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地球和地图-【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1 地球和地图-【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神舟十三号返回时,古诗,地球运动的特点有,叠水景观位于公园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202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立项实施30周年。下图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形状是( )
A.椭圆B.圆弧C.球体D.方形
2.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②①D.④②③①
3.能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
①赤道位置 ②平均半径 ③公转轨道 ④表面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1.C 2.B 3.D
【解析】1.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形状是球体,地球并不是一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这三个数据可以说明地球的大小,②④正确;赤道位置和公转轨道不能说明地球的大小,①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2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2022年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结束“太空出差”,回到阔别半年之久的地球,为我国迄今最长的一次太空载人飞行画上圆满句号。图1为地球卫星云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 )
A.地球的形状B.地球的运动方向C.地球的大小D.地球上的经纬线
5.从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到观测月食、完成环球航行,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依次经历了( )
A.观察推测→直觉推断→实地考察B.直觉推断→观察推测→实地考察
C.实地考察→观察推测→直觉推断D.实地考察→直觉推断→观察推测
6.神舟十三号返回时( )
A.地球运行到①与②之间B.北京正处于昼短夜长时节
C.地球运行到③与④之间D.北京正值大雪纷飞的季节
【答案】4.A 5.B 6.A
【解析】4.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的形状,无法看出地球的运动方向,无法判断地球的大小,故A正确,BC错误;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线,故D错误。故选A。
5.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直觉推断)→观测月食(观察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实地考察)→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返回时,地球公转运动处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由图可知,即运行在图中①与②之间,故A正确;此时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北京正处于昼长夜短时节,故B错误;图中③与④之间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故C错误;4月份是北京春季,不是大雪纷飞的冬季,故D错误。故选A。
(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二十四节气歌》有如下表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廿:二十)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下图为地球运动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7.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我国各地( )
A.开始进入春季B.开始进入冬半年
C.同时进入夜晚D.昼夜基本平分
8.古诗:“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描述的应为( )
A.南方地区的夏至节气B.北方地区的秋分节气
C.西北地区的冬至节气D.青藏地区的春分节气
9.地球运动的特点有( )
A.沿纬线方向自东向西自转B.阳光直射点始终在赤道上
C.地轴是倾斜的,且角度不变D.自转周期比公转周期长
【答案】7.D 8.A 9.C
【解析】7.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分,D正确;我国通常以立春开始进入春季,立冬开始进入冬半年;只要在昏线上的地区可在同时进入夜晚,ABC错误。故选D。
8.诗句意思是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南方地区的夏至节气正值盛夏,天气炎热,A正确,BCD错。故选A。
9.地球是沿自转轴自西向东自转的,A错误;阳光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上来回移动,B错误;地轴是倾斜的,且角度不变,C正确; 自转周期是一天,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转比公转周期短,D错误。故选C。
(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城市街心公园是方便市民休闲锻炼和娱乐的场所。左图为某街心公园示意图,右图为某游客在公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叠水景观位于公园的( )
A.西北角B.东北角C.东南角D.西南角
11.游客在公园拍照的时间可能是( )
A.早晨B.中午C.下午D.傍晚
【答案】10.B 11.B
【解析】10.读图可知,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表示方向,由此可知叠水景观位于公园的东北角。结合题意,故选B项。
1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子较短,因此可判定游客在公园拍照的时间可能是中午,而其他时间影子相对较长。结合题意,故选B项。
(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2023年4月19日北京某校在报告厅组织全市教研活动。图为校园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读图可知( )
A.从校门可以看到全部操场B.从泥洼北路向北可以到达报告厅
C.报告厅位于学校东南方向D.可以量算出校门到报告厅的实地距离
13.活动当天( )
A.因地球自转故昼短夜长B.因地球自转故昼长夜短
C.因地球公转故昼短夜长D.因地球公转故昼长夜短
【答案】12.C 13.D
【解析】12.在校门处需要向西看操场,但视线会被雕塑、办公楼、教学楼和其他建筑物遮挡,看不到操场全貌,A错误;报告厅在泥洼北路的偏南侧,从泥洼北路向北不可能可到达报告厅,B错误;图示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报告厅位于学校区域的右下方向,位于学校的东南方向,C正确;该地图中没有比例尺,无法计算实地距离,D错误。故选C。
13.4月19日在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北京在该日昼长夜短,AC错误;导致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不是地球自转产生的,B错误,D正确。故选D。
(202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暑假某校学生上午10:00需要到李桥中学参加比赛。图1为北斗卫星导航地图应用时的手机截屏,图2为汽车座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 )
A.汽车的行进方向大致自北向南B.双河大街大致为南北走向
C.从出发点到终点大致为3公里D.新华书店位于通顺路西南
15.若想了解前方详细路况,需将导航地图( )
A.图幅缩小B.比例尺缩小C.比例尺放大D.图幅放大
16.为了防晒,最佳的座位选择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4.A 15.C 16.D
【解析】14.读图分析,汽车的行进方向大致自北向南,A正确;双河大街大致为东西走向,B错误;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约为5厘米,两地大致为5公里,C错误。依据图示方向信息,可判定,新华书店位于通顺路东部,D错误。故选A。
15.图中是手机地图,无法缩放图幅,A、D错误;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想了解前方详细路况,需将导航地图比例尺放大,C正确,B错误;故选C。
16.图示为北京市,现在是10点,太阳位于东南方,太阳光应该从东南方向,通过左前侧车窗照射①③座位,通过前挡风玻璃照射座位②,座位④距太阳光照射的车窗远且有车顶遮挡,无阳光照射;为了防晒,最佳的座位选择是④,D正确;故选D。
(2023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下图为北京市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山脊-为图中河流干流的源头B.②-山谷-因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C.③-鞍部-是两山峰间最高的地方D.④-陡崖-常年可见壮观的瀑布景观
18.某校同学利用暑假到此地区进行登山、露营活动。同学们从甲地出发,在a、b两条路线中任选其一开始登山( )
A.沿a线路登顶较省力,因它比b线路和缓
B.沿b线路登顶费时更长,因相对高度更大
C.登山途中如遇暴雨泥石流,应迅速逃回甲地
D.完成登顶任务,同学们的爬升高度为571米
19.有关露营地选址问题,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①地:海拔低、坡度和缓B.②地:地势高、视野开阔
C.③地:地势平缓利于扎营D.④地:位于北坡阴凉防晒
【答案】17.B 18.A 19.C
【解析】17.① 处是山脊,不是河流发源地;②处是山谷,等高线向高处突出,代表实际地势较低;③ 处是两山之间最低的地方;④处没有河流经过,没有瀑布,排除ACD,选B。
18.a路线等高线较为稀疏,相比b路线更加和缓;b路线与a路线登顶的相对高度一致;登山途中如遇暴雨泥石流,应迅速逃向地势较高处,不能向河道处逃生;同学们登顶时的海拔高度是571米,根据图中等高距可知,出发地甲的海拔在150米到200米之间,所以相对高度在421米到371米之间,所以完成登顶任务,同学们的爬升高度为571米;排除BCD,选A。
19.①地海拔高,地势落差大;②处地势低,视野受限;③地地势平缓利于扎营;④地位于陡崖南侧,接受太阳照射较多,排除ABD,选C。
(2023年北京中考地理真题)等高线地形图是认识地表高低起伏的地理工具。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 )
A.①地海拔为300米B.②地地处山谷
C.在③地可东眺大海D.④地坡度最大
21.沿MN绘制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案】20.B 21.A
【解析】20.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①地海拔为400-500米,A错误。②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地处山谷,发育河流,B正确。图中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③地向东眺望,被①地阻挡,不能看到大海,C错误。④地等高线稀疏,坡度小,D错误。故选B。
21.读沿MN绘制的地形剖面示意图,M处为陆地,海拔较高,N处为海洋,海拔低,排除CD;MN穿越山峰,海拔高于500米,排除B,故选A。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下图是北京市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与等高线地形图相符合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山脊-成为图中河流的分水岭B.②-山谷-因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
C.③-鞍部-是两山峰间最高的地方D.④-陡崖-常年可见壮观的瀑布景观
24.同学们从甲地出发,在a、b两条路线中任选其一开始登山( )
A.沿a线路登顶较省力,因它比b线路和缓
B.沿b线路登顶费时更长,因相对高度更大
C.登山途中如遇暴雨泥石流,应迅速逃回甲地
D.完成登顶任务,同学们的爬升高度为571米
25.有关露营地选址问题,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①地:海拔低、坡度和缓B.②地:地势高、视野开阔
C.③地:地势平缓利于扎营D.④地:位于北坡阴凉防晒
【答案】22.B 23.A 24.A 25.C
【解析】22.通过图中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可以看出中部为盆地,并有河流流出,根据山峰、陡崖、河流流向等与实际相符的是①④,B正确。排除错误选项ACD,故选B。
23.①山脊是河流的分水岭,A正确;②山谷是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B错误;③鞍部是两山峰间比较平缓的部位,C错误;④陡崖没有河流经过不能看到瀑布景观,D错误。故选A。
24.a线比b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登顶较省力,A正确;沿b线路登顶直线距离短,相对高度不变,B错误;登山途中如遇暴雨泥石流,不应逃回甲地躲避,应在高处躲避,因甲处低洼,C错误;完成登顶任务,同学们的爬升高度在为371-421米之间,571米是山峰的海拔,D错误。故选A。
25.①地:海拔较高、坡度较陡,不适合露营,A错误;②地:为山谷,地势低洼,不适合露营,B错误;③地:为鞍部,地势平缓利于扎营,C正确;④地:为陡崖,过于陡峭,不适合露营,D错误。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5分)
26.(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天地对话 共探科学(10分)
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号乘组3名航天员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了“天宫课堂”第三次太空授课。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开讲当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北京正值 (季节),地球运行到图中的 时段(填数字序号)。
(2)本次“天宫课堂”结束后,北京将迎来 (霜降/冬至)节气,此时北京 (单项选择)。
A.迎春花开 B.荷花盛开 C.枫叶火红 D.雪花纷飞
同学们观看天宫课堂后,开展了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活动。制作简易地球仪任务单
第一步:准备乒乓球、铁丝、笔、钳子等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第二步:在乒乓球中部画一个圆圈,作为赤道;在a、b两点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第三步:每隔30度绘制一条纬线,并标注纬度;每隔30度绘制一条经线,经线相交于南北极,并标注经度。
第四步:把铁丝弯成地球仪支架的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66.5°角,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第五步:把按要求绘制好的乒乓球安装在地球仪支架上,使其可以转动。注意地轴应穿过南北极。
(3)下列几幅图为同学们制作简易地球仪的过程,请你依据任务单中的步骤及要求进行排序______(单项选择)。
①确定赤道和两极的位置 ②准备材料和工具 ③制作地球仪支架
④安装地球仪 ⑤绘制经纬线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④①C.②①⑤③④D.③④②①⑤
(4)图为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地球仪,请你按照任务单中的步骤及要求,提出改进建议。
同学们利用制作的简易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如图),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5)同学们在暗室里,以蜡烛为光源,照射地球仪,并面对地球仪, (自左向右/自右向左)匀速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观察到地球在自转过程中产生的 (昼夜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答案】26.(1)昼短夜长 秋季 ③
(2)霜降 C
(3)C
(4)66.5° 120°E
(5)自左向右 昼夜更替
【解析】26.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共设5个小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昼夜长短情况、节气、地球仪、地球自转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由题可知,开讲当天为10月1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短夜长,北京正值秋季,此时地球运行到秋分和冬至之间,位于图中的③时段。
(2)由图可知,本次“天宫课堂”结束后,北京将迎来霜降节气。此时为10月份,是北京的秋季,“迎春花开”指的是春季,A错误;“荷花盛开”指的是夏季,B错误;“枫叶火红”指的是秋季,C正确;“雪花纷飞”指的是冬季,D错误。故选C。
(3)结合所学知识,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步骤为:第一步、②准备乒乓球、铁丝、笔、钳子等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第二步、①确定赤道和两极的位置;第三步、⑤绘制经纬线;第四步、③制作地球仪支架;第五步、④安装地球仪。所以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步骤为②、①、⑤、③、④。A、B、D错误,C正确。故选C。
(4)结合所学知识,应将地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保持为66.5°,这样才会使地球上各地出现四季的变化。每隔30度绘制一条经线,经线相交于南北极,并标注经度,图中需要补绘的经线为120°E。
(5)由题可知,同学们利用制作的简易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所以自左向右匀速拨动地球仪。观察到地球在自转过程中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27.(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a中A点的经纬度: 。
(2)ABCDE五点一年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
(3)ABCDE五点中位于高纬度的是 ,位于北温带的是 。
(4)图a表示的是图b中的 (填序号),是二分二至中的 (节气)、 (日期)。
(5)今天(11月9日)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到12月22日前,昼会越来越 (长或短)。
(6)下图是北京的小华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符合a图所示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 (填序号)。
【答案】27.(1)(150°W,20°S)
ACE
D B
②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昼短夜长 短
③
【解析】27.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经纬网定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即正午影长的变化等内容。
(1)读图由B点所在的纬线为40°,可知图a中分别临近在赤道南北两侧的两条纬线应为南北纬20°,A点所在的纬线位于赤道以南,应为20°S;由图可知,图中每相邻的两条经线经度相差30°,可知,A点所在的经线度数为150°,且度数向西增大,故为150°W,所以A点的经纬度为(150°W,20°S)。
(2)由于地球的公转,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地区来回移动。读图可知,在ABCDE五点中,一年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位于南北回归线及其以内的ACE三点。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读图可知,ABCDE五点中属于高纬度的是位于北极圈(66.5°N)上的D点。五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读图可知,ABCDE五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是处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B点。
(4)读图b可知,当地球运行到①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在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地球运行到②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在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地球运行到③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在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地球运行到c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读图a可知,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图a表示的是图b中的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在6月22日前后。
(5)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在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在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是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在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是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今天(11月9日),处在北半球的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位于北半球的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短夜长,到12月22日即北半球冬至日前,北京的白昼时间会越来越短。
(6)读图a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北京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一天,也是北京正午影长最短的一天,故选③。
28.(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2021年9月,北京科学嘉年华在北京科学中心开幕。某校师生开展了实践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活动一查询电子地图
同学们通过电子地图,查找到北京科学中心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1)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电子地图的优势有( )。(双项选择题)
A.检索较为方便B.更新数据较快C.无需存储设备D.比例尺无变化
(2)同学们乘坐8号线地铁前往北京科学中心东门,需从 站出,然后再向 (填方向)行走。
活动二感悟“小球大世界”
参观“生命·生活·生存主题馆”时,同学们在“小球大世界”展厅重温认识地球形状及运用经纬网定位的重要性。如下图所示。
(3)地球是一个巨大的 ;同学们仿佛看到太空中的地球自 向 自转;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呈 旋转。
(4)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统称经线,0°经线称为 ;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最大圆圈是 ;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 ,其有助于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的经纬度,用于军事、 等方面。
活动三制作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演示地球运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小球大世界”地球仪制作评比活动,自制了各具特色的地球仪。如图所示。
(5)用自制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时,正确的做法是( )。(双项选择题)
A.演示地球自转时,拨动球体的速度尽可能先快后慢
B.从左向右方向,匀速拨动球体旋转,演示地球自转
C.手持地球仪顺时针绕假设太阳旋转,演示地球公转
D.地轴遥指北极星,同时自转和公转,演示地球运动
(6)说出1号作品的特色或需要改进的方面。
【答案】28.(1)AB
(2)安华桥 北
(3)不规则的球体 西 东 顺时针
(4)本初子午线 赤道 经纬网 交通
(5)BD
(6)1号作品制作符合要求,大洲大洋的位置和轮廓清晰。
【解析】28.本题以地图为材料,涉及到电子地图的优点,如何判读地图、地球的形状、运动的定义及方向、经纬线及用途等内容,考查学生对地球与地图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1)电子地图操作简单,检索方便,A正确。电子地图信息量大,需要存储设备,且保存时间长,数据可以随时更新,可以随意改变比例尺大小、任意范围的绘图输出,B正确,CD错误。故选AB。
(2)同学们乘坐8号线地铁前往北京科学中心东门,需从安华桥站出,然后再向北行走。
(3)地球是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的球体,同学们仿佛看到太空中的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旋转。
(4)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统称经线,0°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最大圆圈是赤道;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经纬网,其有助于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的经纬度,用于军事、交通等方面。
(5)演示地球自转时,应尽量匀速地拨动地球仪,A错误。从左向右方向,即自西向东,匀速拨动地球旋转可以演示地球自转,B正确。从北极俯视,手持地球仪逆时针绕假设太阳旋转来演示地球公转,C错误。地轴指向遥远的北极星,同时自转和公转,演示运动,D正确。故选BD。
(6)对作品的评价是:1号作品制作符合地球仪的要求,大洲大洋的位置和轮廓清晰,比例适中,有助于我们认识地球。
29.(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设7个大项,102个小项。北京承办所有冰上项目,主要有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冰壶等等,场地分别位于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等。延庆和张家口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主要有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高山滑雪等等,场地分别位于云顶滑雪公园、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下图为北京市地形图以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置和部分赛道设计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冰上项目比赛场地的地形类型是 ,这里海拔 ,地形 ,大型场馆众多。
(2)雪上项目比赛场地海拔 ,气温 ,利于积雪长时间保存。此外,为了追求高速度,要求滑雪赛道坡度 ,这里的地形类型是 。
(3)图中从小海坨山到终点有四条赛道,其中明显沿山脊滑行的是 。如果努力追求最高滑雪速度,最适宜选择的赛道是 。
(4)雪上项目位于北京城区的 方向,两地距离较远,图中适宜选乘 。速度最快。
(5)简述举办冬奥会对延庆区发展的有利影响。(至少2点,)
【答案】29.(1)平原 低 平坦
(2)高 低 陡 山地
(3)丁 乙
(4)西北 飞机
(5)促进经济发展,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解析】29.本题以北京冬奥会为材料,涉及到北京市地形图以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置和部分赛道设计规划示意图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冰上项目比赛场地的地形类型是平原,这里海拔低,地形平坦,大型场馆众多。
(2)雪上项目比赛场地海拔高,气温低,利于积雪长时间保存。此外,为了追求高速度,要求滑雪赛道坡度陡,这里的地形类型是山地。
(3)图中从小海坨山到终点有四条赛道,其中明显沿山脊滑行的丁,该路线经过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如果努力追求最高滑雪速度,最适宜选择的赛道是乙,该路线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4)题干中描述:延庆和张家口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主要有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高山滑雪等等,场地分别位于云顶滑雪公园、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雪上项目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北方向,两地距离较远,图中适宜选乘飞机,速度最快。
(5)北京延庆区作为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承办冬奥会对延庆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是:促进经济发展,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改进建议
地轴倾斜状态
将地轴与水平面的夹角调整为①
绘制纬线
按任务单要求,补绘30°S纬线
绘制经线
按任务单要求,补绘② 经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1 地球和地图(高频选择题5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E点所在的赤道实际长度是,图中虚线ab代表的地理事物是,图中虚线穿过乒乓球的点b,叫做,图中甲点位于,图中关于甲点经纬度位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2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3 核心地图专练-【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构成,经纬网示意图,地球的自转,经纬网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上的五带,地图的阅读,图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