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七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第七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5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感慨(kǎi) 烘托(hōng) 应和(hé) 拈轻怕重(niǎn)
B.绅士(shēn) 造访(zà) 呻吟(yín) 不求甚解(shèn)
C.喉咙(lóng) 啄食(zuó) 惊讶(yà) 彩棱镜(líng)
D.黄晕(yūn) 企盼(qī) 朗润(lǎng) 疲倦不堪(kā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宽敞 瞭亮 莅临 喜出忘外
B.渊博 祷告 分歧 参差不齐
C.殉职 直窜 决别 晃然大悟
D.签赏 徘徊 粗犷 随声附合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臭氧一词对大家来说,熟悉又陌生。二十世纪后期,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 臭氧洞,随着这一重大发现,臭氧 走进人们的视线。虽然 每个人都听过它的大名,但是对它却又 。
A.呈现 才 不是 知之甚少B.出现 才 几乎 知之甚少
C.出现 也 不是 了如指掌D.呈现 也 几乎 了如指掌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车祸面前________,无疑会称为极其危险的人。
(2)新年联欢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________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3)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________,轻松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4)端午节与父母团聚,对于偏远山区的一些留守儿童来说,这只是一种________。
A.漠不关心 沉湎 左右逢源 奢望
B.漠不关心 沉醉 绝处逢生 愿望
C.无动于衷 沉醉 左右逢源 奢望
D.无动于衷 沉湎 绝处逢生 愿望
5.下列句子中谦辞、敬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B.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C.先生大名,真是如雷贯耳,小弟献丑,真是班门弄斧。
D.您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表示感谢。
6.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园里的花儿种类繁多,有牡丹、芍药、郁金香等……
B.下周二,我校将举行《校长杯》足球比赛。届时,将有18支队伍参赛。
C.战争时期,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和平时期,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率先垂范。
D.我是该选择自己热爱的绘画专业?还是选择热门的建筑专业呢?
7.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人民聚集在—起,共享冬奥荣光。②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由圆环加圆心构成牌体,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共设五环。③奖牌背面刻有24个点及运动弧线,取意古代天文图,象征浩瀚无垠的星空,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象征若第24届冬奥会上运动员如群星璀璨,创造佳绩。④奖牌造型质朴简洁,这充分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并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相呼应,展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⑤奖牌正面浅刻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其中冰雪纹表现了冬奥会的特征,祥云纹传达了吉祥的寓意。
A.“内涵”“象征”“奖牌”都是名词,“创造”“传达”都是动词,“这”是代词。
B.“五”“双”都是数词,“个”是量词,“浩瀚”“呼应”都是形容词。
C.“奖牌造型质朴简洁,这充分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这句话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办赛”后加“要求”。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④③⑤①②。
8.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在与新冠肺炎的斗争过程中,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第一线,展开了一场感天动地的生命大救援。各地累计派出四万多名优秀的医务人员,同湖北武汉当地的医务工作者一道,争分夺秒地与病魔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他们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有超过2000多名医务人员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有多名医生和护士以身殉职。
A.加点的“过程”“医务”“故事”“奇迹”都是名词。
B.加点的“冲”“救援”“感染”都是动词。
C.加点的“四万”是数词,“优秀”是形容词,“他们”是代词。
D.加点的“义无反顾”和“以身殉职”是褒义词。
9.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向国际社会提供了超过18亿剂左右的新冠疫苗。
B.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
C.能否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是选手在比赛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D.通过错时上班,使主城区交通拥堵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B.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我们学习了他的《诫子书》。
C.《女娲造人》是一篇寓言,作者是袁珂,讲述了女娲因感到孤单,而用黄土造人的故事。
D.《天上的街市》作者是郭沫若,文中借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理想、自由社会的向往。
名著阅读
11.下面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里,父亲责令“我”去看五猖会前背书,让“我”无比沮丧。
B.范爱农是一个倔强耿直、愤世嫉俗的人,他曾经和“我”因为是否发电报而在同乡会上争执,从此产生仇怨并再未相见。
C.《西游记》中,为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四位菩萨化身母女,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八戒却动了凡心。
D.取经路上,唐僧虽禅心坚定,但他遇事有时会怯懦畏缩,有时还是非不分,容易听信谗言。
12.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这一场,来来往往,斗经三十回合,不见强弱。八戒又使个佯输计,拖了钯走。那拥波捉浪,赶至崖边。八戒骂道:“你这个泼怪!你上来!这高处,脚踏实地好打!”那 A 骂道:“你这厮哄我上去,又教那帮手来哩。你下来,还在水里相斗。”原来那乖了,再不肯上岸,只在河沿与八戒闹吵。却 A 随后又赶来, A 说行者见他不肯上岸,急得他心焦性爆,恨不得一把捉来。……这流沙河的妖怪,乃是卷帘大将临凡,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他曾被菩萨劝化,愿归师父往西天去的。”
文段A是 (填名字),在此处与八戒大战,八戒在选段中表现出 、 的性格特点。
13.默写填空
(1)远远的街灯明了, 。(《天上的街市》)
(2)晴空—鹤排云上, 。(《秋词(其一)》)
(3)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
(4)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6) ,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
(7)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青年学生一定要有宁静的心态,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诸葛亮教导后辈所说“ , 。”(《诫子书》)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古诗阅读
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送客入蜀①
[唐]杨凝
剑阁②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梁山③。
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④。
【注释】①蜀:四川一带,是诗中行人的家乡。②剑阁:一名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是客人由秦入蜀的门户。③梁山,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南,是由秦入蜀途经之地。④子午关,在长安县南,是离京初历之关。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奠定了送别的伤感基调。
B.《送客入蜀》全诗描写了送别当日情景,均为实写。一连串的地名衬托了行人归心似箭,也冲淡了彼此的离情别绪。
C.《送客入蜀》中,按照行人的旅程,他将先过子午关,再经过梁山,最后穿越剑阁,进入蜀地,回到梦寐思之的故乡。
D.两首诗寓情于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托月寄情,抒发对友人的牵挂之情;《送客入蜀》则借秋雨暗寓离情,表达作者的不舍之情。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天津弋人①得一鸿②,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锭。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兽何知,而痴情若此!悲莫悲于生别离,物亦然耶!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弋人:射猎的人。②鸿:大雁。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与日去(《诫子书》)
B.遂双飞而去 遂成枯落(《诫子书》)
C.若有悲喜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D.弋人将并捉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16.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禽兽何知,而痴情若此!
17.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2处)
弋 人 悟 其 意 乃 曰 是 将 以 赎 妇 也
18.选出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的“前狼假寐”“意将隧入以攻其后”表现了狼的阴险狡诈。
B.甲文中屠户“又数刀毙之”后又“转视积薪后”,表现了屠户的勇敢,做事考虑周全。
C.乙文中雄雁在雌雁被抓后,“哀鸣翱翔,抵暮始去”“次日……飞号从之”表现了雄雁对伴侣的痴情专一。
D.乙文借雁的行为告诉我们做事要小心谨慎,否则就会误入歧途。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黄山冬韵
①古诗有云:“黄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景更佳。”一句话道出了黄山冬季的韵味。
②冬雪也许是上天赏给黄山最大的恩赐了。随着冬季的来临,雪景成为吸引众人的最具魅力的景色之一。经历过春夏秋三季漫长的等待,经历过呼啸北风的磨炼,经历过万千期待的心情,才有了这缤纷冬雪的沉淀。
③黄山的雪经常在夜里悄悄降临,那精灵般的雪花安静地飘落,似乎可以听见簌簌落下的声音,犹如上天的礼物洒落山巅。远处的山峰、常青的松树、曲折的山道上,到处都成了白色的世界。最美的是雪后天晴,一轮暖阳照耀山巅,晶莹剔透的雪花反衬着灼灼的阳光,而那空旷的天际展现出一片苍茫茫的蔚蓝,映衬着洁白的雪景,显得愈加彻底与纯粹。当云雾从山涧下升起时,氤氲了整个山谷,恰似给众山披上了一层洁白的轻纱。纱随风舞动,心随景跳动,一步一景,一景一画,宛若梦境游。原本青翠的松树上挂满了白色的冰凌般的雪花,结成了剔透的冰晶,在阳光下透着七彩的光,装点出了一片玉树琼枝的奇观。那深藏在雪花之中的艳红色野果,红色的果实与洁白的雪交相辉映,更是透出一片勃勃的生机。在那蕴藏下,是下一个春季即将到来的讯息。
④冬日的黄山有太多让人称赞和陶醉的所在。如果你来过黄山很多次,却没有观赏过黄山的冬雪,那么你只窥得了黄山的半面容颜。如果你看过黄山的冬雪,却没有领略过一场雪后的日出,分享那轮红日从山后喷薄而出的场景,那么你的此行或许是有些许的遗憾。如果你恰好也看到了日出,却没有欣赏过一场大气磅礴的云海,在山峰间汹涌澎湃,似乎要涌到你的脚下,那么你的此行也是不圆满的。所以在冬季来黄山,抱着一颗安静等待的心,才能收获一份最美的风景。
⑤冬天的黄山,雪中泡温泉无疑是最吸引游客的了。游客们泡在暖意融融的温泉中,可赏缥缈云海、壮美雪景和奇幻雾凇,还能体验“雪中泡泉”的无限乐趣。漫山的奇松在冰雪的装饰下呈现出一片“玉树银花”的雾凇奇观,其间云雾缭绕,传说中的水晶宫似乎就在眼前。由于温泉池边古树环绕,游客还能近距离观赏“冰挂”奇景。树枝间的冰晶似层层银片相叠,又似串串玉珠垂挂。抬头,飘舞的雪或轻落池中,或轻拂人的肩头,冰雪的清凉和温泉的暖意构成“冰火两重天”的奇妙感觉。
⑥泡完温泉,不妨漫步桃花溪畔,也可驻足白龙桥,桥上有形似龙头的巨石,惟妙惟肖。桥下的白龙潭则浪花飞溅,形如白龙飞舞,气势壮观。
⑦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品味黄山冬雪,感受特色徽州,黄山景区还将陆续开展“观冬雪、看云海、沐温泉、品徽菜、赏徽韵、过大年”等特色活动,同时还有“百辆自驾车畅游黄山”“安徽人游黄山”主题酬宾月、“迎新年、万人祈福”等系列活动。看雪景的同时还能感受特色徽州的诸多风情。
⑧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冬季的黄山,风情万种,韵味十足,怎能不让人留恋?
19.阅读第4段,请你说说黄山冬韵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看黄山雪后日出、
20.分析文章第一段的妙处。
2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的句子。
22.以下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冬雪也许是上天赏给黄山的最大的恩赐了”一句中,“冬雪”“黄山”是名词,“恩赐”是动词。
B.文章第②段“经历过春夏秋三季漫长的等待,经历过呼啸北风的磨炼,经历过万千期待的心情”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强调了作者对黄山冬雪的喜爱之情。
C.第③段描写雪后天晴的美景,主要运用了由下到上的观察顺序写了雪后黄山的美丽景色。之后又聚焦在雪花上,雪花装点着青松,雪花下藏着红色的果实,红色的果实与雪辉映,洋溢着盎然生机。
D.作者说“在冬季来黄山,抱着一颗安静等待的心,才能收获一份最美的风景”,是因为冬日的黄山有太多让人称赞和陶醉的所在,而这些不一定在同一时间观赏到,所以要抱着一颗安静等待的心,才能收获一份最美的风景。
善良做芯,爱心当罩
朱成玉
①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以此为业,不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感到遗憾,嫌他浪费了这一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
②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心中,有一个思想根深蒂固,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①”都钻不进去的缝。
③父亲的灯笼完全是用竹子制成的,而且用以编织的竹篾十分精细。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也叫火葫芦或火蛋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过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
④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烦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的操作。只有在灯笼腰身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待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
⑤邻居栓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栓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
⑥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栓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栓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栓柱一个劲儿地道谢。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栓柱。……那是我们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如果栓柱的愿望可以成真,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笼送给他。
⑦那一年,我们家没有挂灯笼,但左邻右舍高高挂起的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制作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好愿望……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⑧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制作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当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
注释:①小咬儿:方言,指的是一种非常微小的飞虫。
23.围绕着“父亲与灯笼”,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回答。
24.请揣摩第⑥段中加点词语并回答问题。
①父亲“犹豫”的原因是什么?
②“斩钉截铁”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
25.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都钻不进去的缝。(从描写角度赏析)
26.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 应和(hé)—— hè,拈轻怕重(niǎn)——niān;
C.啄食(zuó)——zhuó,彩棱镜(líng)——léng;
D.黄晕(yūn)——yùn, 企盼(qī) ——qǐ;
故选B。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瞭亮——嘹亮;喜出忘外——喜出望外;
C.决别——诀别;晃然大悟——恍然大悟;
D.签赏——鉴赏;随声附合——随声附和;
故选B。
3.B
【详解】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呈现”意思是展示出;“出现”意思是显露出来。臭氧洞显露出来才会被科学家发现,故用“出现”恰当;
第二空,联系前后句关系,应该选择表示条件关系的“才”,不能选择并列关系关联词“也”;
第三,四空,句子表达人们只知道臭氧的名字,对它了解很少,所以应选择“几乎”和“知之甚少”;
综合以上分析,文段依次应填入“出现”“才”“几乎”“知之甚少”;
故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1)句中,对于车祸,应该关心才对,但对于极其危险的醉驾者,却可能是应该关心却毫不关心,置之不理,因此应选“无动于衷”;
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
沉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多形容陷入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自拔,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2)结合句意,“新年联欢晚会”的氛围使用“沉醉”正确;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绝处逢生:形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希望。
(3)语境是“轻松赚得人生第一桶金”,突出做事顺利,应选“左右逢源”;
愿望:心中期望实现的想法。
奢望:指非常强烈且难以实现的愿望。
(4)强调“端午节与父母团聚”是“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可望不可即的,应选“奢望”;
故选C。
5.C
【详解】本题考查敬辞和谦辞。
A.“光临”指对别人的到来的敬称,不符合语境;
B.“家母”指对自己母亲的谦称,称呼对方的母亲用“令堂”“令慈”,不符合语意;
C.“献丑”,是谦辞,指在展示自己作品或表现自己技能时,表示自己谦虚,称自己水平不高;使用正确;
D.“有幸”是谦辞,不能用于别人,不符合语境;
故选C。
6.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有误。省略号和“等”重复使用,应删去其中一个;
B.有误。比赛的主题应使用双引号,故应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D.有误。选择问句中,选项之间用逗号。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故选C。
7.C
【详解】此题考查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A. 语段中的“象征”是动词。此项中“‘象征’是名词”有误;
B. 语段中“呼应”是动词。此项中“‘呼应’是形容词”有误;
D. 阅读语段可知,这几句话围绕“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展开话题,所以②句为首句,①句“五环同心”紧承②句句尾的“共设五环”,⑤句介绍“奖牌正面纹样”,④句阐释奖牌正面造型的设计理念,③句介绍“奖牌背面”图案及其意义。所以五个句子最恰当的排序为:②①⑤③④。此项中“顺序为④③⑤①②”有误;
故选C。
8.B
【详解】本题考查词性、词语感情色彩。
B.“生命大救援”中,“大”是形容词,修饰名词,“救援”在这里应该是名词;
故选B。
9.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A.前后矛盾,去掉“超过”或“左右”。所以此选项有误。
C.肯定和否定搭配不当,去掉“否”或在“是”后面加”否”。所以此选项有误。
D.成份残缺。删去“通过”和“使”。所以此选项有误。
故选B。
10.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女娲造人》是一篇神户传说;而非“寓言”;表述有误;
故选C。
11.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从此产生仇怨并再未相见”有误。后来“我”与他在故乡重逢,渐渐熟识,冰释前嫌。
故选B。
12. 沙和尚 聪明 勇敢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及人物形象。
根据语段中“你这厮哄我上去,又教那帮手来哩。你下来,还在水里相斗”“这流沙河的妖怪,乃是卷帘大将临凡,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他曾被菩萨劝化,愿归师父往西天去的”可知,此情节是“大战流沙河”,唐僧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和那妖怪大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唐僧收妖怪为徒取法号“悟净”,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根据“八戒又使个佯输计”可知,八戒聪明。根据“斗经三十回合”可知,八戒勇敢。
13.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便引诗情到碧霄 归雁洛阳边 夜阑卧听风吹雨 岐王宅里寻常见 回乐烽前沙似雪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需要注意的字词有:霄、雁、阑、岐、寻常、烽、致。
14.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B.《送客入蜀》写临别前日之预想次日的送行,是虚写。别在明朝,今日却已在想象明日送别处、行人途经处、入蜀处,未曾相别而别绪已先萦怀,如此构思,更见别情深挚。诗人以想象之词,采用由远及近的动态视角,将旅程逆向写来,其旨在既着意突出了行人去处的迢遥感,送者唯梦想间才能去得,又渲染了关山的阻隔感,由“迢迢”蜀路“绕”梁山而方至相别处,从而表达了相忆路漫漫、相聚难上难,因而更加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
故选B。
15.D 16.①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②禽鸟知道什么,竟钟情到了这种地步! 17.弋 人 悟 其 意 / 乃 曰 / 是 将 以 赎 妇 也 18.D
【解析】1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打算/意志;
B.于是/最终;
C.好像/及,如;
D.相同,均是“一起”的意思;
故选D。
16.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乃:于是,就。悟:明白。寐:睡觉。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②重点词:何:什么。若:像。此:这样。
1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猎人这才明白雄鸟的意思,于是说:“这是来赎回妻子的啊。”“弋人”为主语,“悟”和“曰”分别是两个谓语,加上“是”作为代词,代指雄雁的行为,故据此断句为: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
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有误。乙文借雁的行为赞美人间真情的珍贵。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甲】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乙】
有一个射猎的人捕获到了一只大雁,另外一只雄大雁跟随着射鸟人飞到了他家,悲伤地鸣叫着,并且来回地飞着,直到傍晚才离开。第二天,射猎的人一大早就要出门,那只大雁已经到了,边飞边叫,一直跟着他;一会儿,飞落到他的脚下。射猎的人将它一起捉住,但看见它伸长脖子俯仰着,并且吐出半块金子。射猎的人明白了它的意思,于是说:“这是将要用来赎回你的妻子吧!”于是射猎的人就释放了雌大雁。两只大雁徘徊了一会,表现出又喜又悲的样子,就双双飞离而去。射猎的人称了一下金子的重量,得到了二两六钱多。唉!禽兽能懂得什么,但是却有像这样的深情!人世间最悲凉的事情莫过于活着的时候分开,动物不也是这样的吗?
19. 冬雪降临 冬季云海 20.内容上:文章开头引用“黄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景更佳”,突出强调了黄山冬景的独特韵味,表达了作者对黄山冬景的喜爱之情;既点明写作对象,又点明文章的主题;同时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在结构上,引出下文对黄山冬景的描绘。 21.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树枝间的冰晶比作相叠的“银片”,垂挂的“玉珠”,形象生动地写出冬日黄山的美景。 22.D
【解析】19.本题考查内容的梳理概括。
根据第④段“如果你来过黄山很多次,却没有观赏过黄山的冬雪,那么你只窥得了黄山的半面容颜”可知,黄山冬韵体现在黄山的冬雪降临;
根据第④段“如果你恰好也看到了日出,却没有欣赏过一场大气磅礴的云海,在山峰间汹涌澎湃,似乎要涌到你的脚下,那么你的此行也是不圆满的”可知,黄山冬韵体现在冬季的云海。
20.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
内容上:文章开头引用古诗“黄山四季皆胜景,惟有腊冬景更佳”,增添文章的文学性;诗句的意思是,黄山的四季都是美景,但是腊月冬季时候的景色更加独特,开篇点题,与题目“黄山冬韵”呼应。
情感上:“腊冬景更佳”强调了黄山冬景更佳的独特之美,表达了作者对黄山冬景的喜爱之情。
结构上:联系第②段“冬雪也许是上天赏给黄山最大的恩赐了”可知,第①段引出下文对“黄山冬韵”的具体描写。
21.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划线句中“似层层银片相叠”“又似串串玉珠垂挂”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树枝间的冰晶比作相叠的“银片”,垂挂的“玉珠”。联系第⑤段“由于温泉池边古树环绕,游客还能近距离观赏‘冰挂’奇景”可知,划线句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冬日黄山的景“奇”,蕴含了作者对黄山冬景对喜爱与赞美之情。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冬雪也许是上天赏给黄山的最大的恩赐了”一句中“恩赐”是名词,并非是是动词,本项“‘恩赐’是动词”有误;
B.语句“经历过春夏秋三季漫长的等待,经历过呼啸北风的磨炼,经历过万干期待的心情”一句连续运用三个“经历过……的……”的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本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误。
C.第③段先写“远处的山峰、常青的松树、曲折的山道上,到处都成了白色的世界”“一轮暖阳照耀山巅”,这些是远景;然后写“原本青翠的松树上挂满了白色的冰凌般的雪花”,是近景,因此是由远及近对顺序,本项“由下到上的观察顺序”有误。
故选D。
23.①父亲给人家做灯笼一视同仁,有求必应。②父亲一丝不苟 地制作每一盏灯笼。③父亲将自家的灯笼送给了栓柱。(答出其中两件即可) 24.①因为没有灯笼可以给栓柱了。②果断(坚定)(毫不犹豫) 25.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看到家家高挂灯笼,人们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时无比欣慰的心情,表现了父亲的善良。 26.文中的父亲善良憨厚,富有爱心,手艺高超,严谨细致,不图钱财。
【解析】23.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
根据第②段“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可知,父亲给人家做灯笼,一视同仁,有求必应;
根据第④段“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可知,父亲一丝不苟地编制每一盏灯笼;
根据第⑤段“邻居栓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第⑥段“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栓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可知,父亲把自家的灯笼送给了栓柱,满足他的美好愿望。
2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1)根据第⑥段“那是我们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可知,父亲没有多做灯笼,因此栓柱在提出要求后,父亲犹豫了一下,考虑是否要将自家的灯笼给栓柱。
(2)斩钉截铁,是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在听到栓柱要灯笼的用意后,父亲毫不迟疑的给了自己家的灯笼,此时父亲的态度是坚定的、果断的。
25.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本题要求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抽”“笑”“眯”运用了动词,是动作描写,“满足的笑”“把眼睛眯成一条缝”运用了神态描写。结合第②段“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可知,当父亲完成了心愿,通过灯笼把希望送到人们手中,大红灯笼的喜气映衬父亲的喜悦,写出了父亲为自己能给乡邻带来欢乐而无比欣慰的心情,表现了父亲的善良。
26.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首段中的“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可知,父亲善良憨厚,不图钱财。根据第②段中的“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以及后文将自家的灯笼给了栓柱可知,父亲富有爱心。根据首段中的“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和第④段中的“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可知:父亲手艺高超,严谨细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