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NT20名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NT20名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2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考古资料显示,甘肃省某遗址发现的大部分墓葬有随葬品,一般墓中只有少量陶罐,但有些墓中却有陶器、石纺轮、石刀、骨凿、骨针等工具,或骨饰等装饰品。这反映出当时该地( )
A. 母系氏族进入繁荣时期B. 已产生贫富分化现象
C. 阶级矛盾逐步走向激化D. 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一般墓中只有少量陶罐”“但有些墓中却有陶器、石纺轮、石刀、骨凿、骨针等工具,或骨饰等装饰品”等可知,当时该地已产生贫富分化现象,B项正确;贫富分化出现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阶级属性,因此也无法反映当时阶级矛盾发展走向,排除C项;材料没有国家初始形态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2. 某学者总结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所形成的农业政策,如下表所示。这些农业政策( )
A. 加速了社会转型的步伐B. 得益于铁器牛耕广泛使用
C. 阻滞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 使农业和手工业开始结合
【答案】A
【解析】更多课件 教案 视频 等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以农为本”“因地制宜”“人口管理”“采用了财税和价格杠杆激励农业”“明确了新的名利分配标准激励农业发展”等可以看出,商鞅变法充分利用了各种辅助政策来发展工业,商鞅变法中的农业政策加速了社会转型的步伐,A项正确;B项表述中,“广泛使用”与史实不符,且与材料构不成因果关系,排除B项;农业的发展必然促进商业发展,排除C项;D项表述中,“开始”之说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3. 据记载,秦始皇封禅大典主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劈山修路,从泰山之阳登上山顶,立纪功石,歌颂秦始皇功德,是为封天大礼;第二步,从泰山之阴下山,在泰山脚下一座叫梁父小而平的山上,采用主管祭祀的太祝祭祀雍天帝的礼仪祭祀地神,是为禅礼。据此可知,秦始皇的封禅大典意在( )
A. 摆脱传统政治束缚B. 推动郡县制在全国的普及
C.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 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材料主要反映了秦始皇封禅大典的具体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的封禅旨在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项正确;材料没有相关传统政治的信息,排除A项;“推动郡县制在全国的普及”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表述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 某学者指出,汉代文景之治,一些看来对农民有利的措施,都对地主、商人更为有利。例如,文景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该学者意在强调汉代文景之治( )
A 废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 使地主和商人相互勾结
C. 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D. 具有封建统治的局限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对地主、商人更为有利”“文景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文景之治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对地主商人更有利,这说明文景之治具有封建统治的局限性,D项正确;封建社会并非废除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政策对地主和商人更有利,不等于地主和商人相互勾结,排除B项;政策对农民有利,因此并不是加重对农民的剥削,排除C项。故选D项。
5. 东吴、东晋和南朝相继建都于南京(东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东吴开凿破岗渎,挖娄湖,凿横塘,辟航道,建立起以建业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东晋、南朝时,建康继续保持了漕运中心的地位。这些做法( )
A. 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B. 保证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C. 推动了南北方的交流D. 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吴开凿破岗渎,挖娄湖,凿横塘,辟航道”“建立起以建业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东晋、南朝时,建康继续保持了漕运中心的地位”等做法都是发展了江南的漕运,从而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D项正确;材料没有相关新生产关系、南北方交流的信息,排除A、C两项;B项表述中,“保证了”之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故选D项。
6. 某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与汉族、贵族与士族结合了,使北魏政权的民族对立逐渐向阶级的统一过渡,北朝的门阀制度与南朝的门阀制度相一致了。该学者意在强调北魏孝文帝改革( )
A. 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B. 加剧了农民与地主的对立
C. 使南北朝政治军事对立逐渐消失D. 旨在实现民族和社会平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鲜卑族与汉族、贵族与士族结合”“阶级的统一”“北朝的门阀制度与南朝的门阀制度相一致”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者意在强调北魏孝文帝改革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B项表述中,“加剧了农民与地主的对立”,单纯从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和社会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
7. 唐朝中后期,朝廷在各藩镇设有监军院,各藩镇在长安亦置进奏院。唐廷不能任派河朔型藩镇节度使,但诸镇藩帅的拥立,毫无例外地都要得到监军使认可,并由他们奏报中央批准。可见,监军院与进奏院( )
A. 彰显了朝廷与地方矛盾的缓和B. 成为中央与藩镇联系的桥梁
C. 为唐朝的最终灭亡提供了条件D. 瓦解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根据材料“诸镇藩帅的拥立,毫无例外地都要得到监军使认可,并由他们奏报中央批准”可知,监军院与进奏院便利了中央与藩镇的联系,成为中央与藩镇联系的桥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朝廷与地方矛盾的信息,排除A项;唐朝亡于藩镇割据,与监军院和进奏院无关,排除C项;削弱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基础和军事实力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 唐朝时,中书、门下同处北面宫城,共掌机要,二位一体,所以通谓“北省”或“两省”。后中书省曾一度改称西台,门下省改称东台,两省左右对称,东西相属。这种建制构型( )
A. 有利于提高封建朝廷决策效率B. 削弱了皇帝专制权力
C. 以密切中央部门联系为出发点D. 为分权制衡提供便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书、门下两省同处北面宫城,共掌机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建制构型有利于提高封建朝廷决策效率,并不是为了密切中央部门的联系,A项正确,排除C项;三省体制有助于加强皇权,排除B项;唐代是皇权至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分权制衡,排除D项。故选A项。
9. 在古典文论中,艺术风格一般被称为“体”。唐代,专门的诗歌批评、法式类作品远超前代,专门涉及到诗歌风格理论的有《文笔式》等,《文笔式·论体》将诗歌的风格分为六大类:博雅、清典、要约、切至、绮艳、宏壮。这可用于说明唐代诗歌创作( )
A. 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B. 进入了黄金时代
C. 迎合了士大夫的品味D. 与儒家思想结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根据材料以及所学可知,唐代诗歌繁盛,同时专门的诗歌批评、法式类作品远超前代,这说明唐代诗歌创作进入了黄金时代,B项正确;材料内容并不能反映出唐代诗歌的社会基础,排除A项;唐代诗歌创作的风格多样,并不一定是完全迎合士大夫品味,排除C项;唐代诗歌创作风格中有绮艳、宏壮分类,这与儒家思想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 唐末,经过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扫荡,许多世家大族纷纷垮台。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决意要用文官取代武人统治,尽革唐末五代弊政。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解除宿将兵权,加强宰相权力,削弱枢密使大权,尽量用文臣作知州,加强监督机制等。这( )
A. 形成了大一统政治格局B. 反映出崇文抑武政策推行
C. 以富国强兵为主要目标D. 使全国行政系统趋于紊乱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宋太祖决意要用文官取代武人统治,尽革唐末五代弊政。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解除宿将兵权,加强宰相权力,削弱枢密使大权,尽量用文臣作知州,加强监督机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措施有利于推行崇文抑武政策,B项正确;宋朝没有实现国家统一,排除A项;宋朝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维护统治,排除C项;全国行政系统趋于紊乱,在材料中没有描述,排除D项。故选B项。
11. 下图为宋代部分“路”的设置。该划分( )
A. 旨在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B. 为行省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C. 有助于全国交通网的畅通D. 着眼于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地方行政区划上逐渐突破“山川形便”的思想,将地方区划跨越自然地理条件,这着眼于加强朝廷对地方的统治,D项正确;宋代部分“路”的设置旨在加强中央集权,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相关交通网畅通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2. 元代“站赤(邮传)”以其交通路线所经和交通工具的不同,分别称为陆站、水站、牛站、马站或狗站。其中以大都为中心通向东北者,主要是三个方向,如下图所示:
可见,元代“站赤”( )
A. 连接了所有战略要地B. 主要服务于政治的需要
C. 旨在发展商品性生产D. 实现了朝廷的长治久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从材料信息可知,元代“站赤(邮传)”以大都为中心通向东北主要是三个方向,这些方向的选取主要是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表明元代“站赤(邮传)”主要服务于政治需要,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站赤”连接了所有战略要地,“所有”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商品性生产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元代没有实现长治久安,排除D项。故选B项。
13. 北宋思想家程颢指出,“修宗谱使人不忘本,而识祖源,祢流祖。……若三代不修其谱,诚为不孝,非人道也”;程颐则更具体指出了修宗谱的作用,“谱之修所以明一本而浚其源,尊祖而敬宗也。究万派而清其流,别亲疏之远近也”。可见,北宋时期二程的主张( )
A. 体现了儒学世俗化倾向B. 受到官方推崇而失去了活力
C. 突出了三纲五常的作用D. 背离了先秦儒家的伦理观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二程重视宗谱的作用,宗谱有利于在社会生活中尊祖敬宗,是儒学世俗化的体现,与先秦儒家具有内在一致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相关二程主张受到官方推崇而失去了活力的信息,排除B项;突出三纲五常的作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二程的主张并未背离先秦儒家的伦理理念,排除D项。故选A项。
14. “钦差”称谓出现于元代,而在明洪武时期的官方文书中已较多使用。普遍认为钦差大臣是中国古代“皇帝临时派遣至地方处理重大事务的一种特殊的‘官’”。明代的钦差多数是派遣至地方的,但也不乏派往京城的例子。明代的钦差( )
A. 拓宽了官员上升的通道B. 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C. 体现了中枢机构的异化D. 解决了朝廷内部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明代(中国)。钦差大臣是中国古代“皇帝临时派遣至地方处理重大事务的一种特殊的‘官’”,明代钦差较多,不仅派往地方,也派往京城,这说明明代重视钦差在处理重大事务时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钦差秉承皇命,能够快速的决断事务,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B项正确;钦差属于临时任命的官员,不是正式官名,因此不是官员上升的通道,排除A项;C项表述中,“中枢机构的异化”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明代有派遣至地方的钦差,因此其并非为了解决朝廷内部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15. 清代设立理藩院,在广大蒙、藏、维等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几乎都派有理藩院官员。理藩院在组织上还设有俄罗斯馆、巴达克山(位于今塔吉克斯坦境内)馆等管理对外事务的机构。巴达克山曾扭送大小和卓叛乱分子交付清军处置。据此可知,清代理藩院( )
A. 主要处理民族事务与部分外交事务B. 是中央设立专门外交机构的开始
C. 与其他行政机构职责多有交叉之处D. 使少数民族自主权得到有效维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清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理藩院是清代设立的处理民族事务的机构,而根据材料“理藩院在组织上还设有俄罗斯馆、巴达克山(位于今塔吉克斯坦境内)馆等管理对外事务的机构。巴达克山曾扭送大小和卓叛乱分子交付清军处置”可知,理藩院还处理部分外交事务,A项正确;中央设立专门外交机构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设立总理衙门,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未提及其它机构,因此并不能根据材料反映出理藩院与其它行政机构职责有交叉之处,排除C项;材料中仅仅替代了理藩院的职能,并不能说明当时理藩院使得少数民族的自主权得到了有效维护,排除D项。故选A项。
16. 明中叶以后到清代中叶,一些无名僻陋的乡村逐渐地发展成繁荣市镇。原有的大中城市在规模上也不断扩大,城市的主要功能由政治、军事性转向了经济性为主。在此基础上,全国性的统一市场逐渐形成,流通量最大的前两种商品是棉布和粮食,故这个时期又被称为“棉粮时代”。这说明当时( )
A. 商品交流以农业产品为主B. 雇佣制生产关系促进城市化进程
C. 封建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D. 商品经济发展助推区域贸易流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材料信息显示,明中叶以后到清代中叶,大量市镇兴起,城市的主要功能由政治、军事性转向了经济性为主,全国性统一市场形成,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助推区域贸易流行,D项正确;棉布是手工业产品,流通量也比较大,排除A项;材料没有雇佣制生产关系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以降,封建官僚制逐渐形成。官僚制度需要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以权力及身而止的官僚替代世卿世禄的贵族。为适应行政管理的需要,大量复杂的公文及其制度随之产生。系统化的公文制度形成于秦汉时期。与此同时,各级官僚也形成了以公文行事的行政运作规则。秦汉公文大体有四种类型,即皇帝御用公文,官僚奏疏、上书,官府行移公文,官府考绩、管理公文。公文在秦汉帝国行政管理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帝国庞杂的行政事务又有力地促进着公文制度的发展完善。秦汉时期的公文制度奠定了整个古代中国公文制度的基础。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秦汉公文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公文制度的历史意义。
【答案】(1)历史背景:封建官僚制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封建官府行政运作的实践。
(2)历史意义:有利于巩固君主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对后世公文制度产生影响。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秦汉(中国)。历史背景:根据材料“战国以降,封建官僚制逐渐形成”可知,封建官僚制的形成;根据材料“官僚制度需要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以权力及身而止的官僚替代世卿世禄的贵族”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根据材料“为适应行政管理的需要,大量复杂的公文及其制度随之产生”可知,封建官府行政运作的实践。
【小问2详解】
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秦汉(中国)。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帝国庞杂的行政事务又有力地促进着公文制度的发展完善。秦汉时期的公文制度奠定了整个古代中国公文制度的基础”可知,有利于巩固君主专制、对后世公文制度产生影响;公文制度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公文制度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顺治时,“定被灾八分至十分,免十之三;五分至七分,免二;四分免一。康熙十七年(1678),改为六分免十之一,七分以上免二,九分以上免三。雍正六年,又改十分者免其七,九分免六,八分免四,七分免二,六分免一。然灾情重者,率全行蠲免”。据统计,康熙一朝各种项目的大小躅免总计不下500余次,所免总数超过一亿数千万两,乾隆朝的蠲免也是屡出大手笔,乾隆六十年间,计共普免全国钱粮四次(十年、三十五年、四十二年、五十五年)、漕粮三次(三十一年、四十五年、六十年)。
——据《清史稿》等
材料二 古代农业减灾系统由农业减灾、工程减灾和生物减灾三大主体组成。把农业生产和减灾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以抗旱保墒的土壤耕作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的田间管理措施和耕作制度、选育和引进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为中心构建而成的农业减灾技术体系,是中国传统农业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减灾工程技术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旱灾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农田排灌器具的设计使用、治河工程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南方水田水利工程的兴建三个方面。中国古代的生物减灾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成本低廉,安全性高,较能维持生态平衡,主要应用于蝗害治理活动中。
——摘编自邵侃《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的救灾减灾。
【答案】(1)主要举措:政府减免赋税;农业生产和减灾相结合,形成农业减灾技术体系;重视减灾工程技术的运用;发展生物减灾技术。
(2)简要评价:减轻了灾害对国家和百姓的影响;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社会发展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主要举措:根据材料“正六年,又改十分者免其七,九分免六,八分免四,七分免二,六分免一。然灾情重者,率全行蠲免”可知,政府减免赋税;根据材料“把农业生产和减灾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以抗旱保墒的土壤耕作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的田间管理措施和耕作制度、选育和引进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为中心构建而成的农业减灾技术体系”可知,农业生产和减灾相结合,形成农业减灾技术体系;根据材料“减灾工程技术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旱灾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知,重视减灾工程技术的运用;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的生物减灾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成本低廉,安全性高,较能维持生态平衡,主要应用于蝗害治理活动中。”可知,发展生物减灾技术。
【小问2详解】
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简要评价救灾减灾减轻了灾害对国家和百姓的影响;救灾减灾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于统治者而言,救灾减灾巩固了封建统治;救灾减灾促进了社会发展。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杰出的儒学家,受到后人的敬仰,如下图所示。
任选材料中的一幅或多幅图片,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论题:孔子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阐述:孔子倡导“仁”和“礼”,让人们自觉遵守儒家伦理道德,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对后世也产生重大影响。孔子首开私学,倡导“有教无类”,使普通民众的子弟能够接受教育。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一方面传承并弘扬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当做儒学教材使用。此外,孔子还提出了一系列学习方法,有利于弟子们去提升自己的学业,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总之,孔子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被后人敬仰、纪念。
【解析】
【详解】本题为历史事物阐述类论述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论题:从不同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雕塑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由此可以得出观点:孔子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阐述: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孔子的主要思想和实践活动,思想方面:孔子倡导“仁”和“礼”,让人们自觉遵守儒家伦理道德,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对后世也产生重大影响。孔子首开私学,倡导“有教无类”,使普通民众的子弟能够接受教育。实践活动方面: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一方面传承并弘扬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当做儒学教材使用。此外,孔子还提出了一系列学习方法,有利于弟子们去提升自己的学业,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最后对孔子思想和实践活动的影响进行总结,得出:总之,孔子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被后人敬仰、纪念。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居室”虽然只是满足生活的需要,仅仅是代表了古代建筑的最基本功能,但其在精神层次上的更重要的作用,则主要体现为维持社会秩序的“礼制”,如《礼记·曲礼》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这种蕴含着礼制精神的建筑次序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标准,它要求建筑设计者必须严格依照礼制的要求,绝对不能出现僭越等级的设计和相应的建筑。在中国古代社会,无论民宅还是宫殿和城市的设计、规划,基本上都采用了严格的中轴对称式布局,即重要的主题性建筑居于中轴线上,其他附属性建筑则对称安排在建筑群中轴线的两侧,这种建筑布局展示了中国古代礼教所充分强调的“尊者居中”的基本要求。这实质上反映的就是建筑物所代表的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地位的不同,即严格的封建等级制。
——摘编自张守连、许亮《浅析中国古代建筑的三种境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基本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1)基本特征:物质需要与精神追求相结合;严格遵循“礼制”,彰显等级色彩;蕴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中轴对称布局等。
(2)主要原因: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巩固统治需要;建筑工匠的辛勤付出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基本特征:根据材料“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根据材料“虽然只是满足生活的需要,仅仅是代表了古代建筑的最基本功能,但其在精神层次上的更重要的作用,则主要体现为维持社会秩序的‘礼制’”可知,物质需要与精神追求相结合;根据材料“它要求建筑设计者必须严格依照礼制的要求,绝对不能出现僭越等级的设计和相应的建筑”可知,严格遵循“礼制”,彰显等级色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蕴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根据材料“在中国古代社会,无论民宅还是宫殿和城市的设计、规划,基本上都采用了严格的中轴对称式布局”可知,中轴对称布局等。
【小问2详解】
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主要原因:从经济上看,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期存在;从思想上看,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巩固统治的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筑工匠的辛勤付出等。序号
政策
①
确立了以农为本的战略思想
②
制定了激励农业发展的土地政策
③
采用了财税和价格杠杆激励农业
④
实行了因地制宜的人口管理政策
⑤
明确了新的名利分配标准激励农业发展
通向“岭北行省”通向辽阳行省
“大宁路”和全宁路以北的元代初兴之地
通向以辽阳、咸平为中心的辽金始兴“东京”之地
图1清国子监遗址中的孔子纪念雕像
图2山东德州董子园中的董仲舒雕像
图3宋白鹿洞书院遗址中的朱熹雕像
图4贵州贵阳孔学堂王阳明雕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等NT20名校联合体第一学期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8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926年,江西流行一首民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