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山东潍坊安丘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展开2023.1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第4~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巴渝(今重庆)地区多低山丘陵,夏秋多雨,耕地以梯田形式进行开垦。为了应对自然条件的限制,当地采取了梯田的不同空间进行组合布局,形成了“高囤—低灌”组合模式,并在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排蓄有序、一田多用的梯田水利技术。下图示意当地冬季梯田水利技术组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建水库抽灌相比,囤水田的优势有( )
①建设成本低②可自流灌溉③蓄水空间大④布局较灵活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2. 冬季采用“囤水田+冬水田”梯田水利技术组合主要是为了( )
A. 增加地面反射B. 减轻寒潮危害C. 保障春耕水源D. 增加局部降水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文信息可知,囤水田是一种简易的以田蓄水设施,和建水库抽灌相比,建设成本低,①对;可利用地势自流灌溉,②对;水库多利用地势建设,蓄水空间更大,③错;利用闲田蓄水,布局较灵活,④对;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囤水主要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依据巴渝地区的气候特点,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春旱严重,为保障翌年的春耕灌溉用水,囤水田需在秋季关水、囤水,C正确;增加地面反射率和增加局部降水、减轻寒潮危害都不是囤水的主要目的,ABD错误。故选C。更多课件 教案 视频 等低价同类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点睛】 囤水田是一种简易的以田蓄水设施,可一年四季囤水,水深在0.7米以上,除保证本田用水外,还有多余水供其他田块使用。冬囤水田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不仅抗旱保墒,而且能够涵养水源、调节区域小气候、促进水生态平衡。
隧道是交通线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节点。长距离、高埋深隧道工程面临高温热害问题。图示意我国某高原地区的一条高埋深、高地温隧道,隧道全长约8km,隧道热害影响较大。完成下面小题。
3. 该隧道最可能位于( )
A. 新疆B. 吉林C. 四川D. 贵州
4. 该隧道内热害最严重的地点位于( )
A. ab段B. bc段C. cd段D. de段
【答案】3. C 4. C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该地形剖面图海拔可知,该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说明其位于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选项中只有四川省西部位于第一级阶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越往地下深处地温越高,即等地温线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埋藏越深,地温越高,隧道内铁路线在通过cd段时隧道埋藏深度最大,最接近底层等地温线,故cd段隧道热害最为严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川藏铁路是中国正在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穿越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都极为复杂的青藏高原东部,高温热害也是川藏铁路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下图示意北印度洋部分海区8月表层海水盐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德干高原地势西高东低。8月,德干高原南部西侧近海表层海水盐度比东侧低,主要是因为西侧( )
A. 寒流流经,近海蒸发较弱B. 日照时数较少,近海水温较低
C. 地形抬升,沿岸降水较多D. 河流流程较长,淡水稀释较强
6. 与8月相比,2月甲区域(虚线框内)的表层海水等盐度线( )
A. 较密集,弯曲程度较大B. 较密集,弯曲程度较小
C. 较稀疏,弯曲程度较大D. 较稀疏,弯曲程度较小
7. 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孟加拉湾和赤道西太平洋的水温变化基本一致,与阿拉伯海表层海水盐度的差值增加。这说明孟加拉湾表层海水( )
A. 温度升高、盐度降低B. 温度和盐度均升高
C. 温度降低、盐度升高D. 温度和盐度均降低
【答案】5. C 6. D 7. D
【解析】
【5题详解】
8月印度半岛受西南季风影响,德干高原南部西侧近海表层有暖流流经,A错误;德干高原南部东西两侧纬度相当,日照时数、水温相差不大,B错误;8月印度半岛受西南季风影响,德干高原南部西侧地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沿岸降水较多,河流入海径流量大,导致近海表层海水盐度比东侧低,C正确;德干高原南部西侧陆上有山脉分布,河流流程较短,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大江大河入海口由于径流(淡水)注入,等盐度线向盐度较高的大洋凸出,且径流越丰富,等盐度线弯曲越明显。读图可知,甲区域(虚线框内)位于恒河河口,恒河流域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旱雨季分明,2月份正值旱季,入海径流少,与8月份相比,使得孟加拉湾南北部表层海水盐度差异较小,等盐度线较为稀疏,弯曲程度较小,故D正确,ABC错误。
【7题详解】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所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西太平洋的水温较往年偏低;孟加拉湾和赤道西太平洋的水温变化基本一致,水温较往年偏低,海水温度下降,蒸发减弱,导致盐度也相应降低,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蒸发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海水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等对海水的盐度也有影响。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的人口,下图是我国某省2000年—2019年常住人口数量柱状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下列年份中,该省人口呈现净迁入状态的是( )
A. 2002年B. 2010年C. 2016年D. 2018年
9. 该省最近几年人口的变化有利于( )
A. 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B.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D. 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答案】8. B 9. D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需要计算:人口增长率=(本年总人口-上一年总人口)/上一年总人口×1000‰,然后比较人口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如果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表示人口净迁入;如果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表示人口净迁出;相等则表示迁入迁出平衡。读图并计算,2002年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97-3.19)‰;2010年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55-2.03)‰;2016年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7.36-(-0.05)]‰;2018年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4.92-0.36)‰,故只有2010年为正,为人口净迁入。故选B。
【9题详解】
目前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趋于0,且人口还有外迁状况,所以人口总数在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数量会更少,所以利于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人口变化这几年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我国现今应该大力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近几年的人口变化关系不大。故选D。
【点睛】人口增长率=(本年总人口-上一年总人口)/上一年总人口×1000‰。
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表示人口净迁入;如果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表示人口净迁出;相等则表示迁入迁出平衡。
2023年10月7日至9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如下图所示),调研锰污染治理工作。花垣县、松桃县、秀山县位于武陵山区,锰矿资源丰富,电解锰生产企业众多且集中,被称为“锰三角”。完成下面小题。
10. 众多电解锰生产企业集聚“锰三角”,主要是为了( )
A. 共用基础设施B. 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
C. 扩大生产规模D. 利用当地丰富原材料
11. 推测制约“锰三角”电解锰产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 )
A. 政策法规B. 资金C. 交通运输D. 市场
【答案】10. D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据材料分析可知,“锰三角”锰矿资源丰富,土地价格较低,水资源、能源资源相对丰富,因此众多电解锰生产企业集聚“锰三角”,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地丰富原材料,并不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C错误,D正确;“锰三角”位于武陵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A错误;电解锰产业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劳动力需求少,B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锰三角”位于武陵山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对外交通不便,产品外运能力不足,运输成本高,制约了电解锰产业的发展壮大,C正确;而政策法规、资金、市场都不是制约“锰三角”电解锰产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工业区位选址的因素有以下三点:(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副热带高压自高空向下大规模沉降大气,与下层海洋上空的信风相遇,形成信风逆温,大气层结构稳定。图为信风逆温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与甲处气团相比,乙处气团为( )
A. 暖干气团B. 暖湿气团
C. 冷干气团D. 冷湿气团
13. 该处稳定的大气层结构能够( )
A. 增强该地大气上升运动B. 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
C. 导致该地降水明显增多D. 提高稳定层附近的风速
【答案】12. A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据材料“副热带高压自高空向下大规模沉降大气,与下层海洋上空的信风相遇,形成信风逆温”可知,甲处气团是来自海洋上空的信风,乙处气团来自于副热带高压下沉,与甲处气团相比,乙处气团为暖干气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该处稳定的大气层结构能够抑制该地大气的上升运动,A错误;大气下沉增温,可以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B正确;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C错误;气流下沉,降低稳定层附近的风速,D错误。故选B。
【点睛】信风逆温通常出现在热带海洋东部信风气流中之逆温层。 [1] 乃副热带高压东端,自高空向下之大规模沉降空气所造成。当此气流下降时,受阻于下层流向赤道之海洋空气,此二层乃在同向之水平气流相遇处产生逆温层。
新疆天山垂直地带性显著,受地形和气候影响,其南、北山坡的土壤垂直分异规律有明显不同。图示意博格达山(北坡)和托木尔山(南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坡积土类型及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4. 高山原始土对应的原始自然带最可能是( )
A. 冰原带B. 高山草甸带C. 高山寒漠带D. 亚寒带针叶林带
15. 与博格达山相比,托木尔山棕漠土分布上限更高的原因在于该地( )
A. 温度较低B. 降水较少C. 植被稀少D. 地势起伏大
【答案】14. C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山体垂直自然带一般随海拔高度上升水热条件递减,高山原始土在高山草甸土之上,水热条件相对高山草甸自然带更差,其对应的自然带应为与高山草甸带相邻之上的高山寒漠带,C正确,B错误;高山冰原带应在雪线之上,位置对应在山顶附近的海拔更高处,A错误;亚寒带针叶林带对应的水热条件优于高山草甸带,应在高山草甸土之下,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棕漠土对应的自然带是荒漠带,棕漠土反映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稀少,托木尔山南坡相对于博格达山北坡接收到的大西洋水汽更少,降水更少,所以对应的棕漠土对应的范围更广,上限更高,B正确;托木尔山南坡为阳坡,博格达山北坡为阴坡,相对托木尔山南坡温度更高,A错误;植被稀少的原因在于托木尔山南坡基带降水较少,植被稀少是表现,不是原因,C错误;题目中没有关于两山的地势起伏信息,无法判断,排除D。故选B。
【点睛】高山寒漠土带的地形,多为角峰、刃脊、古冰斗、冰债台地等。因寒冻风化强烈,地面多是杂乱的岩屑、滚石、融冻石流,或为陡峭的岩壁。
第Ⅱ卷(综合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瓦约村地处青藏高原,隶属于西藏昌都市察雅县,是川藏铁路的途经区。区域内地势起伏明显,沟谷坡度大,高海拔冰川发育多,森林植被发育少。历史上,古河道和现在的河道相连,并一度演变为湖泊,随着河流的改道,目前该区已经成为聚落集聚区。调查发现,近年来该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相对频发,给川藏铁路的修建带来一定的威胁。日前图中断层相对稳定。在靠近达德沟口处,发现了多层的河潮交汇相沉积物。
(1)说明达德沟形成泥石流的条件。
(2)分析地层中存在多层的河湖交汇相沉积物的原因。
【答案】(1)沟谷长,坡度大;泥沙碎屑物丰富;有较为充足的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2)达德沟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使河流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当新的流水注入河道,低速运动的水流就会挟带小粒径的砾石和砂冲入湖相层,并且由于流速较慢,挟带的砂砾石较少,细粒的湖相沉积上堆积的砂砾石层也就较薄;后来,由于流水的注入,湖面扩大,湖相沉积又覆盖在砂砾层之上,如此往复,就会形成河流沉积与湖相沉积交错叠置的现象。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瓦约村地质条件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外力作用、河流地貌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泥石流形成的条件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有足够的沟谷长度和坡度,二是有丰富的碎屑物,三是有充足的水。再结合背景材料可知,区域内地势起伏明显,沟谷长度和坡度大,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且该地区海拔较高,多冰川分布,冰川堆积物较多,使该地区多泥沙碎屑物质;由于该地区冰川广布,受西南季风影响大,有较为充足的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故该地区容易形成泥石流。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中地层存在多层河湖交汇相沉积物分析可知,由于达德沟发生泥石流堵塞了古河道,形成堰塞湖;由于堰塞湖的形成,使河流水流速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泥沙开始在堰塞湖中沉积;当新的流水注入河道,低速运动的水流搬运能力较弱,其会将小粒径的砾石和砂冲入湖相沉积层,并且由于流速较慢,挟带的砂砾石较少,使得堰塞湖形成的细粒的湖相沉积上堆积的砂砾石层也就较薄;之后随着河流不断向堰塞湖注入,堰塞湖的面积不断扩大,湖相沉积条件逐渐形成,湖相沉积物又覆盖在砂砾层之上,如此往复,就会形成河流沉积与湖相沉积交错叠置的现象。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西南海岸的高知回水区与阿拉伯海相连,水文特征受海水影响显著。高知回水区盛产黑蛤,黑蛤肉是一种廉价的蛋白质来源,它们的壳被用作石灰和水泥生产的原料。黑蛤捕捞曾是当地的重要产业部门。1976年,回水区内建成一座水坝,以防止海水在旱季进入南侧的稻田。水坝改变了回水区盐度的空间分布,对黑蛤的生存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制约了当地黑蛤产业的发展。图示意高知回水区水系分布及不同采样点盐度和黑蛤丰度的年变化。
(1)对1、3两处采样点盐度的季节异同做出合理解释。
(2)根据黑蛤丰度的分布,分析黑蛤适合生存的水域环境。
(3)为减轻水坝对当地黑蛤产业的不利影响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雨季盐度都较低,主要因为盛行西南季风,河流流量大,稀释作用强;旱季1号点受海水倒灌影响显著,盐度较高,3号点有大坝阻隔海水,盐度较低,盐度空间差异大。
(2)黑蛤主要分布在河口地区,说明喜营养盐类丰富的环境;3号点盐度低,黑蛤丰度低,2号点黑蛤丰度较高,说明黑蛤喜盐度适中的河口水域,不耐淡水、咸水;分布在低纬度海域,说明黑蛤喜温暖
(3)雨季适当关闸,拦蓄上游淡水,减轻水坝外侧水域被稀释的程度(提高外侧水域黑蛤丰度);在旱季(借助大潮)有计划开闸,为水坝内侧水域适当补充咸水(又不至于淹没岸上的农田);在盐度合适的水域发展黑蛤人工养殖业,减轻对捕捞业的依赖;发展黑蛤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水盐度、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表,在雨季,不同采样点的盐度都较低,主要因为河流的稀释作用强。在旱季,不同采样点盐度差异大,1号采样点距海较近,受海水倒灌影响,盐度较高,3号采样点受大坝阻隔,盐度较低,2号采样点居中。
【小问2详解】
水域环境特征可以从水温、盐度、营养物质等角度分析。从水温看,该地位于热带海域,推测黑蛤喜温暖水域。从盐度看,2号点黑蛤丰度最高,说明黑蛤喜欢盐度适中的水域,既不喜欢淡水也不适应海水,从营养物质角度看,回水区位于河口,营养盐类丰富,说明黑蛤喜欢营养盐类丰富的水域。
【小问3详解】
水坝拦截了倒灌的海水,降低了内侧水域盐度,导致内侧水域不适宜黑蛤生长。为此,可以在高潮位期间适当开闸,为水坝内侧水域适当补充咸水(又不至于淹没岸上的农田),提高内侧水域盐度,也可以在雨季适当关闸,减轻上游来的淡水对外侧的稀释,提高外侧水域黑蛤丰度。此外,黑蛤产业可以摆脱对捕捞业的依赖,在合适水域开展人工养殖,并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位置见左图)是欧洲第一经济大国,也是传统的汽车工业强国。近年来,该国投入大量财政补贴支持汽车工业的新能源转型,但汽车用动力电池(右图)依然大部分依赖国外供应。2023年1月,中国N企业在德国建设的动力电池工厂开始规模化生产,预计在2024年可满足约30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生产需求。德国政府计划到2030年碳排放总量较1990年减少65%,而汽车工业的新能源转型对该计划的实现至关重要。
(1)简述德国吸引中国N企业建设动力电池工厂优势条件。
(2)分析中国N企业在德国的动力电池工厂规模化生产对该国汽车工业新能源转型的有利影响。
(3)说明德国汽车工业的新能源转型对该国碳排放计划实现的重要意义。
【答案】18. 德国动力电池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德国政府政策支持;德国技术水平高,高端技术人才多;工业基础好,配套设施齐全。
19. 为德国汽车工业提供足够的汽车动力电池,促进德国汽车工业新能源转型;规模化生产可降低电池价格,降低汽车工业新能源转型成本。
20. 汽车工业新能源转型,可减少传统燃油车数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提前实现碳排放计划。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德国新能源汽车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工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据材料“汽车用动力电池大部分依赖国外供应”可知德国动力电池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广阔;根据材料“德国投入大量财政补贴”及“德国政府计划碳排放减少65%”可知德国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德国为发达国家,技术水平高,利于N企业实现技术更新;德国为传统汽车工业强国,工业基础雄厚,配套设施齐全。
【小问2详解】
材料提到“德国支持汽车工业新能源转型,但汽车用动力电池大部分依赖国外供应”,说明动力电池限制了该国的汽车新能源转型,因此我国企业在德国动力电池工厂实现规模化生产可为德国汽车工业提供足够的汽车动力电池,同时实现规模化生产,可降低动力电池单价,降低转型成本,促进了德国汽车工业新能源转型。
【小问3详解】
德国汽车工业新能源转型,可用新能源汽车代替原有燃油汽车,使燃油车使用减少;由于传统燃油车的减少,使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利于提前实现德国的碳排放计划。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曼是西亚阿拉伯半岛上的临海国家,阿曼年降水量只有100~200mm,水资源严重匮乏,自古以来,阿曼人的生活用水主要依靠人工修建的水渠灌溉系统——法拉吉。法拉吉主要依靠重力、把山泉水、地下水引到村落中,有的水渠藏于地下、有的水渠露出地面。图为阿曼位置示意图和法拉吉景观图。
山东省安丘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第二次模拟拉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安丘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第二次模拟拉练地理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45分,综合题,共5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太行山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潍坊国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潍坊国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地理docx、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