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禹城市大禹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禹城市大禹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50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身体都是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C.变态发育
D.具有外骨骼
2.关于腔肠动物,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珊瑚虫、海葵、海蜇都是腔肠动物
B.腔肠动物左右两侧对称
C.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D.腔肠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
3.下列不属于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 )
A.体表有角质层B.身体呈圆柱形C.生殖器官发达D.消化管结构简单
4.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幼体在形态上像鱼,用鳃呼吸
B.所有的两栖动物成体都在陆地上生活
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D.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
5.下列一组动物中,全是环节动物的是( )
A.蚯蚓、水蛭、沙蚕
B.海葵、水螅、水母
C.血吸虫、蛔虫、蚯蚓
D.水蛭、华枝睾吸虫、丝虫
6.如图为哺乳动物牙齿的结构,据图可以判断两类动物的食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草食动物,②为肉食动物
B.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C.①②两种动物的共同特点是都有门齿和臼齿
D.②动物有犬齿,作用是磨碎食物,与其杂食性生活相适应
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附着在骨上的模式图是( )
A. B. C. D.
8.下列各种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一组是( )
A.鲳鱼、蚯蚓B.海豚、带鱼C.扇贝、鲨鱼D.河蚌、龟
9.生活在海里的“儒艮”,人类在观察它们时一般距离比较远。当儒艮出海时,头上偶尔会披着海草,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位披着长发的美女。另外,儒艮在喂养幼崽时,在海草丛中露出半截身子,再加上传说的渲染,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其胎生下一仔,雌体胸鳍旁边长着一对乳房,用于给幼儒艮喂奶,像人类哺乳的情形。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
A.鱼B.软体动物C.两栖动物D.哺乳动物
10.马蜂遭受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看,其行为应属于( )
A.社群行为和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
C.防御行为和攻击行为
D.学习行为和社群行为
11.下列是对部分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A.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B.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更多课件 教案 视频 等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C.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
D.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消化器官发达
12.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与此观念不相符合的是( )
A.河蚌有坚硬的贝壳——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
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减小游泳阻力
C.蜥蜴体表覆盖鳞片——贴地迅速爬行
D.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使身体蠕动
13.下列几种动物行为的实例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果盘上的一群苍蝇在觅食
B.两只小狗为争夺一块肉骨头而相互打斗
C.在繁殖季节,荆江中的各种鱼都产卵繁殖后代
D.森林中的一群狒狒跟随“首领”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14.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以下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出墨汁
C.蜜蜂发现蜜源后的各种舞蹈
D.蚂蚁通过分泌物找到食物
15.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B.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C.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D.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16.下列与鸟类适于飞行无关的特征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体温恒定
C.用气囊辅助呼吸
D.前肢变成翼
17.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表述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收缩B.骨连结的收缩
C.骨的收缩D.神经的支配
18.如图为骨—关节—肌肉的模型图,其中松紧带代表( )
A.骨 B.关节 C.骨骼肌 D.肌腹
19.下列能正确描述人体运动系统组成的是( )
A.骨骼和骨骼肌B.骨和关节
C.肌肉和关节D.骨和骨骼肌
20.下列有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伸直手臂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B.当发球动作时,相应的骨起支点作用
C.任何扣球动作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完成
D.运动员的运动还需要其它系统的配合
21.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家鸽在繁殖期间孵卵、育雏
B.狗见到生人就狂吠,见到主人就很温顺
C.猴子经过训练后会打篮球
D.狗听到铃声后会分泌唾液
22.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大山雀偷喝牛奶B.大雁迁徙
C.金鸡报晓D.吃东西时分泌唾液
23.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产生的过程是神经传来刺激→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
B.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C.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D.学习行为以先天性行为为基础,一旦形成就不会遗忘
24.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
B.鲫鱼脊柱两侧的肌肉发达,为游泳提供动力
C.家鸽前肢变翼,减少了飞行时的空气阻力
D.爬行动物体温恒定,能够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25.下列例子中,哪一项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某个地区的蛙类被大量捕杀导致水稻发生了严重的虫灾
B.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C.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一定数量的蜜蜂
D.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50分)
26.(7分)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的身体分为(一) 、(二)胸部、(三) 三部分。
(2)蝗虫的体表包着一层坚硬的 ,具有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防止 的作用,能够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
(3)取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两个盛满水的试管里,一只(A)把头浸没在水里,另一只(B)把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中而只露出头部,经过10分钟后,发现 试管里的蝗虫死亡,原因是蝗虫气体进出的门户 位于 。
27.(6分)同学们根据下列一组鸟的形态结构图,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通过观察得出以下结论:
(1)鸟的身体呈 型,能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2)鸟的前肢变成 ,是鸟飞行的重要器官。
(3)鸟的 发达,可以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4)如图(四)所示,鸟类的呼吸系统发达:有[ ] 辅助肺呼吸,鸟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叫做 。
28.(9分)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D和BCEF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
动物A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 , 。
(3)动物C的幼体的呼吸器官是 ,成体的呼吸器官是 。
(4)动物D的生殖哺育方式是 ,这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 。
(6)图中所示动物中,有牙齿分化的是 (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9.(10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会使神经、肌肉等因过度疲劳而受损,造成“键盘手”或“鼠标手”等症状。图中图甲是人体关节示意图,图乙是屈肘动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电脑形成的运动由骨、关节和 共同完成,骨在运动中起 作用。
(2)手指能够灵活地敲击键盘与图甲中的[ ] 和3 中的 有关。
(3)使用鼠标时产生了屈肘动作,如图乙所示,从神经传来的兴奋会刺激[ ] 产生收缩。
(4)哺乳动物的运动是在 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肌肉牵动 绕关节活动而实现的。
(5)如果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有可能造成 ,是指关节头从[ ] 里面滑落出来.
30.(9分)动物是绘画和雕刻艺术中的常客,助人净化心灵,引人积极向上。齐白石的《虾》寓意淡泊明志,《蛙声十里出山泉》让人无限遐想;宋守友的《九鱼图》象征着吉祥如意;毕加索的《和平鸽》代表着和平温馨;请分析回答:
(1)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_______,将虾归为________动物。虾的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蜕去的皮是其__________,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
(2)鱼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鳃和鳃盖交替张合进行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3)和平鸽的前肢变成______,用肺呼吸,有______辅助呼吸。
(4)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飞鸽传书属于_______行为,该行为通过环境作用,由_______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 蛙鸣叫、鱼觅食、鸽育雏、牛反刍等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31.(9分)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它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吃进土壤中的有机物。消化后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请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 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
(2)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 靠近身体的前端。
(3)在探究“蚯蚓在粗糙的纸上和玻璃板上运动速度的快慢”的实验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 ?
(4)实验时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它的腹面有很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叫 ,它与 配合完成运动。
(5)实验步骤如下:①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②将这条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③分别重复进行3次;④计算蚯蚓运动所需的平均时间,并记录如下表。
此次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蚯蚓在粗糙的纸上的运动速度比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 。
(6)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因为蚯蚓是靠 进行呼吸。
(7)实验时能否只用1条蚯蚓? 为什么?
七年级生物月考参考答案
1-25 ABBAA DDCDB BCDBA BACAB AADBB
26.(1) 头部 腹部
(2) 外骨骼 体内水分散失
(3) B 气门 胸腹部
27.(1)流线 (2)翼 (3)胸肌 (4) ②气囊 肺 双重呼吸
28.(1)体温是否恒定 (2)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
(3)鳃,肺和皮肤 (4)胎生哺乳 (5)鳃 鳍 (6)D
29.(1)骨骼肌 杠杆
(2) 4关节软骨 关节腔 滑液
(3)6肱二头肌 (4)神经 骨 (5)脱臼 5关节窝
30.(1)脊柱 无脊椎 外骨骼
(2) 鳍
(3)翼 气囊 (4)学习 生活经验和学习 遗传因素
31. (1)体节 (2)环带
(3)蚯蚓在粗糙的纸上比玻璃板上运动得快吗
(4) 刚毛 肌肉
(5)快
(6)湿润的体壁
(7)否 存在偶然性粗糙的纸
1.5分钟
玻璃板
3分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禹城市李屯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禹城市张庄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份月考检测生物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禹城市李屯乡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