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116584/0-17034761006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116584/0-17034761006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116584/0-17034761006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提醒:本卷共2大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关于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6℃
B. “一山有四季”的主要原因是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C.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所以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D. 各地气候差异都是由地形因素造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A错误;“一山有四季”的主要原因是地势对气候的影响,B正确;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所以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C错误;一个地方的气候受该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D错误。故选B。
2.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阴,B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C表示的天气是晴,D表示的天气是大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贝贝暑期去峨眉山旅游,山下海拔为500米,气温为21℃,他们的目的地是3500米的峰顶。请你帮助贝贝完成下面小题。
3. 峰顶的气温可能会达到( )
A. 6℃B. 3℃C. 21℃D. 6.57℃
4. 在爬山的过程中小明他们遇到了降雨,你认为这种降雨最有可能是( )更多课件 教案 视频 等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A. 对流雨B. 地形雨C. 台风雨D. 锋面雨
【答案】3. B 4. B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约6℃。峰顶与山下的相对高度是3000米,所以气温相差18℃。山下是气温为21℃,则峰顶的气温约为3℃,故选B。
【4题详解】
对流雨,也称为热雷雨,是大气对流运动引起的降雨。当潮湿的气团前进时,遇到高山阻挡,气流被迫缓慢上升,引起绝热降温,发生凝结,这样形成的降雨,称为地形雨。台风雨是台风活动带来的降水现象,强度很大,多属阵性。锋面活动时,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就会冷却凝结,成云致雨,这种雨称锋面雨。因此在爬山的过程中遇到了降雨最有可能是地形雨。故选B。
【点睛】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约6℃
5. 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焚烧秸秆B. 燃放鞭炮C. 路边烧烤D. 垃圾分类
【答案】D
【解析】
【详解】焚烧秸秆、燃放鞭炮、路边烧烤均会加剧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ABC错误;垃圾分类可以减少碳排量,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D正确;故选D。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下列有关气温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北向南递减B. 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 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D.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7. 图中字母代表地点的气温,高低比较说正确的是( )
A. AB>C>D
C. A>D>B>CD. A>B>D>C
【答案】6. D 7. C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根据全球气温分布规律,气温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即由低纬向高纬递减。D正确,A错误;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B错误;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根据图示,AD温度在等温线20℃之间,A位于赤道,气温最高,B气温在10~20℃之间,C气温在0~10℃之间,因此四地气温A>D>B>C。故选C。
【点睛】(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即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因为随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逐渐减少。(2)一般来说,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影响因素:海陆因素。因为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气温升高快,降低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气温升高慢,降低也慢。(3)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影响因素:地形因素。
8. 下面有关天气和气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天气的特征是多变的B. 天气影响我们日常的生活
C. 气候的特征是稳定的D. 气候不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答案】D
【解析】
【详解】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A说法正确;天气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我们日常的生活,B说法正确;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C说法正确;农作物生长需要光、热、水等条件,深受气候影响,D说法错误。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下图某地气温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一天中最高气温应出现于( )
A. 午后2时左右B. 正午时分
C. 日落前后D. 日出前后
10. 该地区这天的气温日较差是( )
A. 15℃B. 20℃C. 7℃D. 0℃
【答案】9. A 10. C
【解析】
【9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 时(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读图可知,该地区当天最高气温约为31℃,最低气温约为24℃,因此该地区这天的气温日较差是7℃,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气温在不断变化。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年变化。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读“太阳直射点移动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从飞船发射到宇航员出舱期间,下列叙述正确是( )
①徐州昼长夜短 ②徐州正午时刻树影越来越长
③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南移 ④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12. 下列在一年里能够被太阳直射两次的地方是( )
A. 北回归线B. 赤道C. 北极点D. 南回归线
【答案】11. B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飞船发射到宇航员出舱期间(10月16日-11月7日)。地球在公转运行轨道的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属北半球的冬半年,徐州昼短夜长,①错误;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徐州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所以徐州正午时刻树影越来越长,②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直到冬至日,③正确;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故南极地区极昼范围继续扩大,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北回归线一年里在夏至日被太阳直射一次,A错误;赤道一年里春分日和秋分日能有阳光直射,B正确;北极点没有阳光直射,C错误;南回归线一年里在冬至日被太阳直射一次,D错误。故选B。
【点睛】3月21日前后春分,太阳直射赤道,过后,直射点北移,到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后直射点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时又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以后又北移。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就这样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造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变换。
13. 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 )
A. “五一”劳动节B. “六一”儿童节
C. “八一”建军节D. “十一”国庆节
【答案】B
【解析】
【详解】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日出最早,其升旗时间最早。选项中的四个节日,六一儿童节距夏至日最近,其白昼时间最长,日出最早,因此升旗时间最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 下列词语表示天气的是( )
A. 暴风骤雨,电闪雷鸣B. 四季如春,温暖湿润
C. 终年炎热,干燥少雨D. 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答案】A
【解析】
【详解】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题目中的“暴风骤雨,电闪雷鸣”表示天气,而“四季如春,温暖湿润”、“终年炎热,干燥少雨”和“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表示大气长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表示的是气候,故选A。
15. 图中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阴影地区的气候主要集中在非洲中部、亚洲的马来群岛和南美洲北部,是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选B。
16. 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道附近降水少B. 两极地区降水少
C. 南北回归线两侧降水多D. 中纬度地带降水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世界年降水量分布一般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A错误,B正确;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C错误;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D错误。故选B。
17. 有关下图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B. 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
C. 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D. 图中大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以看出,该区域等温线是向北递减,说明该地区是北半球;所以C错误。而此时同纬度陆地气温又高于海洋,是北半球的夏季,最有可能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图,故选A正确,D错误。一月份同纬度地区的北半球,海洋的气温是高于陆地,所以B错误。故选A。
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读左图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右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全年高温多雨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全年高温少雨D.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19. 右图示意湿季时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
A. 甲地2月B. 乙地2月C. 甲地8月D. 乙地8月
20. 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 )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
【答案】18. D 19. A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猴面包树,叶集生于枝顶,树干粗壮,可以储备大量水分,为热带草原地区典型植被。全年高温多雨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多高大茂密,故A错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符合图中植被特点,故B错误;全年高温少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图中植物难以生存,故C错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树木稀疏,猴面包树被称为热带草原的“生命之树”,故D正确。故选D。
【19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地区,故分布在甲地,故B、D错误;甲地12月到次年的2月降水多,为湿季,读题可知,图中景观拍摄于湿季,故A正确,C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岛屿的盛行风向为东南风。甲地主要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纬度位置: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地形:海拔高气温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二、综合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21. 12月10日,我国在西昌(28°N)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卫星发射当天.徐州的昼长______夜长(大于、等于、小于),徐州(34°N)和西昌相比,白昼时间更长的城市是______。
(2)上图能演示地球的______运动,运动周期是______,运动的方向______。
(3)请分别写出字母代表的节气的名称。B______C______D______
(4)徐州地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位置是______(写字母),在这时,北极圈以内出现了______现象。
【答案】21. ①. 小于 ②. 西昌
22. ①. 公转 ②. 一年 ③. 自西向东
23. ①. 冬至日 ②. 春分日 ③. 夏至日
24. ①. B ②. 极夜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轨道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地球公转轨迹的判读、四季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卫星发射当天为12月1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地处北半球的徐州昼短夜长,昼长小于夜长;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故徐州(34°N)和西昌(28°N)相比,白昼时间更长的城市是西昌。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地球绕太阳运动,演示的是地球公转运动,运动周期是一年,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B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故C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D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A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
【小问4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B冬至日,地处北半球的徐州白昼时间最短;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三幅气候直方图代表了北京、伯明翰、罗马三城市的气候,其中代表北京的是______(填序号),其气候特征是______,代表罗马的是______(填序号),其气候特征为______。
(2)伯明翰属于典型的______气候,其气候特点______。从伯明翰向东到莫斯科,年均降水量越来越______(多或少),气温年较差越来越______(大或小)。
(3)地中海沿岸有闻名的阳光沙滩,每年夏季,欧洲西部许多国家的人们都喜欢到地中海沿岸来享受日光浴,请结合气候图分析原因。
(4)寒假即将来临,威海的王芳要随父母到印度尼西亚去旅游,从气候的角度出发,你认为她出发前要准备哪些物品?
【答案】22. ①. ③ ②.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③. ① ④.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3. ①. 温带海洋性 ②. 全年温和湿润 ③. 少 ④. 大
24. 欧洲只有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表现为夏季炎热少雨,阳光充足,适合日光浴
25. 夏装,雨具、遮阳帽或防晒霜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京、伯明翰、罗马三个城市的气候柱状图和亚欧大陆气候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的气候差异和气候问题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③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是北京的气候类型。①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欧洲的地中海沿岸最典型,代表了罗马的气候。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伯明翰西临大西洋,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从伯明翰向东到莫斯科,距海越来越远,年均降水量越来越少,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造成气温和降水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小问3详解】
欧洲西部许多国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夏天阴雨天气较多;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