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李晔审题人:赵新朋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前20题每题1分,后1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 河外星系B. 银河系C. 太阳系D. 地月系
2. 该类地行星没有生命物质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水域面积大B. 大气层太薄C. 距离太阳近D. 距离恒星太近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太阳系的直径约2光年,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一个支臂猎户臂上,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万光年。根据题意,该类地行星绕昏暗恒星运转,距地球40光年,该距离超越了太阳系的范围,但没有超越银河系范围,故属于银河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题中“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因此“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该类地行星的温度太高,行星温度高低主要和绕转恒星距离有关,所以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D正确;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诞生在海洋,水域面积大与生命是否存在关系不大,A错误;从材料中并不能得出该行星的大气是否稀薄,B错误;该行星不在太阳系,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生命的发展;②体积质量适中:适中的引力形成大气层;③存在液态水。
某年2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太阳爆发了一次X2.2级耀斑(X为最高级别)。结合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太阳黑子和耀斑( )
A. 都发生在①层
B. 都发生在②层
C. 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D. 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4. 此次太阳耀斑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
A. 许多地区的有线通信中断
B. 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 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D. 美国遭飓风袭击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①、②、③层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根据太阳大气结构和各层的太阳活动类型分布,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发生在光球层-①层和色球层--②层,③层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据此分析结合选项选C。
【4题详解】
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B对。太阳活动不能影响有线电通信,A错。极光出现在高纬地区,我国上海地区上空没有极光出现,C错。此时为2月,美国遭飓风袭击多在夏秋季节,故美国飓风与本次 太阳活动关联度不大,D错。据此分析选B。
【点睛】太阳活动的表现有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及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太阳活动加强时,会导致射向地球的射电增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现象;地球两极地区能出现极光现象;也会对地球气候产生一定影响。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 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是
A. 岩浆活动的强弱程度B. 组成物质的温度变化
C. 内部岩石的坚硬程度D.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6. 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A. 地壳厚度均匀B. 海拔越高,地壳越薄
C. 洋壳较厚,陆壳较薄D. 陆壳较厚,洋壳较薄
【答案】5. D 6. D
【解析】
【5题详解】
纵波、横波遇到不同的介质,传播速度发生变化;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态传播。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厚度不均,陆壳较厚,平均厚度为33千米;洋壳较薄,平均厚度6千米。D正确,故选D。
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7. 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 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 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宙D. 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8. 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 三叶虫→鱼类→恐龙
C. 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D. 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答案】7. B 8. B
【解析】
【7题详解】
从表中看,甲时代对应的动物是恐龙,可判断出甲是中生代;乙对应的是两栖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为古生代,B正确、ACD错;故选B。
【8题详解】
植物的演化顺序:藻类植物一蕨类植物一裸子植物→被子植物,A错误;动物演化的顺序:海生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如恐龙)→鸟类、哺乳动物,B正确,D错误;地质年代的先后顺序: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C错误;故选B。
【点睛】生物进化演变简史:1、时间变化: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动物演变: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前寒武纪)→古生代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中期鱼类时代,后期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3、植物变化:前寒武纪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陆地蕨类植物时代→中生代裸子植物时代→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代。
如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
A. 冲积扇、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B.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冲积扇
C. 三角洲、冲积扇、河漫滩平原
D 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10. 下列地貌中,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挪威峡湾B. 庐山C. 崇明岛D. 长江三峡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由图结合所学河流地貌知识可知,①处位于山前河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②处位于河流中下游,泥沙在较浅河岸处沉积,形成河漫滩平原;③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综合上述分析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冲积平原由河流沉积(堆积)作用形成。峡湾是冰川侵蚀地貌,A不符合题意;庐山是断块山,由地壳运动形成,B不符合题意;崇明岛是由长江沉积作用形成的,C符合题意;长江三峡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当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如图是厦门市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 冰川侵蚀B. 风化和风蚀C. 海浪侵蚀D. 流水侵蚀
12. 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
A. 岩洞B. 岩礁C. 沙滩D. 海蚀崖
【答案】11. C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可知,鼓浪石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C正确;该地纬度较低、海拔较低,冰川作用较少,A错误;该地以海浪侵蚀为主,风力作用微弱,B错误;该区域位于海洋附近,主要的地质作用是海浪侵蚀,与流水侵蚀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海岸堆积地貌是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移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形态,沿海沙滩是海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C正确;岩洞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A错误;岩礁是位于或近于水面的石块,是鱼类栖息的乐园,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B错误;海蚀崖基岩海岸受海蚀及重力崩落作用,常沿断层节理或层理面形成的陡壁悬崖,D错误。故选C。
【点睛】外力作用塑造各种地貌:(1)侵蚀地貌:风力、流水、冰川、海洋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作用结果使地表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V”形谷、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冰斗、角峰、U形谷;海蚀崖、海蚀平台等地貌。(2)沉积地貌: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随着风速、流速降低,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物质逐渐沉积下来。主要沉积地形有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沙丘、黄土、冲积扇等。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 ①B. ②
C. ③D. ④
14. 我国发射的“神舟”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
A. 气温在-50~20℃
B. 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 最低气温约为-80℃
D. 最高气温约为40 ℃
【答案】13. B 14. 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判读。
【13题详解】
①曲线所示对流层的气温变化过于剧烈,最低温过低,排除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排除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排除③;高层大气的底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上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②曲线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
【14题详解】
“神舟”号飞船的运行轨道在高层大气。其底部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最低处约-80℃,之后随高度升高,气温升高,故 C 项正确。
【点睛】本题依据大气垂直气温变化进行判断,难度较小。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在大气受热过程中,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是( )
A. 太阳辐射B. 地面辐射C. 大气辐射D. 大气逆辐射
16. 大气保温作用的能量直接来自( )
A. 太阳辐射B. 大气逆辐射C. 地面辐射D. 大气辐射
【答案】15. B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在大气受热过程中,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大气保温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大气逆辐射,B正确;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于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包括大气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和大气逆辐射,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读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7. 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
B. 城市绿地面积小
C. 城市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热量
D. 城市绿地面积大
18. 如果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 km,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应该距离城市( )
A. 5~6 kmB. 12~13 kmC. 16~18 kmD. 100~150 km
【答案】17. C 18. C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7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由于市区人类活动量比较大,各种废热的排放量比较大,市区温度较高,郊区温度较低,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圈即城市热岛,城市上空尘埃物质、绿地面积小都不是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1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卫星城应该建在城市热力环流圈半径范围以外的地方以避免城市热力环流带来的污染物污染卫星城的环境,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点睛】卫星城在建设时应当建在城市热力环流圈半径范围以外的地方,而城市绿化带的建设应当建在热力环流圈半径范围以内的地方。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 水汽输送B. 降水C. 植物蒸腾D. 下渗
20.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剧热岛效应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19. D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增加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正确;不影响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环节,A、B、C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可以减少内涝发生,①正确;绿地的灌溉用水充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正确;“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可能降低江河水位,③错误;“雨水银行”有助于绿地发展,会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错误;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对于城市内涝的治理,首先,应健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加强灾害的监测能力;其次,采用透水性能较好的渗水砖,加强地表水的下渗能力,同时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排水能力;再次,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域面积(如湖泊、池塘等),建设海绵型城市,增加绿地和水域对地表径流的调蓄能力;最后,加强政府在灾害面前的管理能力和应急能力,提高民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之比,通常以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的盐类物质的质量来量度,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密度( )
A.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升高B. 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C.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D. 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22. 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 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B. 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C. 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小D. 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答案】21. A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据图可知,全球表层海水的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升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2题详解】
据图可知,海水表层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海水表层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海水表层密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增,故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较副热带海区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海水表层盐度分布规律: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其中副热带海区地处副热带高压带,蒸发大于降水,因此盐度较高;赤道附近海区地处赤道低压带,降水大于蒸发,因此盐度较低;自副热带向高纬度海区,温度逐渐降低,蒸发逐渐减少,盐度也逐渐降低。
23. 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洋流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
B. 暖流会使流经的沿岸地区形成荒漠
C. 洋流不参与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D. 寒流对流经的沿岸地区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故A错误;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故B错误;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故C错误;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故D正确。
24. 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长江口附近海区( )
A. 盐度高,水温高B. 盐度高,水温低C. 盐度低,水温高D. 盐度低,水温低
【答案】C
【解析】
【详解】影响盐度的主要因素: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盐度较低;有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形状越封闭,盐度就会越趋向于更高或更低。夏季长江流域降水丰富,长江径流量大,长江口附近海区海水盐度低,夏季水温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人均物质消费量B. 自然资源数量C. 人均粮食消费量D. 科技发展水平
26. 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是( )
A. 珠江三角洲B. 东北平原C. 塔里木盆地D. 青藏高原
【答案】25. B 26. A
【解析】
【分析】
【25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自然资源数量,B正确,ACD均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故选B。
【26题详解】
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自然资源状况,还有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等,四个地区中珠江三角洲自然条件最优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最高,故单位土地面积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发程度、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自然资源等。
传统民居是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结果。读不同地区的特色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日本某地合掌屋采用当地木材建造,屋顶坡角达60°,状如双手合掌,因此得名。从总体建筑风格和形式可以推测合掌屋所处环境的特征是( )
A. 炎热多雨B. 大风干燥C. 严寒多雪D. 温和多雨
28. 我国云南传统民居吊脚楼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防寒保暖B. 通风防潮C. 遮风挡雨D. 登高望远
【答案】27. C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日本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为了排水,屋顶有一定坡度,但没必要达60°,A错误。屋顶坡角达60°,利于降雪滑落,防止屋顶积雪过多;图中显示合掌屋屋顶覆盖有厚厚的茅草,有利于保暖,因而“合掌屋”最主要是为适应当地严寒多雪的气候,C正确;大风易将屋顶覆盖的茅草吹走,B错误;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而日本属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C。
【28题详解】
我国西南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闷热潮湿,吊脚楼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是通风防潮,B正确;当地冬季温和,不需要防寒保温,A错误;遮风挡雨、登高望远,不需要用木柱撑起,并分上、下两层,CD错误。故选B。
【点睛】传统民居是在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受社会因素制约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经长期发展基本定型的民居建筑,传统民居的取材、房屋布局、朝向、房屋结构等都与自然环境特征密切相关。
国家统计局2020年2月28日公布2019年多项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1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4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0.60%。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29. 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的( )
A. 初期阶段B. 中期阶段C. 后期阶段D. 逆城镇化价段
30. 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
C. 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D.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1.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①交通拥挤 ②住房紧张 ③出现逆城镇化 ④城镇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29. B 30. A 31. A
【解析】
【29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级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表格显示,2014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54.8%,处于中期阶段,A、C、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30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生产力发展促使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这些人流向城市,满足了城市工业发展急需的劳动力,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A正确;国家户籍政策调整对城镇化起促进作用,但不是根本原因,B错;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城市发展无关,C错;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城镇化的标志之一,不是原因,D错。综上,本题选A。
【31题详解】
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加速(中期)阶段。该阶段,容易出现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引起的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①②正确,④错误;逆城镇化出现在城镇化后期阶段,③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①②,即A。
【点睛】城镇化的标志包括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大等,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着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高低。
32. 领海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 )
A. 12海里B. 12千米C. 24海里D. 24千米
【答案】A
【解析】
【详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之水域为领海,沿岸国可制订法律规章加以管理并运用其资源。12海里约为22.224 千米,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3. 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属于海洋权益的( )
A. 海洋政治权益B. 海洋经济权益C. 海洋安全利益D. 海洋科学利益
【答案】B
【解析】
【详解】海洋权益的内涵主要有:一是海洋政治权益,如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这是海洋政治权益的核心。二是海洋经济权益,主要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资源,发展国家的海洋经济产业等。三是海上安全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国家安全的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发生海上军事冲突。四是海洋科学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的基地,以获得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识等。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发展国家海洋经济产业等,属于海洋经济权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国际研究团对北极气候进行了评估,发现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北极地区可以用来反射阳光的白色积雪不断加速消融,从而导致北极熊数量日趋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 材料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 资源短缺B. 酸雨C. 全球气候变暖D. 臭氧层空洞
35. 材料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火山喷发B. 地壳的抬升
C.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D. 人类活动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答案】34. C 35. D
【解析】
【分析】
【34题详解】
材料中说的是“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北极地区可以用来反射阳光的白色积雪不断加速消融”可知是全球气候变暖,C正确;与资源、酸雨、臭氧层无关,ABD错误。故本题选C。
【35题详解】
全球变暖主要是人为原因,人类的经济活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气温升高,D正确。火山喷发与全球变暖关系不大;地壳抬升是影响地貌,与全球变暖无关;化肥、农药的使用是污染土壤和水源,与全球变暖无关,ABC错误。故本题选D。
【点睛】全球变暖主因是人为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以及破坏植被。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0分)
36.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A、B、C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三个功能区。读图,回答问题。
(1)ABC三个功能区中,属于商业区的是_____(填字母)。
(2)该城市在城郊建设卫星城和工业区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该地区发展了钢铁工业,主要是具备了______和_____区位因素,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判断,该地区钢铁工业布局是否合理_____?请说明原因_____。
【答案】(1)B (2)卫星城:城郊地价较低;城郊环境质量较好;钢铁工业:煤铁资源丰富。
(3) ①. 能源或动力 ②. 原料 ③. 合理 ④. 远离城区;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位于河流的下游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区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市功能分区、工业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体现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B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交通便利,属于商业区。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卫星城位于城郊,距离市中心较远,土地价格便宜;卫星城距钢铁城较远,环境质量较好。由图可知钢铁城附近有铁矿和煤矿分布,煤、铁资源丰富。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该地区发展了钢铁工业,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煤、铁资源丰富。具备了发展钢铁工业所需要的能源和原料区位条件。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钢铁城远离城区,且位于该地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的相对下游,对当地的环境污染最小,因此布局合理。
37.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及“火山喷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
(2)D表示___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B的速度____,该处称为____界面,其上下物质状态分别为____和____。
(4)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 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C.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 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5)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 )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 上下颠簸
C.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 左右摇晃
【答案】(1) ①. 横 ②. 纵
(2) ①. 莫霍 ②. 地壳
(3) ① 下降 ②. 古登堡 ③. 固态 ④. 液态 (4)A (5)A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和火山喷发图为材料,设置了四个小题,涉及到地震波速度、地球内部圈层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较慢,纵波速度较快,横波可以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中传播,图中A的速度较慢,B的速度较快,因此,A是横波,B是纵波。
【小问2详解】
图中D大致位于地下平均17千米处,地震波通过这个交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都增大,这个交界面就是地壳与地幔的交界面------莫霍面,图中C代表莫霍面以上的地壳。
【小问3详解】
图中F处大约位于地下2900千米处,地震波中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也迅速降低,这个界面叫古登堡面,因横波能在古登堡面以上传播,不能在古登堡面以下传播,因此古登堡面以上为固态,以下为液态或熔融状态。
【小问4详解】
地震是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能量的,A正确;地球内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辐射,B错误;因地震波的纵波速度快于横波,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C错误;地震发生在海洋中,会发生海啸,对人类产生极大的危害,D错误。故选A。
【小问5详解】
根据地震波纵波速度较快、横波速度较慢这一特征,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首先感受的是纵波,所以让其上下颠簸,然后感受到的是横波,让其左右摇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8. 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受热的是____,空气____;冷却的是____,空气____。
(2)图中点①~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
(3)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填白天或夜间)。
(4)若此为城市热岛效应图,则A处为____,B处为____。
【答案】(1) ①. B ②. 上升 ③. A ④. 下沉
(2) ①. ④ ②. ⑤ (3)白天
(4) ①. 郊区 ②. 城区##城市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的成因与原理、等压面的判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A地高空的⑤位于图中等压面上方,气压较低;B地高空与⑤位于同一等高面的④位于图中等压面下方,气压较高。由所学知识可知,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A地高空气压较低,说明A地近地面气压较高;B地高空气压较高,说明B地近地面气压较低。A地近地面气压较高,说明A地空气冷却收缩下沉;B地近地面气压较低,说明B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小问2详解】
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值相等,故①②③气压相等。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⑤位于①②③所在等压面的上方,气压较低;④位于①②③所在等压面的下方,气压较高。即气压值⑤<①②③<④,气压最高的是④,气压最低的是⑤。
【小问3详解】
由第(1)题分析可知,A地近地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B地近地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说明海洋气温较低、气压较高,陆地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根据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可知,此时应是白天,白天主要考虑升温快慢,海洋升温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陆地升温快,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小问4详解】
由第(1)题分析可知,A地近地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B地近地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若此为城市热岛效应图,则气温较低、气压较高的A处是郊区;气温较高、气压较低的B处是城市(城区)。距今年代
1.4亿年
3.3亿年
植物界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海生藻类
动物界
两栖动物
代
甲
乙
时间/年
城镇人口比重/%
时间/年
城镇人口比重/%
1978
17.9
1996
30.5
1984
23
2002
39.1
1990
26.4
2014
54.8
17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17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规范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