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某校地理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星空观察,在繁星中找到了金星、火星和木星,其位置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在夜空看到的星星,属于( )
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时上图中各行星在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中位置关系的是( )
A.B.C.D.
现代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致力于探索太空,事关长远。2022年4月16日9点57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感觉良好”三人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如期返回地球家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地球能成为“人类的摇篮”的有利条件是( )
A.日地距离遥远B.没有陨星侵扰C.适当质量体积D.地壳活动稳定
4、因接力回答“感觉良好”,神舟十三乘组被称为“感觉良好”三人组。会干扰他们与地面通信的是( )
A.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C.热力环流D.海水运动
5、中国空间站位于距地面400—450km的高空,位于大气层的( )
A.对流层B.平流层C.臭氧层D.高层大气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光伏发电是获取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省份不适合布局光伏发电站的是( )
A.内蒙B.西藏C.甘肃D.重庆
7、与上海相比,拉萨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有( )
①纬度低,太阳辐射量大
②晴天更多,降水较少,大气透明度好
③地势高,距离太阳近,大气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某地层分布有下图所示的化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 )
A.寒武纪B.二叠纪C.石炭纪D.泥盆纪
9、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是( )
A.湖泊B.高山C.高原D.盆地
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度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①②③④点中地壳最厚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1、假如有一天我们能“遁地”前往地球另一侧去看看,从③地垂直钻入地下,保持直线前进,在穿过地心前,我们依次穿过的是( )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
B.地壳—软流层—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C.岩石圈—软流层—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舱在距地面高度约120km处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返回器向上跃出大气层。之后,返回舱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距地表50km的高度返回舱与大气层激烈摩擦。下图示意“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路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嫦娥五号”初次进入大气层进行减速时位于( )
A.对流层B.平流层C.臭氧层D.高层大气
13、“嫦娥五号”在距地表50km降落至地面过程中气温的变化是( )
A.持续降低B.先降低,后升高C.持续增高D.先升高,后降低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①B.②C.③D.④
15、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②增加
C.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③减少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16、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是( )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增强
下图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北京和上海的风力大小和成因分别是( )
A.北京风力大,北京气压高B.北京风力大,北京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C.上海风力大,上海气压低D.上海风力大,上海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18、甲地此时的风向为( )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论浑天象体》中记载“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入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文中所描述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径流
20、文中所描述的过程能够( )
A.导致淡水资源增加B.塑造陆地地表形态
C.减缓水体更新速度D.造成全球海陆变迁
大海上经常会产生海浪,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时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下图示意波浪要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最常见的海浪形成是由于( )
A.风作用于海面B.雨天水面上涨
C.退潮和涨潮D.人们在海上和海滨活动
22、下列有关海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两邻近波峰间距离等于波长
②波峰与邻近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③波峰与波谷间的垂直高差就是波高
④波峰与平均海面间的垂直高差就是波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3、需要较高浪高的人类活动是( )
A.捕鱼B.航行C.勘探D.冲浪
下左图为“某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右图为“某海域表层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左图所示海区、对应可能是右图中的点( )
A.①B.②C.③D.④
25、右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由图可知该洋流是( )
A.北半球的寒流B.北半球的暖流C.南半球的寒流D.南半球的暖流
26、若右图中点①与②,③与④分别处于同一纬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与②的盐度大小相同B.②的密度大于④的密度
C.④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D.①的盐度小于④的盐度
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7、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
A.海南岛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准噶尔盆地
28、该类地貌景观形成于( )
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
福建省福州市别称“榕城”,榕树在福州种植普遍,然而每年都有很多榕树被大风所吹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榕树属于( )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30、推测榕树树冠和树根的特点是( )
A.树冠扁窄、树根浅B.树冠扁窄、树根深
C.树冠广展、树根深D.树冠广展、树根浅
31、下列月份中,榕树被吹倒的月份最可能为( )
A.2月B.5月C.8月D.11月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在野外对土壤观察所需进行的方面有( )
①土壤颜色
②土壤水分
③土壤质地
④土壤剖面构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3、从土壤质地看,土壤可分为( )
A.砂土、黑土、壤土B.砂土、壤土、黏土
C.壤土、黏土、黑土D.壤土、黏土、红土
2020年12月2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这场“跨年”寒潮堪比“霸王级”,“速冻”是这次寒潮天气过程的最大特点,冷空气移动很快,风寒效应明显,同时,部分地区有明显的雨雪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寒潮主要发生在( )
①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②深秋到初春季节
③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④夏秋季节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5、关于寒潮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温会造成农作物冻伤、冻死B.农田病虫害减少
C.可以使电力、电信设施毁坏D.沿海大风会掀翻船只
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自然发育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
A.黑土B.红壤C.水稻土D.寒漠土
37、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
A.气候和地形B.气候和生物C.母质和生物D.地形和母质
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暴雨、水土流失、沙漠化和低温冻害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下列地区中,属于干旱、洪涝与低温冻害多发区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黄淮海平原
39、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江南丘陵B.太行山区C.西南山地D.四川盆地
40、2021年第18号台风“圆规”在10月13日15时40分左右登陆海南省琼海市沿海,登陆时强度为台风级,成为2021年以来影响华南的最强台风。据此完成下题。
此次台风给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灾害不包括( )
A.风暴潮B.洪涝C.海啸D.泥石流
二、材料分析题
4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09月0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成都、绵阳等地震感强烈。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状况和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两种地震波,图中甲波表示____波(选填纵或横)。地震预警装置就是利用纵波和横波速度差,图中____波(选填甲或乙)先到达地面。
(2)利用地震波传播特性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________层,图示软流层属于地球内部圈层的________层,从上地幔的顶部直至地表合称为_____________。图例中两个不连续界面名称分别为:A(_______界面),B界面(________界面)。
(3)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其中最活跃的圈层是____圈。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政区简图。
(1)图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图中甲、乙、丙、丁的相应次序为:黄土桥____;海蚀桥____;喀斯特溶蚀桥____;风蚀桥____。
(2)塑造④风蚀桥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简述该地貌所在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两点即可)。
(3)图中所示甲、乙、丙、丁、戊五个地区中水土流失问题最严重的是____。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岸线漫长,拥有悠久的海洋开发和利用历史。2022年浙江省提出了提高海域资源利用率、开展海域监测修复等措施,统筹推进海洋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助推浙江海洋强省建设。
材料二 下左图为我国东南沿海略图,右上图和右下图分别是某学生在浙江南麂岛、福建平潭岛旅游考察时拍摄的海岸地貌景观照片。
(1)洋流①的性质为_____流。乙海域有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从洋流角度看,该渔场位于_____交汇处。
(2)某海洋监测站对丙河口附近海域进行盐度监测,发现盐度自近海向河口方向呈现逐渐_____(填“升高”或“降低”)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景观照片中,可观察到的海蚀地貌有A_____和B_____,海积地貌有C_____(填地貌名称),并从地貌形态和物质组成角度描述C地貌特征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读图题
44、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地质剖面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C环节名称为____________,受人类影响最多的环节是_____(填图中字母)。人类通过____________(填“修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来调节A环节水量的时间分配。
(2)位于河口附近的丁处往往形成________(填“三角洲”或“冲积扇”)地貌,其外力成因是流水_______作用。
(3)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当地水循环A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如果图示区域位于北美洲的副热带东部地区,则沿海海域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盐度偏____(填“高”或“低”)。
45、甲图为“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乙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c、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________,图示气压场在________半球(填“南”或“北”)。
(2)乙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其风向是________风。
(3)乙图中①②两地相比,气流上升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A、D两处相比,________处风力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同学们在夜空看到的星星,有行星,有位于银河系的恒星(同学们看到的大多数星星属于这类),有来自河外星系的恒星,其中同学们看到的行星属于太阳系,看到的星星中绝大多数属于恒星,不属于太阳系,排除A。同学们看到的来自河外星系的恒星不属于银河系,排除B。同学们看到的行星和来自银河系的恒星不属于河外星系,排除C。同学们看到的所有星星都属于总星系,D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C
解析:A图中,地球、金星、火星、木星和太阳位于一条直线上,地球上不可能同时观察到金星、火星和木星,排除A。B图中,金星、火星、木星分列于地球两侧,地球上同一地点不可能同时观察到金星、火星、木星这三颗行星,排除B。C图中,位于地球上半夜的地点可以在同一地点观察到金星、火星、木星,可以看到金星在偏西边天空,火星在偏南的天空,木星在偏东的天空上,与图片景观相符,选项C符合题意。D图中,金星、火星、木星分列于地球两侧,地球上同一地点不可能同时观察到金星、火星、木星这三颗行星,排除D。故选C。
3、答案:C
解析: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上温度适宜,A错误;地球处在太阳系中,宇宙环境较为稳定,陨星的干扰少,B错误;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使得地球形成了厚厚的大气层,C正确;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板块内部地壳活动较为稳定,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太阳活动中的耀斑活动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使得无线电短波通信失灵,A正确;太阳辐射能够为地球提供能量,但是不会干扰他们与地面通信,B错误;热力环流与海水运动都不会干扰航天器与地面的通信,C、D错误。故选A。
5、答案:D
解析:对流层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0-12km,A错误;平流层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12-50km,B错误;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内,C错误;高层大气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50km以上,D正确。故选D。
6、答案:D
解析:光伏发电是利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获取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自然因素考虑,到达地表太阳辐射能越少,越不适合布局光伏发电站。读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可知,内蒙古、西藏、甘肃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均大于1700kw·h/m2,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适合布局光伏发电站,排除A、B、C;图中显示,重庆位于我国太阳辐射最贫乏地区,不适合布局光伏发电站,D符合题意。故选D。
7、答案:C
解析:图中显示,上海和拉萨的纬度相似,纬度差异不是拉萨比上海太阳能更丰富的影响因素,①不符合题意;与上海相比,拉萨居内陆,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少,晴天更多,降水较少,大气透明度好,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这是拉萨比上海太阳能更丰富的主要原因,②、④符合题意;相对于日地距离(1.5亿千米)来说,地势高低对距离太阳远近的影响极其微小,这不是拉萨比上海太阳能更丰富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8、答案:A
解析:鱼出现在泥盆纪,寒武纪还没有鱼类的出现。故选A。
9、答案:A
解析:鱼生活在水中,因此该地层形成时的地表是水域。故选A。
10、答案:A
解析:等深线是指在海洋或湖泊中,相同深度的各点连接成封闭曲线,读莫霍面等深线图可知,①处厚度38.5—39,②、④处厚度35-35.5,③处37.5-38,所以图中①②③④点中地壳最厚的是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答案:D
解析:地球内圈由外向内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所以依次穿过的是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答案: D
解析: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从地面至约12千米高度为对流层,12千米至50千米高度为平流层,50千米以上为高层大气。图文信息表明,“嫦娥五号”返回舱在距地面高度约120km处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因此此时位于高层大气,D符合题意,排除AB: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之中,高度不超过50千米,因此“嫦娥五号”初次进入大气层进行减速时不可能位于臭氧层,排除C。故选D。
13、答案:B
解析:“嫦娥五号”在距地表50km降落至地面过程中,大致经过了大气的平流层和对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降低而降低,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降低而升高,因此“嫦娥五号”在距地表50km降落至地面过程中气温的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C正确,ABD错。故选C。
15、答案:C
解析: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臭氧层主要吸收大部分紫外线,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①减弱,A错误。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②减小,B错误,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减弱,③减少,C正确。④为大气逆辐射,出现雾霾,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在夜间增加。故D项错误。故选C。
16、答案:D
解析: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吸收、散射)较小,不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A错误。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减弱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B错误,③是地面辐射,③减弱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C错误,④是大气逆辐射,④增强说明大气将吸收的地面辐射热量还给地面的增加,是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D正确。故选D。
17、答案:D
解析:风力大小主要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形等导致风力加强等因素有关。由图可知,上海附近较北京附近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大,D正确。故选D。
18、答案:C
解析: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要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由甲附近的等压线可知,甲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甲地位于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应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成东北风,C正确。故选C。
19、答案:D
解析:“百川发源,皆自山出,自高趋下,归注入海”文中描述的是河流多发源于高山地区,自高处流向低处,最终注入大海。河流属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20、答案:B
解析:A.文中描述的是河流径流,大量淡水资源入海,不会导致水资源增加,故A选项错误;B.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不断侵蚀高地,填平洼地,是塑造陆地地表形态的重要力量,故B选项正确;C.河流径流将陆地水流回大海,会加快水体更新速度,故C选项错误;D.海陆变迁受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只有河流径流不会造成全球海陆变迁,故D选项错误。故选B。
21、答案:A
解析:最常见的海浪形成是受风作用于海面所形成的,A正确;雨天水面上涨不会形成海浪,B错误;退潮和涨潮是潮汐,不属于海浪,C错误;人们在海上的海滨活动不会形成海浪,D错误,故选A。
22、答案:C
解析:结合图文信息可知,两邻近波峰间距离等于波长,①正确;波峰与邻近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的一半,②错误:波峰与波谷间的垂直高差就是波高,③正确:波峰与平均海面间的垂直高差不是波高,①错误,故选C。
23、答案:D
解析:捕鱼需要水平静才能保证渔船的安全,A错误:航行需要风平浪静才能保证航行的安全,B错误:勘探也需要风平浪静,C错误;冲浪需要较高的浪高,D正确。
24、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左图中海洋表层水温在15℃左右;结合右图等温线数值可以读出,右图中①处表层水温为10-20℃,②处表层水温大于20℃,③处表层水温为0-10℃,④处表层水温小于0℃,只有①满足左图所示的表层海水温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右图中等温线越向北数值越低,即海水温度自南向北递减,应为北半球;其次,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起方向一致,因此图中洋流从南向北流,由水温高的地区流向水温低的地区,为暖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6、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①与②、③与④分别处于同一线度。结合所学可知,温度与盐度呈正相关,与密度呈负相关。读图可知,②地温度大于①地,则②地盐度大于①地,A错误;②地温度大于④地,则②地密度小于④地,B错误;④地温度低于③地,则④地密度大于③地,C正确;①地温度高于④地,则①地盐度大于④地,D错误。故选C。
27、答案:D
解析:图中为荒漠景观,地貌为风成地貌,主要发育在我国西北地区。故D正确。
28、答案:C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因此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图中地貌为风蚀蘑菇。故C正确。
29、答案:B
解析:福建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典型植被应该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材料中提到榕树在福州种植普遍,因而榕树应该属于常绿阔叶林。故选B。
30、答案:D
解析:榕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冠应较大,材料中又说每年都有很多榕树被大风吹倒,说明榕树树根较浅。故选D。
31、答案:C
解析:榕树容易被风吹倒的时段应该属于福建省风力较大、大风频繁的季节,由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东南沿海台风多发日期的分布状况可知,四个月份中,8月份福州受台风影响频繁且风力较大,此时榕树最容易被吹倒。故选C。
32、答案:C
解析: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其中最直观也是最容易观察的是土壤颜色。土壤的水分不属于土壤的观察内容。①③④正确,C正确。C正确。
33、答案:B
解析:中国主要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按土壤质地,土壤一般分为三大类: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土壤质地分类是指根据土壤颗粒组成比例对土壤进行分类,通常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4、答案:A
解析: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因此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冬半年深秋到初春,①②正确,A正确;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的夏秋季节,地表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不易产生寒潮天气,③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
35、答案:B
解析: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寒潮会导致大幅度降温,低温冻害会造成农作物冻死、冻伤,A不符合题意;寒潮会导致大幅度降温,可以使农田病虫害减少,是寒潮带来的好处,不是危害,B符合题意;大风可以使电力、电信设施毁坏,C不符合题意;沿海大风会掀翻船只,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6、答案:A
解析:黑土形成于中纬度地带,植被丰富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气温低分解较慢,腐殖质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A正确;红壤形成于亚热带地区,气温高降雨多,有机质容易被分解和淋溶,含量较少,B错误;水稻土是人工种植下形成的土壤,非自然发育形成,C错误;寒漠土枯枝落叶少,缺少生物参与,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低,D错误。故选A。
37、答案:B
解析:土壤的成土母质来源于岩石形成的风化物,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温实现,通过降水影响土壤的水分,通过气温影响土壤的热量,气候影响岩石的物理和化学风化过程;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气候和生物是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比较活跃的因素,B正确。成土母质和地形相对稳定,不会明显变化,成土母质、地形特征对土壤的形成都有影响,但不是比较活跃的因素,ACD错误。故选B。
38、答案:B
解析:我国干旱多发区在华北平原;我国是洪涝灾害十分严重的地区,一般多发生在季风区的平原,C错误;我国低温冻害多发区在东北平原和青藏高原,AD错误,综上所述,东北平原属于干旱、洪涝与低温冻害多发区,B正确。故选B。
39、答案:C
解析:我国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于西南地区,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故岩石破碎,且地形起伏大,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滑坡、泥石流多发,即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原区交界的西南山地地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0、答案:C
解析:台风登陆给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并可能在沿海地区引起风暴潮,故A对,不符合题意。在平原地区引起洪涝,故B对,不符合题意。在山区引起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故D对,不符合题意。海啸多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与台风无关,故C错,符合题意。故选:C。
41、答案:(1)横波 乙
(2)地壳 地幔 岩石圈 莫霍 古登堡
(3)生物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两种地震波,图中外核的上界为古登堡界面,横波会消失,纵波速度减慢,所以甲波表示横波,乙波表示纵波。地震预警装置就是利用纵波和横波速度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横波速度慢于纵波,故图中乙波先到达地面。
(2)结合所学知识,大陆部分地壳平均厚度39—41km,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6千米,故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之中,图示软流层位于地壳以下,属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幔层,从上地幔的顶部直至地表都有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图例中两个不连续界面,地震波经过A界面时,两种波波速都增加,为莫霍界面,经过B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减慢,为古登堡界面。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其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
42、答案:(1)乙 丁 丙 甲
(2)风力侵蚀 多大风天气;气候干旱 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地表土壤贫瘠等
(3)乙
解析:
43、答案:(1)暖 寒、暖流
(2)降低 河流淡水汇入稀释
(3)海蚀柱 海蚀崖 沙滩或海滩 较为平坦,由砂砾组成
解析:
44、答案:(1)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A 修水库
(2)三角洲 沉积
(3)增大
(4)高
解析:
45、答案:(1)d 北
(2)C 西南风
(3)① 近地面气温高时,多上升气流,气压较低
(4)A 等压线较密集
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