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阐释是经典形成过程中整合性的一部分,文本能否被保存下来取决于一个恒定的文本和恒变的评论之间的结合。文学经典因阐释与再阐释的循环而得以不朽。但是,在重新审视与思考当前包括主流意识形态宣传、调整中小学教材和课本、编纂各种文学选本等在内的文学经典化实践路径时,我们会发现,能让文学经典获得新生的一个重要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这就是对文学经典进行创造性阐释。对于创造性阐释,赵沛霖《文学经典的价值及其研究意义》曾指出:“文学经典虽有实实在在的文本存在,但那只是一种潜在性的存在,而不是现实性的存在。要把潜在性的存在变成现实性的存在就需要学者对于文学经典的创造性阐释。”
确实,文学经典需要创造性阐释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文学经典的文本具有多义性,因而为接受者自由发挥和创造性阐释提供了广阔天地。另一方面,文学经典同时具有开放性,处于不同语境的读者会对作品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可以说,作家创作出来的文本,只是意义的生长点,而不是意义的全部。只有加上读者的再创造,其意义才得以延伸和完充。
詹福瑞在《论经典》一书中,曾将文学经典划分为两个层次,他说:“经典可分为原生层和次生层,次生层包括整理与注释文本、评点与批评文本。”文学经典的创造性阐释则主要体现在经典的次生层面。亦即言,在进行整理和注释、点评和批评时,要从艺术、社会、文化等某一视角或综合视角,对文学经典加以创造性阐释。
首先,文学经典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它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审美。相反,若离开了艺术审美,文学经典也就失去了它作为文学经典的核心要素。因此,对文学经典进行创造性阐释,就是要立足于文学艺术本位,对它的艺术形式、结构、技巧、复义、双关、隐喻、象征等进行诠解、论评和研究,以此激起和唤醒读者的文学情感、文学想象和文学观照,最终使后者获得超越现实、超越功利的艺术审美愉悦。其次,文学经典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伟大之处在于深刻地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现实。也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尤其强调文学经典与社会现实的直接联系。英国学者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中就指出:“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某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形态。”基于这样的原则,对文学经典进行创造性阐释,就是要在文学经典的文本裂缝或表征中,揭示出其背后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纷繁关系和权力构成,从而帮助读者理解文学经典所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语境、特殊指向和深层意蕴。最后,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文学经典,还在于它最能体现人类共同的文化精神。正如英国学者霍加特所言:“一部文学作品,无论它如何拒绝或忽视其社会,但总是深深地根植于社会之中的。它有其大量的文化意义,因而并不存在‘自在的艺术作品’那样的东西。文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创造活动,经典中凝聚了文化的因子。”因此,对文学经典进行创造性阐释,就是要着重分析和透视文学经典中深层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意识等,以此让读者更好地去接受文学经典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文化价值和文化理念。
(摘编自罗海燕《创造性阐释:文学经典的重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詹福瑞对文学经典的划分理论,经典文本属于原生层,创造性阐释则主要体现在经典的次生层面。
B. 一部《红楼梦》,“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这是文学经典的多义性和开放性造成的。
C. 艺术审美是文学经典的核心要素,因此创造性阐释的首要任务应是立足文学艺术本位,发掘其审美价值。
D. 文学经典与社会现实直接相联,是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1段引用赵沛霖的话,旨在提出文学经典要想获得新生,创造性阐释起着重要作用。
B. 文章第2段从多义性和开放性两方面,阐释文学经典进行创造性阐释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C. 文章多处运用引用论证,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内容更充实。
D. 文章整体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第3、4段又构成总分结构,行文思路明晰,层次清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对文学经典从艺术、社会、文化等视角加以创造性阐释,就能使其获得新生。
B. 在文学经典的形成和流传过程中,不断创新的阐释和恒定不变的文本缺一不可。
C. 对文学经典的解读可以多样化,这些解读虽不尽相同,但都是合理的、恰当的。
D. 文学经典的价值在于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审美、最能体现人类共同的文化精神。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C.“因此创造性阐释的首要任务应是立足文学艺术本位”错误。着眼艺术进行阐释,只是创造性阐释的一个视角,而非“首要任务”。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D.“文章整体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错误,文章整体采用层递式的论证结构。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只要……就……”错误。由原文“在进行整理和注释、点评和批评时,要从艺术、社会、文化等某一视角或综合视角,对文学经典加以创造性阐释”可知,表述绝对化。
C.“这些解读虽不尽相同,但都是合理的、恰当的”错误。读者对经典的解读可以多样,但并不意味这些解读都合理和恰当。
D.“文学经典的价值在于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审美、最能体现人类共同的文化精神”错误。表述不严谨、以偏概全。结合原文第4段,“首先,文学经典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它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审美”“其次,文学经典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伟大之处在于深刻地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现实”“最后,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文学经典,还在于它最能体现人类共同的文化精神。”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迅速,但高级芯片却依然极端依赖进口,而迟迟无法在技术和市场上取得重大突破,影响了产业发展。
集成电路产业有一些独特的特征。比如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投资,对材料技术、制程工艺要求高。还有生态链的构建。生态链构建的第一个层次是,芯片生产需要超高精密仪器、数控机床、光栅刻画机、光刻机等半导体生产设备,这个基本掌握在美欧国家手中;第二个层次是,X86、ARM、MIPS等芯片架构专利基本上掌握在美日等国家手中,形成专利壁垒;第三个层次是,IOS、Windws、Andrid等桌面与移动操作系统不仅与前述芯片架构相兼容,它们自身作为平台,经过数十年或者数年时间,也吸引了无数程序开发者,黏住了无数用户。
要完成集成电路产业的突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其底层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与思想,所有这一切,又都与人才有关,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摘编自支振锋《必须突破“卡脖子”的网络核心技术》)
材料二:
图1:2015——2019年全球集成电路行业销售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
图2:2014——2020年前2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金额统计情况
图3:2014——2020年前2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单价统计情况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材料三:
摩尔定律是集成电路行业所遵循的规律,是指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器件性能亦提升一倍。过去60余年,集成电路以惊人的速度在缩小,现在1平方厘米硅片上可以集成超过50亿个晶体管。但集成电路晶体管不会无限增加,性能、功耗、成本等总有一个要素会逼近极限。“后摩尔时代”来临,这给了追赶者以机会。
未来,创新依旧是技术发展的关键。14纳米、10纳米、7纳米,先进的半导体制程愈发浓缩,已无限接近硅材料的物理极限,创新突破越发困难。不过,产业需求是引导科研创新的原始动力,应树立以产业技术为导向的科技文化。集成电路领域的技术创新并不一定从“0”到“1”。目前,10纳米节点以下先进产能占17%,83%市场在10纳米以上节点。我们的创新空间巨大,在先进制程研发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国可以运用成熟的工艺,提升芯片的性能。本土可控的55纳米芯片制造,比完全进口的7纳米更有意义。在这方面,国内一些相关企业已有成果。例如,芯盟科技研发出超高性能异构AI芯片,打破了传统同构芯片内储存与计算间的数据墙,实现了数据存储、计算的三维集成。
(摘编自韩扬眉《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如何发展》)
材料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浦东已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地区之一。在浦东集成电路产业中,张江科学城占有较大比重,这里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比如在这里设立总部、研发中心的,全球芯片设计企业十强中有7家,全国芯片设计企业十强中有7家,全球半导体装备厂商十强中有6家,另外全球晶圆代工前5的企业有2家总部设在这里。
在这样的基础上,张江进一步聚焦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紧抓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建设机遇,持续强化张江的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圈,搭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完善全生命周期客户服务体系;培育创新孵化生态,发挥好张江高科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对于整个浦东的集成电路产业来说,也在向着集成电路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努力。浦东将通过创新驱动、生态支撑、开发合作和统筹规划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浦东全力打造集成电路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迅速背景下,如果能够在技术和市场上实现突破,那么我国高级芯片研制严重落后的情况将会改变。
B. 2014—2020年前2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单价都要高于出口单价,但2019年以来价格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C. 摩尔定律表明了集成电路行业器件性能提升但价格不提高的现象,也可以推测随着物理极限的接近,更新迭代速度会加速。
D. 张江科学城努力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这里聚集了产业链多个环节众多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建设上有了不小的进展。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4—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2019年出口额快速增长,而进口额有回落,贸易逆差有所缩小。
B. 2019年,全球集成电路行业销售增长率继续下降,销售额降低,从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判断,我国该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C. 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技术创新愈发困难的情况下,我国集成电路发展应以产业技术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目标。
D. 在集成电路的发展上,我国可从多路径探索,如像芯盟科技研发出超高性能异构AI芯片一样另辟新路,也可像浦东注重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圈等。
6. 材料一、材料三及材料四的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A
6. 材料一侧重阐述集成电路产业在技术、产业自身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困境;
材料三侧重从集成电路如何发展的角度论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材料四以浦东为例,全力打造集成电路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侧重阐述集成电路的发展要多路径探索。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C.“更新迭代速度会加速”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三第二段“未来,创新依旧是技术发展的关键。14纳米、10纳米、7纳米,先进的半导体制程愈发浓缩,已无限接近硅材料的物理极限,创新突破越发困难”可以推测随着物理极限的接近,更新迭代速度会放缓。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2014——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错,根据材料二图2,2016年进出口额呈下降趋势。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材料一:“高级芯片却依然极端依赖进口,而迟迟无法在技术和市场上取得重大突破,影响了产业发展”是说高级芯片依赖进口,影响了产业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有一些独特的特征。比如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投资,对材料技术、制程工艺要求高。还有生态链的构建”是说集成电路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完成集成电路产业的突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其底层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与思想,所有这一切,又都与人才有关,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是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问题。由此可知,材料一侧重阐述集成电路产业在技术、产业自身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困境。
材料三:先说“后摩尔时代”来临,这给了追赶者以机会;再重点说“未来,创新依旧是技术发展的关键”,并指出“我们的创新空间巨大”,“例如,芯盟科技研发出超高性能异构AI芯片,打破了传统同构芯片内储存与计算间的数据墙,实现了数据存储、计算的三维集成”是以芯盟科技为例论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材料三侧重从集成电路如何发展的角度论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材料四:结合“浦东已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地区之一”“张江进一步聚焦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创新孵化生态,发挥好张江高科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的积极作用”“浦东将通过创新驱动、生态支撑、开发合作和统筹规划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进一步发展”可知,材料四侧重以浦东为例,全力打造集成电路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阐述集成电路的发展要多路径探索。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嘱咐
孙犁
家乡的平原景色,八年不见,并不生疏。这正在腊月天气,从平地上望过去,一直望到放射红光的太阳那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这八年他走的多是山路,他走过各式各样的山路,五台山附近的高山,黄河两岸的陡山,延安和塞北的大土圪塔山……
黄昏时候,他走到了自己的村边,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在那里悄悄的关闭那外面的梢门。
水生亲热地喊了一声:
“你!”
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脚上那白布封鞋,就知道父亲准是不在了。两个人在那里站了一会儿。还是水生把门掩好说:“不要哭了,家去吧。”他在前面走,女人在后面跟,走到院里,女人紧走两步赶到前面到屋里去点灯。水生在院里停了停。他听着女人忙乱地打火,灯光闪在窗户上,女人喊:“进来吧,还做客吗?”
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
“来,这就是你爹,一天价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现在回来了。”说着已不成声音。水生说:
“来!我抱抱。”
孩子从睡梦中醒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生人,这个“八路”。女人转身拾掇着炕上的纺车线子等等东西。
他望着她身上那自织自纺的棉衣和屋里的陈设。不论是人的身上,人的心理,都表现出是一种深藏的志气支撑,闯过了无数艰难的关口。
从窗户上那块儿小小的玻璃上结起来冰花,夜深了,大街的高房上有人高声广播:
“民兵自卫队注意!明天,鸡叫三遍集合。带好武器,和一天的干粮。”
“准是去胜芳。这两天,那里很紧!”女人一边细心听,一边小声地说。
“你能在家住几天?”
“就是这一晚上。我是请假绕道来看望你。”
“为什么不早些说?”
“还没顾着啊!”
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又无力的仄在炕上。过了好半天,她说:
“那么就赶快休息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
鸡叫三遍,女人就先起来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女人把孩子叫醒,穿的暖暖的,背上冰床,锁了梢门,送丈夫上路。出了村,她要丈夫到爹的坟上去看看。水生说等以后回来再说,女人不肯。她说:
“你去看看,爹一辈子为了我们。八年,你只在家里待了一个晚上。爹叫你出去打仗,是他一个老年人照顾了咱们全家。这是什么太平日子呀?整天价东逃西窜。因为你不在家,爹对我们娘俩,照顾的唯恐不到。只怕一差二错,对不起在外抗日的儿子。每逢夜里一有风声,他老人家就先在院里把我叫醒,说:水生家的起来吧,给孩子穿上衣服。不管是风里雨里。多么冷,多么热,他老人家背着孩子逃跑,累得痰喘咳嗽。是这个苦日子,遭难的日子,担惊受怕的日子,把他老人家累死。还有那年大饥荒……”
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水生坐上去,抱着孩子,用大衣给她包好脚。女人站在床子后面,撑起了杆。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她逗着孩子说:
“看你爹没出息,当了八年八路军,还得叫我撑冰床子送他。”她轻轻的跳上冰床子后尾,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轻轻用杆子向后一点,冰床子前进了。大雾笼罩着水淀,只有眼前几丈远的冰道可以望见。河两岸残留在芦苇上的霜花飒飒飘落,人的衣服上立刻变成银白色。她用一块长的黑布紧紧把头发包住,冰床像飞一样前进,好像离开了冰面行走。她的围巾的两头飘到后面去,风正从她的前面吹来。她连撑几杆,然后直起身子向水生一笑。她的脸冻得通红,嘴里却冒着热气。小小的冰床像离开了强弩的箭,摧起的冰屑,在它面前打起团团的旋花。前面有一条窄窄的水沟,水在冰缝里汹汹的流,她只说了一声:“小心”,两脚轻轻地一用劲,冰床子就像受了惊的小蛇一样,抬起头来,窜了过去。
水生警告她说:
“你慢一些,疯了?”
女人擦一擦脸上的冰雪和汗,笑着说:
“同志!我们送你到战场上去呀,你倒说慢一些!”
“擦破了鼻子就不闹了。”
“不会。这从小玩熟了的东西。今天更不会。在这八年里,你知道我用这床子送过多少次八路军?”
冰床在霜雾气里,在冰上飞行。
“你把我送到丁家坞,”水生说:“到那里,我就可以找到部队了。”
女人没有言语。她呆望着丈夫。
冰床跑进了水淀中央,这里是没有边界的冰场。太阳从冰面上升出来,冲开了雾,形成一条红色的胡同,铺到这里来,照在冰床上。女人说:
“爹活着的时候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咱们就得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了。八年,他老人家焦愁死了。国民党反动派又要和日本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完全逼死!”
“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太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在被大雾笼罩、杨柳树环绕的丁家坞村边,水生下了冰床。他望着呆呆站在冰上的女人说:
“你们也到村里去暖和暖和吧。”
女人忍着眼泪,笑着说:
“快去你的吧!我们不冷。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
一九四六年河间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对于平原景象的描写和对山路的回忆形成了对比,具有明显的感情倾向性,说明作者不爱走山路,表达了作者对平原的喜爱和回家探亲的激动心情。
B. “冰床像飞一样前进”、“冰床子就像受了惊的小蛇一样”、“围巾的两头飘到后面去,风正从她的前面吹来”是一幅“冰上飞行图”,刻画了女人在撑冰床时的飒爽英姿。
C. 文中孩子看向刚回到家的水生的神态,侧面表现了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根据地人民为抗战做出的巨大牺牲,有力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D. “炕上的纺车线子”、“身上那自纺自织的棉衣”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表现出女人天大困难压不垮的“深藏的志气”,辛苦操持家务、闯过无数生活难关的坚强。
8. “同志!我们送你到战场上去呀,你倒说慢一些!”说说女人为什么把冰床划得那么快?
9. “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吧。”孙犁的作品体现了这种艺术追求。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地域特征和社会环境,说说“女人”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极致美)体现在哪里?
【答案】7. A 8. ①时间紧,上坟费了一些时间,要把时间赶回来。
②女人滑冰床的技术熟练,说明女人的能干。
③滑的快一些,可以让水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早点儿找到部队。
④表现了女人积极支持丈夫参军打仗,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⑤让丈夫快点儿回到部队,快点儿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能够更快的回家团聚。
⑥水生说让她慢点儿是让她注意安全,并非速度快,是丈夫对她的体贴。
9. ①时代背景:自力更生,自己纺线织布做衣服,是那个时代女人的拿手本领。
②地域特征:熟练地在白洋淀上滑冰床,是白洋淀人的地域特征。
③社会环境:抗战时期,女人支持丈夫参军,在家带孩子,和家人相依为命,挑起家庭的重担是当时大多数家庭的无奈选择和光荣。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说明作者不爱走山路”错误。从文中“这八年他走的多是山路,他走过各式各样的山路,五台山附近的高山,黄河两岸的陡山,延安和塞北的大土圪塔山……”来看,作者意在表现这八年来“他”走的山路很多,为了革命四处奔走而很少回家,并非作者不爱走山路。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由“就是这一晚上。我是请假绕道来看望你”“出了村,她要丈夫到爹的坟上去看看。水生说等以后回来再说,女人不肯”可知,时间紧,上坟费了一些时间,要把时间赶回来。
由“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不会。这从小玩熟了的东西。今天更不会。在这八年里,你知道我用这床子送过多少次八路军?”可知,女人滑冰床的技术熟练,说明女人的能干。
由“同志!我们送你到战场上去呀,你倒说慢一些!”可知,滑的快一些,可以让水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早点儿找到部队,表现了女人积极支持丈夫参军打仗,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滑的快一些,让丈夫快点儿回到部队,快点儿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能够更快的回家团聚。
由“擦破了鼻子就不闹了”可知,水生说让她慢点儿是让她注意安全,并非速度快,是丈夫对她的体贴。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能力。
由“人转身拾掇着炕上的纺车线子等等东西”“他望着她身上那自织自纺的棉衣和屋里的陈设。不论是人的身上,人的心理,都表现出是一种深藏的志气支撑,闯过了无数艰难的关口”可知,时代背景:自力更生,自己纺线织布做衣服,是那个时代女人的拿手本领。
由“小小的冰床像离开了强弩的箭,摧起的冰屑,在它面前打起团团的旋花。前面有一条窄窄的水沟,水在冰缝里汹汹的流,她只说了一声:‘小心’,两脚轻轻地一用劲,冰床子就像受了惊的小蛇一样,抬起头来,窜了过去”可知,地域特征:熟练地在白洋淀上滑冰床,是白洋淀人的地域特征。
由“来,这就是你爹,一天价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现在回来了”“爹活着的时候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咱们就得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了”“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太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可知,社会环境:抗战时期,女人支持丈夫参军,在家带孩子,和家人相依为命,挑起家庭的重担是当时大多数家庭的无奈选择和光荣。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辅大饥,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遗民往往聚为营保,各坚壁清野。赤眉掳掠无所得,乃引而东归,众尚二十余万,随道复散。三年,以冯异为征西大将军。邓禹渐于受任无功,数以饥卒徽赤眉战,辄不利,乃要冯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数十日虽虏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渑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禹、弘不从,弘遂大战移日。赤眉阳败,弃辐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弘,弘军溃乱。异与禹合兵救之,赤眉小却。冯异与赤眉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少出兵以救之,贼见势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之于崤底。赤眉余众东向宜阳。帝亲勒六军,严陈以待之。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不知所谓,乃遣刘恭乞降,曰:“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赤眉众尚十余万人,帝令县厨皆赐食。明旦,大陈兵马临洛水,令盆子君臣列而观之。帝谓樊崇等曰:“得无悔降乎?朕今遣卿归营,勒兵鸣鼓相攻,决其胜负,不欲强相服也。”徐宣等叩头曰:“臣等出长安东都门,君臣计议,归命圣德。今日得降,犹去虎口归慈母,诚欢诚喜,无所恨也。”帝曰:“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也。”帝令樊崇等各与妻子居洛阳,赐之田宅。帝怜盆子,以为赵王郎中,后病失明,赐荥阳均输官地,使食其税终身。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赤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异与贼相拒/数十日虽虏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渑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
B. 异与贼相拒数十日/虽虏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渑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
C. 异与贼相拒/数十日虽虏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渑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
D. 异与贼相拒数十日/虽虏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渑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赤眉引还”与“果引张胜”(《苏武传》)、“引喻失义”(《出师表》)三句中的“引”字含义不同。
B. 上面文本中“何以待之?”与“严陈以待之。”两句中的“以”字含义和用法不同。
C. “不欲强相服也”与“强国请服”(《过秦论》)两句中的“服”字含义和用法相同。
D. “使食其税终身”与“食之不以其道”(《马说》)两句中的“食”字含义和用法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汉末年,部分地区爆发大饥荒,乃至出现大小城镇空无人烟,累累白骨遍布乡野的悲惨现象,幸存的百姓只能修筑营垒以图谋自救。
B. 冯异与赤眉军约定日期会战,他挑选精壮的士兵改穿与赤眉相同的服装埋伏,在赤眉士气衰竭时出战,赤眉兵惊恐溃散,冯异趁势率军追击,在崤山脚下大败赤眉。
C. 赤眉军残余部队向东边的宜阳逃跑,突遇光武帝亲率六军严阵以待,震惊之余派刘恭请降,光武帝只答应饶他们不死,刘盆子及丞相徐宣等投降并献出传国玉玺。
D. 光武帝在洛水边陈列大车,震慑降臣,对徐宣等人说:如果后悔,今天就送你们回去指挥军队再战,(我)不想让你们勉强归附我。徐宣等人叩头诚服得到赞扬和善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邓禹惭于受任无功,数以饥卒微赤眉战,辄不利,乃要冯异共攻赤眉。
(2)今日得降,犹去虎口归慈母,诚欢诚喜,无所恨也。
【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邓禹对自己身受重任而没有战功很惭愧,多次带领饥饿的部卒拦截赤眉军与之交战,总是失利,于是邀请冯异共同攻打赤眉军。
(2)今天能够投降,如同离开虎口投入慈母怀抱,实在欢喜,没有什么怨恨的。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与赤眉军对抗几上天了,虽然俘虏了他们的将领,但他们剩下的人还很多,可以逐渐用恩德信誉来引诱他们,但很难立刻用兵击败他们。皇帝现在命令将领们驻扎在渑池,阻截他们向东撤退的要道,而命我攻击他们的西面,一举消灭他们,这是万无一失的计策。
“余众尚多”,主谓结构,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D;
“诸将”作“屯”的主语,不可断开,排除A。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领军;/牵连、攀供;引用。句意:赤眉军返回。/虞常果然招出了张胜。/说不恰当的话。
B.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句意:您怎样对待他。/摆好阵势等待赤眉残军。
C.“两句中的‘服’字含义和用法相同”错误,含义不同。使动用法,使……屈服、臣服;/臣服。句意:(我)不想让你们勉强归附我。/强国主动表示臣服。
D.享用;/喂养。句意:让他终身享用租税。/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D.“光武帝在洛水边陈列大车,震慑降臣,对徐宣等人说”错误。由原文“明旦,大陈兵马临洛水,令盆子君臣列而观之。帝谓樊崇等曰”可知,刘秀在洛水边陈列的是兵马,而不是大车;且光武帝的话是对樊崇等人说的不是对徐宣等人说的。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邓禹惭于受任无功”,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邓禹于受任无功惭”;“惭”,对……很惭愧;“数”,多次;“微”,拦截;“辄”,总是;“要”,通“邀”,邀请;
(2)“去”,离开;“诚”,实在;“恨”,怨恨。
参考译文:
三辅地区发生了大饥荒,城郭全空无人,尸骨布满了荒野,幸存的人民往往聚在一起修筑营垒,各自加固防御工事,将四野的粮食和财物转移。赤眉军抢不到东西,就带兵向东撤退,还剩二十多万人,沿途又逃散了许多。建武三年,刘秀任命冯异为征西大将军。邓禹对自己身受重任而没有战功很惭愧,多次带领饥饿的部卒拦截赤眉军与之交战,总是失利,于是邀请冯异共同攻打赤眉军。冯异说:“我与赤眉军对抗几十天了,虽然俘虏了他们的将领,但他们剩下的人还很多,可以逐渐用恩德信誉来引诱他们,但很难立刻用兵击败他们。皇帝现在命令将领们驻扎在渑池,阻截他们向东撤退的要道,而命我攻击他们的西面,一举消灭他们,这是万无一失的计策。”邓禹、邓弘不听进去,邓弘又与赤眉军交战了很长时间。赤眉军假装战败,扔下军用物资逃走,军车全装上土,用豆子盖在表面,邓弘的士兵饥饿,都争着去抢夺。赤眉军返回,攻打邓弘军队,邓弘的军队溃败。冯异与邓禹联合来救援,赤眉军才稍微退却。冯异与赤眉军约定日期会战,他挑选精壮的士兵改穿与赤眉相同的服装,在道边埋伏。第二天,赤眉派一万人攻击冯异的先头部队。冯异只派少数士兵救援,赤眉见冯异部队的气势很弱,于是全军攻打冯异部队。冯异这时才命令全军出动大战赤眉。太阳偏西时,赤眉的士气衰竭,冯异令埋伏的士兵出战,因为与赤眉都穿着同样的衣服又混在一起,赤眉兵众无法分清敌我,于是惊恐溃散。冯异带兵追击,在崤谷之底大败赤眉军。赤眉军残余部队向东边的宜阳退去。光武帝亲自率领六军,摆好阵势等待赤眉残军。赤眉突然遇到大部队,震惊得不知怎么办,于是派刘恭向光武帝请求投降,说:“刘盆子率百万兵众投降陛下,您怎样对待他?”光武帝说:“饶你们不死罢了。”刘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多人脱去上衣裸露肢体投降,献出他们得到的传国玉玺。赤眉军的兵器铠甲堆积在宜阳城西,与熊耳山一样高。赤眉军尚有十多万士兵,光武帝命今宜阳县的厨房都(给他们)供给饮食。第二天,光武帝在洛水边陈列兵马,命刘盆子君臣列队在旁边观看。光武帝对樊崇等人说:“该不会后悔投降了吧?我今天送你们回军营,(我们)再重新指挥军队,击鼓交战,一决胜负。(我)不想让你们勉强归附我。”徐宣等人叩头说:“我们一出长安东都门,君臣就一起商议,要把生命交给陛下您。今天能够投降,如同离开虎口投入慈母怀抱,实在欢喜,没有什么怨恨的。”光武帝说:“你是所说的铁之中的钢利部分,凡人中才华出众的人。”光式帝命樊崇等人各与妻子儿女住在洛阳,赏给他们田地住宅。光武帝怜悯刘盆子,任命他当叔父赵王刘良的郎中,后来刘盆子得病双目失明,(光武帝)赏他荥阳均输官地,让他终身享用租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注],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追叙她婚后屏居乡里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表现情投意合、意趣盎然的夫妻生活。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明知西风之下自己是“独自凉”,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感情基调。
B. 上片次句紧承首句诘问,由眼前萧瑟之秋景而勾起沉思,一个孑立残阳、陷入无限哀思的词人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
C. “莫惊”二字写出妻子不惊扰词人睡眠的体贴入微和关爱备至,如此一位温柔可人的妻子形象更能衬托词人此时的心情。
D. 本词实写眼前之秋景,虚写梦境,实虚结合,拓展了表现空间,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异曲同工。
15. 这首词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为悼亡词,都蕴含着复杂的感情,请简要分析两首词感情的异同。
【答案】14. D 15. 同:两词均表达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和由此而产生的悲伤之情。异:本词在对亡妻的哀思中还蕴含着对不珍惜往日夫妻生活的追悔之情,苏词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异曲同工”说法有误。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先直抒胸臆,再虚写记梦,后又使用实写,与本词不同。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词开篇,以“西风”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日子里,作者紧闭着窗子,独自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心呢?所以,这里的“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作者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因思念亡妻而倍感孤独的情感。而下片中,作者又以“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两句回忆妻子在时的生活的两个片断:前一句写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后一句写夫妻风雅生活的乐趣。通过这两个片段,我们可以看见作者对妻子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
而本词尾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更表达了作者的追悔之情。卢氏生前,作者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而此时,伤心的纳兰性德明知无法挽回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满腔的追悔之情。所以,本词在对亡妻的哀思中还蕴含着对不珍惜往日夫妻生活的追悔之情。
《江城子》中,通过“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干行”的诗句及其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梦中妻子在闺阁中梳妆的情形,通过妻子的梳妆、无言、泪千行等来表现作者梦中与亡妻相见的凄凉之感,恩爱之情,以及对爱侣的深切怀念。
此外,词中“尘满面,鬓如霜”一句,还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的身世感慨融入其中,使情感更为真挚、沉重。所以,苏轼的词里还融有世路艰难和自身被贬的感慨。
把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整理到一起即可。
(三)名句名篇默(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文与质是合理互补关系,“______,______”,只有“文质彬彬”,才能称得上是君子。
(2)《将进酒》中“______,______”借用曹植的典故,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愤之情。
(3)孟子有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伶官传序》探究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一个与孟子名言意思相近的一个结论:“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质胜文则野 ②. 文胜质则史 ③. 陈王昔时宴平乐 ④. 斗酒十千恣欢谑 ⑤. 忧劳可以兴国 ⑥. 逸豫可以亡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野、史、宴、谑、忧、逸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新时代新征程新青年”为主题的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目前正( )进行,广大网友参与热度持续攀升。一件件“好评”佳作,通过感同身受的视角、深刻独到的思考、温暖人心的笔触,展现无与伦比的“中国精彩”,凝聚砥砺前行的“中国力量”,书写江山如画的“青春中国”,为社会各界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提供了广阔舞台,汇聚昂扬奋进的时代洪流。
执“好评”之笔,展现无与伦比的“中国精彩”。时间镌刻不朽,奋斗成就永恒,十年砥砺奋进,历史的( )绘写壮美画卷。打赢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脱贫攻坚战;港珠澳大桥通车运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梦天实验舱发射和对接成功;神舟十五号蓄势待发……一幕幕生动的图景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源头活水。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评佳作,必将通过生动的笔触,以( )的评论之声,把正能量化为“大流量”,把最大“变量”变成奋发向上的最大“增量”,用心用情展现新时代风貌,呈现出无与伦比的“中国精彩”,凝聚起面向未来的磅礴合力。
17. 请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分别是什么含义,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说明。
【答案】17. 如火如荼
如椽之(巨)笔
铿锵有力
18. ①“沾泥土”是接地气、贴近老百姓的意思,“带露珠”是新鲜、有营养的意思,“冒热气”是及时、温暖人心的意思。
②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老百姓田间地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形,来比喻作品贴近人民并服务人民的特点,既形象生动,又让人亲近,富有生活感。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语境指“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的举办很热烈,可选“如火如荼”。“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在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第②空,语境用来形容绘写壮美的历史画卷,可选“如椽之(巨)笔”。“如椽之(巨)笔”,像椽子一般粗大巨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第③空,语境用来形容“评论之声”,结合后文“奋发向上”“无与伦比”“磅礴合力”等词可判断,此处应选择含有有力等意的成语,可选“铿锵有力”。“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有节奏。指言辞或声音响亮有力。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泥土”象征着现实生活,“沾泥土”是接地气、贴近老百姓的意思;“带露珠”是新鲜、有营养的意思;“冒热气”指温暖,刚刚成熟,有及时、温暖人心的意思。
“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评佳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佳作”“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用老百姓田间地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形,比喻作品贴近人民并服务人民的特点,既形象生动,又让人亲近,富有生活感。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山深处,泉愈清,涧愈瘦,秋虫轻声絮语,鸟雀唱和相随,没有牧笛牛背轻吹,也没有木叶颤响贴唇, ① 。乍起一缕秋风,催促着黄叶皈依大地,或有从相机前匆匆飘过的,被我凝固成永恒的画面。一对水鸟在我脚步声近时,扑棱地从溪畔矮树惊起,飞去了远处。远处还是溪畔,夹溪而生的老树青翠依旧,树下草坪似天然的织锦,依旧绒绿。这份野趣,是在城市里找寻不到的。
山脚下,野菊发出黄色的声音,拼命往山的深处赶路,一些蒿草丢下翠绿的脚步,隐没溪涧,炊烟把门神的威严, ② ,退休的农具,停驻在诗里,屋内外事物的回声,诉说着每一个村民的心事。
向淡着烟霭的山林走去, ③ ;在山菊初萌的溪畔,有捣衣女的身影可秀双目;还有乡间好客的人家,腊肉是自家腌制的,糯米酒甜润可口,新鲜的山珍野蔬任你品尝……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 “山脚下,野菊发出黄色的声音,拼命往山的深处赶路,一些蒿草丢下翠绿的脚步,隐没溪涧。”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运用通俗平实的语言进行改写,场景意思不得改变。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9. ①却自有一份赏心悦目的野趣; ②熏得憔悴; ③有众鸟的喧鸣可饱耳福。
20. 山脚下,野菊黄灿灿的,一直延伸到深山,一些蒿草也不再翠绿,消失在溪涧边。
21. 还有乡间好客的人家,会向你捧出(意思对即可)自家腌制的腊肉,甜润可口的糯米酒,新鲜的山珍野蔬任你品尝。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下文“乍起一缕秋风,催促着黄叶皈依大地,或有从相机前匆匆飘过,被我凝固成永恒的画面。一对水鸟在我脚步声近时,扑棱地从溪畔矮树惊起,飞去了远处。远处还是溪畔,夹溪而生的老树青翠依旧,树下草坪似天然的织锦,依旧绒绿。这份野趣,是在城市里找寻不到的”可知,讲的是赏心悦目的野趣,结合上句“没有牧笛牛背轻吹,也没有木叶颤响贴唇”,此处为转折,用转折词“却”,应该填写“却自有一份赏心悦目的野趣”。
第二空,结合上句“炊烟把门神的威严”可知,此处为结果,即炊烟把门神的威严熏得憔悴,应该填写“熏得憔悴”。
第三空,结合吓哭“在山菊初萌的溪畔,有捣衣女的身影可秀双目”可知,应于“有捣衣女的身影可秀双目”相对应,再结合上句“向淡着烟霭的山林走去”可知,山林中应该有众鸟的喧鸣,所以应该填写“有众鸟的喧鸣可饱耳福”。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改写句子能力。
“野菊发出黄色的声音,拼命往山的深处赶路,一些蒿草丢下翠绿的脚步,隐没溪涧”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野菊发出黄色的声音”写的是野菊的颜色,可改为“野菊黄灿灿的”,“拼命往山的深处赶路”写的是野菊的绵长,可改为“一直延伸到深山”,“一些蒿草也不再翠绿”写的是蒿草颜色的变化,可改写为“一些蒿草也不再翠绿”,“隐没溪涧”写的是野菊消失在溪涧边,可改写为“消失在溪涧边”。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病有:
中途易辙,前一句“还有乡间好客的人家”的主语是“人家”,下一句“腊肉是自家腌制的,糯米酒甜润可口”的主语就不是“人家”了,陈述对象变了,把“腊肉是自家腌制的,糯米酒甜润可口”改成“人家”做主语的句子,可改为“会向你捧出自家腌制的腊肉,甜润可口的糯米酒”。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小到字句意象、文史典故,大到诗风流派、文化审美,都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它穿越秦砖汉瓦、唐风宋骨,从涓涓细流汇成浩大江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直到今天,读“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我们依然能领会到抑扬顿挫的音韵美;读“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我们仍然能感受到空灵蕴藉的意境美;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还是能体悟到悲天悯人的品格……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与古诗词有过怎样的故事?请写―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作文材料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次总说古诗词的文化价值——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第二层次指出优美的古诗词对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有着精神滋养作用;第三层次回到当下,具体提示古诗词滋养精神的多个维度,向我们展示了各类诗歌中所蕴含的各种不同的美,包括文学语言上的音韵美、文学内容上的意境美,以及突破文学本身、具有普世价值的各类精神品格的美。材料层次提示写作应有开阔的思路,以点面结合、历史与当下结合为佳。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与古诗词有过怎样的故事?请写―篇记叙文。
写作任务中“故事”“记叙文”明确了写作的文体;“你与古诗词”提示写作内容的两个关键要素,文中要有“你”和“古诗词”;“成长过程”提示写作的提升方向——古诗词对自己的成长产生的作用。
行文构思上,材料要求写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与诗词之间的故事,考生可围绕自己阅读过的一首或一句具体的诗词展开,叙写这一诗词留给自己的特殊经历和思想上的感动与升华;也可以写古诗词对自己产生的影响或者自己对古诗词态度的变化。
立意:
1.古诗词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2.我从唐诗宋词中走来。
3.青春岁月,我与诗词相约。
4.走进诗词深处,邂逅最美的遇见。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四两句写楼高以寄胸怀,五,六两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