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3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13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 (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13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 (解析版).docx
    专题13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01
    专题13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02
    专题13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03
    专题13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01
    专题13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02
    专题13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3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3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13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docx、专题13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
    2、能够根据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3、能够根据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知识梳理
    提问方式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xx的人物形象。
    你觉得xx是一个怎样的人?
    知识梳理
    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丟失的衣裳
    ①张嫂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身旁趴着宠物狗花花。屋外风声骤起,天色旋即暗了下来。要下雨!张嫂赶紧放下毛衣,奔向阳台收衣裳。
    ②张嫂的手伸出阳台,正要将晾晒的衣裳往里拿,突然,身后“咣”的一声,张嫂吓得手一哆嗦,衣裳掉下楼去。张嫂回过头,见茶几上的花瓶翻倒在地。花花正躲在墙角,用犯了错误的眼神望着主人。
    ③“花花,你又闯祸了,等我捡回衣裳再收拾你。”张嫂扬了扬手吓唬道。
    ④张嫂匆匆下了楼,却不见衣裳,附近转了一圈也没发现。“奇怪,也就一会儿功夫,怎么就没了,让大风卷上天了?”张嫂边嘀咕边顺着风向继续找。
    ⑤不远处有个驼背老头,拎着一个蛇皮袋东张西望。张嫂看见他心里就来气。这老头是个拾荒者,租住在小区车库里,不仅古里古怪,还爱管闲事。
    ⑥张嫂记得有一次出门遛狗,自家花花也就在路上拉了点屎而已,别人都没吭声,就他叽叽歪歪:“要文明养狗,要讲卫生……”张嫂本来就看他不顺眼,听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回敬道:“你算哪根葱,也配管我,呸!”然后抱起花花就走。
    ⑦张嫂怀疑是老头捡走了衣裳,而且就藏在那蛇皮袋里,但没抓现行,不好随便搜,万一他已转移赃物反咬一口就麻烦了。张嫂便指桑骂槐起来。那老头装聋作哑,拎着蛇皮袋若无其事地走了。张嫂心里更来气了:“哼,做贼心虚了吧!”就提高嗓门对着老头的背影骂得更凶。
    ⑧张嫂为这事气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心里就堵得慌,想去看医生,却忘了医保卡搁哪儿了,翻箱倒柜地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正急得团团转,听见“咚咚咚”的敲门声。张嫂开门一看,是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满脸汗水,气喘吁吁。中年男子看了看张嫂,又看了看手中的卡片,笑呵呵地说:“就是你,这回准没错。”张嫂正诧异时,他把一个塑料袋和手中的卡片一并递给张嫂:“这里面是你的东西,我在车上发现的,还给你,请你看看。”张嫂疑惑地接过来,仔细一看,正是自己要找的衣裳和医保卡。张嫂很奇怪:“你是出租车司机?我的东西怎么会落在你车里?”
    ⑨中年男子笑了笑。原来,他是位货车司机,从外地过来。昨天,他的车就停在张嫂楼下,巧的是那件衣裳不偏不倚正好掉进了他的车箱里。等张嫂下楼时,车已开走。晚上,他回到家后才发现,拎起衣裳,还从里面掉下一张医保卡。他担心张嫂着急,便连夜送了过来。
    ⑩张嫂恍然大悟,连声道谢:“我正要去看病,你是怎么找到我的?”他说:“是一个驼背拾荒老人帮助我找到的。一开始我俩还找错了单元。”
    ⑪“他人呢?”
    ⑫“他跑上跑下帮我找了半天,找到后,他就不见了。真是个古怪的好老头啊!”
    ⑬张嫂心里咯噔一下。中年男子一走,张嫂回过神来赶紧跑向阳台,又看到了驼背老人拎着蛇皮袋在小区慢慢地走着。她若有所思,既温暖又羞愧。她心里似乎丢失了更珍贵的东西,得赶紧寻找回来,便也匆匆下了楼……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中的画线句是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铺垫作用。
    B.第⑥段采用倒叙的方式,交代拾荒老人有些“古怪”,爱管闲事,让人厌烦。
    C.本文将拾荒老人的行为与张嫂的言行进行对比,在对比中体现拾荒老人的品质。
    D.作者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故事,便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展开。
    2.文章以“丢失的衣裳”为题,有何妙处?



    3.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她若有所思,既温暖又羞愧。



    4.你认为拾荒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是等不得的
    丁立梅
    (1)他是母亲一手带大的。
    (2)他的母亲,与别人的母亲不太一样,因患侏儒症,母亲的身材异常短小。
    (3)他六岁那年,他的父亲——一个贫苦、老实的泥瓦工,去帮邻家盖房,从房梁上摔下来。他没了父亲。
    (4)矮小的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他,吃的苦,应该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吧?夜幕四垂,母亲在田里干活还没回来。一大清早,母亲又背了一篓子的绣花鞋垫去集上卖。那些鞋垫,是母亲夜里坐在灯下,一针一线绣好的。母亲靠这些贴补家用,换了吃的喝的养活他。一次,他对卖鞋垫回来的母亲说,等我长大了,我一定报答你。
    (5)母亲便笑着问他,怎么报答呢?
    (6)他答,我给你买一屋子的好东西吃,一屋子的好衣裳穿。A母亲笑,笑出泪来。母亲摸着他的头说,吃的妈不要,穿的妈不要,等你长大了,带妈坐一回飞机吧。
    (7)他八九岁时,个头已超过矮小的母亲了。母亲在野地里割草,头顶上突然响起飞机的声音,母亲和他都抬了头看。空中的飞机,有点像他见多的花喜鹊。B花喜鹊飞远了,看不见了,母亲才收回目光,母亲说:“这都是有本事的人坐的,有本事的人,坐了飞机,到很远的地方去。”他问,很远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母亲描绘,有很多很多的高楼,高楼里的桌子椅子,漂亮得不得了。母亲没离开过乡村,母亲的想象里,很远的地方,就是高楼和漂亮的桌子椅子。他郑重地向母亲承诺,以后我要做有本事的人,带你坐飞机到远方去。
    (8)他一天天长大,一路念到大学,然后一路打拼,成了一家大公司的高管——他真的成了有本事的人。他住进了母亲曾描绘过的高楼里,高楼里,有着漂亮的桌子椅子。亦常常去赶像花喜鹊一样的飞机,坐上去,南来北往着。他还记得对母亲的那个承诺,可是他总是很忙,抽不出时间去兑现他的承诺。
    (9)母亲对常常去赶飞机的他崇拜不已,母亲问,你真的坐飞机了?他淡淡地说,啊。坐飞机像不像坐船一样的,会不会晕?母亲充满好奇。
    (10)他觉得母亲的好笑。一低头,突然瞥见母亲的白发,密集在她的头顶,一撮一撮的。永远儿童般矮小的母亲,原来也是会老的。他心一软,说,妈,等我有空了,我带你去坐飞机。母亲低了头笑,母亲说,不坐不坐,我这么老了,坐飞机做什么啊?他说,一定的,我一定带你去坐。母亲便欢喜得手足无措。
    (11)那天,终于抽出空来,订好机票,他打电话告诉母亲,要带她去坐飞机。母亲激动得逢人便说,我儿要带我去坐飞机了。还特地扯了布,做了一身新衣裳。
    (12)他回去接母亲,半路上,突然接到上司的电话。上司说公司来了一个重要客人,问他有没有空陪着一起吃饭。他只犹豫了几秒钟,就回,没问题。车子掉转头,朝着母亲的反方向而去。他想着,飞机票可以重签,母亲晚一天出行也无妨。
    (13)这天晚上,母亲却摔倒了。摔倒之后,迷糊中还跟人说,我儿要带我去坐飞机呢。可渐渐就不行了,在凌晨,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走了。
    (14)他跪在母亲跟前,恸哭不已。只不过一日之隔,他的爱,就再也送不出去了。
    5.用课文原句解释文题中的“等”与“等不得”分别是指什么?



    6.根据要求,品味语言。
    (1)结合语境,品味第10段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母亲便欢喜得手足无措。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A、B两处任选一处)
    A.母亲笑,笑出泪来。母亲摸着他的头说,吃的妈不要,穿的妈不要,等你长大了,带妈坐一回飞机吧。
    B.花喜鹊飞远了,看不见了,母亲才收回目光,母亲说:“这都是有本事的人坐的,有本事的人,坐了飞机,到很远的地方去。



    7.文中的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8.“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些爱是等不得,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烟花惊艳
    ①我家住的小区里,有家小理发店。十四年来,很朴素,也很有底气地存在着,犹如一株小草,自有自己的风姿,并不理会花的鲜艳和树的参天。
    ②想说的是今年大年三十的事情。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快一年,但印象很深。我一般不会挤在年三十晚上去理发,那时候,不是人多,就是老板着急要打烊,赶火车回家。但那几天因为有事情耽搁了,我一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才去他那里。店里只剩下他一人了,正弯腰要拔掉所有的电插销,关好水门和煤气的开关,准备关门走人了。见我进门,他抬起身子,热情地和我打过招呼,把拔掉的电插销重新插上,拿过围裙,习惯性地掸了掸理发椅,让我坐下。我有些抱歉地问他会不会耽误火车的时间。他说:“没关系,你又不染不烫的,理你的头发不费多少时间的。”
    ③就在他刚给我围上围裙的时候,店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女同志,急急地问:还能做个头吗?我和老板都看了看她,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件墨绿色的呢子大衣,挺时尚的。我想,居然有比我来得更晚的。老板对她说:“行,你先坐,等会儿!”那女人边脱大衣边说:“我一路路过好多家理发店都关门了,看见你家还亮着灯,真是谢天谢地。”
    ④等她坐下来,我替老板隐隐地担忧了。因为老板问她的头发怎么做,她说不仅要剪短,要拉直,而且关键是还要焗油,这样一来,没有一个多小时,是完不了活儿的。等她说完这番话时,我看见老板刚刚拿起理发剪的手犹豫了一下。
    ⑤显然,她也看出来了老板这一瞬间的犹豫,急忙解释,带有几分夸张,也带有几分求情的意思说:“求您了,待会儿,我得跟我男朋友一起去见他妈,是我第一次到他家,而且是去过年,你看我这一头乱鸡窝似的头发,跟聊斋里的女鬼似的,别再吓着我婆婆!”
    ⑥老板和我都被她逗笑了。老板对她说:“行啦,别因为你的头发过不好年,再把对象给吹了。”
    ⑦我知道,老板的时间紧张,便赶紧向老板学习,愿意成人之美,让出了座位。那女人的感谢,开始从老板转移到我的身上。我想别给老板添乱了,人家还得赶火车回家过年呢,便想趁老板忙着的时候,侧身走人。谁知悄悄拿起外套刚走到门口,老板头也没回却一声把我喝住:“别走啊!别忘了正月不剃头!”我又感动地坐下来。老板麻利地做完她的头发,让她焕然一新。但是,时间确实很紧张了,老板招呼我坐上理发椅时,我对他说:“不行就算了,火车可不等人。”老板却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一小会儿的工夫准得!”
    ⑧果然,一小会儿的工夫,发理完了。我没有让他洗头和吹风,帮他拔掉电插销,关好水门和煤气的开关,拿好他的行李,一起匆匆走出店门的时候,看见那位女人正站在门前没几步远的一辆汽车旁边,挥着手招呼着老板。我和老板走了过去,她对老板说:“上车,我送你上火车站。”看老板有些意外,她笑着说:“走吧,候着您呢!”老板不好意思地说:“别耽误了你的事。”女人还是笑着说:“这时候不堵车,一小会儿的工夫就到。”
    ⑨汽车欢快地开走了。小区里,已经有人心急地放起了烟花,绽放在大年夜的夜空,就像突然炸开在我们的心头,挺惊艳的。
    9.根据提示,梳理文章情节:年三十晚上,理发店老板准备打烊回家过年,“我”去理发→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主动让女顾客先做头发,理发店老板给我们俩都做了头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品味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十四年来,很朴素,也很有底气地存在着,犹如一株小草,自有自己的风姿,并不理会花的鲜艳和树的参天。



    (2)下列语段中,理发店老板的手为什么会“犹豫”?
    等她说完这番话时,我看见老板刚刚拿起理发剪的手犹豫了一下。



    11.文中的理发店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2.“烟花惊艳”有哪些含义?文章用“烟花惊艳”为题目好在哪里?



    13.文章第⑨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人五子
    ①我初识五子是在去年夏天,他当时穿了件带荧光的短袖,他一边搅动着小锅,一边儿自嘲,说:“你看我跟这儿,是不是特别显眼,我往这儿一站,亮堂堂的,自己个儿就是个活广告。”我微笑着应和他,但引起我注意的,并不是他的衣服,而是他的口音。我试探性地问了句:“听您说话,是北京人么?”他抿抿嘴,说:“是,没见过北京人练摊儿吧。”我点点头,接过他递给我的爆米花,想再跟他搭腔时,他已经转过身去,开始洗锅,为另一单生意作准备了。
    ②每次路过那儿,我都会要上一份,一方面是出于对他身份的好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真香。他卖的爆米花,一共有俩口味,“奶油的十块,巧克力的二十”。要是有人撇嘴,觉得巧克力的有点儿贵时,五子就会操着一口京腔,然后从小口袋里摸出一整条德芙,说:“我用得都是好料,这在超市也七八块钱呢,良心价,绝对不坑人。”
    ③其实五子原本并不是个摆摊为生的人。往前数上个十年,他那时还是个装修公司的头头儿,“我跟一哥们儿合伙做的,最开始弄得不错,收入也挺好,后来有一回我们投了大项目,把积蓄都压上了,但没想到,那孙子卷钱跑了、我亏得血本无归,想再干点儿别的时候,发现一没钱,二没其他的营生儿。”他本打算找些朋友,借一笔钱东山再起,但那些生意上认识来的伙伴,一听到他要借款,就找很多理由夹塘塞他。吃了几回“闭门羹”之后,他索性也就不去求人了。习惯了自己单打独斗的五子、也不愿意找个班上,“你说把一只老鹰关笼子里,那能行么?”他翻来覆去琢磨了一阵,决定出去摆摊。没别的原因,只因为自由。但在摆什么摊儿的问题上,他也没太多主见。有一天,他猛地想起来,北京这些施工场所有很多工人,他们总得吃饭吧,当时就想着给这群人做盒饭吧。
    ④他专程去书店买了几本书,里面有很多菜式。他一早起来就开始研究,叮叮咣咣地围着灶台做实验。放多少肉,才能不赔钱,放多少调料,味儿才好,这都是他关注的。差不多过了一个星期,他摸索出一些门道后,就开干了,早上四点多起床,去菜市场进货,回来洗菜切菜,然后焖几锅米饭,再颠着大勺炒菜。等都齐备了,他就登三轮到工地守着去。就这么,他卖起了盒饭。
    ⑤这样的生活大概持续了两年,五子有了些积蓄,于是他萌生了转行的想法,“当时想干点儿别的,因为这活儿太熬人了,我都四十好几了,每天早上四五点起,晚上十二点睡,身体撑不住啊。”就当他准备转行的时候,一场胃出血把他带进了医院。那次手术,切掉了他半个胃,张罗着换活儿的他,暂时也不提这茬了。“大夫建议我修养,可我哪能修养啊,孩子上学正是用钱的节骨眼儿,媳妇挣得也不多,我不使使劲,那不就得干瞪眼了。”在外界的认知里,北京人手握着售价极高的房子,生活吃穿都不愁。但实际上,对五子来说,生活也不容易。“你说我把房子卖了,我住哪儿,北京人也一样,生活所迫,该摆摊就摆摊,我从来没觉得有什么的。”
    ⑥养病的那段时间,他在家附近到处闲逛,“我总能闻见一股香味儿,后来一瞧,原来是幼儿园门口卖爆米花的。”出于好奇。他每天都过去和摊主聊天,聊着聊着,也就掌握了这项技能。“这活儿不累人,还能维持个生计,也挺好的。”打那往后,他就在周边做起这个生意了,夏天的时候,还连带着卖些水果。五子一干就是三年。
    ⑦但最近两年,五子“佛系”多了,一方面是因为女儿大学毕业了,已经开始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对生活有了新的体悟。“开开心心地过就行了,年轻时候起起伏伏,没什么问题,到了我这岁数,就没什么要争要抢的了。”所以,五子现在很随性,想出摊儿就出,不想就窝在家里闲着。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人五子和课文中的“老王”“阿长”“父亲”都是小人物,都面对生活的不容易,但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
    B.文中的“我”起线索作用,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小人物五子的艰辛和奋斗。
    C.五子练摊的故事,是告诉读者“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达到某种人生境界”。
    D.文中结尾提到五子的“佛系”,是为了突出五子女儿的能干,已经能撑起一个家。
    15.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大夫建议我修养,可我哪能修养啊,孩子上学正是用钱的节骨眼儿,媳妇挣得也不多,我不使使劲,那不就得干瞪眼了。”



    16.人力车夫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五子的谋生也经历了三起二落。请简要概括。
    一起:是装修公司的头头儿,弄得不错;
    一落:
    二起:
    二落:
    三起:
    17.文章中的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18.同样是在北京城谋生的“小人物”,祥子最后的结局是惨败,为什么五子的结局却很不错?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拓展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背影
    任亚军
    ①那天下午,我和妻子漫步在街道上,难得有空闲的时间陪着儿子散步,我的眼里只有儿子的背影。
    ②儿子还小,刚学会走路,他挣脱我和妻子的手,想自己一个人走。妻子和儿子相处的时间长,倒是很放心,而我却担心得要紧。他每走一步,我的心就扑腾跳一下,生怕他摔倒,哭得像个瓷娃娃。
    ③我总是提前想到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儿子万一摔倒了,他的头碰到石头或者尖锐的东西上,那都是要人命的。所以我总会加快步伐,猫着腰,驼着背跟在儿子后面,我张开双手,伸长胳膊,跟着他,护着他。妻子总说我过分在意,儿子总要学着一个人长大,磕了碰了很正常,谁还不是这样长大的。我觉得妻子说得很有道理,可就是心里放不下,生怕伤到儿子。
    ④前几天秋雨袭心,让人措手不及,树叶都渐渐变黄了,天渐渐冷了起来,好不容易等到雨过天晴,迎面吹来的风让人裹紧衣服,这秋说来便来了,一点都不假,妻子用手扶着被风吹乱的长发,捡起一片金黄的银杏叶,伸长胳膊用叶子遮住了摇摇晃晃走在前面的儿子。妻子跟我说:“你快看,儿子好弱小啊,都没一片银杏叶子大。”我也跟着望过去,银杏叶很单薄,天边的云霞遮掩不了它清晰的脉络。在我的眼里,银杏叶是透明的,我只看到了儿子的背影,感触颇深。
    ⑤儿子走路不稳,脚步很轻,两只胳膊一直腾空伸直着保持平衡。他咿咿呀呀地喊叫着,小小的背影突然让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不禁热泪盈眶。我想到我小时候,父亲也是这么看着我长大的,我的背影给父亲带来的感觉却不是这般温暖,而是比秋风更让人心寒。
    ⑥小的时候我和弟弟特别顽劣,总让父亲不省心。记得有一次正月十五的晚上,月亮很圆很亮,像家里的白瓷盆飞到了天上。村上有户人家在他们院子里放烟花,我和弟弟静静地听着烟花清脆的哨音划破夜晚的宁静,看着夜空里突然绽放的火树银花,欢喜地又蹦又跳。
    ⑦第二天早上,天灰蒙蒙,我和弟弟不约而同地早起,跑到那户人家门口,捡了被遗弃的烟花筒,欢喜地拿回家里研究。我们惊喜地发现还有几管烟花未燃尽,顿时喜上眉梢。于是我自作主张地把烟花平放在家门口,让弟弟回家里燃了一根线香。我战战兢兢地点燃了拆出来的引子线,接着跑得远远地看着。我们既紧张又害怕,心里幻想着昨夜的绚丽景象,希望能再次看到烟花腾空,打破清晨的灰白,听到最悦耳的哨音。
    ⑧世事往往不如我们所料,隔壁邻居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放了一车金黄的麦草。我们点燃的烟花好像中了魔怔,在地上来回打滚,一股脑钻进了麦草堆,点燃了那一车麦草,火焰瞬间冲天而起,只听到麦草噼里啪啦地响着,我们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我望着弟弟红彤彤的脸,门前的路被火焰张牙舞爪地吞噬着,一股热浪朝着我们袭来,我们接连退了好几步。紧接着邻居家的人出来了,冲着我们叫喊着。父亲也从家里出来了,看着我们木讷地站在原地,就猜到了原因。我和弟弟的第一反应都是落荒而逃,父亲看着我们的背影,愤怒地咆哮着:“你们跑,跑了就再也别想回来了。”我不知道我们逃走的那一刻,小小的背影会给父亲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时至今日我才明白,心如刀绞,痛如刀割。
    ⑨想到这,我的眼泪偷偷地顺着脸颊流淌,儿子突然回头望着我笑,我赶紧眨巴了几下眼睛,吸了吸鼻子,努力地给儿子一个笑脸。我还是要开心,儿子还不懂事,我希望他不要像我一样。我让父亲伤了心,儿子别来伤我的心,即使做错事了,千万别逃跑。父亲需要人陪在身边,我能陪着儿子,可我已经没有机会陪着父亲,连道歉的机会也没有了。
    ⑩我从妻子的手中接过银杏叶,继续堵着湿润的双眼,害怕被妻子发现。透过银杏叶,偶然间看到儿子回头的笑脸,心里的阴霾霎时消散。
    ⑪儿子突然停下来,转过身,步履蹒跚地向我走过来。他用手指着我手里的银杏叶,我心领神会,立即把银杏叶递给他。他开心地拿着银杏叶继续向路的尽头鹅行鸭步地走着。
    ⑫我和妻子盯着他的背影,紧跟其后。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背影”为题和线索,开篇点题,结尾处呼应开篇,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B.文章通过“我”和妻子对儿子走路时不同态度的对比,表现出“我”对儿子的疼爱。
    C.文章第⑥至⑧段运用了倒叙,回忆了“我”儿时的经历,字里行间流露出悔恨之情。
    D.第⑧段中加点的“心如刀绞”,既是父亲当时的感受,也是“我”回忆时的感受。
    (2)结合文本,分析“我”在文中不同年龄段的人物形象。



    (3)请分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4)文中多次提及“银杏叶”,请分析其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剩下半碗饭
    ①14岁那年,父亲给我提了个继母。继母带来了一个男孩,比我大几个月,我叫他“喂”。
    ②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张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起来。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为父亲在旁边冷眼看着,只有等我和父亲先后离开桌子后,继母才会趁我们不注意,迅速将我剩下的那半碗饭倒进“喂”的碗里。
    ③一天,我照例剩下半碗板,但我却悄悄进厨房,舀了一勺盐倒进碗里,然后回到桌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放下碗筷。等我走后,继母照例将那半碗饭给了“喂”。这一幕被幸灾乐祸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不知有诈的“喂”,猛扒了一大口饭,没嚼几下,就表情痛苦地吐个不停。“哈哈哈!”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④高中时,我的数理化成绩非常差,排名落到班上的最后几名。我开始频废起来,索性连写文章的爱好也放弃了。父亲很着急,却毫无办法。
    ⑤就在这时,一个报社的编辑写信给我,告诉我他接到了几个学生的来信,说很喜欢我不久前发表的某篇文章,鼓励我多写。我迅速振作起来,成绩好了,人也开朗起来。我再度趾高气杨,每天都与父亲高谈阔论,成心要气气数理化比我好的“喂”,不过“喂”并不在意。
    ⑥一个周日,“喂”在学校打篮球,我无意中走进他的房间里,发现他的书桌上散落着几个信封。我拿起来一看,都是写给报社编辑的。我再抽出信一看,上面说我最近发表的那篇文章让他深感共鸣,并向编辑打听我的通讯方式。每一封信,笔迹不同,内容不同,落款也不同,是市里各个学校的名称和地址;一中、二中、三中、职中……我呆呆地看着,有点糊涂。正好“喂”推门而入,我举着信问他:“谁写的?”他本能地说:“我的一些朋友。”我忽然明白过来,那位编辑收到的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写的,然后自己骑着车,去各个学校附近的邮筒发信,难怪他的自行车最近总是爆胎。
    ⑦我发疯似地对他拳打脚踢:“骗子,骗子!原来我的文章没人喜欢。”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我停下手,泪眼朦胧:“真的?”“千真万确,否则我这个只攻数理化的人,哪里知道你文章的好坏?”
    ⑧那天饭桌上,他依然慢慢地数着碗里的饭粒,而很久都不再剩饭的我却端着故意剩下的半碗饭平静地说:“哥,我吃不完,给你吧。”瞬间,大家都愣住了,为我叫的那声“哥”。继母首先反应过来,马上把我的剩饭接过去倒在他碗里。他想笑却哽咽道:“妹妹的剩饭本来就应该是哥哥吃的。”
    ⑨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虽然我泪眼模糊,但还是看清了他脸上的喜悦之色。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题目是文章的线索,“剩下半碗饭”同时体现了“我”对“喂”前后感情与态度的变化。
    B.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是正面描写,表现了“喂”寄人篱下的紧张,畏缩和压抑的状态。
    C.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与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上前后照应。
    D.选文要赞美的主人公是“喂”,而“我”的作用是对比、烘托,使“喂”大方、成熟、稳重的人物形象逐步丰满起来。
    21.按照文章思路,在下面横线处补全故事情节。
    ①继母趁“我”和父亲不注意,将“我”的剩饭倒进“喂”的碗里;

    ③“我”无意间发现“喂”私下里求同学们写给编辑的信;

    22.文中的“喂”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23.试说说对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2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读后感悟。



    分析人物形象
    【知识点概述】
    人物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大于人物性格的内涵,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或品质)特点,但还包括人物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能力)、行为习惯等。可从以下方面来分析解答:
    第一步:从性格、品质、技能、身份(或职业)思考人物形象。
    第二步:先理解人物形象核心——性格,可从:
    对人、事和自己的态度;
    意志;
    情绪;
    理智。这四个方向思考概括人物性格。
    【解题思路】
    ①抓主要事件(从人物身上发生的事情去归纳形象)
    ②分析描写方法(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方面分析)
    ③关注侧面描写(他人的描写、环境描写等)
    ④抓直接概括人物形象的关键字词。
    分析人物形象时,必须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决不能只看部分段落。
    【举例分析】
    例1:请概括××的人物形象。(此问直接答形象即可)
    答:××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正直善良、助人为乐的人。
    例2: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是一个怎样的人。(此题先总体归纳人物形象,再对应人物形象逐条分析。)
    答题模式:①A是一个( )的人。从……可以看出……
    ②A是一个( )的人。从……可以看出……
    相关试卷

    专题25 拓展讲义:修改病句-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25 拓展讲义:修改病句-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25拓展讲义修改病句-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docx、专题25拓展讲义修改病句-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4 拓展讲义:词性之实词-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24 拓展讲义:词性之实词-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24拓展讲义词性之实词-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docx、专题24拓展讲义词性之实词-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6 拓展讲义: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6 拓展讲义: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16拓展讲义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解析版docx、专题16拓展讲义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13 拓展讲义:分析人物形象-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