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二专题四文以化人__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传统文化教师用书

    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二专题四文以化人__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传统文化教师用书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二专题四文以化人__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传统文化教师用书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二专题四文以化人__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传统文化教师用书,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3.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
    (1)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宽阔。
    (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4)凝聚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5)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微点2民本崇德——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趋时更新
    1.儒家思想趋时更新的发展历程
    2.儒家思想的精华
    (1)人与人的关系:提倡仁爱,主张推己及人的精神;提倡人与人之间应和睦相处;与人交往,主张言而有信的精神;提倡尊老敬贤的为人准则。
    (2)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倡以德治国的精神;提倡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提倡个人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历史责任感。
    (3)人对自身的反省与追求:提出修身要求,主张慎行自省,格物正心,重视精神境界的提升,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
    (4)人与自然、天的关系: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主观能动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主张“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等。
    (5)教育智慧与求学之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格物致知,学以致用。
    微点3繁荣自信——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中国古代的科技
    (1)特点:服务于农耕经济的实用科技,缺乏理论分析。
    (2)发展
    2.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1)推动力
    ①科举制度 选官制度直接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促进艺术更加追求意境。
    ②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壮大了市民阶层,推动文学艺术向世俗化方向发展。
    ③科技发展 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发展过程
    勃兴与奠基
    远古
    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春秋战国
    (1)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3)“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形成与繁盛
    汉朝
    董仲舒创立新儒学;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魏晋
    玄学盛行
    唐朝
    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宋代
    三教合一,形成理学,以朱熹为代表
    传承与转折
    明清
    (1)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2)康雍乾时期,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人生观
    以人为本
    周公:“敬天保民”的思想、礼乐制度;孔子:“仁者爱人”
    政治观
    民本思想
    管子: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仁政”
    自然观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老子:“道”;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国家观
    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价值观
    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周公:“明德”“敬德”;孔子:“为政以德”;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生活观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处世观
    和而不同
    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孟子:“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时期
    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
    创立和发展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孔子学说
    西汉
    改造和独尊
    (1)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至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宋明
    转型与成熟
    (1)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
    (2)二程、朱熹提出“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
    (3)陆九渊、王阳明主张“心”就是“理”,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
    明清之际
    批判与继承
    (1)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经典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2)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的主张
    (3)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
    (4)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

    相关试卷

    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一专题三文以化人__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交流教师用书:

    这是一份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一专题三文以化人__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交流教师用书,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发展的历程,文化的内涵,命题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三话题三文化自信__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守正创新精神教师用书:

    这是一份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三话题三文化自信__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守正创新精神教师用书,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先秦是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三话题一经国序民__古代中国的法律教化与社会基层治理教师用书:

    这是一份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三话题一经国序民__古代中国的法律教化与社会基层治理教师用书,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法律与教化的演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