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考题猜想】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105475/0-170312336698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考题猜想】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105475/0-17031233670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考题猜想】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105475/0-170312336704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考题猜想】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解析版)
展开题型预览
题型01 世界海陆分布
题型02 七大洲四大洋
题型03 沧海桑田
题型04 大陆漂移说
题型05 板块构造学说
题型01 世界海陆分布
读图,判断地球海陆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海陆分布很均匀B.北半球以陆地为主
C.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D.赤道穿过地区有陆地和海
【答案】D
【详解】由图可知,世界海陆分布不均,A错误;北半球以海洋为主,B错误;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C错误;赤道穿过地区有陆地和海洋,D正确。故选D。
题型02 七大洲四大洋
小明同学用绘制简笔画(如图所示)的方法来记忆大洲大洋的名称、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简笔画中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
A.亚洲B.非洲C.南极洲D.南美洲
2.小明在简笔画中没有画的大洲是( )
A.亚洲B.大洋洲C.非洲D.南极洲
【答案】1.C 2.B
【解析】1.以赤道为界划分了南北半球,根据图示可知,南极洲全部位于南半球。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根据图示可发现,小明没有画出大洋洲,大洋洲在太平洋以西、印度洋以东。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题型03 沧海桑田
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是( )
①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②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③昼夜的更替④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A
【详解】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海洋变成陆地,①正确;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以前属于海洋,②正确;昼夜的更替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③错误;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是原始人类活动的遗迹,与海陆变迁无关,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
题型04 大陆漂移说
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凹凸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同种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雅山脉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B.①③
C.②④D.①②
【答案】D
【详解】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证据:大陆轮廓的吻合性;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①②符合,③④无关,故选D。
题型05 板块构造学说
2021年4月27日,中国某矿业大学地质系主任出差时,在贵阳龙洞堡机场厕所发现洗手池台板上布满石残骸,随手发到朋友圈,引起了网友的一波热议。据龙洞堡机场人员回应,该石材是在贵州某地石材加工场购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经专家鉴定,贵州龙洞堡机场台板上的化石为4.39亿年前海洋贝壳形成。据此推测( )
A.这里的地壳稳定B.贵州以前是海洋
C.这里是张裂地带D.贵州一直是陆地
2.有同学分析地球表面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以下结论最合理的是( )
A.红海处于板块挤压地带面积会不断缩小
B.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少火山、地震的国家
C.珠穆朗玛峰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
D.科迪勒拉山系是由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
【答案】1.B 2.C
【解析】1.读图可知,贵州省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地壳活跃,贵州龙洞堡机场台板上的化石为4.39亿年前海洋贝壳形成,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由于地壳变动,形成陆地。故ACD不正确,B正确。根据题意选B。
2.读图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所以会不断扩大,故A不正确;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故B不正确;珠穆朗玛峰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故C正确;科迪勒拉山系是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形成,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限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读地球表层海陆分布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分布有七大洋,四大洲海洋B.北半球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是7:3
C.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D.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答案】C
【详解】地球上分布有七大洲,四大洋,A错误;北半球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是6:4,B错误;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C正确;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D错误;故选C。
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2-3小题。
2.图中数码①表示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D.北冰洋
3.下列关于图中数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③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C.②、④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D.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⑤、⑥、⑦三个大洲
【答案】2.B 3.A
【解析】2.由图可知,①代表大西洋,②代表亚洲,③代表非洲,④是北美洲,⑤是南美洲,⑥是欧洲,⑦是大洋洲。根据题意故选B。
3.②代表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A正确。③代表非洲,南极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B错误。②代表亚洲,④是北美洲,分界线为白令海峡,C错误。⑤是南美洲,没有发达国家,D错误。故选A。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人类首次环球航行,1522年9月船队返回西班牙。读图完成下面4-5小题
4.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
A.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5.为了促进海洋运输业的发展,人们在图中的①、②处开凿了运河,它们依次是( )
A.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B.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C.京杭大运河,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京杭大运河
【答案】4.B 5.A
【解析】4.读图可知,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先后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为了促进海洋运输业的发展,人们在图中的①、②处开凿了运河,它们依次是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都重要的国际航道。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下列有关图中大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③以土耳其海峡为界B.①④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C.②③以苏伊士运河为界D.③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答案】A
【详解】①北美洲和③亚洲以白令海峡为界;①北美洲和④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②非洲和③亚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③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排除BCD,故选A。
7.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壳运动 ②海平面的升降 ③人类的填海造陆 ④全球气候的变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A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故①②正确,故选A。
8.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它们分布在大西洋两岸的原因是( )
A.两个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
B.在地质时期,两个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C.海洋干涸或大洋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
D.两大陆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在偶然的机会中,它们在两大陆间来回活动
【答案】B
【详解】两个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并不是鸵鸟、海牛生活在大西洋两岸的原因,A错误;在地质时期,两个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后来经大陆板块的漂移,形成了现在的鸵鸟、海牛分布在大西洋两岸的情况,B正确;海洋干涸或大洋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这种说法的可能性不大,C错误;大西洋在不断扩张,两大陆间的距离是不断扩大的,D错误。故选B。
9.下列关于板块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是由大小相等的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
B.地球表层的六大板块有时会处于运动之中,有时会处于静止之中
C.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不同板块的交界地带
D.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答案】C
【详解】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是由大小不相等的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排除A;地球表层的六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排除B;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不同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C正确;一般来说,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排除D;故选C。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在海拔3200米以上的地区常年有积雪,雪域面积广大。每年吸引大量的滑雪爱好者前来,是滑雪者的圣地。读图“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有人说,这片滑雪圣地是板块运动的馈赠,它位于( )
A.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B.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
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边界D.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边界
11.阿尔卑斯山区是世界上地震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若滑雪爱好者所住的酒店发生地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从酒店窗户跳下逃生B.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C.躺在床上等待救援D.抱头躲在卫生间墙角
【答案】10.B 11.D
【解析】10.读图可知,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南部最大的山脉,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不断上升形成该山脉。选B。
11.从酒店窗户跳下逃生、乘坐电梯快速逃生、躺在床上等待救援可能会危及生命,ABC错误;抱头躲在卫生间墙角,因为墙角的结构最稳定,D正确;排除ABC,选D。
12.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B.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
C.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D.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答案】A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出现了褶皱现象,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板块运动。
读图“局部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3.阿拉伯半岛属于( )
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D.美洲板块
1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现象由于板块张裂运动而形成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隆起 B.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
C.阿尔卑斯山脉隆起 D.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答案】13.C 14.B
【分析】13.全球共有六大板块;由图示信息可知,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依据题意。故选C。
14.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两板块不断的碰撞挤压形成的,该山脉将不断升高,故A错误。读图可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地带,红海面积将不断扩大,故B正确。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该山脉将不断升高,故C错误。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使得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15.阅读地图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读下面四幅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根据“大陆漂移说”,海陆分布变化的过程是甲→乙→丙
B.图2漫画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C.图3红海长胖的原因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分离
D.图4喜马拉雅山脉存在古老海洋生物化石的原因是地壳的变动
【答案】D
【详解】图1根据“大陆漂移说”,海陆分布变化的过程是乙→丙→甲,A错误;图2漫画表示的是“大陆漂移说”,B错误;图3红海长胖的原因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分离,C错误;图4喜马拉雅山脉存在古老海洋生物化石的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导致海陆变迁,D正确。故选D。
二、解答题
16.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问题。
(1)图中赤道穿过的大洲主要是B_______洲和E______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纬度最高的G是_______洲;
(2)A、B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它沟通了①_______洋②_______洋
(3)D洲和E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运河。
(4)D洲西部紧连的大洲C是_____洲,二者以______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_______海峡为界线。
【答案】(1)南美 非 南极 (2)巴拿马运河 太平 大西
(3)苏伊士 (4)欧 乌拉尔 土耳其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赤道穿过的大洲主要是B南美洲和E非洲,赤道只穿越亚洲的岛屿。完全位于南半球、纬度最高的G是南极洲,气候酷寒、干燥、烈风,不适合人类居住。
(2)A是北美洲、B是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沟通了①太平洋和②大西洋,是重要的国际航道。
(3)D亚洲和E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是重要的国际航道。
(4)D亚洲西部紧连的大洲C是欧洲,是世界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二者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线。
17.某班学习“板块的运”时,用纸张和书本做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方法如下: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用手挤压书本(如图一),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如图二)。
(1)实验中纸张、书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块。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 运动结果,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 运动结果(挤压或张裂)。
(2)当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
①断裂陷落②地表隆起③形成高大山脉④形成新的海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读图三可知,全球各大板块中板块中, 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4)我国主要位于 板块,用板块构造学解释喜马拉雅山的成因 ;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知,红海的面积会越来越 。
【答案】(1) 挤压 张裂
(2)D
(3)太平洋
(4)亚欧(欧亚)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 大
【分析】本大题以板块运动的实验和板块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分布和板块运动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读图可知,(1)实验中纸张、书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块,图一实验书本隆起,反映了板块的挤压运动结果;图二实验书本断裂,反映了板块的张裂运动结果。
(2)当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断裂陷落、形成新的海洋,①④正确。②地表隆起③形成高大山脉是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形成的。②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读图三可知,全球各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洋。
(4)我国主要位于亚欧板块上,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是两板块不断的碰撞挤压形成的,该山脉还在逐年升高;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的张裂拉伸运动,使得红海的面积会越来越大,将来会形成新的海洋。
猜想 常考题(100道题43个考点)【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这是一份猜想 常考题(100道题43个考点)【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文件包含猜想01常考题100道题43个考点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原卷版docx、猜想01常考题100道题43个考点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0%,58%降低到2010年的0,89,70,6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解析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