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163,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景观以吉林雾凇最为有名。下图为吉林雾凇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是( )
A.海洋 B.空气 C.岩石 D.植物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完成下列问题。
3.“超级地球”应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局部),回答下面三题。
更多课件 教案 视频 等低价同类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5.下列四个城市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是( )
A.兰州 B.台北 C.上海 D.昆明
6.重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上海小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高 ②阴雨天气多 ③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散发 ④日照时间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假如你是一名太阳能热水器的推销员,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你到下列哪组城市推销最合理( )
A.北京、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郑州 D.福州、广州、成都
下图示意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圈层波速变化。据此完成下面题。
8.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
A.①地壳 ②地幔 ③地核 B.①地壳、地幔 ②外核 ③内核
C.①岩石圈 ②地幔 ③地核 D.①地壳、上地幔 ②下地幔 ③地核
9.关于甲、乙地震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波传播速度慢,为横波 B.乙波在X界面消失,为纵波
C.甲波在各圈层都能传播,为纵波 D.乙波只在①圈层传播,为纵波
下图为年新要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图,图中将太阳黑子谷值周期各年划分为m-5、m-4、m-3、m-2、m-1、m、m+1、m+2、m+3、m+4、m+5,其中m为太阳黑子谷值年,其他为谷值周期内各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由图可知,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应年份的暴雨日数二者之间( )
A.完全一致 B.毫无关联 C.大致呈正相关关系 D.大致呈负相关关系
11.对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 )
①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 ②确定阜新暴雨日数无明显周期性
③有助于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报 ④有助于降低阜新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我国江汉平原某河段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顺河流流向左侧为左岸,右侧为右岸。下列河段河岸侵蚀作用明显的是( )
A.①左岸 B.②左岸 C.③左岸 D.④左岸
13.关于图中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向下的侵蚀为主 B.河道曲折多河漫滩平原
C.以溯源侵蚀为主 D.凸岸有利于建河港
唐诗《庐山桑落洲》中有这么两句诗。“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读我国某河流域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四处中,最能反映“古岸崩欲尽”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5.发生“古岸崩欲尽”的原因是( )
A.流水下蚀作用强烈 B.流水侧蚀作用强烈
C.流水溯源侵蚀强烈 D.流水堆积作用强烈
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16.抛物线状沙丘与新月形沙丘( )
A.两翼均有植被 B.分布区的风向固定 C.迎风坡都较陡 D.不会存在同一地区
17.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18.该抛物线状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图表示四类地貌的速写图,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19.①②③④地貌景观类型依次是( )
A.U型谷、三角洲、冲积扇、新月形沙丘 B.峡谷、冲积扇、风蚀蘑菇、三角洲
C.峡谷、三角洲、风蚀蘑菇、新月形沙丘 D.瀑布、冲积扇、水蚀崖、三角洲
20.①②③④地貌景观类型成因依次是( )
A.流水堆积、流水侵蚀、冰川堆积、风力堆积 B.流水侵蚀、流水堆积。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C.流水侵蚀、流水堆积、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D.流水侵蚀、流水堆积、海水侵蚀、冰川侵蚀
21.对于①②③④地貌景观所处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景观多位于河流中下游 B.②景观多位于干支流交汇处
C.③景观多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D.④景观在我国主要位于西北地区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旱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2.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地貌,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流水堆积作用 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
23.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盛行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鲸背状雅丹地貌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为( )
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读某地貌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24.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统属于流水侵蚀地貌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25.该地貌最可能形成于( )
A.河流入海口 B.河流出山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 D.盆地中心
下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的两地在垂直方向上四点的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6.该热力环流中,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甲→丁→丙→乙→甲 B.甲→丙→丁→乙→甲
C.甲→乙→丁→丙→甲 D.甲→乙→丙→丁→甲
27.关于甲、乙、丙、丁四点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附近的等压面向高处凸出 B.乙点位于丁点之上
C.丙点附近以晴天为主 D.丁点的气温日较差比丙点大
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28.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29.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
A.增强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散射
C.增强太阳辐射 D.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下图表示不同纬度在30km高度范围内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示意图,图中曲线拐点表示对流层顶所在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下列排序体现气温从赤道到极地方向变化的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乙→丙→甲
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地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层路程短,近地面温度低
B.甲地对流运动强度大于乙和丙地,对流层顶高度低
C.丙地单位面积接收太阳辐射能多,近地面气温较高
D.丙地对流运动强度低于甲和乙地,对流层顶高度大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其能量被大气削弱得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太阳辐射强度越大。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分别是( )
A.甲地、乙地 B.乙地、丙地 C.丙地、丁地 D.甲地、丁地
33.产生乙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天空多云 B.天气晴朗 C.地势较高 D.地势平坦
“绝地求生”是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一款游戏,其中亦蕴含着不少地理知识,下图中甲为海岛地图,而乙为降落时“该岛东部小村庄地区海陆热力环流图”,丙为“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甲
34.某队员在该岛从1500m左右高空跳伞降落过程中,仅从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气温和气压变化状况是( )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气温升高、气压升高 D.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35.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6.据图丙,降落后队员可能感觉海风的时间段是( )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小明到海边写生时,发现海边风向有明显的昼夜变化。下图为一幅小明在当地的写生作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7.由图中“烟”的飘动方向可知( )
①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②空气以垂直运动为主 ③空气由海洋流向陆地 ④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8.下列选项中能正确示意图中空气流动状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暑假,小华到南京市远郊区的农村看望姥姥,发现姥姥家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南京“火炉”的称谓有些名不副实,下图为姥姥家房屋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9.白天“穿堂风”的风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40.形成“穿堂风”的主要原因是( )
A.堂屋与水泥地的气温差异 B.西厢房与东厢房的气温差异
C.植被与水泥地的气温差异 D.厕所与厨房的气温差异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材料二: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
(1)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4分
(2)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2分
(3)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通风口2大气是从暖棚流向内室还是从内室流向暖棚,并说明理由。4分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谷风是在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下图示意某时段山谷等压面分布。
(1)该时段产生的是“山风”还是“谷风”?发生在“白天”还是“夜晚”?2分
(2)简述该时段山谷风的形成过程。6分
(3)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用箭头绘出气流的运动方向。2分
12月高一地理月考卷
【答案】
41.(1)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气温低。
(2)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无法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
(3)通风口2大气从内室流向暖棚。理由: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上层通过通风口1向气压低的内室上层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下层通过通风口2向气压低的暖棚下层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42.(1)山风;夜晚。
(2)夜晚,山坡冷却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空气要快,因而气温下降、空气密度增大,使空气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山风。
(3)。
【解析】
1-2.1.雾凇是空气中的水汽在树木等物体上凝结而成,故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3个,故C正确,ABD错误,
2.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所以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是冰晶,属于水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A正确,BCD错误。
3~4.1.【分析】
本题考查天体系统,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准确获取材料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天体系统的层次从大到小是: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恒星系(太阳系等)——行星系(地月系等)。根据材料可以判断该行星位于太阳系以外,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天文学家是在22光年处发现它的,而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多光年,所以该“超级地球”属于银河系。ABD错,C对故选C。
2.【分析】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A
D
C
C
B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A
B
B
B
D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A
C
B
A
D
C
D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D
A
C
D
B
C
B
D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地球大气上界水平面太阳辐射量, 该蜥蜴生活的地质年代为, 该蜥蜴生活的地质年代,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地理试题11月docx、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