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导言课《贴近生活,走进历史》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展开课题:初一历史导言课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初一学生的第一节历史课,让孩子们对历史学科有大致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喜爱及拉近师生的关系。
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以下: ①知道什么是历史?②怎样学习历史?(掌握历史学习的六要素法和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③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④教师对学生的寄语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有关深圳历史沿革的材料与视频讲解,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历史;
2.通过谈话、图片等相关信息,让学生初步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方法;
3.结合身边事物,姓氏图腾及历史问题探究等,初步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喜爱之情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新学校和新课程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参与较积极,但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对于历史新学科存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困惑,对新课程新鲜的同时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策略
1.教法:材料归纳法;提问探究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等
2.学法:观察发现;思考讨论;合作探究等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理解学习历史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出示图片:钟氏图腾
介绍自己姓氏的历史
授课
(一)什么是历史?
出示材料:深圳的历史沿革
播放视频:《深圳40年的变迁》,
思考什么是历史?
讲述历史的基本含义
(二)怎样学历史?
1.搜集资料,了解历史学习的途径
小组交流:同学们,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历史呢?
2.方法指导
(1)历史学习六要素
介绍历史学习六要素
拓展:历史纪年法
介绍常用的历史纪年法,让学生懂得相关历史常识,如公元、世纪、年代。
出示题目,掌握公元与世纪的换算
(2)关注课堂
①课前预习:粗读+细读+提疑
出示图片:了解课文的组成部分
②课堂听讲:笔记+理解+思考
指导学生做笔记的相关要求,指明注意事项
出示图片:学长的笔记范文
②课堂听讲:笔记+理解+思考
出示下列有关文字、服饰、凳子相关图片,并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要善于思考。
图片一:
思考:书写材料是怎么演变的呢?我们现在写的汉字又是怎么演变的?
图片二:
思考: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是怎么演变的呢?
图片三:
思考:凳子是怎么来的呢?
③课后巩固:思维导图+及时复习
引导学生,在学习一课或一单元或一个专题后,要善于对知识进行归纳,如构建思维导图。图片展示老师及学长的思维导图
老师制作的思维导图:
学长制作的思维导图:
关注课外
指导学生丰富课外知识,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等形式多方面了解历史
3.了解初中历史课程体系
出示图片:初中历史课程体系图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为什么要学历史?
出示材料:“2011年古代玉器专场拍卖会"的新闻
出示图片:日常生活的事物,如小米、葡萄,思考它们的来源
出示图片:电影题材《赤壁》
讲述剧中人物的造型、礼节、服饰等都涉及相关的历史知识,也就说明影视剧的编剧要有一定的查阅史料的能力
出示名人名言:懂得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图片总结:为什么学历史?
三、小结:教师寄语
学生思考图片属于哪个姓氏图腾?思考对自己姓氏的了解
通过材料和视频,了解深圳的历史变迁
学生交流思考:什么是历史?
小组交流讨论,有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历史的相关知识?
倾听
倾听老师的讲解,了解历史的纪年方法
思考练习题,加深对纪年法的理解
观察
倾听
回答老师问题
结合图片展示,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老师讲解
观察思维导图的构建
了解初中历史学什么
根据材料、图片,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观察
倾听
通过姓氏图腾“借机”与学生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调动学生融入课堂的积极性
讲述深圳的历史变迁,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教学,让学生知道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历史
通过讨论,发散思维,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历史
通过老师的介绍及相关图片的展示,学生初步掌握历史纪年法
通过图片,直观清晰地让学生明白课文的结构,在学习中应关注的相关内容,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通过笔记的展示,引导学生关注记笔记的注意事项,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通过问题思考,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通过思维导图的展示,让学生明白思维导图对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关注课外,开拓学生视野,而非仅限于课本
思维导图展示初中历史课程体系,让学生宏观了解初中历史学习的内容
通过身边的新闻、跟生活相关的图片及电影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体悟历史的魅力,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的寄语,饱含老师对他们的勉励与期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七、板书设计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表格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秦的暴政,陈胜,楚汉之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表格教案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商鞅变法,造福千秋的都江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表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表格教案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促进民族交融,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