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雅安多校联考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展开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可以用公式π=cRT(π表示渗透压,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R为常量,T表示温度)表示。下列有关渗透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常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相对数量越多,说明其渗透压越大
B. 相同温度下,质量浓度相等的两种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C. 随着体温的升高,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可能会增大
D. 正常情况,人体血浆渗透压与血细胞内液渗透压基本相等
2. 交通信号灯语音提示系统可以帮助视障者安全出行:慢节奏的“嘟嘟”声代表红灯,快节奏的“嘟嘟嘟嘟”声代表绿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视障者听到语音提示属于条件反射
B. 视障者听到语音提示属于非条件反射
C. 视障者根据提示音过路口时需要言语区参与
D. 走或停时,视障者维持躯体平衡由大脑来完成
3. 人类的排尿现象是由逼尿肌主动收缩造成的。正常成年人能控制憋尿和排尿,婴儿或某些大脑受伤的成年人可能出现尿床的现象。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交感神经兴奋时,机体能够调节肌肉收缩而使膀胱缩小
B. 膀胱既含排尿反射的感受器,又含排尿反射的效应器
C. 人类的憋尿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D. 大脑受伤的成年人尿床能说明人体的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
4. 肾小管上皮细胞在肾小管重吸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导致肾小管管腔溶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尿量减少
B. 醛固酮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Na+,是为了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平衡
C. 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水的过程受到激素的调节
D. 食物过咸会引起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
5. 不卫生饮食容易造成志贺菌属细菌感染,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细菌性痢疾。检测某细菌性痢疾患者机体的相关代谢指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患者体温维持在38.9℃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 白细胞数量增多,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清除细菌
C. 连续腹泻脱水,造成血钠浓度升高,原因是失水多于失钠
D. 细菌性痢疾患者需大量补充清水以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平衡
6.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都属于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霉菌可以产生赤霉素,从而可能使植物患恶苗病
B. 细胞分裂素都在根尖合成,可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C. 脱落酸能促进叶的衰老和脱落,不利于植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D. 乙烯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是一种气态植物激素
7. 过敏反应为常见的免疫失调病,下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③是指浆细胞,其不能识别抗原
B. 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出现过敏症状
C. 图中的a主要指组胺,其可作为信号分子
D. 正常机体的抗体主要吸附在组织细胞表面
8. 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大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影响,某研究者选择长度相同、生长状况相近的两组大麦胚芽鞘,分别用红光和蓝光进行单侧照射,随后在不同时间测量大麦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长度增加值,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单侧红光照射不能使大麦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
B. 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
C. 由实验可知,生长素的转运和引起生理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
D. 光敏色素在接受光信号后,会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9. 为研究NAA(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根和芽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以不同浓度的NAA处理小麦种子,以实验进行到第7天时测得的根和芽的平均长度进行数据处理后,描点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图中增长率=(NAA作用后的值一对照组的值)/对照组的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用等量蒸馏水处理小麦种子
B. 小麦的根和芽对NAA的敏感度不同
C. 若将植物横置,则根的近地侧NAA浓度至少应大于10-2ml·L-1
D. 当浓度为10-10ml·L-1时,NAA促进了根和芽的生长
10. 肾上腺素有着强心、升压、提心率作用,常被用于心脏骤停和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中。下列关于肾上腺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与神经调节相比,肾上腺素参与的激素调节具有作用范围较广泛的特点
B. 肾上腺素发挥作用时要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可重复利用
C. 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
D. 肾上腺素可催化细胞中糖类的氧化分解,增加细胞的产热
11. 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种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途径①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为体液调节
B. 通过途径②调节胰岛素水平的迷走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C. 通过途径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
D. 三种途径中,传送信息的分子都是通过血液运输的
12. 我国科学家揭示了雌激素对绵羊成肌细胞的调控作用,并阐明了雌激素调控成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雌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
B. 雌激素的靶细胞均为成肌细胞
C. 由图可知,雌激素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
D. 雌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13. 某年末我国人口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图所示,以下种群数量特征能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得出的是( )
①出生率、死亡率 ②迁入率、迁出率 ③年龄结构 ④性别比例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14. 为了调查贵州梵净山金丝猴的种群密度、某实验小组在10公顷的实验区域内第一次捕获了30只猴,其中金丝猴有5只,做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又捕获了30只猴,其中有标记的金丝猴有2只,没有标记的金丝猴有6只。标记物不影响金丝猴的生存和活动,但金丝猴有记忆,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统计方法得到结果往往会比金丝猴实际的数量要偏大
B. 若在两次捕猴期间发生山林大火,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C. 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梵净山蚜虫和跳蝻等动物的密度
D.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该地区金丝猴的种群密度约为2只/公顷
15.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或防治有害生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比于曲线图,数学公式能更直观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B. 种群数量一旦超过 K值,其出生率立刻小于死亡率
C. 只要空间足够、食物资源丰富,种群即会出现“J”形增长
D. 可通过减少获取食物机会方法降低环境容纳量来防治害虫
16. 约5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黎明现象”,即黎明时处于高血糖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增加,这是糖尿病治疗的难点。觉醒后,人体摄食后胰岛素的产生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可通过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觉醒后人体摄食使血糖浓度上升,葡萄糖经GLUT2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
C. ATP/ADP的值增大时,可引起Ca²+内流,胰岛素释放量增多
D. 胰岛B细胞损伤是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的原因
17. 研究人员在不同时间段向兔注射了A蛋白抗原和B蛋白抗原,随后测得两种抗原抗体相对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产生抗体的过程中,需要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直接呈递给B细胞
B. 辅助性T细胞既是激活B细胞的信号之一,也能分泌细胞因子
C. 第二次注射两种抗原分子时,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均能分泌抗A抗体
D. 第二次注射两种抗原分子时,分泌抗A抗体的浆细胞也能分泌抗B抗体
18. 现有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琼脂块分别标记为A和B,其上均有一定量的生长素。为探究两个琼脂块上生长素的相对浓度,某同学设计了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组为对照组,可以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 若一段时间后甲组的胚芽鞘长度比实验前的长,则可能是内源生长素的作用
C. 若一段时间后乙组的胚芽鞘长度比丙组的长,则A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低于B的
D. 若一段时间后乙组胚芽鞘长度与丙组的相同,则可以说明A和B的生长素浓度相同
19. 已知种群a、b为同种类型动物的种群,但生活在不同的区域。某时期统计两个种群中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所占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年龄结构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B. 统计时期,两个种群的数量均可能在增加
C. 种群密度的大小受年龄结构的间接影响
D. 未来一段时间,种群a的数量会超过种群b的
20. 三特异性抗体拥有三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能够与三种抗原特异性结合,具有抗肿瘤的功能。新研发的一种三特异性抗体包括T细胞表面CD3和CD28抗原结合位点,刺激CD28能增强T细胞表达Bcl—xL蛋白,阻断T细胞凋亡,通过共同刺激CD3和CD28能改善并增强T细胞靶向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每种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 三特异性抗体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C. T细胞凋亡与细胞内Bcl—xL蛋白增加有关
D. 三特异性抗体可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靶向肿瘤细胞的准确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21. 宇航员在太空中失重会造成暂时性的组织水肿。长期失重对宇航员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肌肉萎缩、无法站立、平衡障碍,还会导致钙质流失、骨密度下降等。研究发现,失重条件下,肌梭(骨骼肌中的一类感受器)自发放电减少,传向中枢的神经冲动减少,肌紧张减弱,肌肉活动减少导致肌肉萎缩。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失重条件下,头面部的血液流回心脏的量减少,最终导致______(填细胞外液)增多引起水肿;随着垂体释放的______(填激素)减少、尿量______(填“增多”或“减少”),水肿会逐渐消退。
(2)肌梭参与组成的反射弧结构中,反射弧结构除肌梭外,还有______;肌梭产生的生物电以局部电流和______的形式传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最终经神经肌肉接头处(结构与突触类似)传到肌肉,该肌肉产生的兴奋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到神经中枢,原因是______。
22. 甲状腺癌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一般会增加,冬季会出现畏寒症状。格雷夫斯(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该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该病的发生与患者体内存在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癌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正常水平;甲状腺癌患者冬季畏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免疫学的角度看,Graves病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
(3)人体吸收的碘主要运输并储存在甲状腺中;碘-131衰变产生的β粒子平均射程为1~2mm,只能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碘-131能用于治疗Graves病。为验证碘-131对Graves病有治疗效果,科研人员以符合要求的Graves病模型小鼠和健康小鼠、碘-131药物、安慰剂等为材料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碘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合成所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
②表示用碘-131药物治疗的Graves病模型小鼠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题分析,在治疗Graves病的方面上,与用其他常用药物相比,用碘-131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当小鼠被流感病毒感染时,来自骨髓的巨噬细胞增多。巨噬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有_____,将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的沉淀吞噬消化。
(2)人类偏肺病毒(HMPV)是一种呼吸道病原体,其通过对自身遗传物质中的N6-腺苷(N6A)进行甲基化修饰来降低宿主免疫蛋白识别自身RNA的能力,躲避免疫系统攻击,进而确保自身的增殖。_____(填“增强”或“阻断”)N6A甲基化修饰会引发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可用来预防肺部感染。HMPV入侵机体后,参与抵御HMPV的有_____(写出2种细胞)、巨噬细胞等。若研制出加强针HMPV疫苗,当再次注射HMPV疫苗时,可使_____大量增殖和抗体增加,从而实现有效的免疫预防作用。
(3)茯苓多糖能调控特异性免疫,其影响机体免疫的部分信号通路如图所示,图中茯苓多糖作用于_____,使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图中的细胞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
24. 某植物生长调节剂(M)会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拟南芥种子中的一种隐花色素CRY1,是能够感受的受体。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1突变体(无法合成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含不同浓度M的培养基中并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种子的发芽率,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M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植物激素名称)的类似物,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即可)等。
(2)若在黑暗条件下,则Ⅱ组与Ⅲ组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相同”或“不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结果可知,CRY1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种子对M的敏感性。
25. 福寿螺主要栖息于流速缓慢或静止的淡水水体中,靠腹足爬行,也能在水中缓慢游泳,喜爱取食鲜绿多汁的植物。图1表示某水域中福寿螺在某时间段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图2 表示该水域中福寿螺的λ值变化曲线,λ 表示该水域中福寿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
(2)由图1可知,福寿螺在该时间段内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型,图2中的____(填横坐标轴上时间段)年对应的年龄结构与之相同。
(3)由图2可知,0~2年福寿螺的种群数量呈____形增长。图2中____(填字母)点时福寿螺的种群数量最多,____(填字母)点时福寿螺的种群数量最少。
(4)青鱼喜食螺,在该水域中适量养殖青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福寿螺的数量,从环境容纳量角度分析,养殖青鱼对防治福寿螺危害的原理是____。生理指标
测定值
正常值
腋下体温/℃
38.9
36.0~37.4
白细胞计数/(个·L-1)
13.5×10⁹
4×10⁹~10×10⁹
血钠浓度/(mml·L-1)
180
140~160
30
60
90
120
红光
向光侧
0.20
0.40
0.60
0.80
背光侧
0.20
0.40
0.60
0.80
蓝光
向光侧
0.20
0.26
0.33
0.42
背光侧
0.20
0.55
0.90
1.22
考生注意:
1.本试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可以用公式π=cRT(π表示渗透压,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R为常量,T表示温度)表示。下列有关渗透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常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相对数量越多,说明其渗透压越大
B. 相同温度下,质量浓度相等的两种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C. 随着体温的升高,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可能会增大
D. 正常情况,人体血浆渗透压与血细胞内液渗透压基本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
【详解】A、通常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相对数量越多,说明溶液浓度越高,因此渗透压越大,A正确;
B、渗透压中所表述的溶液浓度指的是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相等时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相等,因此质量浓度相等的两种溶液的渗透压不一定相等,B错误;
C、随着体温的升高,人体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减少,因此细胞外液浓度增大,渗透压可能会增大,C正确;
D、人体血浆和血细胞细胞内液中的物质是保持动态平衡的,因此正常情况,人体血浆渗透压与血细胞内液渗透压基本相等,D正确。
故选B。
2. 交通信号灯语音提示系统可以帮助视障者安全出行:慢节奏的“嘟嘟”声代表红灯,快节奏的“嘟嘟嘟嘟”声代表绿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视障者听到语音提示属于条件反射
B. 视障者听到语音提示属于非条件反射
C. 视障者根据提示音过路口时需要言语区参与
D. 走或停时,视障者维持躯体平衡由大脑来完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1)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详解】AB、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规律性应答,视障者听到语音提示不属于反射,AB错误;
C、视障者根据提示音,听懂是红灯还是绿灯,需要言语区参与,C正确;
D、走或停时,视障者维持躯体平衡由小脑来完成,D错误。
故选C。
3. 人类的排尿现象是由逼尿肌主动收缩造成的。正常成年人能控制憋尿和排尿,婴儿或某些大脑受伤的成年人可能出现尿床的现象。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交感神经兴奋时,机体能够调节肌肉收缩而使膀胱缩小
B. 膀胱既含排尿反射的感受器,又含排尿反射的效应器
C. 人类的憋尿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D. 大脑受伤的成年人尿床能说明人体的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
【答案】A
【解析】
【分析】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而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
【详解】A、副交感神经可以使膀胱缩小,促进排尿,交感神经不能使膀胱缩小,A错误;
B、人的排尿现象是膀胱储存足够的尿液后由逼尿肌主动收缩造成的。膀胱含有排尿反射的感受器,即感觉神经末梢,也含有逼尿肌等效应器,B正确;
C、大脑皮层高级中枢控制脊髓的活动,可引起憋尿的行为,婴幼儿大脑发育不完善,憋尿行为较弱,C正确;
D、大脑受伤的成年人尿床体现了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脊髓的控制,D正确。
故选A。
4. 肾小管上皮细胞在肾小管重吸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导致肾小管管腔溶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尿量减少
B. 醛固酮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Na+,是为了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平衡
C. 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水的过程受到激素的调节
D. 食物过咸会引起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体在受到某种刺激时,通过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利用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重吸收水分,来调节人体内的水分平衡。
【详解】A、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导致肾小管管腔溶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尿量减少,A正确;
B、醛固酮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Na+,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B错误;
C、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被动运输重吸收水的过程受到激素的调节,C错误;
D、食物过咸会引起下丘脑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D错误。
故选A。
5. 不卫生饮食容易造成志贺菌属细菌感染,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细菌性痢疾。检测某细菌性痢疾患者机体的相关代谢指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患者体温维持在38.9℃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 白细胞数量增多,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清除细菌
C. 连续腹泻脱水,造成血钠浓度升高,原因是失水多于失钠
D. 细菌性痢疾患者需大量补充清水以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平衡
【答案】C
【解析】
【分析】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当机体的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体温下降,当机体的散热量小于产热量,体温升高,当机体的散热量等于产热量,体温不变。
【详解】A、患者体温维持在38.9℃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错误;
B、白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白细胞数量增多,无法确定通过哪种途径来免疫清除细菌,B错误;
C、腹泻会导致水和钠同时丧失,表格显示该患者的血钠浓度升高,说明其失水多于失钠,C正确;
D、细菌性痢疾患者丢失水的同时会丢失大量的无机盐,需补充盐水以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平衡,D错误。
故选C。
6.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都属于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霉菌可以产生赤霉素,从而可能使植物患恶苗病
B. 细胞分裂素都在根尖合成,可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C. 脱落酸能促进叶的衰老和脱落,不利于植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D. 乙烯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是一种气态植物激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A、赤霉菌可以产生赤霉素,从而可能使植物患恶苗病,A正确;
B、细胞分裂素并不都在根尖合成,B错误;
C、脱落酸能促进叶的衰老和脱落,有利于植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C错误;
D、乙烯只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不能促进果实的发育,D错误。
故选A。
7. 过敏反应为常见的免疫失调病,下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③是指浆细胞,其不能识别抗原
B. 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出现过敏症状
C. 图中的a主要指组胺,其可作为信号分子
D. 正常机体的抗体主要吸附在组织细胞表面
【答案】D
【解析】
【分析】过敏反应是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具有反应强烈、反应迅速、消退较快、具有明显遗传差异的特点。
【详解】A、浆细胞分泌抗体,但浆细胞无识别功能,A正确;
B、过敏反应是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才能发生,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一般不会出现过敏症状,B正确;
C、过敏反应是过敏原再次侵入有过敏体质的机体时,使致敏细胞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引发过敏反应,其中组胺可作为信号分子,C正确;
D、正常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过敏患者的抗体会吸附在组织细胞表面,D错误。
故选D。
8. 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大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影响,某研究者选择长度相同、生长状况相近的两组大麦胚芽鞘,分别用红光和蓝光进行单侧照射,随后在不同时间测量大麦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长度增加值,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单侧红光照射不能使大麦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
B. 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
C. 由实验可知,生长素的转运和引起生理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
D. 光敏色素在接受光信号后,会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由题表分析可知:用红光单侧照射胚芽鞘时,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向光侧和背光侧的胚芽鞘长度均增加;但在相同处理时间内,向光侧和背光侧的胚芽鞘长度相同,说明单侧红光照射不能使大麦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
2、用蓝光单侧照射胚芽鞘时,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向光侧和背光侧的胚芽鞘长度均增加;处理时间为30min内,向光侧的胚芽鞘长度等于背光侧,在其他相同处理时间内,向光侧的胚芽鞘长度小于背光侧,说明在处理时间足够长时,单侧蓝光照射能使大麦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
【详解】A、从表格中看出,用单侧红光照射,向光侧和背光侧长度增加值相等,所以不会表现出向光性,A正确;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逆向运输,该实验只能证明红光不会引起大麦胚芽鞘弯曲生长,蓝光会引起大麦胚芽鞘弯曲生长,不能证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B错误;
C、从表格中看出,蓝光两侧长度增加值不同是在第60min后才表现出来的,所以说明生长素的转运和引起生理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C正确;
D、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至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D正确。
故选B。
9. 为研究NAA(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根和芽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以不同浓度的NAA处理小麦种子,以实验进行到第7天时测得的根和芽的平均长度进行数据处理后,描点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图中增长率=(NAA作用后的值一对照组的值)/对照组的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用等量蒸馏水处理小麦种子
B. 小麦的根和芽对NAA的敏感度不同
C. 若将植物横置,则根的近地侧NAA浓度至少应大于10-2ml·L-1
D. 当浓度为10-10ml·L-1时,NAA促进了根和芽的生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图可知,根对NAA更敏感,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小麦的根达到最大促进作用(或最大增长率)时所对应的NAA浓度较低。
【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A的浓度,故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用蒸馏水(NAA浓度为0的溶液)处理小麦种子,A正确;
B、由题图可知,根对NAA更敏感,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小麦的根达到最大促进作用(或最大增长率)时所对应的NAA浓度较低,B正确;
C、由题分析可知,若将植物横置,则根的近地侧 NAA 浓度至少应大于 10- 6ml·L-1,C错误;
D、由题分析可知,当浓度为10-10ml·L-1时,根和芽的生长增长率均大于零,为促进作用,D正确。
故选C。
10. 肾上腺素有着强心、升压、提心率的作用,常被用于心脏骤停和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中。下列关于肾上腺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与神经调节相比,肾上腺素参与的激素调节具有作用范围较广泛的特点
B. 肾上腺素发挥作用时要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可重复利用
C. 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
D. 肾上腺素可催化细胞中糖类的氧化分解,增加细胞的产热
【答案】A
【解析】
【分析】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除激素外,其他一些化学物质,如组织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2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也能作为体液因子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起调节作用。
【详解】A、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具有作用范围较广泛、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长等特点,A正确;
B、肾上腺素发挥作用时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即失活;若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即被降解或回收,B错误;
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C错误;
D、肾上腺素不具有催化功能,D错误。
故选A。
11. 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种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途径①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为体液调节
B. 通过途径②调节胰岛素水平的迷走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C. 通过途径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
D. 三种途径中,传送信息的分子都是通过血液运输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血糖浓度升高时的三条调节途径,第一条是体液调节,第二条、第三条是神经-体液调节。动物机体通过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间接调节动物机体的活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分,在一定的器官或组织中发生作用,从而协调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其它生理机能,使这些机能得到兴奋或抑制,使它们的活动加快或减慢。这种调节叫激素调节它属于体液调节。
【详解】A、根据题干,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这个过程中没有神经调节,只含有体液调节,A正确;
B、根据题干,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故属于自主神经系统,B正确;
C、根据题干,途径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这个过程中先涉及神经调节,再有激素调节,故调节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C正确;
D、三种途径中,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个过程涉及到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通过突触间隙(属于组织液)进行扩散的,D错误。
故选D。
12. 我国科学家揭示了雌激素对绵羊成肌细胞的调控作用,并阐明了雌激素调控成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雌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
B. 雌激素的靶细胞均为成肌细胞
C. 由图可知,雌激素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
D. 雌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雌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与受体结合,结合后的复合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启动基因的表达。
【详解】A、雌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可直接被吸收,口服后不会被消化道中的酶分解,A正确;
B、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所以雌激素的靶细胞还有垂体和下丘脑等细胞,B错误;
C、由图可知,信号分子代表雌激素,其进入细胞内与胞内的受体蛋白结合并发挥作用,因此可推知雌激素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C正确;
D、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以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并合成和释放性激素,而在正常情况下性激素要维持在一定浓度内,不能持续升高,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从而使激素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B。
13. 某年末我国人口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图所示,以下种群数量特征能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得出的是( )
①出生率、死亡率 ②迁入率、迁出率 ③年龄结构 ④性别比例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它们直接或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详解】由图可知,反应的为某年末中国人口结构示意图,包括了不同性别各年龄阶段的人口,因此能反应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 为了调查贵州梵净山金丝猴的种群密度、某实验小组在10公顷的实验区域内第一次捕获了30只猴,其中金丝猴有5只,做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又捕获了30只猴,其中有标记的金丝猴有2只,没有标记的金丝猴有6只。标记物不影响金丝猴的生存和活动,但金丝猴有记忆,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金丝猴实际的数量要偏大
B. 若在两次捕猴期间发生山林大火,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C. 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梵净山蚜虫和跳蝻等动物的密度
D.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该地区金丝猴的种群密度约为2只/公顷
【答案】C
【解析】
【分析】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
【详解】A、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金丝猴有记忆,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会更少,所以该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金丝猴实际的数量要偏大,A正确;
B、若在两次捕猴期间发生山林大火,则金丝猴存在死亡,统计结果不准确,B正确;
C、蚜虫和跳蝻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一般用样方法调查二者的种群密度,C错误;
D、根据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此地区金丝猴的种群个体数大约为5×8÷2=20只,这是20公顷的个体数,则该地区金丝猴的种群密度约为2只/公顷,D正确。
故选C。
15.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或防治有害生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比于曲线图,数学公式能更直观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B. 种群数量一旦超过 K值,其出生率立刻小于死亡率
C. 只要空间足够、食物资源丰富,种群即会出现“J”形增长
D. 可通过减少获取食物机会的方法降低环境容纳量来防治害虫
【答案】D
【解析】
【分析】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条件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也叫K值,K值的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变小的原因可能有栖息地遭到破坏、天敌入侵、气候突变或传染病、与之构成竞争关系的动物迁入等。K值的应用:种群在k/2时,增长速率最快,使养殖动物种群数量保持在此水平,可以持续地获得最大产量。
【详解】A、相比于数学公式,曲线图能更直观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A错误;
B、种群数量超过K值后,可能一段时间内其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B错误;
C、种群数量的增长受食物、空间、气候、天敌及种内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C错误;
D、对害虫的防治时需控制害虫的数量,降低环境容纳量,因此可通过减少获取食物机会的方法降低环境容纳量来防治害虫,D正确。
故选D。
16. 约5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黎明现象”,即黎明时处于高血糖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增加,这是糖尿病治疗的难点。觉醒后,人体摄食后胰岛素的产生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可通过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觉醒后人体摄食使血糖浓度上升,葡萄糖经GLUT2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
C. ATP/ADP的值增大时,可引起Ca²+内流,胰岛素释放量增多
D. 胰岛B细胞损伤是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的原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详解】A、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主要通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A错误;
B、据图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经GLUT2载体,不需要能量,为协助扩散,B错误;
C、由图可知,ATP/ADP的值增大时,可引起Ca2+内流﹐胰岛素释放量增多,C正确;
D、胰岛B细胞损伤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这是1型糖尿病病因,D错误。
故选C。
17. 研究人员在不同时间段向兔注射了A蛋白抗原和B蛋白抗原,随后测得两种抗原抗体的相对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产生抗体的过程中,需要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直接呈递给B细胞
B. 辅助性T细胞既是激活B细胞的信号之一,也能分泌细胞因子
C. 第二次注射两种抗原分子时,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均能分泌抗A抗体
D. 第二次注射两种抗原分子时,分泌抗A抗体的浆细胞也能分泌抗B抗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注射A蛋白抗原后,机体会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次注射A蛋白抗原时,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一种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
【详解】A、在产生抗体的过程中,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暴露在细胞表面,然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A错误;
B、辅助性T细胞既是激活B细胞的信号之一(第二个信号),也能分泌细胞因子,B正确;
C、第二次注射两种抗原分子时,只有浆细胞能分泌抗A抗体,记忆细胞不能分泌抗A抗体,C错误;
D、第二次注射两种抗原分子时,抗A抗体和抗B抗体分别由两种浆细胞分泌,D错误。
故选B。
18. 现有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琼脂块分别标记为A和B,其上均有一定量的生长素。为探究两个琼脂块上生长素的相对浓度,某同学设计了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组为对照组,可以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 若一段时间后甲组的胚芽鞘长度比实验前的长,则可能是内源生长素的作用
C. 若一段时间后乙组的胚芽鞘长度比丙组的长,则A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低于B的
D. 若一段时间后乙组的胚芽鞘长度与丙组的相同,则可以说明A和B的生长素浓度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详解】A、分析可知:甲组为对照组,可以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正确;
B、甲组切除了胚芽鞘尖端,无法产生生长素,若一段时间后甲组的胚芽鞘长度比实验前的长,则可能是内源生长素的作用,B正确;
C、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若一段时间后乙组的胚芽鞘长度比丙组的长,则可能AB组均为促进,但A组浓度促进效果由于B组,根据生长素作用曲线可知,此时浓度A<B或者A>B均可能;也有可能A组促进,B组抑制,A的生长素浓度低于B,C正确;
D、由于无法排除内源生长素影响,若一段时间后乙组的胚芽鞘长度与丙组的相同,则无法说明A和B的生长素浓度相同,D错误。
故选D。
19. 已知种群a、b为同种类型动物的种群,但生活在不同的区域。某时期统计两个种群中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所占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年龄结构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B. 统计时期,两个种群的数量均可能在增加
C. 种群密度的大小受年龄结构的间接影响
D. 未来一段时间,种群a的数量会超过种群b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可以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种群a和种群b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
【详解】A、年龄结构(年龄组成)影响通过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A正确;
B、种群a和种群b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统计时期,两个种群的数量均可能在增加,B正确;
C、年龄结构(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正确;
D、未来一段时间,种群a数量均可能会增长,但由于两个种群的种群数量基数未知,所以无法确定种群a增长后其数量是否超过种群b的数量,D错误。
故选D。
20. 三特异性抗体拥有三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能够与三种抗原特异性结合,具有抗肿瘤的功能。新研发的一种三特异性抗体包括T细胞表面CD3和CD28抗原结合位点,刺激CD28能增强T细胞表达Bcl—xL蛋白,阻断T细胞凋亡,通过共同刺激CD3和CD28能改善并增强T细胞靶向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每种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 三特异性抗体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C. T细胞凋亡与细胞内Bcl—xL蛋白增加有关
D. 三特异性抗体可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靶向肿瘤细胞的准确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T细胞一般指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胚胎期则来源于卵黄囊和肝)。在人体胚胎期和初生期,骨髓中的一部分多能干细胞或前T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的诱导下分化成熟,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成熟的T细胞经血流分布至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定居,并可经淋巴管、外周血和组织液等进行再循环,发挥细胞免疫及免疫调节等功能。
【详解】A、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每一种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A正确;
B、通过题干信息可知,三特异性抗体作为信号分子,可与丁细胞表而的CD28受体结合,刺激 BclxL蛋白的表达,阻断T细胞凋亡,延长T细胞的活性,又因为T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所以该过程可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B正确;
C、刺激Bcl-xL蛋白的表达,可阻断T细胞凋亡,说明T细胞凋亡与细胞内Bcl-xL蛋白减少有关,C错误;
D、由“三特异性抗体作为信号分子,可与丁细胞表而的CD28受体结合,刺激 BclxL蛋白的表达,阻断T细胞凋亡,通过共同刺激CD3和CD28能改善并增强T细胞靶向能力”可知,三特异性抗体可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靶向肿瘤细胞的准确性,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21. 宇航员在太空中失重会造成暂时性的组织水肿。长期失重对宇航员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肌肉萎缩、无法站立、平衡障碍,还会导致钙质流失、骨密度下降等。研究发现,失重条件下,肌梭(骨骼肌中的一类感受器)自发放电减少,传向中枢的神经冲动减少,肌紧张减弱,肌肉活动减少导致肌肉萎缩。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失重条件下,头面部的血液流回心脏的量减少,最终导致______(填细胞外液)增多引起水肿;随着垂体释放的______(填激素)减少、尿量______(填“增多”或“减少”),水肿会逐渐消退。
(2)肌梭参与组成的反射弧结构中,反射弧结构除肌梭外,还有______;肌梭产生的生物电以局部电流和______的形式传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最终经神经肌肉接头处(结构与突触类似)传到肌肉,该肌肉产生的兴奋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到神经中枢,原因是______。
【答案】21. ①. 组织液 ②. 抗利尿激素 ③. 增多
22. ①.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②. 化学信号 ③. 不能 ④. 神经肌肉接头处类似于突触,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
【解析】
【分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小问1详解】
在失重条件下,头面部的血液流回心脏的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接收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多,水肿消退。
【小问2详解】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根据题意“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肌梭自发放电减少,传向中枢的神经冲动减少”,说明肌棱在反射弧中属于感受器,根据反射弧的组成可知,除肌梭外,反射弧还包括的结构有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肌梭产生的生物电以局部电流和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向神经中枢;
神经肌肉接点类似于突触,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使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所以肌肉的兴奋不能通过神经肌肉接点传到神经中枢。
22. 甲状腺癌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一般会增加,冬季会出现畏寒症状。格雷夫斯(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该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该病的发生与患者体内存在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癌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正常水平;甲状腺癌患者冬季畏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免疫学的角度看,Graves病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
(3)人体吸收的碘主要运输并储存在甲状腺中;碘-131衰变产生的β粒子平均射程为1~2mm,只能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碘-131能用于治疗Graves病。为验证碘-131对Graves病有治疗效果,科研人员以符合要求的Graves病模型小鼠和健康小鼠、碘-131药物、安慰剂等为材料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碘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合成所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
②表示用碘-131药物治疗的Graves病模型小鼠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题分析,在治疗Graves病的方面上,与用其他常用药物相比,用碘-131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低于 ②. 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促进机体产热,而甲状腺癌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水平,产热不足
(2)自身免疫 (3) ①. 甲状腺 ②. 乙 ③. 能够针对性地破坏部分甲状腺滤泡细胞,且不会造成甲状腺周围组织的辐射损伤(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2、甲状腺能够吸收碘元素,故可用放射性碘-131治疗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症。碘-131衰变产生的β粒子平均射程为1~2mm,只能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生,达到治疗目的。
【小问1详解】
题干信息“甲状腺癌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的主要功能就是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甲状腺癌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水平。
甲状腺激素功能之一是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促进机体产热,而甲状腺癌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水平,故产热不足,因此表现为冬季畏寒。
【小问2详解】
由题可知Graves病是由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所引起的,因此它为自身免疫病。
【小问3详解】
①碘元素含量少,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
②Graves病的发生与患者体内存在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有关,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碘-131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选择曲线乙。
③在治疗Graves病的方面上,与用其他常用药物相比,用碘-131的优势是:碘-131能够针对性地破坏部分甲状腺滤泡细胞,且不会造成甲状腺周围组织的辐射损伤。
23.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当小鼠被流感病毒感染时,来自骨髓的巨噬细胞增多。巨噬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有_____,将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的沉淀吞噬消化。
(2)人类偏肺病毒(HMPV)是一种呼吸道病原体,其通过对自身遗传物质中的N6-腺苷(N6A)进行甲基化修饰来降低宿主免疫蛋白识别自身RNA的能力,躲避免疫系统攻击,进而确保自身的增殖。_____(填“增强”或“阻断”)N6A甲基化修饰会引发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可用来预防肺部感染。HMPV入侵机体后,参与抵御HMPV的有_____(写出2种细胞)、巨噬细胞等。若研制出加强针HMPV疫苗,当再次注射HMPV疫苗时,可使_____大量增殖和抗体增加,从而实现有效的免疫预防作用。
(3)茯苓多糖能调控特异性免疫,其影响机体免疫的部分信号通路如图所示,图中茯苓多糖作用于_____,使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图中的细胞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
【答案】(1)(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
(2) ①. 阻断 ②. B细胞、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③. 记忆细胞
(3) ①. 巨噬细胞膜上的受体 ②. 浆细胞 ③. B淋巴细胞 ④. 辅助性T细胞
【解析】
【分析】巨噬细胞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还可以将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的沉淀吞噬消化。
【小问1详解】
巨噬细胞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还可以将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的沉淀吞噬消化。
【小问2详解】
人类偏肺病毒(HMPV)是一种呼吸道病原体,其通过对自身遗传物质中的N6-腺苷(N6A)进行甲基化修饰来降低宿主免疫蛋白识别自身RNA的能力,躲避免疫系统攻击,进而确保自身的增殖,所以要预防肺部感染,可以阻断N6A甲基化修饰以引发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HMPV入侵机体后,参与抵御HMPV的有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巨噬细胞等。
小问3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茯苓多糖能作用于巨噬细胞膜上的受体调节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据图可知,图中的细胞A、B、C分别表示浆细胞(因为它产生了抗体,浆细胞是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B淋巴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辅助性T细胞(能产生白细胞介素-4)。
24. 某植物生长调节剂(M)会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拟南芥种子中的一种隐花色素CRY1,是能够感受的受体。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1突变体(无法合成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含不同浓度M的培养基中并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种子的发芽率,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M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植物激素名称)的类似物,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即可)等。
(2)若在黑暗条件下,则Ⅱ组与Ⅲ组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相同”或“不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结果可知,CRY1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种子对M的敏感性。
【答案】(1) ①. 脱落酸 ②. 施用目的、效果和毒性,调节剂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
(2) ①. 不同 ②. Ⅱ组和Ⅲ组所处的M溶液浓度不同,抑制效果不同
(3) ①. 探究M的浓度与隐花色素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 ②. 减弱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M与隐花色素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由图可知,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分别是添加不同浓度M的培养基和拟南芥种子的种类。由于CRY1是能够感受光的受体,故该实验应在适宜的光下进行。
【小问1详解】
脱落酸有维持种子休眠的作用,故M可能是脱落酸类似物。使用时,应选择恰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还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效果和毒性,调节剂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
【小问2详解】
由题分析可知,组Ⅱ和Ⅲ组所处的M溶液浓度不同,抑制效果不同,因此Ⅱ组与Ⅲ组的实验结果不同。
【小问3详解】
该实验自变量有M的浓度和种子的种类,因变量是种子发芽率。因此该实验的课题是探究M的浓度与隐花色素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相同的M浓度条件下,野生型发芽率高于突变体,因此CRY1可以减弱种子对M的敏感性。
25. 福寿螺主要栖息于流速缓慢或静止的淡水水体中,靠腹足爬行,也能在水中缓慢游泳,喜爱取食鲜绿多汁的植物。图1表示某水域中福寿螺在某时间段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图2 表示该水域中福寿螺的λ值变化曲线,λ 表示该水域中福寿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
(2)由图1可知,福寿螺在该时间段内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型,图2中的____(填横坐标轴上时间段)年对应的年龄结构与之相同。
(3)由图2可知,0~2年福寿螺的种群数量呈____形增长。图2中____(填字母)点时福寿螺的种群数量最多,____(填字母)点时福寿螺的种群数量最少。
(4)青鱼喜食螺,在该水域中适量养殖青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福寿螺的数量,从环境容纳量角度分析,养殖青鱼对防治福寿螺危害的原理是____。
【答案】25. 样方法
26. ①. 增长 ②. 0~4
27. ①. “J” ②. b ③. e
28. 通过增加福寿螺捕食者的数量来降低福寿螺的环境容纳量,有利于将福寿螺的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解析】
【分析】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小问1详解】
福寿螺移动速度较慢,可以采用样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
【小问2详解】
由图1可知,福寿螺在该时间段内出生率一直大于死亡率,说明在该时间段内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λ 表示该水域中福寿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当λ>1,则种群数量增长,因此图2中的0~4年对应的年龄结构与之相同。
【小问3详解】
λ 表示该水域中福寿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当λ>1,则种群数量增长。0~2年λ为一固定值,此时福寿螺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b点后,λ<1,种群数量下降,直到e点λ=1,因此b点时福寿螺的种群数量最多,e点时福寿螺的种群数量最少。
【小问4详解】
青鱼喜食螺,通过增加福寿螺捕食者的数量来降低福寿螺的环境容纳量,有利于将福寿螺的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达到防治福寿螺危害的作用。生理指标
测定值
正常值
腋下体温/℃
38.9
36.0~37.4
白细胞计数/(个·L-1)
13.5×10⁹
4×10⁹~10×10⁹
血钠浓度/(mml·L-1)
180
140~160
30
60
90
120
红光
向光侧
0.20
0.40
0.60
0.80
背光侧
0.20
0.40
0.60
0.80
蓝光
向光侧
0.20
0.26
0.33
0.42
背光侧
0.20
0.55
0.90
1.22
2024成都成华区某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成都成华区某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2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福建省百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福建省百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基因A和基因B的作用效果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