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七产业区位因素考点4运输业区位及其变化(附解析)
展开命题视角:交通运输建设及其影响
(2022·广东卷)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 )
A.最大的是甲模式 B.最大的是乙模式
C.最大的是丙模式 D.三种模式一样大
2.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 )
A.职能一致性 B.区域均衡性
C.空间封闭性 D.等级差异性
[思维过程]
第1题,
第2题,
[解析] 第1题,从甲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主要交通流位于一般城市之间,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流为一般交通流,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作用并不明显,A项错误。从乙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交通流为一般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区域中心城市能起到一般城市集聚作用;从丙模式图可以看到其主要交通流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对于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并未起到主要作用,故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作用最大的应为乙模式,B项正确,C、D项错误。故选B。第2题,从丙模式图可以看到其主要交通流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能够产生大规模的流动,说明各区域中心城市其城市职能并不一致,城市职能相似,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就会减少,A项错误。丙模式中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交通流为主要交通流,说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并不均衡,B项错误。各区域城市能够产生较大的交通流,说明各区域空间并不具有封闭性,而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C项错误。从丙模式中可以看到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主要交通流多为单向流动,这可能与区域中心城市等级差异有关,D项正确。故选D。
[答案] 1.B 2.D
交通运输包括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和交通运输点的布局,两者差异很大,但是基本原则是一样的。
1.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2.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3.港口布局的区位因素
4.航空港(机场)布局的区位因素
(2023·宜昌三模)文莱以环境无污染著称,渔业发达。2019年S集团打造的海外第一个海上生鲜农场,落户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沿海。该海上生鲜农场以养殖名贵的蓝虾和石斑鱼为主,养殖过程严格遵循质量标准,力求给消费者带来最放心的食物。下图为S海上生鲜农场位置图。读图,完成1~3题。
1.吸引S生鲜到文莱投资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鲜水产产量高
B.海鲜水产品质优
C.养殖技术水平高
D.劳动力丰富廉价
2.该海上生鲜农场运送产品至中国宜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海运
3.斯里巴加湾市出现频率最高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台风
C.地震 D.干旱
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养殖过程严格遵循质量标准,力求给消费者带来最放心的食物,要求的是品质,并不是海鲜水产产量高,A项错误;文莱以环境无污染著称,深海网箱养殖场全程严格遵循标准,S生鲜力求给消费者带来放心的食品等信息,是为了保证产品品质,B项正确;文莱属于发展中国家,养殖技术水平不是最高,C项错误;材料中,力求给消费者带来最放心的食物,并不是一味追求廉价劳动力,D项错误。故选B。第2题,该海上生鲜农场运送产品至中国无铁路相连通,A项错误;文莱与中国无公路相连通,B项错误;石斑鱼和蓝虾价格高,为保证产品品质,故选择速度最快的航空,C项正确;海运速度慢,石斑鱼和蓝虾易腐坏变质,D项错误。故选C。第3题,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且沿海平原排水不畅,加上海水的顶托,故频率最高的自然灾害是洪涝,A项正确。当地位于赤道附近,故台风少,B项错误。虽然位于板块交界处,但地震频率低于洪涝,C项错误。该地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干旱少,D项错误。故选A。
答案:1.B 2.C 3.A
4.(2023·恩施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成昆铁路建成于1970年,速度约70 km/h,为客货共线铁路。2022年12月26日成昆铁路复线建成,速度约为160 km/h。成昆铁路复线北起四川成都,南至云南昆明,经过横断山脉地区,该线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西南地区路网结构,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图1示意成昆铁路及其复线路线,图2为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1)请从自然角度分析成昆铁路复线建设施工面临的主要困难。
(2)相比成昆铁路线,指出其复线不同之处并说明原因。
解析:第(1)题,成昆铁路复线经过了横断山区,该地区河流山地众多,地势起伏大,所以需要修建大量桥梁隧道;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消亡边界,地壳活动活跃,有大量的断层和断裂带,地质结构不稳定,对铁路修建的技术要求高,修建难度大;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多暴雨发生,且由于地势崎岖,所以经常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第(2)题,由于设计时速超过160公里每小时,且经过地区有大量的河流山地,与原来成昆线相比桥隧比提高;在桥隧比升高后必然导致路线缩短,由于不用修建盘山线路,在线路变直后坡度降低所以速度提高。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水平大幅提升,修建技术不断进步,有技术能保障桥隧的成功修建。
答案:(1)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桥隧比例高,修建成本高;板块交界处,断层断裂带多,地质结构不稳定,技术难度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不同:(桥隧比高,)路线短,线路直,速度快。原因: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来定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浪费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尽量少占土地
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
其他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求等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城市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的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要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铁路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通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和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七产业区位因素(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七产业区位因素(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七产业区位因素微专题7产业与乡村振兴(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七产业区位因素微专题7产业与乡村振兴(附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农作物的分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七产业区位因素考点1农业区位及其变化(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七产业区位因素考点1农业区位及其变化(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提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