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6页,24题。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城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城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下列古人类中,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和火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马坝人D.山顶洞人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三个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
图1 稻谷图2 猪纹陶钵图3 骨相
A.人类的起源B.原始农耕生活C.远古的传说D.早期国家产生
3.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
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的特点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4.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
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
5.下图是商代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的文字。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
A.青铜农具普及B.等级制度严格C.商业贸易发达D.丝织业已产生
6.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这体现了( )
A.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B.古书上的记载都真实可信
C.铁制农具和牛耕已广泛使用D.楚国在诸侯国中最为强盛
7.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够直接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是( )
A.鼓励耕织B.奖励军功C.确立县制D.废除井田制
8.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B.大运河C.江堰D.三峡大坝
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言论体现了对立双方可互相转化的哲学思想。这一言论出自下列哪一著作? ( )
A.《道德经》B.《论语》C.《孟子》D.《韩非子》
10.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纷纷提出救世之策。各学派之间相互论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当时( )
A.王室日渐衰微的表现B.诸侯争霸战争的结果
C.政治经济变革的反映D.分封制度确立的影响
11.“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朝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朝皇帝为民,与民共享D.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12.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中最根本的是( )
A.严酷的刑法B.骄傲自大C.失去民心D.赋税徭役沉重
1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严刑峻法B.休养生息C.盐铁官营D.重文轻武
14.汉武帝采取的这项措施,充实了财政,支援了经略四方,为巩固祖国边疆奠定了经济基础。材料中的“这项措施”是( )
A.“推恩令”B.兴办太学C.盐铁专卖D.北击匈奴
1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汉武帝把这样的办学经验推向全国。图文信息反映汉武帝时( )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B.禁锢人们思想言行
C.利用考试选拔官员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16.西汉文帝、景帝、东汉光武帝等调整统治政策,使国家走向兴盛,出现了盛世局面。导致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
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
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17.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没有达成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预期目标,却造就了一项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成就。这项成就是( )
A.平定七国之乱B.促成昭君出塞C.开辟丝绸之路D.实现盐铁专卖
18.以下食物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原,最初都以“胡”字命名。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胡瓜(今黄瓜)胡豆(今蚕豆)胡桃(今核桃)
A.张骞通西域B.玄奘西行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
19.与下侧知识卡片信息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及著作是( )
A.司马迁《史记》B.王羲之《兰亭集序》
C.顾恺之《洛神赋图》D.司马光《资治通鉴》
20.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根据“麻沸散”“五禽戏”“实施外科手术”等关键信息可以知道的东汉名医是( )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30分)
21.(7分)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学习完先秦历史之后,开展了一次主题为“中华文明,光芒四射”的擂台赛,分为农耕文明、青铜文明、科技文化三个模块来相互考查,请你参与进来。
【模块一 农耕文明】
(1)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请你写出这两大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2分)
【模块二 青铜文明】
(2)仔细欣赏上面中国古代著名的青铜器,请写出第二幅图片的文物名称,并谈谈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有何特点。(3分)
【模块三 科技文化】
(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闪烁着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光芒。2006年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举出两个事例来说明殷墟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2分)
22.(8分)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学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我校七年级学生以“走进百家争鸣”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 “鸣”之原】
材料一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在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取得较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出现了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1)根据材料一,简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2分)
【任务二 “鸣”之物】
材料二 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②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③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⑤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2)材料二是同学们整理的百家之言,这些百家之言涉及哪些学派?(写出学派及其相应言论序号,两例即可)(2分)
【任务三 “鸣”之功】
材料三 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映射了各种力量的壮大崛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丰富繁荣的文化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为人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知识,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谭苏《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3)依据材料三概括百家争鸣对当时我国的影响。(2分)
【任务四 “鸣”之续】
(4)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采取哪个学派的治国之策来治理国家?请说明理由。(2分)
23.(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如图所示:
材料三 汉武帝是西汉时期很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继位之后,“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以儒家学说作为国家的治国思想,广施德治,安抚人民,同时又吸收法家思想的精华,创新改革,以法治国,恩威并施,积极寻找多渠道的治国良方,在他执政五十四年中把西汉王朝推向鼎盛时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都得到空前大发展。
——摘自李凤启、张应二《汉武帝治国方略论析》
(1)阅读材料一,指出西周的政治制度,据材料指出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各1分,共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立监察百官的官职名称,和加强对地方管理设立的制度。(各1分,共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的治国措施及影响。(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秦汉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采取措施的共同目的。(1分)
24.(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漆器和冶铸技术传入大宛、安息等国,并进而往西传至更远的罗马等地,这是我国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与此同时,中亚、西亚等地的特产,如汗血马、石榴、苜蓿、芝麻等也传入中国:此外,中亚的箜篌、琵琶、胡笛等也传入中国,给中国的古典音乐注入了新的音律。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的地区。(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影响。(4分)
(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共建“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请你为宣传“丝绸之路”拟一条宣传标语。(1分)
七年级历史质量调研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30分)
21.(1)半坡原始农耕文明、河姆渡原始农耕文明。(2分)
(2)四羊方尊(1分)。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
(3)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分,两例即可)
22.(1)政治:社会动荡,诸侯林立,学术氛围相对自由;经济: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质条件;科技:科技取得较大进步;文化:私学兴起促进了思想的传播与交流。(任意两点即可,2分)
(2)儒家:①④;墨家:⑤;道家:②;法家:③(两例即可,2分)
(3)影响: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影响了各诸侯国的政治改革;促进了私学的兴起,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任意两点即可,2分)
(4)儒家:儒家主张“仁政”治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其他学派与主张相对应,言之有理也可)(任选一家学说,言之有理即可,2分)
23.(1)分封制: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各1分,共2分)。
(2)中央集权制;御史大夫;郡县制。(各1分,共3分)
(3)以儒家学说为治国思想,以德治国,同时吸收法对家思想精华,以法治国或者把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结合起来。影响:把西汉推向鼎盛,国家得到空前发展。(2分)
(4)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1分)
24.(1)长安;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或斯里兰卡)。(各1分,共2分)
(2)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促进了物种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答出任意两点,意思相符即可,4分)
(3)示例:丝绸之路,文化之桥;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符合题意即可,1分)甲骨文
现代汉字
丝
桑
蚕
帛
知识卡片
著作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3000年的史事。
著作地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B
D
A
B
C
A
C
B
C
B
C
D
D
C
A
A
B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某学者评价鸦片战争,《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