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将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视野变化是( )
A. 细胞数量增多B. 细胞体积变小
C. 变亮D. 变暗
2、模式植物拟南芥的根中有一种共生细菌S,该细菌能提高拟南芥的耐盐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拟南芥与共生细菌S的遗传物质中都不含核糖和尿嘧啶
B.核糖体是拟南芥与共生细菌S共有的一种含核糖核酸的细胞器
C.拟南芥细胞与细菌S所属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D.细菌S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其细胞内DNA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3、以下实例,不能证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必需的是( )
A. 动物血液缺钙—肌肉抽搐B. 油菜缺B——华而不实
C. 人体缺铁—贫血D. 植物缺锌——小叶病
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的化合物都以碳链为骨架
B. 麦芽糖水解后的单糖都是葡萄糖
C. 油脂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D. 组成毛发和指甲的蛋白质是同一种物质
5、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的化合物都含有C、H、O三种元素
B. 细胞中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与无机自然界的不同,但种类相同
C. 无机盐有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的作用
D. Mg2+是叶绿素、血红素等分子的组成成分
6、下列关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者都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B.二者都不需要转运蛋白
C.二者都不需要能量D.二者的动力都是物质的浓度差
7、说到糖,每个人的第一感觉是甜。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B. 糖类不都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或储能物质,如纤维素
C. 淀粉和淀粉酶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相同
D. 糖原和乳糖都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前者是多糖,后者是二糖
8、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
B.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
C. 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膜的通透性开始的
D. 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相同
9、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曲线等表示
B. 物理模型应尽量准确地、科学地体现认识对象的特征
C. 拍摄洋葱鱗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D. 真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10、“结构与功能观”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中的嵴增大了生物膜面积,为呼吸作用相关的酶提供附着位点
B. 内质网膜围成管状、囊状结构有利于物质的合成
C. 外层核膜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有利于物质的转运
D.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小、核孔多,有利于核质交流
11、图示为吞噬细胞吞噬异物的过程。下列与该方式类似的过程是( )
A. 甲状腺细胞吸收碘B. 变形虫摄取水中的有机颗粒
C. 肌肉细胞排出CO2D. 肝脏细胞吸收葡萄糖
12、以下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准确无误的是( )
A.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 细胞中 RNA与DNA均可自由通过核孔
C. 核糖体、ATP、细胞膜共有的组成元素只有C、H、O
D. 多肽、核酸及多糖均是脱水缩合的产物
13、酸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品。现有一批酸奶出现涨袋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酸奶制作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与温度有关
B.酸奶涨袋不可能是乳酸菌无氧呼吸所致
C.若有酒味,则酸奶涨袋可能是酵母菌无氧呼吸所致
D.涨袋的酸奶若是在保质期内,则可以继续食用
14、下列关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别往试管中加入两滴肝脏研磨液、FeCl3溶液,保证了催化剂用量相等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因变量是H2O2的分解速率
C.实验的温度、底物的量等都能影响实验的结果,都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D.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过程中可控制多个自变量
15、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长颈漏斗中的S1为蔗糖溶液,烧杯中的S2为蒸馏水,长颈漏斗外口有一层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初始时两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将漏斗中的蔗糖溶液换成相同质量浓度的果糖溶液会产生相同的液面差
B. 图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和生物体内水分子通过生物膜方式完全相同
C. 若将半透膜改为全透膜,也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结果
D. 若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差减小,则液面上升速度会减慢
16、太空的失重环境会引起骨无机盐的代谢紊乱,从而引起骨质疏松。航天员需进食相应的食物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食物中应富含钙等无机盐,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骨质疏松
B. 蔬菜中的纤维素是多糖,经人体消化道分解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C. 蛋白质类食物已经煮熟,空间结构变得松散
D 航天员需从蛋白质类食物获得必需氨基酸
17、部分刚采摘的水果或蔬菜表面残留有农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刚采摘的青菜500g,并将其浸入一定量的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的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所作的下列判断中,较科学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不断变大
B.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AB段植物细胞将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D.BC段植物细胞将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18、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含量(干重,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表中所列7种元素均为大量元素
B. C、H、O、N含量高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
C. 人体细胞N、S元素含量高于玉米细胞是因为其蛋白质含量高
D. 玉米细胞O元素含量高于人体细胞是因为其水含量高
19、下图1表示酶促反应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产物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2表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图1中曲线Ⅲ所对应的温度为图2中的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中曲线Ⅰ、Ⅱ所对应的温度都高于m
B. 曲线Ⅰ对应的温度比曲线Ⅱ对应的更接近该酶的最适温度
C. 适当升高曲线Ⅰ对应的温度,B点将右移,A点将上移
D. 适当增加曲线Ⅱ的酶浓度,C点将左移,A点不移动
20、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选出正确的一项( )
A. 该外毒素的合成不消耗能量
B. 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8种
C. 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0个羧基,称为七肽化合物
D. 该外毒素在环肽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08
二、读图填空题
2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1)动、植物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_________。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蓝藻是_________(填字母 ),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含有________、________。
(2)B细胞与D细胞结构中明显差异的结构是__________
(3)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A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
22、我国科学家经过6年零9个月的不懈努力,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在1965年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更令人振奋的是,合成的胰岛素具有与天然胰岛素一样的生物活性!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胰岛素含有α、β两条肽链,α链含有21个氨基酸,β链含有30个氨基酸,两条多肽链共含有3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脱H连接而成)。如图表示将胰岛素原分子加工成为成熟的胰岛素分子的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_______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
(2)将胰岛素原加工成为成熟的胰岛素分子的过程中,需消耗______分子H2O,成熟的胰岛素分子至少含有______个游离的羧基,若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成熟胰岛素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3)每种蛋白质分子都有与它所承担功能相适应的独特结构,例如镰状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运输_____的能力会大为削弱。
(4)经检测,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胰岛素都由51个氨基酸构成,且氨基酸组成大致相同,比较如下,请推测下列几种动物中,_______和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猪:β链第30位氨基酸与人不同;
马:β链第30位氨基酸和α链第9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羊:β链第8、9、10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鼠:α链有8个氨基酸,β链有10个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5)鸡蛋富含蛋白质,是人们早餐的备选之一。生活中吃熟鸡蛋比生鸡蛋更容易消化的原因是______。
23、根据以下甲乙两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两图中属于植物细胞图像的是____,判断理由图像中有结构_________(填序号)
(2)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为②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⑦_________。
(3)细胞核是细胞控制中心,上图中细胞核为结构____(填序号),各种细胞结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动物细胞合成和运输分泌蛋白的过程中,将原料氨基酸用3H标记,则放射性3H在具膜结构上出现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4、下表中的两种芦苇采自新疆昌吉州阜康市,该区盐渍化土壤分布广泛,气候干旱,昼夜温差较大,两种生态型芦苇均具有强烈的蒸腾作用。芦苇叶片中的泡状细胞富含水分,液泡较大,可以控制叶片的卷曲,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与叶肉细胞相比,芦苇根细胞不含有的细胞器是_____。
(2)直立芦苇叶面积较_____, 在干旱高热的中午,泡状细胞中的_____(细胞器)会发生_____,使叶的卷曲程度提高从而降低蒸腾作用。
(3)芦苇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SiO44-的方式是_____,而硅有助于反射热量,所以硅含量较高的匍匐芦苇虽然茎叶夹角大且正午不易卷曲,但仍能_____干旱环境。
(4)两种生态型芦苇的有机物均倾向于向地下运输储存,这有利于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5、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H2O2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1、实验2均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3其他条件适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酶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和实验2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氧化氢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酶促反应中限制b段和bc段O2产生速率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1温度升高10℃,加入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速率将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实验3的结果显示,H2O2酶的最适pH为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H2O2酶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麦芽糖酶可以催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但实验结果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B、在观察时,将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后,看到的物像大,故细胞体积变大,细胞数量减少,AB错误;
CD、低倍物镜距离玻片就远,,视野就宽,高倍镜距离近,近视野就窄,通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C错误,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拟南芥与共生细菌S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都不含核糖和尿嘧啶,A正确;B、核糖体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有的细胞器,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属于含核糖核酸的细胞器,B正确;C、拟南芥细胞不是个体层次,而细菌S不仅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且拟南芥细胞还可参与组成组织和器官层次,可见二者所属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C错误;D、细菌S是一种异养型生物,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内DNA为环状DNA,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D正确。故选C。
3、答案:A
解析:A、钙是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A符合题意;
B、B是微量元素,油菜缺B,花而不实,B不符合题意;
C、Fe是微量元素,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人体缺Fe会导致贫血,C不符合题意;
D、Zn是微量元素,植物缺锌,小叶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B
解析:A、细胞内的无机化合物如水不以碳链为骨架,A错误;
B、麦芽糖水解后的单糖是两分子葡萄糖,B正确;
C、糖类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C错误;
D、组成毛发和指甲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成纤维状结构,但不是同一种蛋白质,D错误。
故选B。
5、答案:C
解析:A、细胞中的水不含C元素,无机盐一般不全含C、H、O三种元素,A错误;
B、细胞可以有选择性的从外界获取物质,故细胞内的元素含量、种类与无机自然界差异很大,B错误;
C、无机盐具有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的作用,如人体内环境中的碳酸氢根和磷酸氢根等,C正确;
D、Mg2+是叶绿素分子的组成成分,Fe2+是血红素的组成成分,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扩散,都不需要消耗能量,其动力都是物质浓度差,但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的参与,而自由扩散不需要,故B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A、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A正确;
B、糖类并不都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或储能物质,如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B正确;
C、淀粉和淀粉酶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不同,淀粉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葡萄糖,淀粉酶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氨基酸,C错误;
D、糖原和乳糖都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前者是多糖,后者是二糖,D正确。
故选C。
8、答案:D
解析:A、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因此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A项正确;
B、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B项正确;
C、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膜的通透性开始的,C项正确;
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是流动的,“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是静止的二者不相同,D项不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A、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表格等来表达,从而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A正确;
B、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应尽量准确地、科学地体现认识对象的特征,B正确;
C、以实物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实际的物体,不属于物理模型,C错误;
D、真细胞的三维结构属于物理模型,D正确。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线粒体内膜向内凹陷成嵴,增大了内膜的面积,增大了酶附着位点,A正确;
B、内质网膜围成管状、囊状结构有利于物质在相对封闭的膜结构中合成,B正确;
C、内质网是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内连核膜,外连质膜,有利于物质转运,C正确;
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因此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大、核孔多,有利于核质交流,D错误。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A、吞噬细胞吞噬异物的过程的方式为胞吞,甲状腺细胞吸收碘离子为主动运输,不符合题意,A错误;
B、变形虫摄取水中的有机颗粒的方式为胞吞,符合题意,B正确;
C、肌肉细胞排出CO2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符合题意,C错误;
D、肝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A、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发生改变,A错误;
B、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其中RNA可以通过核孔,DNA不能通过核孔,B错误;
C、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元素含有C、H、O、N、P;ATP由1分子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和3分子磷酸组成,其元素含有C、H、O、N、P;细胞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元素组成是C、H、O、N、P,故三者共有的元素有C、H、O、N、P,C错误;
D、多肽、核酸和多糖均为大分子,大分子的合成均需要脱水产生,D正确。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本题以酸奶涨袋现象为背景,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酸奶制作需要酶的参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故酸奶制作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与温度有关,在最适温度时,酸奶制作所需要的时间最短,∧项正确;乳酸菌无氧呼吸不产生气体,涨袋不可能是乳酸菌无氧呼吸导致,B项正确;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如果有酒味,则酸奶涨袋可能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导致,C项正确;酸奶涨袋说明已变质,即使在保质期内也不宜再食用,D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分别往试管中加入两滴肝脏研磨液、FeCl3,溶液,保证了加入溶液的量相等,但催化剂的用量不等,A错误;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因变量是H2O2的分解速率,B正确;
实验的温度、底物的量等都能影响实验的结果,都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C错误;
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过程中应控制一个自变量,D错误。
15、答案:D
解析:A、蔗糖是二糖,果糖是单糖,相同质量浓度的果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果糖溶液大于蔗糖溶液的浓度,故若将漏斗中的蔗糖溶液换成相同质量浓度的果糖溶液会产生更大的液面差,A错误;
B、图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是自由扩散,生物体内水分子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B错误;
C、若将半透膜改为全透膜,不会发生渗透作用,C错误;
D、渗透作用的动力是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若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差减小,则液面上升速度会减慢,D正确。
故选D。
16、答案:B
解析:A、食物中应富含钙等无机盐,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因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骨质疏松,A正确;
B、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是多糖,但人体不能产生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蔬菜中的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利用,B错误;
C、蛋白质类食物已经煮熟,但加热过程中并没有引起肽键断裂,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链伸展易被分解,C正确;
D、从食物中既能获得必需氨基酸、又能获得非必需氨基酸,但体内只能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需从食物获得,D正确。
故选B。
17、答案:B
解析:A、此实验过程细胞先失水后吸水,其细胞细胞吸水能力先变大后减小,A错误;
B、此细胞中细胞先吸水体积适度变大,后失水体积适度缩小,表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
C、AB段植物细胞吸水,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错误;
D、BC段细胞液浓度基本不变,细胞总体表现既不失水也不吸水,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错误;
故选B。
18、答案:D
解析:A、表中所列7种元素C、H、O、N、P、S、Ca均为大量元素,A正确;
B、玉米和人体细胞中C、H、O、N的含量都很高,其原因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B正确;
C、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有些还含有S,故人体细胞N、S元素含量高于玉米细胞是因为其蛋白质含量高,C正确;
D、表格数据是干重,不包含水,玉米植株中氧元素的含量远高于人体,是因玉米细胞中糖类含量高,D错误。
故选D。
19、答案:C
解析:A、图1中曲线Ⅲ所对应的温度为图2中的m,图1中曲线Ⅰ、Ⅱ反应速度均快于曲线Ⅲ,结合图2可知,曲线Ⅰ、Ⅱ所对应的温度都高于m,A正确;
B、曲线Ⅰ对应的温度反应速度更快,故比曲线Ⅱ对应的更接近该酶的最适温度,B正确;
C、适当升高曲线Ⅰ对应的温度,酶活性可能会增强,B点可能会右移,A点不变,C错误;
D、适当增加曲线Ⅱ的酶浓度,反应速率加快,C点将左移,平衡点不变,A点不移动,D正确。
故选C。
20、答案:C
解析:A、该外毒素的合成消耗能量,A错误;
B、该环肽的7个R基中,有3个相同,都是-CH3,因此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5种,B错误;
C、由题图可知,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0个羧基,由7个氨基酸组成,称为七肽化合物,C正确;
D、该外毒素在环肽形成过程中,脱去了7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7=126,D错误。
故选C。
21、答案:(1)细胞壁;C、D;A、D ;D ;叶绿素;藻蓝素
(2)B含有核膜为界的细胞核
(3)拟核 ;细胞核
解析:(1)动、植物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C、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A(高等植物)、D(蓝藻)。蓝藻是D,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具有藻蓝素、叶绿素。
(2)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B细胞与D细胞结构中无明显差异的结构是细胞膜和核糖体。
(3)C细胞为原核细胞,其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A细胞为真核细胞,其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22、答案:(1)21;
(2)2;2 ;51a-888
(3)氧气(O2)
(4)猪
(5)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解析:(1)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蛋白质中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质量-脱去的水分子质量-二硫键的个数×2;胰岛素分子有51个氨基酸,2条肽链,根据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1-2=49,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胰岛素分子含2条肽链,至少有2个-NH2,2个-COOH。形成胰岛素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是由于脱水和形成二硫键,减少的分子质量为49×18+3×2=888,则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51a-888。
(3)蛋白质正确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表现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而与正常的血红蛋白质相比,镰状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空间结构发生了异常,故镰状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能力会大为削弱。
(4)根据题干信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胰岛素都由51个氨基酸构成,且氨基酸组成大致相同;亲缘关系越近则氨基酸相似度越高,比较猪、马、羊、鼠与人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可知猪和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5)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例如,鸡蛋、肉类经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就不能恢复原来状态。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熟肉容易消化。又如,经过加热、加酸、加酒精等引起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可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23、答案:(1)甲;⑧⑨
(2)高尔基体;线粒体 ;内质网 ;核糖体
(3)③;⑤ ;② ;①
解析:(1)甲图含有⑧液泡和⑨叶绿体,属于植物细胞。
(2)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为②高尔基体、④线粒体、⑤内质网、⑦核糖体。
(3)两图中③是细胞核。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放射性3H在具膜结构上出现的顺序是⑤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①细胞膜。
24、答案:(1)叶绿体
(2)大;液泡 ;(渗透)失水
(3)主动运输;适应
(4)增大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从而有利于根系吸水
解析:(1)叶肉细胞中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而根细胞中没有。
(2)由图表可知,直立芦苇的叶宽和叶长都较大,因此叶面积较大。由于芦苇叶片中的泡状细胞富含水分,液泡较大,在干旱高热的中午,泡状细胞中的液泡会发生渗透失水,使叶片卷曲度提高,从而降低蒸腾作用,避免灼伤叶片。
(3)芦苇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体现了根细胞的选择性吸收的特点;硅有助于反射热量,匍匐芦苇中硅含量较高,而其茎叶夹角较大且正午不易卷曲,说明其能适应干旱环境。
(4)芦苇生活于盐渍化土壤中,土壤溶液浓度较高,但若要芦苇正常吸收水分,必须增大其根细胞液的浓度,因此两种生态型芦苇的有机物倾向干向地下运输储存,目的是增大根细胞液浓度,有利于根系正常吸水。
25、答案:(1)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催化剂种类 ;H2O2浓度
(2)高效性;H2O2浓度 ;过氧化氢酶量(浓度)
(3)减小
(4)e;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5)麦芽糖和葡萄糖均为还原糖,它们均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解析:(1)酶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由曲线图分析可知,实验1、2中的自变量分别为催化剂的种类、H2O2浓度。
(2)实验1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显著,即实验结论是过氧化氢酶具有的特性是高效性;实验2结果反映,b段随H2O2浓度增加,氧气产生速率增大,说明该段影响因素是H2O2浓度,在bc所对应的H2O2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会不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是过氧化氢酶的数量有限。
(3)由于实验1在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下进行的实验,此时酶的活性最大,若实验1温度升高10℃,会降低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加入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速率将减小。
(4)实验3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e,因为该点时过氧化氢量最少;实验结果表明,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过氧化氢的活性将永久丧失。
元素
C
H
O
N
P
Ca
S
玉米细胞
43.57
6.24
44.43
1.46
0.20
0.23
0.17
人体细胞
55.99
7.46
14.62
9.33
3.11
4.67
0.78
生态型
叶宽(cm)
叶长(cm)
茎叶夹角(度)
正午叶片卷曲度
Si元素含量(mml·g-1)
直立芦苇
2.33
19.19
40
卷曲度高
地上部分3.96
地下部分2.02
匍匐芦苇
1.90
9.98
80
略有卷曲
地上部分5.75
地下部分3.65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