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电阻定律 电阻率课时训练
展开考点一 对电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关于公式R=eq \f(U,I)和公式R=ρeq \f(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式对一切情况都适用
B.R=eq \f(U,I)仅适用于金属导体,R=ρeq \f(l,S)适用于任何导体
C.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
D.同种导体的电阻在温度一定时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D [R=ρeq \f(l,S)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液,且为纯电阻电路,故A、B错误;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决定,与U、I无关,故C错误,D正确。]
2.目前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很高,要求里面的各种电子元件都微型化,集成度越高,电子元件越微型化、越小。图中R1和R2是两个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远远小于R1的尺寸。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关于这两个导体的电阻R1、R2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 B.R1
C [设正方形导体表面的边长为a,厚度为d,材料的电阻率为ρ,根据电阻定律得R=ρeq \f(l,S)=ρeq \f(a,ad)=eq \f(ρ,d),可见正方形电阻的阻值只和材料的电阻率及厚度有关,与导体的其他尺寸无关,选项C正确。]
3.一根均匀导线,现将它均匀拉长,使导线的直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此时它的阻值为64 Ω,则导线原来的电阻值为( )
A.128 Ω B.32 Ω C.4 Ω D.2 Ω
C [一根均匀导线,现将它均匀拉长,使导线的直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eq \f(1,4),因为导线的体积不变,则长度变为原来的4倍,根据电阻定律R=ρeq \f(l,S),知电阻变为原来的16倍,所以导线原来的电阻为4 Ω,选项C正确。]
考点二 电阻R和电阻率ρ的比较
4.关于金属的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绝缘体的电阻率最大
B.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绝缘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电阻率的大小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与材料无关
A [由不同种类金属的电阻特点知A对;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增加量很小或不变,B、C错;电阻率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有关,D错。]
5.根据电阻定律可得电阻率ρ=eq \f(RS,l),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导线来说,它的电阻率( )
A.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
B.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C.由所用金属材料本身特性决定
D.跟导线的长度成正比
C [导线的电阻率与导线的电阻大小、横截面积、长度无关,由材料本身特性决定,故C正确。]
6.工业上采用一种称为“电导仪”的仪器测量液体的电阻率,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所示,A、B是两片面积为1 cm2的正方形铂片,间距为d=1 cm,把它们浸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上U=6 V的电压时,测出电流I=1 μA,则这种液体的电阻率为多少?
[解析] R=eq \f(U,I)=eq \f(6,10-6) Ω=6×106Ω
由题意知:l=d=10-2 m,S=10-4 m2
由R=ρeq \f(l,S)得ρ=eq \f(RS,l)=eq \f(6×106×10-4,10-2)Ω·m=6×104 Ω·m。
[答案] 6×104 Ω·m
7.有一种“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通过在钻孔中进行电特性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如图所示为一钻孔,其形状为圆柱体,半径为10 cm,设里面充满浓度均匀的盐水,其电阻率ρ=0.314 Ω·m,现在在钻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电压,测得U=100 V,I=100 mA。求该钻孔的深度。
[解析] 盐水电阻R=eq \f(U,I)=1 000 Ω
由电阻定律R=eq \f(ρh,S),S=πr2≈3.14×10-2 m2
解得h=100 m。
[答案] 100 m
考点三 滑动变阻器限流式和分压式接法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U=24 V,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0 Ω,R1=50 Ω。当滑片P滑至R2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
A.8 V B.12 V C.16 V D.4 V
A [由题图可知,滑片P滑至R2的中点时,滑动变阻器下半部分电阻为R下=50 Ω,下半部分电阻与R1并联后的阻值为R并=eq \f(1,2)R1=25 Ω,则电压表示数UV=eq \f(R并,R并+R上)U=eq \f(25,25+50)×24 V=8 V,故A正确。]
9.(多选)如图所示,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现把此变阻器接成一个分压电路向一个小灯泡供电,并要求滑片P向c移动时,小灯泡两端电压减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接电源正极,b接电源负极,c、d接小灯泡两端
B.a接电源正极,b接电源负极,c、a接小灯泡两端
C.a接电源正极,b接电源负极,d、b接小灯泡两端
D.a接电源正极,b接电源负极,d、a接小灯泡两端
BD [分压电路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两下”,而且a与b需要接电源两极,可将a接电源正极,b接电源负极。由于题目要求“滑片P向c移动时,小灯泡两端电压减小”,可知滑片P向c移动时,分压部分的电阻丝的长度减小,由题图可知P与a之间的电阻丝长度减小,所以需要c、a或d、a接小灯泡两端,故B、D正确。]
10.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A和B,其长度分别为L和2L,串联在电路中时沿长度方向电势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和B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为( )
A.2∶3 B.1∶3
C.1∶2 D.3∶1
B [由图像可知两导线电压降分别为UA=6 V,UB=4 V,由于它们串联,则3RB=2RA;由电阻定律可知eq \f(RA,RB)=eq \f(LASB,LBSA),得eq \f(SA,SB)=eq \f(1,3),选项B正确。]
11.(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ab为输入端,AB为输出端,现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变阻器的中央,则( )
A.空载时输出电压UAB=Uab
B.当AB间接上负载R时,输出电压UAB
D.AB间的负载R越小,UAB越接近eq \f(Uab,2)
BC [空载时,UAB=eq \f(1,2)Uab,A错误;AB间接入R时,R与变阻器一半电阻并联,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变阻器阻值一半,所以UAB
A.串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粗调
B.串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微调
C.并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微调
D.并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粗调
AC [当两者串联时,电路总电阻是两个电阻之和,可知电阻越大,对电路总电阻的影响越大,根据欧姆定律I=eq \f(U,R)可得,电阻大的对电流的影响较大,故阻值大的变阻器作粗调,故A对,B错;当两者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的那个电阻,所以小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大,故阻值大的变阻器作微调,阻值小的变阻器作粗调,故C对,D错。]
13.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1 000 Ω,A、B两端电压U=100 V,调节滑片P使其下部分电阻R1=400 Ω。
(1)空载时,C、D两端电压多大?
(2)在C、D间接入一个R0=400 Ω的电阻,C、D两端的电压多大?
[解析] (1)滑动变阻器上部分电阻R2=R-R1=600 Ω
由串联电路上各部分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关系,得C、D两端电压为:
UCD=eq \f(R1,R1+R2)U=eq \f(400,1 000)×100 V=40 V。
(2)接入R0后,它与R1并联的总电阻为:
R1′=eq \f(R1R0,R1+R0)=eq \f(400×400,400+400) Ω=200 Ω,
C、D两端电压为:UCD′=eq \f(R1′,R1′+R2)U=eq \f(200,200+600)×100 V=25 V。
[答案] (1)40 V (2)25 V
高中教科版 (2019)1 磁场 磁感线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教科版 (2019)1 磁场 磁感线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三册8 电容器 电容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三册8 电容器 电容课时作业,共7页。
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库仑定律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库仑定律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