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1~17 为单选题,每题2分,18~20为多选题,全选对得3分,少选得2 分,错选不得分,共43分)
1. 播放一套完整的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 )
A. 3hB. 30sC. 300sD. 30min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套完整的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为5min,即300s,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B. 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 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D. 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D.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也无论仪器精确度有多高,都只可能尽量的减小,是不可避免的,故A错误,D正确;
B.多次测量可以减小由于估读时带来的误差,但是不能可以消除误差,故B错误;
C.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是错误,是可以而且应该避免的,误差是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无法避免的,故C错误。
故选D。
3. 小兰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2.34cm、2.36cm、2.35cm、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2.45cmB. 2.34cmC. 2.36cmD. 2.35cm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2.7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2.75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 旅游景点建有观光电梯,某一乘客正在随电梯上升的过程中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 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运动的D. 以乘客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某一乘客正在随电梯上升。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乘客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与电梯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则乘客是静止的,故B错误;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电梯是运动的,故C正确;
D.以乘客为参照物,楼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楼房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5.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下列理解和判断正确的是( )
A. 由可知,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B. 汽车一小时通过的路程是50 km,则它一定以50 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v与s和t无关,是一个定值
D. 汽车匀速转弯,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一种形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与s、t大小无关,故A错误,C正确;
B.汽车一小时通过的路程是50 km,只知道总路程和总时间,可知汽车的平均速度是50 km/h,由于不知汽车每时每刻的速度大小,因此不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运动,故B错误;
D.汽车匀速转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6. 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4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6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
A 24m/sB. 48m/sC. 50m/sD. 100m/s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总路程为2s,由 可得,前半段路程行驶的时间
后半段行驶的时间
则整个路程汽车的平均速度
故选B。
7. 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象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图象中线段与时间轴平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②此图象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也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此图象表示汽车速度保持不变,一直在匀速直线运动;④此图象的意思是汽车加速行驶。故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②③,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B. 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C. 敲击水瓶琴D.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答案】B
【解析】
【详解】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可以产生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
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没有产生振动,不能产生声音,故B符合题意;
C.敲击水瓶琴,水瓶琴振动发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响铃的闹钟能产生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没听到声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re、mi、s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
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每个音阶对应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因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此可知d、re、mi、s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音调.故B正确.
10. 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 )
A.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频率比乙的高B. 甲的音调比乙的低
C. 甲的响度比乙的大D. 甲、乙的振幅一样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详解】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程度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偏离程度大,所以甲的响度大。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会观察波形图进行判断。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12.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 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B. 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C. 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D. 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3)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A.用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杯子由于振动发声,只改变注入杯中的水量,杯子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音调发生变化,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
B.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探究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
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鼓面振动幅度不同,响度不同,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此题考综合考查了声学的知识,对于这类题目,要结合相关的声学概念进行分析处理.
13.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C. “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露的形成是液化,故A错误;
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从气体变为固体,故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雪的形成属于凝华,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14. 在敞开的锅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 逐渐升高B. 不变C. 逐渐降低D. 随火的大小变化忽高忽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敞开的锅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由于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则水的温度将不变。
故选B。
15. 如图所示,一瓶刚取出的冰镇饮料,放置一会儿瓶外壁布满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镇饮料的温度约为30°CB. 水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
C. 水珠形成需要吸收热量D. 水珠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冰镇饮料的温度远低于30°C,约为5°C,故A错误;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冰镇饮料瓶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的外壁,故B正确;
C.水珠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是放热过程,故C错误;
D.水珠消失,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6. 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露珠的形成
B. 壶口冒“白气”
C. 湿手烘干
D. 冰雪消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错误;
B.“白气”是喷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错误;
C.湿手烘干是水的汽化现象,故C错误;
D.冰雪消融是冰雪的熔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17. 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第5min,晶体开始熔化
B. 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
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
D. 晶体的熔点是80℃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第10min,晶体开始熔化,故A错误;
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
t=25min-10min=15min
故B错误;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物质的熔点,所以晶体的熔点是80℃,故D正确。
故选D。
18. 如图是反映新龟兔百米赛跑的 s-t 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
B 比赛开始时,乌龟先出发
C. 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计相遇三次
D. 整个比赛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较大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由题图可知,兔子在t2时刻到达100m处,乌龟在t3时刻到100m处,且t2比t3小,故兔子先到达终点,兔子获胜,故A错误;
B.由题图可知,兔子是在t1时刻出发的,比乌龟晚出发,故B正确;
C.由兔子和乌龟的s图线相交三次可知,兔子和乌龟相遇三次,故C正确;
D.由于乌龟和兔子通过的路程相等,兔子运动的时间短,说明兔子的平均速度较大,故D正确。
故选BCD。
19. 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的清晨,树枝上常出现雾凇,那么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底部出现了白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 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 雾凇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D. 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详解】A.雾凇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成固态的冰晶附在树枝上形成的,故A正确;
B.白霜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底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雾凇是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中放出热量,故C正确;
D.一个标准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水蒸气要凝华成小冰晶需要温度降低到0℃,且需要不断放热。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底部出现了白霜,说明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故D正确。
故选ACD。
20. 下表是几种物质的熔点,据该表格中数据判断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铁掉入金水中一定不会熔化B. 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
C. 铝壶中的水烧干后,继续加热能损坏铝壶D. 用铝锅可以熔化铁,得到铁水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铁掉入金水中,金水的熔点为1064℃,铁的熔点为1535℃,当金水的温度高于1535℃时,铁就会熔化,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氢的熔点是-259℃,零下255℃高于氢的熔点,氢为液态,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火焰的温度在800℃左右,高于铝的熔点660℃,铝壶中的水烧干后,继续加热能损坏铝壶,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铁熔点为1535℃,高于铝的熔点660℃,所以不能用铝锅熔化铁,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BD。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1分,共21分)
21. 如图甲所示为温度计的一部分,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4 ②. 2.60
【解析】
【分析】
【详解】[1]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4℃。
[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60cm对齐,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
L=260cm-0.00cm=2.60cm
22. 我国古代诗词里描述相对运动的例子很多。“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早发龙巢》中的两句。“远树”迎面而来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远树”也可以看成是静止的。可见,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_。
【答案】 ①. 行船 ②. 河岸 ③. 相对性
【解析】
【详解】[1][2][3]以行船为参照物,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树是运动的,所以感到“远树来”是以行船为参照物;以河岸为参照物,河岸与“远树”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河岸为参照物,“远树”是静止的;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个物体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描述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3. 周末,小关和小超分别与家人驾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前往桂林市乐满地主题乐园游玩,如图所示是两小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图像,由图可知,两小车都在做_____(选填“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小超家车的速度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小关家车的速度。
【答案】 ①. 匀速直线运动 ②. 大于
【解析】
【详解】[1]由图像知两车的s-t图像都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小超家车通过的路程大于小关家车,所以小超家车的速度大于小关家车的速度。
24.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
(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
【答案】 ①. 变小 ②. 介质
【解析】
【详解】(1)[1]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
(2)[2]此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从而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25. 一只蝴蝶飞行30s振翅180次,蝴蝶振翅的频率为___________Hz,这样的频率是在表中___________的听觉范围内,人类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答案】 ①. 6 ②. 大象 ③. 不能
【解析】
【详解】[1][2][3]蝴蝶的翅膀在30s内振动了180次,蝴蝶振翅的频率为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大象能听到6Hz的声;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6Hz不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不能听到。
26. 跳广场舞,是当下城市大妈们最为流行的健身娱乐方式。夜幕降临,居民区里,播放器里的高音喇叭播放着优美动听的广场舞音乐,音乐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到居民耳朵里,音乐声对即将休息的居民产生了不少的干扰,所以有关部门对她们提出了“限时段、限音量”的要求。“限音量”是指要减小声音的___________,同时也在___________处减弱了噪声。
【答案】 ①. 空气 ②. 响度 ③. 声源
【解析】
【详解】[1]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居民耳朵里。
[2][3]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限音量”是指要减小声音的响度;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限音量”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27. 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答案】 ①. 凝华 ②. 放出 ③. 凝固
【解析】
【详解】[1][2]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霜是固体,是由冰箱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水蒸气在凝华的过程中要放热。
[3]湿抹布上还有很多的水分,擦冰箱侧壁时粘在了侧壁上,是因为湿抹布上的水分凝固为冰所导致的。
28. 在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有一种独特的取水方法,日落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将头插进沙里,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水蒸气_____的现象(填写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在这个过程中物质会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举出一个与此现象形成原理相同的生活实例_____.
【答案】 ①. 液化 ②. 放热 ③. 冬天从室外进入室内时,眼镜片上出现的小水珠
【解析】
【详解】[1][2]小水珠是液态,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3]冬天从室外进入室内时,眼镜片上出现小水珠,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6分)
29.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1所示。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CD段的路程为___________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___________(选填“>”“<”或“=”)vBC;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像,如图2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1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E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E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_____(选填“>”“<”或“=”)v2。
【答案】 ①. 1.8 ②. 1.5 ③. < ④. 4.8 ⑤. >
【解析】
【详解】(2)[1]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2]CD段的路程是
sCD=vCDtCD=3m/s×0.5s=1.5m
[3]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可以得到
vAB
2×2.4m/s=4.8m/s
(4)[5]已知小球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即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时间的中点在路程中点的上方,则到达时间tAE中点时未到达路程sAE中点,则
v1>v2
30. 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和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发声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A ②. B ③. C ④. A ⑤. D ⑥. F ⑦. 80 ⑧. 1.02 ⑨.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2][3]为了验证猜想一,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应选用编号为ABC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2)[4][5][6]为了验证猜想二,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应选用编号为ADF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3)[7][8]在探究音调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琴弦的材料,所以表格中所缺的数据是80,1.02。
(4)[9]探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时,用同一根琴弦做实验,并保持实验时琴弦两固定点间的距离不变,用同样大小的力弹拨同一位置,只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
31. 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体积不断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从水温达到90℃开始,每隔0.5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数据记录如表。请在图乙中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
(3)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______(选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降低”);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______。
【答案】 ①. 热胀冷缩 ②. 变大 ③. 液化 ④. ⑤. 98 ⑥. 保持不变 ⑦. 吸热
【解析】
【详解】(1) [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体积变大;
[3]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是看不见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2)[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即得沸腾图像,如图所示:
;
(3)[5]由表格数据知,水在2min开始沸腾,沸腾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水保持98℃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8℃
[6]由图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7]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吸热
四、计算题。(每题 10分,共20分)
32.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5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25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留了几个车站,共停留20min,并在当日15:55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1k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50s.求:
(1)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
(3)若途中火车以25m/s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相邻的平行轨道上迎面开来一列长990 m的货运列车,速度是20 m/s,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是多少s?
【答案】(1)100(2)400(3)22
【解析】
【详解】(1)火车行驶的时间为
15:55-7:25=8.5h
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
;
(2)列车过桥时
即
因此可得;
(3) 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是
.
答:(1) 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00km/h;
(2) 火车的长度是400m;
(3)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是22s.
33. 一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4 s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 当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的速度为340m/s):
(1)汽车行驶的路程?
(2)声音传播的距离?
(3)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
【答案】(1)80m;(2)1360m;(3) 680m
【解析】
【详解】解:(1)4s内汽车前进的距离
s车=v车t=4s×20m/s=80m
(2)声音往返经过的路程为
s声=v声t=4×340=1360m
(3)设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距离为s。则
s车+2s=s声
80m+2s=1360m
解得s=640m。
答:(1)汽车行驶的路程为80;
(2)声音传播的距离为1360m;
(3)汽车离山崖还有640m。物质
氢
水银
金
铁
铝
熔点/℃
-259
-38.8
1064
1535
660
类别
大象
狗
海豚
蝙蝠
听觉范围/Hz
1~200000
15~50000
150~1500000
1000~120000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经过某点的速度
sAB=0.3m
tAB=0.5s
vAB=0.6m/s
vB=1.2m/s
sBC=0.9m
tBC=0.5s
vBC=
vC=2.4m/s
sCD=
tCD=0.5s
vCD=3m/s
vD=3.6m/s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时间/mi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B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B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