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强化演练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物质输入和输出(附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129219/0-17036775491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考版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强化演练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物质输入和输出(附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129219/0-17036775492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考版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强化演练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物质输入和输出(附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129219/0-170367754925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考版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强化演练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物质输入和输出(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强化演练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物质输入和输出(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或推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海南卷]不同细胞的几种生物膜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见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和脂质是生物膜不可或缺的成分,二者的运动构成膜的流动性
B.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二者膜上的糖类有关
C.哺乳动物红细胞的质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具有膜融合现象
D.表内所列的生物膜中,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最复杂,神经鞘细胞质膜的功能最简单
2.[2023·浙江6月]囊泡运输是细胞内重要的运输方式。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运行,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囊泡的运输依赖于细胞骨架
B.囊泡可来自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
C.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D.囊泡将细胞内所有结构形成统一的整体
3.[2023·全国甲卷]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高中学生常做的实验。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清水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及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图中所提到的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4.[2023·浙江1月]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
B.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
C.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
D.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
5.[2023·全国甲卷]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
B.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
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
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2023·天津卷]在细胞中,细胞器结构、功能的稳定对于维持细胞的稳定十分重要。真核生物细胞中的核糖体分为两部分,在结构上与原核生物核糖体相差较大。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内含有基因,并可以在其中表达,因此线粒体、叶绿体同样含有核糖体,这类核糖体与原核生物核糖体较为相似。植物细胞前质体可在光照诱导下变为叶绿体。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细胞分裂前期会破裂成较小的结构,当细胞分裂完成后,重新组装。
经合成加工后,高尔基体会释放含有溶酶体水解酶的囊泡,与前溶酶体融合,产生最适合溶酶体水解酶的酸性环境,构成溶酶体。溶酶体对于清除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至关重要。
阅读上面材料,完成6~8题。
6.某种抗生素对细菌核糖体有损伤作用,大量摄入会危害人体,其最有可能危害人类细胞哪个细胞器?( )
A.线粒体B.内质网
C.细胞质核糖体D.中心体
7.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基质只能合成有机物,线粒体基质只能分解有机物
B.细胞分裂中期可以观察到线粒体与高尔基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内基因表达都遵循中心法则
D.植物细胞叶绿体均由前质体产生
8.下列说法或推断,错误的是( )
A.经游离核糖体合成后,溶酶体水解酶囊泡进入前溶酶体,形成溶酶体
B.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产物,可以被再次利用
C.若溶酶体功能异常,细胞内可能积累异常线粒体
D.溶酶体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后活性降低
9.[2023·四川成都七中模拟]《光明日报》2023年4月2日报道,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课题组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与理县发现一新物种——汶川滑蜥。下列关于汶川滑蜥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双分子层是其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其收缩所需能量均由线粒体提供
C.膜蛋白的合成与核糖体等细胞结构有关
D.该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10.[2023·陕西师大附中模拟]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而同为脂质的性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生物膜上的有些蛋白质与物质转运有关,与生物催化作用却没有关系
C.植物液泡中含有的花青素、无机盐、糖类等物质,可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胡萝卜韧皮部细胞无叶绿体,但韧皮部细胞可培养出含叶绿体的个体
11.[2023·江苏盐城三模]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是所有光合自养型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内质网是进行蛋白质、脂质合成的场所,其膜上附着有多种酶
C.中心粒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体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D.溶酶体内合成并储存了大量的酸性水解酶,参与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
12.[2023·浙江三模]细胞中特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且其功能的实现也需要以特定的结构作为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完成物质运输、细胞分裂等功能
B.溶酶体合成的多种水解酶,能分解外界吞入的颗粒和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细胞质内的纤维素交错连接构成细胞骨架,有利于维持细胞形态和进行胞内运输
D.细胞核中的核仁是核糖体装配的重要场所,细胞中核糖体的合成离不开核仁结构
13.[2023·江西抚州模拟]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AMs)是一个新发现的重要亚显微结构,该结构是线粒体外膜和内质网膜某些区域高度重叠的部位,通过蛋白质相互“连接”,但未发生膜融合,MAMs能使线粒体和内质网在功能上相互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的MAMs
B.MAMs使内质网膜和线粒体外膜中蛋白质种类相同
C.线粒体与内质网可能通过MAMs进行信息交流
D.核糖体合成的磷脂分子可参与线粒体膜的构建
14.[2023·天津耀华中学二模]马达蛋白是一类利用ATP驱动自身沿细胞骨架定向运动的蛋白。目前普遍认为细胞质流动是由马达蛋白介导的“货物”定向运输引起的。下图为马达蛋白运输叶绿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B.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
C.该细胞中马达蛋白介导叶绿体朝不同的方向运输
D.马达蛋白含有细胞骨架结合区域和“货物”结合区域
15.[2023·北京模拟]研究者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将含有该蛋白的细胞裂解液作为样品进行下列不同处理,检测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其对应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图中除垢剂可以破坏双层脂质膜,使细胞膜解体
A.可用32P作为标记蛋白质的同位素
B.除垢剂通过降解蛋白质来破坏膜结构
C.蛋白酶处理导致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推测该蛋白同时具有膜外和膜内的部分
[答题区]
16.图甲为某动物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细胞结构,图乙表示该细胞内部分细胞器的物质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各种________和细胞膜、________共同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图乙中的A和C分别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获取各种细胞器时,一般先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破坏细胞膜获取匀浆,再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可分离得到这些细胞器。
(3)若图甲细胞为胰岛B细胞,在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所形成囊泡的膜来自图甲中________(填序号)。
(4)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化学成分上看,它易于让____________通过。
(5)细胞核内的核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7.[2023·广西南宁二模]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在清水中不易涨破,而红细胞在清水中却容易涨破。1988年Agre在分离纯化红细胞细胞膜上的Rh血型抗原时,发现了一个水通道蛋白,命名为CHIP28。
(1)水分子直接通过磷脂双分子层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2)红细胞快速吸水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CHIP28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科研人员将水通道蛋白CHIP28插入不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爪蟾卵母细胞的细胞膜上,再将卵母细胞放入清水中。预期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研究水通道蛋白CHIP28的功能及影响因素,科研人员对人工制作的脂质体做了不同处理并置于某一溶液中,比较脂质体涨破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注:脂质体是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
①脂质体内外溶液渗透压大小关系应为________________(填“等渗”“外低内高”或“外高内低”)。
②A、B两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C两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23·海南中学二模]图甲为某高等生物细胞结构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⑩代表细胞中的不同结构,图乙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b、c表示三种细胞器。请据图作答:
(1)图甲细胞是一个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甲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写序号)
(2)乙图这一过程发生在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细胞中,乙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________(填字母),这些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研究乙图的细胞器功能时,将3H标记的亮氨酸(R基为—C4H9)做为培养液的成分之一培养胰腺腺泡细胞,以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和分泌过程。若原料中只有亮氨酸氨基部位的H被标记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追踪蛋白质的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23·广西南宁二中校考模拟]图1代表细胞进行主动运输的三种类型,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eq \(\s\up7(),\s\d5(图1 图2))
(1)分析图1所示的细胞膜结构,________侧(填“P”或“Q”)为细胞外。
(2)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也进入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________(填“a”“b”或“c”)类型的主动运输。
(3)小肠基膜上Na+-K+泵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据图2推测,Na+-K+泵的两种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葡萄糖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受温度的影响,是因为温度影响了细胞膜的________性。
(5)最新研究表明,若肠腔葡萄糖浓度较高,葡萄糖主要通过载体蛋白(GLUT2)的协助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在协助扩散的同时,通过载体蛋白(SGLT1)的主动运输过程也在发生。但主动运输的载体(SGLT1)容易饱和,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比主动运输快数倍。请你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载体蛋白由相关基因控制合成)实验步骤:取甲(敲除了SGLT1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乙(敲除了GLUT2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丙(正常的小肠上皮细胞),三组其他生理状况均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验证了上述研究结果。
专题强化演练二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物质输入和输出
1.答案:C
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因此蛋白质和脂质的运动构成膜的流动性,A正确;糖蛋白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二者膜上的糖类有关,B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高尔基体,C错误;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由表格内容可知,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最高,其功能最复杂,神经鞘细胞质膜的蛋白质最少,其功能最简单,D正确。
2.答案:A
解析: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囊泡运输依赖于细胞骨架,A正确;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不能产生囊泡,B错误;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结构特点,即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错误;囊泡只能在具有生物膜的细胞结构中相互转化,并不能将细胞内所有结构形成统一的整体,D错误。
3.答案:C
解析:用30%蔗糖溶液处理之后,细胞失水,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都会减小,细胞液浓度上升;用清水处理之后,细胞吸水,原生质体和液泡体积会扩大,细胞液浓度下降,A、B错误;随着所用蔗糖溶液浓度上升,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之后,细胞就会开始失水,原生质体和液泡体积下降,细胞液浓度上升,C正确,D错误。
4.答案:A
解析:结合题意“将K+运输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和题图中缬氨霉素运输K+的过程不消耗能量,可推测K+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A正确;结合A选项分析可知,K+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能结合在细胞膜上,能在磷脂双分子层间移动,该过程与质膜具有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有关,C错误;噬菌体为DNA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缬氨霉素不会影响噬菌体的侵染能力,D错误。
5.答案:B
解析:乙醇是有机物,与细胞膜中磷脂相似相溶,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A错误;血浆中K+含量低,红细胞内K+含量高,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是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并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抗体为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协助扩散,D错误。
6~8.答案:6.A 7.C 8.A
解析: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6.据题意可知,线粒体、叶绿体同样含有核糖体,这类核糖体与原核生物核糖体较为相似,某种抗生素对细菌(原核生物)核糖体有损伤作用,因此推测大量摄入会危害人体,其最有可能危害人类细胞线粒体中的核糖体,A正确,B、C、D错误。
7.叶绿体基质可分解ATP,合成糖类、蛋白质、DNA、RNA等有机物;线粒体基质可分解丙酮酸,可以合成蛋白质、DNA、RNA等有机物,所以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能合成有机物和分解有机物,A错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细胞分裂前期会破裂成较小的结构,因此推测细胞分裂中期不可以观察到高尔基体,B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内含有基因,其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都遵循中心法则,C正确;植物细胞前质体可在光照诱导下变为叶绿体,但不能说明植物细胞叶绿体均由前质体产生,D错误。
8.高尔基体释放含有溶酶体水解酶的囊泡,与前溶酶体融合,产生最适合溶酶体水解酶的酸性环境,构成溶酶体,不是囊泡进入前溶酶体,A错误;溶酶体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产物,可以被再次利用或者排出体外,B正确;溶酶体对于清除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至关重要,若溶酶体功能异常,细胞内可能积累异常线粒体,C正确;溶酶体属于酸性环境,溶酶体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后,pH不适宜,水解酶活性降低,D正确。
9.答案:B
解析: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肌细胞收缩所需能量由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提供,B错误;膜蛋白的合成与核糖体、内质网有关,C正确;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
10.答案:B
解析: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有些脂质可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如性激素,A正确;生物膜上的有些蛋白质与物质交换有关如载体蛋白,有些也与生物催化作用有关,如生物膜上的酶,B错误;溶液渗透压,简单的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则液泡中含有的花青素、无机盐、糖类等物质,可维持细胞的渗透压,C正确;胡萝卜韧皮部细胞无叶绿体,但韧皮部细胞含有控制叶绿体合成所需的基因,因此韧皮部细胞也可培养出含叶绿体的个体,D正确。
11.答案:B
解析:叶绿体是所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除此之外,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光合片层和细胞质基质,A错误;内质网是进行蛋白质、脂质合成的场所,也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其膜上附着有多种酶,B正确;中心体是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错误;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水解酶不是在溶酶体内合成的,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都与溶酶体有关,含溶酶体的细胞一般都有自噬作用,但是不一定有吞噬作用,D错误。
12.答案:A
解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完成物质运输、细胞分裂等功能,A正确;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合成水解酶在核糖体,B错误;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C错误;原核细胞的核糖体合成与核仁结构无关,D错误。
13.答案:C
解析:MAMs是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A错误;依题意可知,MAMs是线粒体外膜和内质网膜中蛋白质建立的一种“连接”,可能使部分蛋白质为两种膜共有,但也不一定使两种膜中蛋白质种类相同,B错误;MAMs能使线粒体和内质网在功能上相互影响,因此线粒体与内质网可能通过MAMs进行信息交流,C正确;磷脂分子由内质网合成,D错误。
14.答案:C
解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对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许多生命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A正确;细胞质基质是不断流动的,悬浮在基质中的细胞器也会随之运动,所以叶绿体等颗粒位置的改变证明了细胞质是流动的,由于细胞质流动的速度慢,无标志物难以察觉,而选择体积较大的、有颜色的细胞器如叶绿体等作为标志物有利于观察,B正确;马达蛋白是一类利用ATP驱动自身沿细胞骨架定向运动的蛋白,不能介导叶绿体朝不同的方向运输,C错误;马达蛋白是指细胞内在ATP驱动下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运输“货物”的蛋白,马达蛋白含有细胞骨架结合区域和“货物”结合区域,D正确。
15.答案:D
解析:蛋白质含有C、H、O、N、S,一般用35S标记蛋白质,A错误;除垢剂可以破坏细胞双层脂质膜,使细胞膜解体,由图可知,加入除垢剂组与对照组相对比,蛋白质放射性降低很少,可以推知除垢剂只能降解少量膜蛋白,B错误;由图可知,蛋白酶处理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变为多肽链,不会导致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增大,C错误;加入除垢剂放射性只是减少一点,因此可以推知除垢剂破坏的这一部分蛋白质只是少量,而除垢剂可以破坏的蛋白质属于那些跨膜蛋白,由于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膜蛋白由一些非极性氨基酸组成,与脂质分子的疏水尾部相互结合,并且结合的一般非常牢固,只有破坏脂双层使膜崩解后,才能分离出来。由此可知该蛋白应该存在两个不同部分,除垢剂影响的是膜内部分,应该还有膜外部分没有被除垢剂影响,D正确。
16.答案:(1)细胞器膜 核膜
(2)① ④ 吸水涨破 差速离心
(3)③⑦
(4)磷脂双分子层 脂溶性物质
(5)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
解析:(1)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构成生物膜系统。(2)图乙中,A细胞器为线粒体,对应图甲中的①;C细胞器为核糖体,对应图甲中的④;利用动物细胞吸水涨破的方法破坏细胞膜,然后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3)核糖体上分泌出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此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因此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所形成囊泡的膜来自图甲中③内质网和⑦高尔基体。(4)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由于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易于通过。(5)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17.答案:(1)自由扩散
(2)卵母细胞迅速吸水膨胀后涨破
(3)外低内高 水通道蛋白CHIP28有运输水分子的作用 Hg2+对水通道蛋白CHIP28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解析:(1)水分子直接通过磷脂双分子层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且不消耗能量。(2)结合题干“红细胞快速吸水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CHIP28有关”,科研人员将水通道蛋白CHIP28插入不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爪蟾卵母细胞的细胞膜上,再将卵母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细胞膜两侧存在浓度差,则会使该细胞迅速吸水涨破。(3)分析表格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脂质体上所加物质的种类,因变量为脂质体破裂所需时间,所需时间越长,意味着水的运输速率越慢,所需时间越短,意味着水的运输速率越快;①为了使得水分能够发生渗透作用进入脂质体,需要让脂质体内溶液渗透压高于脂质体外溶液渗透压(水分子更多流向溶液浓度高的一侧),即脂质体内外溶液渗透压大小关系应为外低内高;②分析表格中A、B处理措施可知,A、B两组的区别在于有无水通道蛋白CHIP28,有水通道蛋白的B组脂质体膨胀破裂所需时间短于无水通道蛋白CHIP28的A组,说明加入水通道蛋白CHIP28后,水分子进入脂质体的速率越快,即A、B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水通道蛋白CHIP28有运输水分子的作用;③B、C两组的区别在于Hg2+的有无,C组加了Hg2+,破裂所需时间长于B组,说明Hg2+对水通道蛋白CHIP28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18.答案:(1)动物 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 ①④
(2)真核 bc 磷脂双分子层
(3)能 氨基酸的氨基(—NH2)含有两个氢,亮氨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时,氨基中被标记的3H只有部分参与H2O的形成,氨基上其余的氢仍然带有放射性,因此蛋白质有放射性,能被追踪
解析:(1)图甲细胞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则表示动物细胞。①线粒体和④核糖体都含有核酸。(2)乙图为分泌蛋白的形成和分泌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发生在真核细胞中。乙图中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则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bc。生物膜系统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3)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R基为—C4H9)的培养液培养胰腺腺泡细胞,一段时间后,可在内质网中检测到放射性,氨基酸的氨基(—NH2)含有两个氢,亮氨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时,氨基中被标记的3H只有部分参与H2O的形成,氨基上其余的氢仍然带有放射性,因此蛋白质有放射性,能被追踪。
19.答案:(1)P
(2)a
(3)运输钠钾离子、催化ATP水解
(4)流动
(5)将甲、乙、丙三组细胞分别置于相同的较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其他条件相同,培养适宜时间,检测三组培养液的葡萄糖浓度 丙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小于甲组,甲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小于乙组的
解析:(1)糖链与蛋白质形成的糖蛋白一般分布在细胞膜外侧,故图1所示的细胞膜结构中P侧含糖蛋白,为细胞外侧。(2)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也进入细胞,葡萄糖进入细胞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Na+浓度差产生的电化学梯度势能,属于图1中a类型的主动运输。(3)结合图2可知,小肠基膜上Na+-K+泵一方面能完成Na+、K+的运输,一方面催化ATP水解成ADP和Pi,故Na+-K+泵的两种功能分别是运输钠钾离子、催化ATP水解。(4)图2中葡萄糖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温度会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协助扩散的速率。(5)要验证当肠腔葡萄糖浓度较高时,葡萄糖既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又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且协助扩散的速率更快,则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设置不同的运输方式,各组均创造相同的高浓度葡萄糖环境,比较各组葡萄糖的吸收速率。若甲组敲除了SGLT1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只能进行协助扩散,乙组敲除了GLUT2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只能进行主动运输,丙组正常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同时进行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将甲、乙、丙三组细胞分别置于相同浓度的高浓度葡萄糖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并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实验结果:丙组同时进行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葡萄糖的吸收速率最快,故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最小;由于协助扩散的速率大于主动运输,故乙组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慢,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剩余量最多,浓度最大,即若丙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小于甲组,甲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小于乙组,则可证明上述观点正确。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组别
处理
实验结果
A
不含水通道蛋白CHIP28的脂质体
破裂所需时间较长
B
插入水通道蛋白CHIP28的脂质体
短时间内膨胀破裂
C
插入水通道蛋白CHIP28的脂质体+Hg2+
破裂所需时间较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强化演练十四实验与探究(附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强化演练十七DNA和蛋白质技术(附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强化演练十二种群和群落(附解析),共1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