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掌握正常的眼睛看远处和近处时,晶状体的变化情况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戴什么眼镜来矫正。本题还考查了显微镜、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也是中考的热点。
8. 国产大飞机C919采用碳纤维材料减轻机身质量,因为碳纤维材料具有较小的( )
A. 弹性B. 密度C. 硬度D. 导热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飞机体积是不变,机身质量减小,根据可知,飞机的密度较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 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固体干松木的密度小于液体酒精的密度,故A错误;
B.由m=ρV可知,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由于酒精的密度小于植物油的密度,所以酒精的质量小,故B错误;
C.冰和水同种物质两种不同状态,它们的密度是不同的,故C正确;
D.冰和植物油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密度却是相同的,故D错误。
故选C。
10.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若V甲=V乙,则m甲<m乙
D. 若m甲=m乙,则V甲<V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由图象可知,两物质体积V相同时,m甲<m乙,由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故AB错误;
C.由图象可知,V甲=V乙时,m甲<m乙,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m甲=m乙时,V甲>V乙,故D错误;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小题7分,12小题9分,13小题9分,14小题4分,15小题5分,共34分)
11. 如图所示,是小莉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的实验。她组装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 甲、乙所示):
(1)两个实验都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温度计以外,还有______;
(2)选择装置甲完成的实验是______(选填“冰的熔化”或“水的沸腾”);小莉 由实验数据绘出了冰熔化时的“温度 - 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丁),在 BC 段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莉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水的沸点为______ ℃; 由实验数据小莉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 - 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戊)。请你找出她绘出的图像中哪段是错误的 ______(选填“AB”“BC”或“CD”)?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4)小莉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这种做法 ______ (选填“可行” 或“不可行”)。
【答案】 ①. 秒表 ②. 冰的熔化
③. 固液共存态 ④. 98 ⑤. CD ⑥. 见解析
⑦. 不可行
【解析】
【详解】(1)[1]因为这两个实验都要记录温度和时间两个量,故两个实验都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温度计以外,还有秒表。
(2)[2]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时,不需要采用水浴法,故应选择的装置是乙。冰的熔化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实验装置为图中的甲。
[3]如图丁,BC段冰的温度保持在0℃不变,冰块正在熔化,故在BC段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3)[4]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温度为98℃。
[5][6]因为液体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不会再升高,故小莉绘制水沸腾的“温度-时间”关系图像中的CD段是错误的。
(4)[7]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与酒精灯火力的大小无关。小莉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这种做法不可行。
12. 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1)实验中应选用______(选填“薄”或“厚”)的 ______ (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______ 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将蜡烛 1 放在 A 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______ (选填 “点燃”或“未点燃”)蜡烛 2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 1 的像 ______ 时,该位置记为 A';
(3)将光屏放在 A' 位置,任意转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 像;
(4)改变蜡烛 1 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_;
(5)将图乙中 C 处的蜡烛沿直线 CC' 向玻璃板方向移动 1 cm,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______cm,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薄 ②. 玻璃板 ③. 竖直 ④. 未点燃 ⑤. 完全重合 ⑥. 虚 ⑦. 对称 ⑧. 10 ⑨. 不变
【解析】
【详解】(1)[1][2][3]由于玻璃板两面均能发生光的反射,形成虚像,实验中应选用薄的玻璃板。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使物体成像,能看到前面物体在玻璃板后面成的像,也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物体,同时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更方便确定像的位置。
(2)[4[5]]实验过程中,蜡烛1放在A位置,蜡烛1在平面镜中成像,蜡烛1和物蜡烛1的像都不能移动,把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2放到蜡烛1的像的位置,则蜡烛2代替的是蜡烛1的像,此时看上去蜡烛2跟蜡烛1的像完全重合,该位置记为A'。
(3)[6]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像,所以可以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7]观察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距等于物距,故可发现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5)[8][9]移动前,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是6cm,向玻璃板方向移动1cm后,距玻璃板为5cm,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像与蜡烛的距离为10c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等大,故像的大小不变。
13. 为预防新冠肺炎,大伟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 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 1)将天平放在______上,并将______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 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大伟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______(选填序号)。
A. 向右移动游码 B.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 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 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______ mL。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______ g。
(5)大伟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______kg/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 中添加适量的______(选填“纯酒精”或“水”)。(ρ水=1.0×103kg/m3)
(6)对大伟的实验进行评估,在大伟将烧杯中的部分酒精倒入量筒过程中时,烧杯内壁沾有部分酒精,这对测量酒精的密度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答案】 ①. 水平台面 ②. 零刻度线 ③. 右 ④. C ⑤. 40 ⑥. 62 ⑦. 0.9×103 ⑧. 纯酒精 ⑨. 没有
【解析】
【详解】(1)[1][2][3]调节天平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如图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所以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4]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q取下最小的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故选C。
(3)[5]由图可知,量程的分度值为2mL,示数为40mL即40cm。
(4)[6]如图丙所示,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木块的质量
m=50g+10g+2g=62g
(5)[7]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
m=98g-62g=36g
酒精的密度为
[8]由于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所以需要添加密度小的纯酒精。
(6)[9]因为在实验时,测量的是倒出酒精的质量和体积,因此烧杯内壁沾有部分酒精,对于倒出的酒精质量没有影响,因此对测量酒精的密度没有影响。
14. 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每逢夏季,很多人总会为防止晒黑采取各种手段。穿防晒服是其中的一种,不同衣服的防晒效果是不一样的,小明想知道衣服的防晒效 果跟什么有关。为此,实验室的同学们收集了若干衣服,探究了他们的防晒效果。探究方法 如下:
首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阳光中紫外线的强度;接着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 算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紫外线强度;然后,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紫外 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 比较实验 3、4 或______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根据测量结果,请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着装建议______
【答案】 ①. 紫外线透过率 ②. 5、6 ③. 同种材质的衣服,层数越多防晒效果越好 ④. 穿全棉长袖衣服;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
【解析】
【详解】(1)[1]根据题干中的检测方法可知,该实验是通过比较紫外线透过率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2][3]比较3、4或5、6可知,衣服的材质和颜色不变,改变的是厚度,长波紫外线透过率随衣服布料层数的增加而降低,即防晒效果好;故可得结论:同种材质的衣服,层数越多防晒效果越好。
(3)[4]从表格中看出,全棉的防晒效果最好,而且黑色的效果比白色好,因而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穿全棉长袖衣服;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
15. 小明购买了实验器材,是三个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凸透镜,但材质不同,它们分别是由玻璃、塑料、水晶制成的,小明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与材料有关,请你选用合适的器材,帮助他设计探究实验。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太阳光(或其他平行光源)、刻度尺、白纸 ②. 见详解 ③. 见详解
【解析】
【详解】(1)[1]实验器材有太阳光(或其他平行光源),用白纸做光屏呈接焦点,刻度尺测量焦距。
(2)[2]分别拿玻璃、塑料、水晶制成的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另一侧放一张白纸,前后移动白纸,直到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凸透镜的焦距为,并比较。
(3)[3]如果,则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无关,如果,则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有关。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8小题,16、17、18小题各3分,19小题4分,20小题8分,21小题4分,22小题5分,23小题6分,共36分)
16. 每天清晨,在天安门广场进行升旗仪式的三军仪仗队展现了我军的气势和风貌。在仪仗队行进过程中,动作整齐划一,我们说国旗是静止的,是以 ___________(选填“地面”或“护旗手”)为参照物的,而以 ___________(选填“地面”或“护旗手”)为参照物,国旗是运动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___________。
【答案】 ①. 护旗手 ②. 地面 ③. 相对性
【解析】
【详解】[1][2]在仪仗队行进过程中,我们说国旗是静止的,是因为它相对于护旗手的位置没有改变,故是以护旗手为参照物的。
[3]以地面为参照物,国旗的位置在改变,因此是运动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7. 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看到“绿树”是树叶__(填“反射”、“折射”或“吸收” 绿光;“倒影”是正立、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__像。
【答案】 ①. 反射 ②. 等大 ③. 虚
【解析】
【详解】[1]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因此,我们看到树叶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它们反射绿光的缘故;
[2][3]楼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影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18. 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个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橡皮膜会凸起来。瓶内气体质量 ___________,体积 ___________,密度 _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不变 ②. 变大 ③. 变小
【解析】
【详解】[1][2][3]把瓶子放入热水中,瓶内空气膨胀,橡皮膜会凸起来,此时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由可知,密度减小。
1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会飞的铝
铝为什么被誉为“会飞的金属”?在金属的家庭中,由于铝的密度小,使它得天独厚地能随飞机一起腾云驾雾,邀游高空,因此被誉为“会飞的金属”。纯铝很软,人们在纯铝中加入百分之四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出了硬铝。由于硬铝既保持了密度小的特性,又克服了纯铝软的弱点,因此硬铝很快就成了最重要的一种合金。
一架普通的飞机,差不多要用50万个硬铝做的铆钉,另外,飞机的外壳、机翼、机尾、螺旋桨、引擎的许多部件也是用硬铝做的。本来,铝已经够轻的了,可是1958年以来又研制出了更轻的铝一—泡沫铝,在泡沫铝的“肚子里”全是氢气泡,放在水里,它会像木头一样浮起来,的泡沫铝,只有,而的水有,另外泡沫铝能保温、隔音,不易锈蚀。目前用泡沫铝来做飞机与火箭是最理想的材料。
(1)在金属的家庭中,铝的密度小,体积相同时,它的______较小,常用作制造飞机的材料,被誉为“会飞的金属”;
(2)纯铝中加入百分之四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成了硬铝,硬铝既保持了纯铝密度小的特性,又克服了纯铝______的特点;
(3)泡沫铝的密度为______;
(4)泡沫铝的优点是______。
【答案】 ①. 质量 ②. 软 ③. ④. 密度小(必填)、保温、隔音、不易锈蚀
【解析】
【详解】(1)[1]体积相同的金属,铝的密度较小,由可知,质量会较小。
(2)[2]由材料可知,纯铝的缺点是很软,人们在纯铝中加入百分之四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出了硬铝,由于硬铝既保持了密度小的特性,又克服了纯铝软的弱点,所以硬铝克服了纯铝很软的缺点。
(3)[3]的泡沫铝,只有178kg,则泡沫铝的密度为
(4)[4]由于泡沫铝的密度更小,相同体积的泡沫铝比硬铝质量更小,所以泡沫铝具有密度小、保温、隔音,不易锈蚀等优点。
20.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近日,网友偶然拍下一名学生在起雾的公交车窗上做数学题,车窗上密密麻麻都是草稿(如图 1),公交车非常颠簸,学生仍然纹丝不动,聚精会神地在思考。网友评论:灵感来了哪里都可以打草稿。关于公交车内在冬季会出现“车窗起雾”的原因,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一下。
(2)炎热的夏天,小明从冰箱中拿出冰棒,发现冰棒“冒白气”。如图 2 所示,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落?为什么?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1)冬季公交车外气温低,车内温度高,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车窗玻璃会放出热量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车窗内表面,就会出现“车窗起雾”的现象。
(2)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落。因为冰棒周围的“白气”是由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小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21. 有时,黑板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如图所示,A点表示被“晃”人的眼睛,OA是发生这种现象时的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OA的入射光线。
【答案】
【解析】
【详解】过入射点O作反射面的垂线即法线,过O点作入射光线,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2. 如图所示,小梦到鞋店去买鞋,她站在镜子MN前看自己穿着新鞋的效果。画出小梦眼睛B点看到新鞋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平面镜的特点在平面镜的另一侧作出新鞋的点A的对称点A′,即为其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像点与眼睛B点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AO、OB,则AO是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3. 歼-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它的研制实现了既定的四大目标——打造跨代新机、引领技术发展、创新研发体系、建设卓越团队。打造跨代新机,是按照性能、技术和进度要求,研制开发我国自己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由网络查询得到下列数据:
其中,1马赫相当于一倍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若声音在空气中速度取1200km/h,求:
(1)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为多少km/h。
(2)歼-20以最大速度飞行一个作战半径的来回需要多长时间。(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3360km/h;(2)1.3h
【解析】
【详解】(1)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为2.8马赫,由题意知歼20的最大速度
(2) 一个作战半径的来回的路程
由得,歼-20以最大速度飞行所需用的时间
答:(1) 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为;
(2) 歼-20以最大速度飞行一个作战半径的来回需要。
24.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现常被用于制造模型。某同学选用了ABS塑料(如图甲所示)来打印3D作品,请回答问题:
(1)已知体积为1cm3的ABS塑料质量为1.05g,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该同学用这种ABS材料打印了一个镂空的花盆如图乙所示,已知该作品的体积为50cm3,质量为47.25g,请你通过计算来判断该作品是空心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答案】(1)1.05g/cm3;(2)作品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5cm3
【解析】
【详解】解:(1)材料的密度为
(2)47.25g该材料的体积为
所以作品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答:(1)材料的密度为1.05g/cm3;
(2)作品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5cm3。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C)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紫外线透过率
1
纯棉(白)
1
7%
2
纯棉(黑)
1
4%
3
桑蚕丝
1
13%
4
2
6%
5
聚酯纤维
1
29%
6
2
14%
空载质量
最大飞行速度
作战半径
最大飞行高度
17吨
2.8马赫
2200千米
18500米
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