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城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1.(3分)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物理量中单位不是焦耳的是( )
A.功率B.功C.能量D.热量
2.(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开关闭合后小灯泡能够发光,在金属夹a、b间应接入下列物品中的( )
A.橡皮B.布质笔袋
C.塑料三角板D.不锈钢尺
3.(3分)如图是某大学研究小组研发的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石墨纸”。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还要硬10倍且轻巧( )
A.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质量较小
B.与钢相比,石墨纸硬度较大
C.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
D.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
4.(3分)如图是汽油机两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做功冲程
B.乙是压缩冲程
C.甲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乙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3分)如图所示为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灯亮,铃响B.灯亮,铃不响
C.灯不亮,铃响D.灯不亮,铃不响
6.(3分)小红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乍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 )
A.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7.(3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
A.B.
C.D.
8.(3分)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气体分子不停地运动的是( )
A.如图甲,压在一起的铅块,能吊起多个钩码
B.如图乙,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大
C.如图丙,铅板和金板压紧一分钟,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D.如图丁,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
9.(3分)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直径为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水不沾”的原因是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组成“纳米纸”分子间有引力,也有斥力
C.细菌的无规则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D.组成“纳米纸”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10.(3分)如图是某品牌榨汁机。为保障安全,该榨汁机设置了双重开关——电源开关S1和安全开关S2。当杯体倒扣在主机上时,S2自动闭合,此时再闭合S1,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榨汁。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B.
C.D.
二、实验探究(共24分)
11.(4分)(1)小明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做了如图1所示的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不能说明的是(图中箭头表示棒的旋转方向) 。
A.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等量的电荷
B.玻璃棒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C.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如图2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 (填“正”或“负”)电。小明用毛皮摩擦过的该物品与悬挂的泡沫小球靠近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该泡沫小球带 (填“正”或“负”)电。
12.(7分)在做“连接并联电路”的实验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给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实物连接起来。(导线不可交叉)
(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 ;
(3)闭合S1,断开S2,一条支路的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其他支路仍可 ;
(4)干路上的开关控制 的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只控制 的用电器;开关的作用与其位置 关(选填“有”或者“无”);
(5)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 联的。
13.(6分)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煤油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 相等的煤油和水;
(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搅拌器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的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间接反映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
(4)分析图乙可知,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 的吸热能力较大;
(5)若吸收相同的热量, 升高温度多。
14.(4分)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团小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瓶内装有一些水,用瓶塞将瓶口塞紧,当瓶塞跳起来时,瓶口周围冒“白气”。
(1)甲、乙两实验说明 可以改变内能。
(2)在甲实验中,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棉花被点燃,这是将 能转化内能。
(3)如图丙所示,B是一个被销钉锁住的活塞,气缸A密封有压缩空气,当把销钉K拔出后,将观察到活塞向右移动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你的分析依据是 。
15.(3分)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1)实验器材: ;
(2)实验步骤: ;
(3)实验结论: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8个小题,共26分)温馨提示:22、23小题,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16.(2分)陆游的《村居书喜》中有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其中“骤暖花香”描述的现象说明: 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韩翃的《寒食》中有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选填“是”或“不是”)扩散现象。
17.(2分)短视频上,经常看到有些主播制作无电源照明电灯,主播经常用一些磁铁、导线、螺钉、LED灯制造了不用能量的发光装置,这种制作是 的(“真实”或者“虚假”);你的依据是 。
18.(3分)如图所示为古人锻造铁器的场景,共经历了①加热、②锻打、③淬火三个过程。其中属于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填序号),属于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填序号);铁器难于分割说明了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 。
19.(5分)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的动力
空气动力是指空气与物体做相对运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简称气动力。当我们快速地松开鼓起来的气球时,气球会“嗖”的一下飞出去了
经过长时间探索,人们已经成功制造出多种使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推动叶片或者活塞运动的发动机
如图是某新型的以空气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车。它共有4个压缩空气缸,总容量为90L,可储存标准大气压下90m3的空气,其设计最高速度可达154km/h,平均每加一次气能行驶200km或10h。
由于空气发动机不直接使用燃料,因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维修成本低、操控方便、“零排放”的优点。即使因为技术不成熟导致某些缺点,在科学界引起不小的争议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压缩空气动力汽车最理想的加气工具应是 (选填“内燃机”“电动机”或“蒸汽机”)。
(2)空气发动机是利用 能做功的,空气发动机获得动力时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工作过程相似。
(3)分析上文,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松开鼓起来的气球时,气球飞出去,这是因为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
B.空气动力汽车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以空气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车,靠汽缸内空气燃烧产生能量
D.空气动力汽车工作时不会有能量的损失
(4)资料表明,空气发动机排出的尾气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对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20.(2分)根据图中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1.(4分)假期,小明跟家人一起去青岛海滨浴场旅游,发现相同的气温、相同的阳光下,而海水却很凉?请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其原因。
22.(4分)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一个容积为2L的水壶装满水,水的初温为25℃。[已知c水=4.2×103J/(kg•℃);ρ水=1×103kg/m3]。求:
(1)装满这壶水的质量;
(2)若让这壶水烧开,求水吸收的热量。
23.(4分)某家庭用的燃气热水器,将20kg的水从10℃加热到60℃,完全燃烧了0.21m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107J/m3。试求:
(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城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3分)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物理量中单位不是焦耳的是( )
A.功率B.功C.能量D.热量
【答案】A
【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故A符合题意,功、能量,故BCD不合题意。
故选:A。
2.(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开关闭合后小灯泡能够发光,在金属夹a、b间应接入下列物品中的( )
A.橡皮B.布质笔袋
C.塑料三角板D.不锈钢尺
【答案】D
【解答】解: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溶液等,只有不锈钢尺是导体,在金属夹A。
故选:D。
3.(3分)如图是某大学研究小组研发的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石墨纸”。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还要硬10倍且轻巧( )
A.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质量较小
B.与钢相比,石墨纸硬度较大
C.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
D.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
【答案】D
【解答】解:
A、根据密度公式可得:m=ρV,故与同体积的钢相比。故A不符题意;
B、“成分以石墨为主,比钢要坚硬10倍”,石墨纸的硬度较大;
C、“可以回收再利用”。故C不符题意;
D、石墨易导电。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3分)如图是汽油机两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做功冲程
B.乙是压缩冲程
C.甲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乙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D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甲图中的两气门都关闭,汽缸容积变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乙图中的两气门都关闭,火花塞打火,汽缸容积变大,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5.(3分)如图所示为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灯亮,铃响B.灯亮,铃不响
C.灯不亮,铃响D.灯不亮,铃不响
【答案】B
【解答】解:由图可知,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铃被导线短路,所以只有灯泡可以发光,铃不响。
故选:B。
6.(3分)小红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乍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 )
A.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答案】B
【解答】解:当小红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人的身体就会带上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故选:B。
7.(3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
A.B.
C.D.
【答案】C
【解答】解:
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汇合后回到负极,开关在其中一个灯泡支路上。
A选项图两灯串联、B选项图两灯串联、D选项图两灯并联,与实物图不对应。
故选:C。
8.(3分)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气体分子不停地运动的是( )
A.如图甲,压在一起的铅块,能吊起多个钩码
B.如图乙,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大
C.如图丙,铅板和金板压紧一分钟,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D.如图丁,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
【答案】D
【解答】解:A.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这一现象证明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故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时,故B错误;
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属于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抽去玻璃板后,属于扩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9.(3分)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直径为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水不沾”的原因是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组成“纳米纸”分子间有引力,也有斥力
C.细菌的无规则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D.组成“纳米纸”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答案】B
【解答】解:A、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故A错误;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C、细菌不是分子,故C错误;
D、组成“纳米纸”的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B。
10.(3分)如图是某品牌榨汁机。为保障安全,该榨汁机设置了双重开关——电源开关S1和安全开关S2。当杯体倒扣在主机上时,S2自动闭合,此时再闭合S1,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榨汁。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B.
C.D.
【答案】C
【解答】解:
由题意可知,只有开关S1、S2都闭合后,才开始榨汁,说明两开关相互影响,两开关是串联的、电动机与电源组成串联电路,C正确。
故选:C。
二、实验探究(共24分)
11.(4分)(1)小明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做了如图1所示的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不能说明的是(图中箭头表示棒的旋转方向) A 。
A.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等量的电荷
B.玻璃棒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C.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如图2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 梳子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 正 (填“正”或“负”)电。小明用毛皮摩擦过的该物品与悬挂的泡沫小球靠近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该泡沫小球带 负 (填“正”或“负”)电。
【答案】(1)A;(2)梳子;正;负。
【解答】解:(1)通过实验步骤a、b发现: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可得出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通过实验步骤c发现: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是相互吸引;可以推断: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的性质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的性质一定是不同的,可得出结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由此分析可知: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电荷量无法判断。
(2)由图可知,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最弱,故毛皮与梳子摩擦最容易起电,梳子得到电子带负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毛皮摩擦过的梳子带正负电,两者相互排斥。
故答案为:(1)A;(2)梳子;正;负。
12.(7分)在做“连接并联电路”的实验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给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实物连接起来。(导线不可交叉)
(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 断开 ;
(3)闭合S1,断开S2,一条支路的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其他支路仍可 工作 ;
(4)干路上的开关控制 所有 的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只控制 本支路 的用电器;开关的作用与其位置 有 关(选填“有”或者“无”);
(5)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 并 联的。
【答案】(1)将解答图;(2)断开;(3)工作;(4)所有;本支路;有;(5)并联。
【解答】解:(1)原电路图中,两灯并联,S1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2与灯L8串联;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
(3)闭合S1,断开S2,支路的灯L4因开路停止工作,因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
(4)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控制本支路的用电器;
(5)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
故答案为:
(1)将解答图;(2)断开;(4)所有;有;(5)并联。
13.(6分)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煤油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 质量 相等的煤油和水;
(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搅拌器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加热的时间 (选填“加热的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间接反映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
(4)分析图乙可知,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水 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 水 的吸热能力较大;
(5)若吸收相同的热量, 煤油 升高温度多。
【答案】(1)质量;(3)加热的时间;(4)水;水;(5)煤油。
【解答】解:(1)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质量相同;
(2)根据转换法,实验中;
(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水加热时间较长,水的吸热能力强;
(5)分析图像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
故答案为:(1)质量;(3)加热的时间;水;(5)煤油。
14.(4分)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团小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瓶内装有一些水,用瓶塞将瓶口塞紧,当瓶塞跳起来时,瓶口周围冒“白气”。
(1)甲、乙两实验说明 做功 可以改变内能。
(2)在甲实验中,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棉花被点燃,这是将 机械 能转化内能。
(3)如图丙所示,B是一个被销钉锁住的活塞,气缸A密封有压缩空气,当把销钉K拔出后,将观察到活塞向右移动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你的分析依据是 气缸中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
【答案】(1)做功;(2)机械;(3)变小;气缸中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解答】解:(1)(2)甲实验,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我们会看到棉花燃烧的现象,气体的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乙实验,当瓶塞跳起时,说明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温度降低;
甲、乙两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3)当把销钉K拔出后,气缸A内的压缩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少,所以温度计的示数变小。
故答案为:(1)做功;(2)机械;气缸中空气对外做功,温度降低。
15.(3分)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1)实验器材: 四杯等质量的10℃、20℃、30℃、40℃的水、红墨水、滴管、秒表 ;
(2)实验步骤: ①用滴管同时在等质量的10℃、20℃、30℃、40℃的四杯水的底部滴加等量的红墨水;
②用秒表测量四杯水完全变红所用的时间,记录为t1、t2、t3和t4 ;
(3)实验结论: 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剧烈)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1)四杯等质量的10℃、20℃、30℃、40℃的水、红墨水、滴管、秒表;
(2)①用滴管同时在等质量的10℃、20℃、30℃、40℃的四杯水的底部滴加等量的红墨水;
②用秒表测量四杯水完全变红所用的时间,记录为t1、t2、t3和t4;
(3)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剧烈)
【解答】解:(1)探究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实验要控制其他变量相同,温度不同;
实验器材:四杯等质量的10℃、20℃、40℃的水、滴管;
(2)实验步骤:
①用滴管同时在等质量的10℃、20℃、40℃的四杯水的底部滴加等量的红墨水;
②用秒表测量四杯水完全变红所用的时间,记录为t1、t2、t7和t4;
(3)实验结论:比较记录的时间,可得t1>t5>t3>t4。可得实验结论是: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
故答案为:(1)四杯等质量的10℃、20℃、40℃的水、滴管;
(2)①用滴管同时在等质量的10℃、20℃、40℃的四杯水的底部滴加等量的红墨水;
②用秒表测量四杯水完全变红所用的时间,记录为t5、t2、t3和t2;
(3)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8个小题,共26分)温馨提示:22、23小题,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16.(2分)陆游的《村居书喜》中有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其中“骤暖花香”描述的现象说明: 温度 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韩翃的《寒食》中有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不属于 (选填“是”或“不是”)扩散现象。
【答案】温度;不属于
【解答】解:“昼暖花香”描述的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韩翃的《寒食》中有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故答案为:温度;不属于。
17.(2分)短视频上,经常看到有些主播制作无电源照明电灯,主播经常用一些磁铁、导线、螺钉、LED灯制造了不用能量的发光装置,这种制作是 真实 的(“真实”或者“虚假”);你的依据是 电磁感应现象 。
【答案】真实;电磁感应现象
【解答】解:磁铁、导线、LED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会产生电流,所以这种制作是真实的。
故答案为:真实;电磁感应现象。
18.(3分)如图所示为古人锻造铁器的场景,共经历了①加热、②锻打、③淬火三个过程。其中属于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② (填序号),属于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①③ (填序号);铁器难于分割说明了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 引力 。
【答案】②;①③;引力。
【解答】解: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用火对铁器加热,把铁器放在水中淬火,所以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铁器难于分割说明了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故答案为:②;①③。
19.(5分)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的动力
空气动力是指空气与物体做相对运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简称气动力。当我们快速地松开鼓起来的气球时,气球会“嗖”的一下飞出去了
经过长时间探索,人们已经成功制造出多种使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推动叶片或者活塞运动的发动机
如图是某新型的以空气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车。它共有4个压缩空气缸,总容量为90L,可储存标准大气压下90m3的空气,其设计最高速度可达154km/h,平均每加一次气能行驶200km或10h。
由于空气发动机不直接使用燃料,因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维修成本低、操控方便、“零排放”的优点。即使因为技术不成熟导致某些缺点,在科学界引起不小的争议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压缩空气动力汽车最理想的加气工具应是 电动机 (选填“内燃机”“电动机”或“蒸汽机”)。
(2)空气发动机是利用 内 能做功的,空气发动机获得动力时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做功 冲程工作过程相似。
(3)分析上文,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B 。
A.松开鼓起来的气球时,气球飞出去,这是因为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
B.空气动力汽车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以空气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车,靠汽缸内空气燃烧产生能量
D.空气动力汽车工作时不会有能量的损失
(4)资料表明,空气发动机排出的尾气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对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 。
【答案】(1)电动机;(2)内;做功;(3)B;(4)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解答】解:(1)从节能和环保的角度分析,压缩空气动力汽车最理想的加气工具应是电动机;
(2)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空气发动机使用压缩空气为动力,都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A、松开鼓起来的气球时,这是因为气球向外喷气时,惯性不是力;
B、空气动力汽车工作时利用压缩的气体对外做功,故B正确;
C、以空气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车,而不是燃烧产生能量;
D、空气动力汽车工作时能量会有一定的损失,故D错误;
故选:B;
(4)空气发动机排出的尾气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这主要是因为气体对外做功,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1)电动机;(2)内;(3)B,内能减小。
20.(2分)根据图中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答案】
【解答】解:由左侧电路图可知,两灯串联2与灯L2并联,开关S2串联在电路中;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1.(4分)假期,小明跟家人一起去青岛海滨浴场旅游,发现相同的气温、相同的阳光下,而海水却很凉?请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小,海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热量,相同质量的沙子比海水温度上升快,所以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感到沙子烫脚,海水却凉凉的
【解答】答: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小,海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沙子比海水温度上升快,感到沙子烫脚。
22.(4分)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一个容积为2L的水壶装满水,水的初温为25℃。[已知c水=4.2×103J/(kg•℃);ρ水=1×103kg/m3]。求:
(1)装满这壶水的质量;
(2)若让这壶水烧开,求水吸收的热量。
【答案】(1)装满这壶水的质量为2kg;
(2)若让这壶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为6.3×105J。
【解答】解:(1)水的体积V=2L=2dm8=2×10﹣3m5,
由ρ=可知水V=1.0×106kg/m3×2×10﹣8m3=2kg;
(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若让这壶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t﹣t5)=4.2×108J/(kg•℃)×2kg×(100℃﹣25℃)=6.4×105J。
答:(1)装满这壶水的质量为2kg;
(2)若让这壶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为6.3×105J。
23.(4分)某家庭用的燃气热水器,将20kg的水从10℃加热到60℃,完全燃烧了0.21m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107J/m3。试求:
(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0.21m3×8×107J/m3=3.4×106J;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5)=4.2×105J/(kg•℃)×20kg×(60℃﹣10℃)=4.2×104J;
(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
η=×100%=。
答:(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8.4×106J;
(2)水吸收的热量是4.4×106J;
(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50%。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12/19 18:43:08;用户:物色里;邮箱:17680465072;学号:48039009物质种类
质量/kg
初温
加热2分钟
加热4分钟
加热6分钟
水
1
50
55
60
65
煤油
1
50
60
70
80
物质种类
质量/kg
初温
加热2分钟
加热4分钟
加热6分钟
水
1
50
55
60
65
煤油
1
50
60
70
80
山西省晋城市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城市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晋城市名校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城市名校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对下列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