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考版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52份)
- 统考版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高频考点专项练5近现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崭新探索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高频考点专项练6现代国际格局的分化组合与新中国外交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高频考点专项练8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和现代中国经济建设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高频考点专项练9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高频考点专项练10现代世界各国经济模式的调整与创新 试卷 0 次下载
统考版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高频考点专项练7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高频考点专项练7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现代考古在殷墟苗圃北地、孝民屯、大司空村等9处出土了石器共209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的铲、镰、磨石等,计144件,另外出土蚌器205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有铲、镰、刀等,计179件。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重要
C.人们开始由迁徙走向定居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形成
2.如图为古代铁锸图。锸由木耜发展而来,最初完全为木制,后来才演进为木叶上套铁刃。汉代出土文书中,锸多写为“木臿”。据此可知( )
A.器物变化滞后于文字的变化
B.铁农具未完全取代木器农具
C.封建政府统一文字成效显著
D.汉代文书繁密导致漏洞百出
3.如图为东汉画像砖中的收租图:粮仓前的广场上,仆人们忙着清点粮食入仓,有二人端坐席前监收。此图可以用来探究当时的( )
A.精耕细作技术B.小农经济形态
C.商品贸易规模D.土地经营方式
4.宋代的江南东路包括今天江苏的西南部、安徽的南部和浙江、江西的一隅。圩田(如图所示)就是在这一带靠近江边或低洼地中建成的,周围有堰,让河水穿流其中,可调节水流大小。据此可知当时( )
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朗
B.地域特色影响农耕文化
C.宋代政府重视水利建设
D.水利工程保障经济发展
5.唐中期以后,工匠由直接在官府服役变为在可以较大范围内纳资代役。政府通过征收未服役工匠上缴的部分绢或钱之类,来作为雇佣其他工匠的开支。这一变化表明唐代( )
A.官营手工业走向衰落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D.农民赋税负担增加
6.明朝中叶,在盛产棉花的江南地区,许多农户不仅自产棉花,还对棉花进行加工,纺纱、织布。这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在全国其他地方也较为普遍。由此可见,该经营模式( )
A.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价值B.促使农业逐渐依附于手工业
C.促进了雇佣劳动普及化D.使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7.手艺式手工业是明清江南市镇中颇为流行的一种手工业形式。手艺工匠拥有简单的生产工具,以流动或者定点的形式为消费者进行订货加工,其原料与产品都很少出入市场。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手艺式手工业( )
A.自然经济色彩相当浓厚B.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之一
C.工匠缺乏基本人身自由D.技术传承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8.唐代后期,广州南海神庙的祈风祭海活动兴盛,被列为国家祭祀。地方官员和市舶官员定期前往祭拜,并多次整修扩建。这反映出( )
A.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B.东南沿海的经济社会影响增强
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D.海上丝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9.清代嘉庆年间编撰的《珠里小志》记载了当时朱家角镇人口分类统计,除了户数(1502)、口数(5937)以外,把人口分成:男口、女口、幼童口、幼女口、店伙口、雇工口、奴仆口、婢女口、僧口、道士口、女尼口。其中店伙口267人,雇工口99人。据此可知,朱家角镇( )
A.自然经济逐渐瓦解B.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工商业人口不断增多D.出现了早期工业化的特征
10.明朝初年,汉口只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滩,成化年间,汉水改道,这里成为天然的避风良港,于是各处商民开始建房造屋,商船也来此停泊,到明朝末年,汉口已成为“甲于全楚”的商业巨镇。汉口的崛起说明( )
A.地理位置决定城市产生B.经济发展促进市镇兴盛
C.明代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商品经济促进乡村发展
11.明代徽州府的一份土地登记簿册显示,当地大户朱学源崇祯十五年时共有土地803.23亩,分散在1259块地段上,平均每个地段约为0.64亩,而且其中90%以上的土地分散在本户所在的乡里以外。类似的情况在当地比较普遍。上述状况反映出(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适应B.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
C.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改变D.农村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
12.有学者指出,“真正解决倭患的关键之举并非战争,而是官方政策的转换。面对势不可挡的国际贸易大潮流,战争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倭寇的实质是海禁与反海禁的斗争,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必须放弃海禁政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倭患是明朝最大的统治危机B.国际贸易大潮引发倭患问题
C.海禁政策是维护稳定的需要D.战争是解决倭患的根本手段
[答题区]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中国古代的货币经济]
材料一 与宋朝有经济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在60个以上,遍及东亚、东南亚、南亚,红海沿岸,频繁的海外贸易刺激了货币需求,“中国铜钱热”由此兴起。两宋铜钱制作精良、币值稳定,适应了香料、象牙等零散土货的交易需要,因而蕃商“非铜钱不售”。宋廷秉承“薄来厚往”的原则,慷慨地向外国贡使回赐铜钱。海外诸国多通用铜钱,交趾“下令其国,(铜钱)许入不许出”,日本则将宋钱定为法定货币。各国海商“蕃舶巨艘,形若山岳,乘风驾浪”,来华贸易常夹带海量铜钱,“以为镇国之宝”,导致“福建之钱聚而泄于泉之蕃舶”的局面。——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材料二 明代中期以后“福建、广东近海之地,多行使洋钱”,西班牙“双柱”、墨西哥“鹰洋”、荷兰“马剑”、英国“站洋”等流通最广。有学者估测,明代输入福建的西方白银数额5152.26万两,清代输入9347.74万两。由于计数简单、样式精美、便于携带,官民交易、完粮纳税、商业记账等多以外国银币结算。明末以来,福建商民乃至地方官府依外洋形制、重量、成色,仿铸银元。随着银币大量流入,民间融资日益便利,私营瓷窑、民营制糖作坊等蓬勃发展,农副手工业产品“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明中期漳州府6县仅有11个市镇,明末则发展为10县,69个市镇,“里巷衣冠,必曰京式。器御酒果,非吴下不珍。”——据叶伟奇《钱从海上来——从海上丝绸之路流入福建的外国银币》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外诸国“中国铜钱热”产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明清时期福建外国银钱的特点,分析外国银钱流入的积极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简介
耕织图,就是有关“耕”与“织”的图像资料。南宋楼《耕织图》,是我国现今有确切证据并有摹本留存下来的第一幅体系化耕织图。从宋至清,我国至少问世了数十套系统化的耕织图像,这些图像往往因皇帝或中央政令的形式而被提倡、刊刻与推广。出于各自的不同目的,中国古人创作了《耕织图》等诸多与农事生产相关的图像。那这些图像又是为谁而作呢?创作出来之后它们又发挥了何种实际功效或影响力呢?——摘编自王加华《教化与象征:中国古代耕织图意义探释》
观点
图与诗的结合提供农民仿效操作的范例,其目的是发展农业生产服务,是一种社会化、大众化的科普著作。南宋楼《耕织图》就被称为“我国第一部图文并茂的农学著作”。——摘编自臧军《楼〈耕织图〉与耕织技术发展》
宋高宗既即位江南,乃下劝农之诏,郡国翕然,思有以灵承上意。四明楼,字寿玉,时为杭之於潜令,乃绘作《耕织图》。
——摘编自[明]宋濠《题织图卷后》等
楼钥将《耕织图》的创作完成与楼的“以课最闻”并述,应是以《耕织图》证其劝课农桑之绩。《耕织图》的创作,也确实为楼后来的一系列升迁打下了坚实基础,“初除行在审计司,后历广闽舶使,漕湖北、湖南、淮东,摄长沙,帅维扬,持麾节十有余载,所至多著声绩,实基于此”。
——摘编自张万刚《楼(耕织图诗)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耕织图》创作的目的或功效,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高频考点7 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B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殷墟中出土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在出土石器及蚌器中比重较大,这说明当时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重要,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距今二三万年前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与殷商的存在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D选项错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2.B 根据材料可知,“木臿”的演变反映的是铁农具未完全取代木器农具,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器物和文字的关系,得不出器物变化滞后于文字的变化,排除A项;秦朝实现文字统一,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3.D 根据材料“粮仓前的广场上,仆人们忙着清点粮食入仓,有二人端坐席前监收”可知,是东汉时期的庄园生产,D项正确;精耕细作技术主要体现在:借用牛力耕田,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四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小农经济形态以家庭为单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不是商品贸易规模,排除C项。故选D项。
4.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圩田的形成与江南东路多江河湖泊的地域特点有关,由此可见地域特色影响农耕文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南北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无从得出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朗,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宋代政府的行为,排除C项;圩田的修建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但“水利工程保障经济发展”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5.B 根据材料可知,唐代中后期对工匠服役的形式进行了改革,工匠可以用实物或者货币来代替服役,这一变化表明唐代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B项正确;官营手工业走向衰落发生在明朝中后期,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显示出唐代等级秩序的变化,排除C项;工匠服役方式的变化并没有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排除D项。故选B项。
6.A 材料中的“对棉花进行加工,纺纱、织布”的经营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价值,故答案为A项;在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模式中,手工业依附于农业,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雇佣关系,排除C项;在中国的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
7.A 根据材料“以流动或者定点的形式为消费者进行订货加工,其原料与产品都很少出入市场”等信息可知,手艺式手工业以流动或者定点的形式为消费者服务,其产品很少面向市场,体现了手艺式手工业一定的封闭性特点,即其自然经济色彩浓厚,A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手艺式手工业的封闭性特点,没有强调工匠的人身自由,C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手艺式手工业自然经济的色彩,没有强调其技术传承的特点,D项错误。
8.B 唐代把广州南海神庙的祈风祭海活动列为国家祭祀,说明东南沿海的社会经济对国家影响巨大,因此,当地的祈风祭海活动受到国家重视,也反映国家对航海业的重视,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三教并行,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儒学无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与外国文化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9.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朱家角镇已经拥有雇佣工人群体,构成了劳动力市场,这是早期工业化的特征,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排除A项;明代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体现不出朱家角镇“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项;根据材料不能推断出工商业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多,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根据材料可知,汉口的崛起是由于其港口位置便于贸易发展,汉口最终成为商业巨镇,说明经济发展促进市镇兴盛,B项正确;A项中“决定”表述绝对,排除A项;仅凭材料中港口城市的发展,不能得出长途贩运贸易繁荣,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乡村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大户的土地数量虽然较多,但是较为分散,而且每个地段的平均亩数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散而且面积较小的土地适应当时小农经济发展水平,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A项正确;通过材料的静态描述无法看出当时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排除B项;当时的农业生产方式并未发生重大变化,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土地利用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本意是针对倭患、加强海防,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的需要,故选C;材料不能体现倭患是明朝最大的统治危机,且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国际贸易大潮是当时世界发展趋势,不是引发倭患的必然原因,故排除B;材料强调战争手段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故排除D。
13.答案:(1)原因:①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的推动;②中国铜钱制作精良,币值稳定;③宋朝经济发达,统治者慷慨回赐;④海外诸国统治者的支持;⑤航海技术的进步。(任答3点即可)
(2)特点:种类繁多(涉及国家多);流通规模大;使用方便;获得广泛认可。(任答2点即可)
影响:①刺激了商品经济发展;②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③加速了农副产品商品化;④促使了工商业市镇兴起并繁荣;⑤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带动了国内其他地区发展;⑥扩大了中外贸易规模,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⑦推动了白银货币化进程,有利于明清社会转型;⑧增进了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⑨助推了明末清初“工商皆本”的进步思潮的出现。(任答2点即可)
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遍及东亚、东南亚、南亚,红海沿岸,频繁的海外贸易刺激了货币需求”并结合所学可知,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的推动;依据“两宋铜钱制作精良、币值稳定,适应了香料、象牙等零散土货的交易需要”可知,中国铜钱制作精良,币值稳定;依据“宋廷秉承‘薄来厚往’的原则,慷慨地向外国贡使回赐铜钱”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经济发达,统治者慷慨回赐;依据“海外诸国多通用铜钱,交趾‘下令其国,(铜钱)许入不许出’,日本则将宋钱定为法定货币”可知,海外诸国统治者的支持;依据“各国海商‘蕃舶巨艘,形若山岳,乘风驾浪’”并结合所学可知,航海技术的进步。(2)特点:依据材料“西班牙‘双柱’、墨西哥‘鹰洋’、荷兰‘马剑’、英国‘站洋’”可以得出,种类繁多(涉及国家多);依据“明代输入福建的西方白银数额5152.26万两,清代输入9347.74万两”可以得出,流通规模大;依据“由于计数简单、样式精美、便于携带,官民交易、完粮纳税、商业记账等多以外国银币结算”可以得出,使用方便;依据“明末以来,福建商民乃至地方官府依外洋形制、重量、成色,仿铸银元”可以得出,获得广泛认可。影响:依据材料“随着银币大量流入,民间融资日益便利,私营瓷窑、民营制糖作坊等蓬勃发展,农副手工业产品‘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并结合所学可知,刺激了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速了农副产品商品化;依据“明中期漳州府6县仅有11个市镇,明末则发展为10县,69个市镇”可知,促使了工商业市镇兴起并繁荣;依据“里巷衣冠,必曰京式。器御酒果,非吴下不珍”并结合所学可知,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带动了国内其他地区发展;结合所学从扩大了中外贸易规模,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白银货币化进程,有利于明清社会转型;增进了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助推了明末清初“工商皆本”的进步思潮的出现等角度进行补充。
14.答案:示例一观点:中国古代绘制耕织图的主要目的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
阐述: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亦是广大民众的最主要衣食之源。因此,古代中国上至帝王,中至地方官员与士绅,下至普通平民百姓,都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受农耕文明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创新大多与农耕生产有关,各种农书、农事政令、传播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均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耕织图》比较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的具体农业生产技术与劳作场景,图与诗的结合为农民仿效操作提供了范例,其目的是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不少学者将《耕织图》视作农学科普著作,其依据就是其功能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
示例二观点:中国古代绘制耕织图主要是为了宣扬“农为天下之大本”的重农理念并教化劝农。
阐述: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农业在国家政治、民众生活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出于国家财政及巩固统治的需要,“促耕”是统治阶级的首要任务。为了“促耕”,从早期中国开始就建立起一套有关农业生产的礼仪活动,如籍田礼、先蚕礼等,意在显示统治阶层对农业的重视,意在劝民力田。耕织图因皇帝或中央政令的形式而被提倡、刊刻与推广,这也是古代“重农”之礼的一种体现。因此,《耕织图》的创作与推广是中国传统道德化行政的一种重要体现,其根本目的在于宣扬、创造并维持一种各安其业、各担其责的和平安定的社会秩序,具有深远的象征与社会治理意义。
解析:以《耕织图》创作的目的为例,提出观点:中国古代绘制耕织图的主要目的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阐述:根据所学知识,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地位和小农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角度切入,分析《耕织图》创作的目的。具体而言,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亦是广大民众的最主要衣食之源。因此,古代中国上至帝王,中至地方官员与士绅,下至普通平民百姓,都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受农耕文明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创新大多与农耕生产有关,各种农书、农事政令、传播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均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耕织图》比较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的具体农业生产技术与劳作场景,图与诗的结合为农民仿效操作提供了范例,其目的是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不少学者将《耕织图》视作农学科普著作,其依据就是其功能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高频考点专项练10现代世界各国经济模式的调整与创新,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高频考点专项练6现代国际格局的分化组合与新中国外交,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高频考点专项练10现代世界各国经济模式的调整与创新,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