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学案 2023-2024 初中历史复习
展开时空览史
阶段特征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考点1夏商周的更替
关键点
①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②西周的分封制
1.朝代更替
(1)夏朝:
(2)商朝:
(3)西周:
2.重要制度
(1)世袭制:禹死后,启继承王位,从此, 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2)分封制:
①目的:稳定周初的 ,巩固疆土。
②对象:宗亲和功臣等。(依据: 远近和功劳大小)
③内容:
④评价:
图示解史
考点2
青铜器与甲骨文
关键点
①青铜工艺的成就
②甲骨文的地位和意义
1.青铜器
(1)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 ,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 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用途广泛、 (商周时期的工匠已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采用“泥范铸造法”)。
(3)代表:司母戊鼎(商)、四羊方尊(商)、利簋(西周)等。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甲骨文
(1)含义:中国 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其中, 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最为进步。
(3)地位及意义:
①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②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
③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易错易混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考点3
动荡的春秋时期
关键点
①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②春秋时期的政治状况
1.时间: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2.经济发展
(1)农业: 和 出现,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手工业:规模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3.政治状况: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逐步瓦解。
(1)主要霸主: (第一个霸主)、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
(2)争霸利弊:
①利: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逐渐走向统一;出现了大规模的 。
②弊: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灾难;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考点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关键点
①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②商鞅变法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③都江堰的构成和作用
1.时间: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2.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兼并战争:
①战争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②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
3.商鞅变法
(1)原因:
①经济: 和 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根本原因)。
②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
③军事:以求 ,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开始:公元前356年, 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3)内容:
(4)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 奠定了基础。
知识拓展
1.战国时期的主要战争及典故: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增兵减灶;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等。
2.商鞅变法成功的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改革者需要非凡的勇气和魄力;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等。
4.都江堰
(1)修建: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 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
(2)构成: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渠首工程分为 、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3)作用:
①发挥着 、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②使成都平原成为“ ”。
③2 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考点5百家争鸣
关键点
①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②百家争鸣的影响
1.人物及主张
(1)道家:
(2)儒家:
(3)墨家:战国时期的墨子是其创始人,主张“ ”“ ”,选贤任能,提倡节俭等。
(4)法家:战国末期的 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知识拓展战国时期法家学说最受当时的统治者重视,因为法家学说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地主阶级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
主题1禅让制、世袭制与分封制
经典考题
(2023•福建中考)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旨在( )
A.发展农业生产B.提高军队实力
C.巩固国家统治D.加强封建专制
变式训练
1.(2023•泰州模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下列政治制度体现“尚贤”思想的是( )
A.世袭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2.(2023•广东模拟)“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反映出了分封制( )
A.散播了封建意识的种子 B.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C.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D.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主题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经典考题
(2023•滨州中考)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这体现了 ( )
A.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B.古书上的记载都真实可信
C.铁制农具和牛耕已广泛使用 D.楚国在诸侯国中最为强盛
变式训练
(2023•苏州中考)如表为《春秋战国铁器出土情况对比》。由此可知,当时( )
A.铁器使用区域较为广泛B.铁农具制造技术成熟
C.南方冶铁业较北方发达D.铁主要用于制造农具
史料实证
史料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通过这些诸侯国,实际建立起了较为稳定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文化发展史》
切入点:禅让制、世袭制和分封制的内容及影响。
深思维:(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家天下”的形成。
(2)分封制是西周为巩固统治确立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西周在疆域规模和统治管理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唯物史观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史料实证
史料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切入点: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深思维:(1)经济上,春秋时期生产力得到发展,进入铁器时代。
(2)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3)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战争频繁,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
(4)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思想学术繁荣。
政治
夏朝开创世袭制,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
经济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与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农业大发展,封建经济初步发展起来
思想文化
从以甲骨文和青铜制造为代表的商周文化,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形成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时间
约前2070—约前1600年
人物
建立者: ;亡国之君:桀
都城
阳城
地位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时间
约前1600—前1046年
人物
建立者:汤(灭夏);亡国之君:纣
都城
亳→ (盘庚)
时间
前1046—前771年
人物
建立者:周武王(灭商,牧野之战);亡国之君:周幽王
都城
(今陕西西安)
实质
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意义
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
局限
诸侯势力强大,容易造成地方割据
政治
确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 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军事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老
子
简介
春秋后期,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
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 ”
著作
《老子》(又称《道德经》)
庄
子
简介
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
主张
治国要 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孔
子
简介
春秋后期鲁国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
核心思想是“ ”;主张以德治国;创办私学,主张“ ”;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著作
孔子弟子整理的《 》,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孟
子
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主张
实行“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
子
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主张
实行“ ”,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制度
内容
影响
禅让制
原始社会末期,将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出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局面
世袭制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分封制
周王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经济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推动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
政治
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崛起,分封制逐步瓦解,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各国竞相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思想
学术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民族
关系
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频繁交往,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时代
特征
大发展、大动荡、大变革
铁器出土地点
铁器数量(件)
铁农具数量(件)
广西平乐银山岭
181
91
河南辉县固围村
93
58
长沙衡阳61座楚墓
70余
17
辽宁抚顺莲花堡
80余
68
山西长治分水岭
36
21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背诵清单):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背诵清单),共14页。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学案设计,共1页。
历史第一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第一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设计,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